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锦生
民国时期织锦艺术巨匠
都锦生(1897—1943年),号鲁滨,浙江杭州人。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1922年5月15日,在杭州茅家埠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厂。1943年5月在上海病逝。
个人简介
民国8年(1919年),都锦生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1922年5月15日,在杭州茅家埠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厂。由于产品新颖别致,很受社会欢迎。1926年,在艮山门外购地10多亩,建造新厂房,扩大生产,有手拉机近百台、轧花机5台,职工130多人。丝织画产品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展出,获金质奖章。后又建第二、第三工场,并在全国各地开设营业所,至20年营业所已遍及上海、南京、汉口、北平、广州、香港等13个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
人物生平
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乙种工业(艺徒班)教习。在教学实践中,经反复钻研,绘制成一幅意匠图,并在学校实验工场亲自轧制花版,亲手织出第一幅丝织风景——5*7(英寸)的“九溪十八涧”。
后在亲戚宋春源与钱庄资本家宋锡九的支持下,购置一台手拉机,雇工人一名,于1922年5月15日在茅家埠家中开工织造。由于所织造的丝织风景画新颖别致,价格不高,很受社会欢迎。
1926年,都锦生已拥有手拉机近百台,轧花机五台,意匠八人,职工约一百三四十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厂。产品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展出,荣获金质奖章,一时蜚声中外,远销南洋和欧美等地。
1928年至1929年间,都锦生东渡日本考察,并从留学法国的友人处获得一台法国产最新全铁电力机,又购得法国制造的棉织油画风景作样品,与工人、技术人员进行解剖分析,研制新产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抗日爱国热潮的推动下,都锦生为了抵制日货,停止购买日产人造丝,改用意大利和法国的人造丝。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日机轰炸杭州,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停工,不得已将十二台手拉机转移到上海法租界,维持小规模生产。同年12月,日寇侵占杭州,委任他为伪杭州市政府科长。都锦生坚决拒绝,带领全家避居上海,并在上海建造厂房,扩大生产。
1939年,都锦生丝织厂在杭州艮山门外的主要厂房及所有新式机械,全部为日本侵略者烧毁。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租界,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倒闭,加上重庆、广州等地的门市部亦先后被日机炸毁,都锦生悲愤交集,于1943年5月在上海病逝。
病逝上海
九一八事变后,为抵制日货,停购日产人造丝,改用意大利和法国人造丝。1937年12月,日军侵占杭州,因拒绝出任日伪杭州市政府科长,避居上海,并在上海建厂。28年,杭州艮山门厂房与设备全被日军烧毁。30年,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丝织厂被迫停产;加上各地营业所先后被日机炸毁,都锦生悲愤交集,于1943年5月在上海病逝。
创办公司
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由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都锦生先生于1922年创办,由最初的手工作坊发展成国内最大的丝织工艺品生产出口企业,从五十年代开始,公司被省市政府定为杭州市重点对外开放单位,专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敬爱的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都曾视察公司并指导工作。
公司主要生产丝织工艺品和真丝绸段二大类近千品种,而特色产品是都锦生织锦,深受海内外宾客的欢迎。品种主要分为像景织锦、装饰织锦、绸缎、服饰产品和家纺产品,适宜于传统和现代家居及宾馆装饰。产品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公司产品早在1926年就获得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并多次获得国家金、银奖。都锦生织被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产品远销欧美港澳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在保持传统织锦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先后创办武林服饰城、杭州鞋城、都锦生宾馆、龙凤苑茶楼、都锦生专卖店等经济实体,公司内还建有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及商场,初步形成集贸、工、商、旅一体的企业集团。
公司地处市中心繁华的湖滨商贸圈,武林路时尚女装街,距西湖200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作品保护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织绣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4 16:45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