浙江省
杭州市清泰街东起环城东路,西至中山中路,与开元路相对。南宋时城头巷口城门曰崇新门,因盐桥河上有荐桥,又称荐桥门,门内直接曰崇新街、荐桥街,又名新南开巷。
元末
张士诚将城垣东移至
贴沙河,取名清泰门,城门内至章家桥东岸称清泰门大街,与荐桥街相接,成为海宁、海盐和平湖进省城之交通要道。民国15年(1926),拆除清泰门,路延伸至清泰门外铁路边。全路分称清泰门直街(铁路边至石牌楼)、章家桥直街(石牌楼至城头巷)、焦旗杆(城头巷至佑圣观路)、荐桥街(佑圣观路至三元坊)。民国24年(1935),改建吊桥至观音塘直街口(今清江路与杭海路交会处)路段,定名清泰门外直街。
抗日战争胜利后,统称清泰街。1966年改名立新路,1981年恢复旧名。1985年,建清泰立交桥,东越贴沙河、沪杭铁路与清江路、杭海路交会。
清泰门外旧有螺丝埠、螺蛳桥,又称螺丝门,杭谚有“螺丝沿过草桥门”之说。沿江一带古为熬卤制盐之地,故又有“螺丝门外盐担儿”之民谚。清泰门内荐桥,宋元以来为繁华街市,西域商人在西侧的珠宝巷一带开设店铺,买卖金银珠宝。明人
冯梦龙《
三言两拍》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即在荐桥街展开。
民国时,荐桥堍有信源、乾源、义源三家金铺,享誉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