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
中国最古的博物志《山海经‧海内南经》如此记载着:“
伯虑国、
离耳国、
雕题国、
北朐国,皆郁水南。注:离耳,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
儋耳也,在朱崖
海渚中;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
鲛人也。”,其中的鲛人外表是人头鱼身,长著四只脚的鱼,后来传到了日本,成为人鱼最原始的形象。山海经里还有些描述看起来像是形容
山椒鱼、
大鲵(娃娃鱼)、
鳗鱼、
鲶鱼之类的水中生物,长得像人形,全身披覆著
鳞片,感觉上比较接近人和动物的混合体。在
搜神记与
博物志里有记载
南海鲛人。
在西汉
司马迁所著之《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有关于“人鱼”的记载,其中提到:
“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
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
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集解徐广曰:“人鱼似鲇,四脚。”□正义广志云:“絺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鱧,可以治牛,出伊水。”异物志云:“人鱼似人形,长尺馀。不堪食。皮利於鲛鱼,
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
台州有之。”按:今帝王用漆灯冢中,则火不灭。(注《本草纲目》中记载:鮷鱼,其膏燃之不消耗,
秦始皇骊山冢中所用鱼膏是也。
秦始皇陵的人鱼膏应该就是鮷鱼膏)
在
太平广记中,也有人鱼的记载:“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皆为美人,眉目、口鼻、手爪、头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
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
刘宋时
裴骃所著之《
史记集解》引述自古对于“人鱼”的解释为:
“徐广曰:‘人鱼似□,四脚。’正义广志云:‘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鳢,可以治牛,出伊水。’
异物志云:‘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
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按:今帝王用漆灯冢中,则火不灭。”
(按:□为古籍漏字)
鳢是一种鱼类的名称,在现今台湾
阳明山国家公园内,仍然有
七星鳢、
月鳢等品种,表面滑溜,喜欢栖息在河流、池塘或是沼泽中。
西洋
她经常会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时候出现在
莱茵河畔,用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后沉入河底。以
安徒生童话中的《
美人鱼》(也作《海的女儿》)最脍炙人口。
西洋传说、童话中的人鱼以上半身是人(多为女性)、下半身是鱼的身体为基本的形态。有人认为当时的人们很可能看错了,把现今生存于海洋的哺乳类动物
儒艮和
海牛看成了怪物,因此广为流传,但这种说法并没有事实根据。不过在艺术、文学或绘画上,作为一种隐喻的象征物。人鱼多半用来象征不幸的事,如
安徒生童话中的
美人鱼。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当中,人鱼的下场都很凄惨,最后都得不到幸福。附带一提,虽然如今大家所熟悉的人鱼雕塑,下半身只有一条
尾鳍,但古老的
西方绘画或璧饰上,不少人鱼都是两条尾鳍,也许是因为比较方便画面的对称而生。
日本
推古天皇27年(西元619年),在近
滋贺县的蒲生川被渔夫捕获,
江户时代也发生过,尤其是
宽政十二年(西元1800年),在大阪西堀附近河川钓起的人鱼,多数人看过后造成轰动。这个人鱼,身高一米多,发出婴儿似的哭声。从这件事来考虑,人鱼也是传说中的幻兽,可算是相当神秘的
鱼族,当时称为
鲮鱼或发鱼。就这点而言,日本人的人鱼和西洋传说中的人鱼妖精,无论在形状上和性质上都迥然不同。其姿态,不见得很美形,不如说是奇形怪状较多。出现于若狭湾、
九州、
四国近海,专挑暴风雨迫近时于海边现形。
13世纪的《
古今着闻集》里头,写道“头部像
猿猴,有着像鱼一样细细的牙齿”怎么看都觉得像是怪兽。前面提到过的《诸国里人谈》记载着“有着人类的头,胸前有着如
鸡冠一样红色的肉褶,下半身是鱼的形状。《古今奇谈莠句册》另有“头部有像人脸一般,眉毛眼睛俱全,皮肤很白,头发是红色的,红鳍之间有手,并且指间有蹼,下半身为鱼形”这样详尽而惊人的记载。
此外,在江户时代末期,西洋的人鱼像输入日本,研究
荷兰的学者大槻玄泽所写的《六物新志》(1786年)附了人鱼的图片,上半人是人类的模样,长得如美丽的妇人之姿,下半身是鱼的形状,覆有鳞片和鱼尾,人鱼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终于在此确立,这本书中也记载了人鱼骨,可以入药是贵重的
珍品。还有传出有人发现人鱼
木乃伊,足见当时的人们已经相信人鱼是
实存的动物。
到了
明治时期,身兼植物学与
民俗学者的
南方熊楠,将“
儒艮”以及“
海牛”等
海洋动物的生态陆续写成了专著发表,因此普遍认为人鱼就是从这些海洋动物为基模幻想出来的动物,但是冲绳地方的人们依然相信人鱼真的存在,也有人不敢捕捉“儒艮”,以食用“儒艮”的肉为禁忌,因为他们崇拜人鱼,若食用人鱼的肉,恐会招来噩运。
日本人对于人鱼形象的确立,大约是在江户时代从西方传来的。主要是依据
安徒生童话著名的“
人鱼公主”故事中的描述,使后人对于人鱼的长相有了明确的印象。在此之前,人鱼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究竟长得什么模样。以前的人,就算是亲眼目睹过人鱼的出现,也只是口耳相传,绘声绘影地描述,少有文字具体地形容。大致来说,人们相信人鱼是住在海里的一种半人半鱼的传说生物,但是没有人能断定究竟看到了什么,因此与其说人鱼,长得像童话中描述那么漂亮,还不如说是把它当作妖怪来看待。
那么出现在文献记载上的人鱼,到底长得是什么模样呢?七世纪完成的《
日本书纪》里,写着“人间のような异形のもの”(像人一样的异形之物)。
根据《古今着闻集》中记载,人鱼肉味美且可食用。然而,在
若狭国(今
福井县)流传着很有名的
八百比丘尼传说,据说她吃了人鱼肉而活到八百岁,此外,在
小滨市青井的神明神社,也有自
德川幕府时代就开始供奉的八百比丘尼像。
据说在若狭的小滨住着一位叫高桥的男子,某天他捕到一条人鱼而且把人鱼吃掉了。传说中的这部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也有人说是高桥是在山上或海上迷路误闯异界,回家时带回人鱼肉,觉得既然带回来了就尝尝看吧,不过大家觉得恶心都不敢吃,只有好奇心重的女儿吃了人鱼肉。于是高桥的女儿获得了千年的寿命,最后有感于世事无常,出家为尼在各国旅行,并将200年寿命借由仙术授给天皇。据说她晚年回到故乡若狭,住在
草庵里,此时已活了八百岁,最后在山泉旁边含笑而终;其徒弟如菱将她葬于泉水边的大石头下,追封师傅为八百比丘尼,据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民间故事集成《绘本小夜时雨》记载,江户时代初期,一个
四国岛地区的渔夫的小儿子在与父亲打渔的时候打到了一条人鱼宝宝,不顾父亲的责备执意放了人鱼宝宝,后来他长大成了小伙子的时候因为家贫娶不到妻子,一位美女突然毛遂自荐嫁给了他,并带来了一大笔丰厚的嫁妆,白来的漂亮媳妇,还带嫁妆,咱不要白不要。他用这笔钱做起了生意,过的滋滋润润,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子孙满堂,但奇怪的,他们的最小的孙子都成为父亲了,渔夫的妻子还是如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一样的漂亮容貌,别人还以为她是他们孙子的妻子,当故事的主人公小伙子变成老爷爷,又从老爷爷变成
太爷爷,临终前,出于内心多年的疑惑,询问妻子的身世关于她的身世,她笑了笑,牵着他的手告诉他,她就是当年他从自己的父亲手中救出来人鱼姑娘,为了童年时的缘分而嫁给他,同时告诉他希望下辈子有缘的话希望还能在一起。
传说生物
和人鱼相似的还有
希腊神话中
半鸟半人的海妖赛莲。她总是出现在狂风暴雨的海上,在岸边唱着凄美动人的歌声,媚惑往返海上的水手,使他们所驾驶的船,不由自主地驶向岸边的礁石,撞个粉碎。希腊英雄
奥德修斯在航经该海域时,接受女巫
瑟西(Circe)的建议,让船员紧紧地塞住耳朵,以避免听到那惑人的歌声,又将没有塞住耳朵的自己紧紧绑在船桅上,以免受到蛊惑而发狂。
日本的民间传说里,还有一种类似人鱼的妖怪,叫做
矶姬,下半身为鱼形,很像人鱼,脸部却有很大的不同。口裂开至耳朵,有尖锐的牙,而且头上长著二支像鹿角的东西,是相当可怕的海妖。藏匿在狂风巨浪的海岸边,一有人靠近,就乘浪袭击,将人的身体从头开始扭转。矶姬是身长约二十至三十米多的妖怪,所以一旦被她狙击后,无论是多么有力道的男人都招架不住。
《
山海经》里有记载
陵鱼《
山海经·海外西经》此诸沃之野……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
这段文字是说某块肥沃的土地北边,有一种叫作
龙鱼的生物,长得像
鲤鱼。“陵居”就是可以到陆地上生活的意思,表示这种
鱼是水陆两栖的。
《
山海经·海内北经》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这里描述得很详细,陵鱼是半人半鱼的姿态,具有人的脸和手脚,和希腊神话下半身是鱼尾的人鱼不同。
2012年,美国国家海洋局发表声明指出“没有证据显示水生类人动物曾经被发现,至于为何它几乎进占所有航海业人士的
集体潜意识中?这条问题最好留给史学家、哲学家和
人类学家。”并且强调是神话,仅是存在于
荷马史诗或
澳洲原住民的传说中。
人鱼释名
身有四条小足 ,声音像小孩。也叫孩子儿鱼。
关于人鱼的传说很多,有的神秘,有的浪漫。按传统说法,美人鱼以腰部为界,上半身是女人,下半身是披着鳞片的漂亮的鱼尾,整个躯体,既富有诱惑力,又便于迅速逃遁。她们有些没有灵魂,像海水一样无情;声音通常像其外表一样,具有欺骗性;一身兼有诱惑、虚荣、美丽、残忍和绝望的爱情等多种特性。
人鱼的传说
神话传说
《山海经‧海外北经图赞》:“欧丝野 女子鲛人,体近蚕蚌。出珠非甲,吐丝匪蛹。化出无方,物岂有种。“《
山海经·北次三经》:“又东北二百里,曰
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郭璞注:“或曰,人鱼即鲵也,似鲇而四足,声如小儿啼,今亦呼鲇为。”(此处的“人鱼”更像现代的
大鲵,即娃娃鱼,而非“美人鱼”)按经中所记人鱼凡数十见。又《海内北经》有*
陵鱼,《楚辞·
天问》有*鲮鱼,实皆谓儒艮。后谓人鱼“皆为美丽女子”(《太平广记》卷四六四“海人鱼”条引《洽闻记》)、“沙中妇人红裳双袒”(《
天中记》卷五六引《徂异志》)等,则是神话演变之结果。
《
稽神录》:谢仲玉者,曾见妇人出没水中,腰以下皆鱼。乃人鱼也。
《徂异记》:查封道使
高丽,见海沙中一妇人,
肘后有红鬣。问之。曰,人鱼也。
传说
流传下来的人鱼传说,最早的发生在一千多年前,位于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
底格里斯河与
幼发拉底河)的
亚述帝国。相传,女神爱溚盖逖丝(Atargatis)和一位平凡的牧羊人相爱,生下将来成为亚述传奇女王的赛米拉米斯 (Semiramis)之后,爱溚盖逖丝杀死了牧羊人。因为悔恨,她纵身入湖化为鱼儿,然而湖水却无法淹没她非凡的美貌。于是,爱溚盖逖丝变化为人鱼——纤腰以上为人形,以下为鱼身——虽然最早对爱溚盖逖丝的描绘是一条有着人类头颅和双腿的鱼,类似
古巴比伦时代的人鱼形象。
希腊人称她为德珂朵 (Derketo)。公元前546年,
古希腊七贤之首、哲学家
泰勒斯(Thales)提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人类从水
生物种演化而来,这一观点与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海生起源假说”(Aquatic Ape Hypothesis)不谋而合。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希腊传说。古代
马其顿王国的杰出君主和伟大的军事天才、国王
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the Great)有一位同父异母的妹妹塞萨洛尼卡(Thessalonica)。她出生在父亲菲利普二世(Philip II)大获全胜的那天,于是征服者以帮助他赢得战争的色萨利人(Thessaly位于希腊中北部)为新生的小公主命名,“塞萨洛尼卡”的意思就是“色萨利人的胜利”。公元前315年,公主下嫁马其顿国王卡桑德(Cassander),同年,卡桑德以塞尔马古城(Therma)及周围26个村庄为基础,建成以妻子的名字来命名的古代马其顿首府,也即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塞萨洛尼卡极为疼爱
三个儿子中最小的
亚历山大(Alexander),公元前295年,被次子安提裴特(Antipater)因嫉妒未能获得平等的母爱而杀。
据传,亚历山大三世曾费尽千辛万苦觅得永生之泉,并以此泉为心爱的妹妹洗濯她美丽的发丝。公元前323年,未满33岁的
亚历山大大帝于巴比伦病逝。多年后,为安提裴特所杀的塞萨洛尼卡在水里复活化为人鱼,数百年来游荡在大海中审问渡海的船员。每当航行在
爱琴海的水手们遇见她,她就会浮出水面询问人们同一个问题:“国王亚历山大还活着吗?”。正确答案是:“他活着,统治并征服了整个世界!”如果回答正确,她会令船只在平静的海面上安全驶离。而任何其他答案都会引起她的暴怒,她会变身为蛇发女妖, 为船上的每一个人带来诅咒般的厄运,最终让大海吞噬所有的船员。
国王亚历山大还活着吗?
他活着,统治并征服了整个世界!
Is Alexander the king alive?
He lives and reigns and conquers the world! (英语原文)
Ζει ο βασιλιάς Αλέξανδρος
Ζει και βασιλεύει, και τον κόσμο κυριεύει! (
希腊语原文)
从
安徒生的《
海的女儿》到
迪斯尼的《
小美人鱼》,再到
高桥留美子的《
人鱼之伤》,
岩井俊二的《
华莱士人鱼》,我们早已熟知人鱼们的美丽、他们绝望的爱和仿佛永远无法摆脱的哀愁。
传说人鱼是出海人的诅咒。他们上半身美得让人窒息,下半身却是长满鳞片的冰冷鱼尾(有时是一条,有时是分裂的两条),再加上魅惑人心的歌声,无数的水手们就被这样引向不归路。他们虽然很长寿,却仍然会面临死亡,而且据说人鱼没有灵魂。
很多民间传说中都提到
美人鱼与人类结婚的故事。大多数情况下,男子偷走了人鱼的帽子或腰带,或是梳子和镜子。这样东西被妥善藏好的时候,人鱼会跟他一起生活,一旦被她找到自己的失物,她就会回到海里。一般情况下,人鱼对人类而言是很危险的。他们赠与的礼物会带来不幸,比如引发洪水之类的灾难。在旅途中看到人鱼是沉船的恶兆。他们有时渴望看到凡人被淹死,举一个有名的例子:
莱茵河的罗蕾莱[
Lorelei]。有的时候,他们引诱年轻人跟他们一同到
水下生活,在
康沃尔和
英格兰的一些教堂的长椅上就雕刻着这样的故事。
西南
太平洋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人也有类似的神话传说,他们的美人鱼名为“阿达拉”(adaro),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为鱼形,居住在太阳里,经由彩虹来到地球,平时隐匿于海上的
龙卷风之中。不同于其它美人鱼的是,阿达拉在美拉尼西亚人眼里是一种危险的生物,他们会用
飞鱼袭击人类,使他们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海牛
如今,我们被告知人鱼的形象全是因为水手们将浮出海面为幼仔哺乳的海牛误看成女子。事实上在
原始宗教信仰中,人鱼本是海洋女神的化身之一,人们相信向她许的愿会得以实现。但在
男权渐盛之后,却变成了抓住人鱼,或以她的梳子
为要胁,才能使自己的愿望成真。海神也由身着蓝色
袍子、颈戴
珍珠项链的曼妙女神,变成了手执三叉戟、呼风唤雨、让船只在风暴与黑夜中沉没的男神。但这些男海神——
特里同、
涅普顿、
波赛冬——仍是半人半鱼的美男鱼(Merman)形象。人鱼仍有其神秘迷人的魅力,
星巴克(Starbucks)的商标就是一条披散着长发,有两条鱼尾的人鱼。
人鱼雕像
最有名的两座人鱼雕像一在
丹麦,一在
波兰。丹麦美人鱼是根据《海的女儿》所塑,位于丹麦首都
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
港湾海滨公园里。她坐在一块石头上,凝望着身下的大海,神情忧郁而又充满向往。
华沙美人鱼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的维斯瓦河畔,左手紧握盾牌,右手高举利剑,眉宇间洋溢着英雄气概。华沙美人鱼的故事与丹麦美人鱼完全不同,相传她是很久以前一位被侵略者追赶而英勇投河的18岁少女,投河后化为美人鱼,多年以后当侵略者再次入侵波兰的时候,这条美人鱼拿起武器,手持盾牌,挥舞利剑,击败侵略者,而自己也在战斗中死去。
诱惑船夫的海上美女 Mermaid and Merman(人鱼,也叫海妖的说)
人鱼也有雄性的和雌性的:大多人认为女性人鱼是美丽的而男性人鱼是非常丑陋的。女性的人鱼也是诱惑和
色欲的象征。不过也不尽是这样。
很久以前,伟大的海员大部分都是男性,看到
鲸鱼、海牛,或者是人鱼也几乎都是男性船员的专利,设想一下,若所有的船员都是女性的话,那么人鱼的传说就会被描写成“拥有美丽身姿的男性体”很有意思,真想亲眼见识一下。说不定真的有拥有美丽身姿的男性人鱼。在自己的童话世界中加入人鱼的传说,他的样子应该非常可爱,笑的时候露出牙齿。说到样子一般人都会想到一半是人的上半身,而腰部以下是鱼的尾巴。但有一部分有一些出入,一字形人鱼如我们想象中的一般、一半是全裸的人体而另一半是像鱼一样的尾巴。另外,还有一种大字形的人鱼,上半身一样和人类相似,而下半身是像人类的双腿一样分开的两条鱼尾的人字形人鱼,张开双臂就如同一个大字。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救了王子的
人鱼公主。以自己的声音为交换条件而变成人类与王子相会,最终却变成大海的水泡。王尔德的《
渔夫和他的灵魂》里,人鱼和打捞到她的渔夫相爱,渔夫为和人鱼在一起抛弃了自己的灵魂。渔夫在灵魂的引诱下离开了大海,却无法再次活着回到海里。三年后渔夫在即将将心送给灵魂时却听见了人鱼族的挽歌,再次见到人鱼时已阴阳两隔。
小川未明的《
红蜡烛和美人鱼》中,人鱼的女儿被一对老夫妇捡到而收养,有一天被一个有钱的富人看中,而以重金向老夫妇收卖。不知人鱼的结局是幸福,还是悲惨。
中国的鲛人
古人把人鱼称为[[鲛人]]
中国古代《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六十四 水族一
---太平广记东海大鱼
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
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出《洽闻记》)
海人鱼,东海里有。大的长五六尺,样子象人,眉毛、眼睛、口、鼻子、手、脚和头都象美丽的女人,没有一样缺少的。皮肉白得象玉石,身上没有鳞,有细毛,毛分五种颜色,又轻又柔软,毛长一二寸,头发象马尾巴一样,长五六尺。阴部的形状和男人女人的一样,靠海的鳏夫寡妇大多都捉海人鱼,放在池沼中养育。交合时,与人没什么两样,也不会伤害人。
人鱼有时也出现在动画中,比如:泡沫王子,
珍珠美人鱼等。
日本人鱼
很久以前,推古天皇二九年(西元六一七年),在近(
滋贺县)的蒲川被渔夫捕获,江户时代也发生过,尤其是宽政十二年(西元一千八百年),身高一公尺多,发出婴儿似的哭声。从这件事来考虑,人鱼也是传说中的幻兽,可算是相当神秘的鱼族,当时称为鲮鱼或发鱼。就这点而言,日本人的人鱼和西洋传说中的妖精人鱼的意思稍微有些不同。其姿态,不一定很美,不如说是奇形怪状较多。出现于若狭湾、九州、四国近海,只选在狂风暴雨迫近时现形。
是凶兆?还是吉兆?
自古以来,人鱼的出现,有人说是不祥之兆,也有人说是祥瑞的象征,究竟代表了是凶兆?还是吉兆呢?
菊冈沾凉所著的《诸国里人谈》之中,十八世纪初叶,在若狭之国有渔夫加害人鱼而招致天灾的故事。若狭之国的大饭郡有一座御浅岳是御浅明神的居所,人鱼被当地的百姓称之为御浅明神的使者。
那是宝永年间所发生的事,有一天乙见村的渔夫去海里捕鱼,发现有东西躺在岩石上。仔细一瞧,有着人类的头,胸前有着如鸡冠一样红色的肉褶,下半身是鱼的形状。渔夫看了觉得十分恶心,拿起
船桨就把这个半人半鱼的怪物打死了,投到海里去。结果海上掀起大风、
海啸一连持续了十七天才停止,并且发生了大地震,御浅岳的山脚下到海边的地面都裂开了,乙见村也因此沉入了海底,传言是御浅明神为了报复人类所为。
特征:
也有类似“动物
报恩”民间故事的人鱼版流传下来。据说有位渔夫捕捉人鱼之后,又将其放生,过了三天人鱼又游到岸边送那个渔夫。(参见《广大和本草》) 日本人对于人鱼形象的确立,大约是在江户时代从西方传来的。主要是依据
安徒生童话著名的“人鱼公主”故事中的描述,使后人对于人鱼的长相有了明确的印象。在此之前,人鱼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究竟长得什么模样?以前的人,就算是亲眼目睹过人鱼的出现,也只是口耳相传,绘声绘色地描述,少有文字具体地形容。大致来说,人们相信人鱼是住在海里的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但是没有人能断定究竟看到了什么,因此与其说人鱼,长得像童话中描述那么漂亮,还不如说是把它当作妖怪来看待。
那么出现在文献记载上的人鱼,到底长得是什么模样呢?八世纪完成的《日本书记》里,写着“像人一样的异形之物”、“既是人也是鱼”。《山海经:海内南经》:“
伯虑国、离耳国、
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注:离耳,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其中的鲛人外表是人头鱼身,长着四只脚的鱼,后来传到了日本,成为人鱼最原始的形象。
山海经里还有些描述看起来像是形容山椒鱼、
大鲵(娃娃鱼)、鳗、鲶鱼之类的水中生物,长得像人形,全身披覆着鳞片,感觉上比较接近怪兽的模样。
十三世纪的《古今着闻集》里头,写道“头部像猿猴,有着像鱼一样细细的牙齿”,怎么看都觉得像是怪兽。前面提到过的《诸国里人谈》记载着“有着人类的头,胸前有着如鸡冠一样红色的肉褶,下半身是鱼的形状”。《古今奇谈莠句册》另有“头部有像人脸一般,眉毛眼睛俱全,皮肤很白,头发是红色的,红鳍之间有手,并且指间有蹼,下半身为鱼形”这样详尽而惊人的记载。
另外,在江户时代末期,西洋的人鱼像输入日本,研究荷兰的学者大槻玄泽所写的《六物新志》(1786年)附了人鱼的图片,上半人是人类的模样,长得如美丽的妇人之姿,下半身是鱼的形状,覆有鳞片和鱼尾,人鱼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终于在此确立,这本书中也记载了人鱼之骨,可以入药是贵重的珍品。还有传出有人发现人鱼木乃伊足见当时的人们已经相信人鱼是实存的动物。
曲亭马琴(1814-1842)所著的长篇历史
奇幻小说《南总里见八犬传》写到人鱼的油脂很有用,至于什么样的用途,书中并没有清楚的描述,不过当时刊行的
古本上还绘有人鱼上半身的插图。
日本人对人鱼的联想十分丰富,据江户时代著名的民间故事集成《绘本小夜时雨》记载,江户时代初期,一个四国岛地区的渔夫的小儿子在与父亲打渔的时候打到了一条人鱼宝宝,不顾父亲的责备执意放了人鱼宝宝,后来他长大成了小伙子的时候因为家贫娶不到妻子,一位美女突然毛遂自荐嫁给了他,并带来了一大笔丰厚的嫁妆,白来的漂亮媳妇,还带嫁妆,咱不要白不要。他用这笔钱做起了生意,过的滋滋润润,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子孙满堂,但奇怪的,他们的最小的孙子都成为父亲了,渔夫的妻子还是如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一样的漂亮容貌,别人还以为她是他们孙子的妻子,当故事的主人公小伙子变成老爷爷,又从老爷爷变成太爷爷,临终前,出于内心多年的疑惑,询问妻子的身世关于她的身世,她笑了笑,牵着他的手告诉他,她就是当年他从自己的父亲手中救出来人鱼姑娘,为了童年时的缘分而嫁给他,同时告诉他希望下辈子有缘的话希望还能在一起。
西洋的人鱼
一般人们熟悉的西方人鱼形象,源自德国传说及诗歌中常提及的美丽人鱼罗蕾莱。她经常会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时候出现在莱茵河畔,用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后沉入河底。
西洋的人鱼上半身是人(多为女性)下半身是鱼的身体,为基本的形态。当时的人们很可能看错了,把现今生存
于海洋的哺乳类动物
儒艮和海牛看成了怪物,因此广为流传,但这种说法并没有事实根据。不过在艺术、文学或绘画上,作为一种隐喻的象征物,这点倒是比较具有
可信度。人鱼多半用来象征不幸的事,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当中,人鱼的下场都很凄惨,最后都得不到幸福。附带一提,虽然大家所熟悉的人鱼雕塑,下半身只有一条尾鳍,但古老的西方绘画里,人鱼通常都是两条尾鳍,这点相当不可思议。
中国的人鱼
在中国最古的博物志《山海经:海内南经》当中如此记载着:“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注:离耳,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其中的鲛人外表是人头鱼身,长着四只脚的鱼,后来传到了日本,成为人鱼最原始的形象。山海经里还有些描述看起来像是形容山椒鱼、大鲵(娃娃鱼)、鳗鱼、鲶鱼之类的水中生物,长得像人形,全身披覆著鳞片,感觉上比较接近人和动物的混合体。
在西汉司马迁所著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有关于“人鱼”的记载,其中提到: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
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刘宋时
裴骃所著之《集解》引述自古对于“人鱼”的解释为:(按:□为古籍漏字。)
《山海经》中记载:决水多人鱼。状如鮷,四足,音似小儿。食之无瘕疾。又云,休水北注于洛,中多鮷鱼。状如螯蜼而长距,足白而对。食之无蛊疾,可以御兵。
《本草纲目》中记载有鮷鱼与鲵鱼也被称为人鱼的说法,“人鱼,荆州、
临沮、青溪有之。似鮷而有四足,声如小儿。——孩儿鱼有两种:生江湖 中,形色皆如鲇、鮠,腹下翅形似足,其腮颊轧轧,音如儿啼,即鮷鱼也; 鲵鱼 一种生溪涧中,形声皆同,但能上树,乃鲵鱼也。鮷鱼、鲵鱼现称为娃娃鱼。
“鳢”是一种鱼类的名称,在现今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内,仍然有“七星鳢”、“月鳢”等品种,表面滑溜,喜欢栖息在河流、池塘或是沼泽中。
类似生物
海妖塞壬
和人鱼相似的还有希腊神话中半鱼半人的海妖
塞壬(Sirens)。她总是出现在狂风暴雨的海上,在岸边唱着凄美动人的歌声,媚惑往返海上的水手,使他们所驾驶的船,不由自主地驶向岸边的礁石,撞个粉碎。
希腊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在航经该海域时,接受女巫瑟西(Circe)的建议,让船员紧紧地塞住耳朵,以避免听到那惑人的歌声,又将没有塞住耳朵的自己紧紧绑在船桅上,以免受到蛊惑而发狂。
矶姬
日本的民间传说里,还有一种类似人鱼的妖怪,叫做“矶姬”。她的下半身是鱼形,很像人鱼,但脸部却有很大的不同。口裂开至耳朵,有尖锐的牙,而且头上长着二支像鹿角的东西,是相当可怕的海妖。藏匿在狂风巨浪的海岸边,一有人靠近,就乘浪袭击,将人的身体从头开始扭转。矶姬是身长约二十至三十米多的妖怪,所以一旦被她狙击后,无论是多么有力道的男人都招架不住。
陵鱼
《
山海经》里有记载“陵鱼”。《山海经·海外西经》:“此诸沃之野…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
这段文字是说某块肥沃的土地北边,有一种叫作龙鱼的生物,长得像鲤鱼。“陵居”就是可以到陆地上生活的意思,表示这种鱼是水陆两栖的。有人认为他就是书中别处所提到的陵鱼,后来大家讲的鳌鱼,可能也是指这种鱼类。
《山海经·海内北经》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这里描述得很详细,陵鱼是半人半鱼的姿态,具有人的脸和手脚,和希腊神话下半身是鱼尾的人鱼不同。
真实面目
儒艮
是海洋中的
草食性哺乳动物,与海牛目的其它动物如海牛的最大区别在于:海牛的尾部呈圆形,而儒艮尾部形状与
海豚尾部相似。儒艮的头很大,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嘴巨大而呈纵向,舌大,使其更利于进食
海底植物而将沙子排除开。儒艮的气孔在头部顶端,平均15分钟换一次气。头部和背部皮肤坚硬、厚实。
儒艮的体型大而呈纺锤状,体长约2.4至2.7公尺,3公尺以上的个体相当少见,一般而言雌性的体型会比雄性大一点。皮肤光滑,外观呈褐至暗灰色,腹部颜色较背部来得浅,体表毛发稀疏。颈部短,但仍能有限度的转动头部或点头。前肢短、呈鳍状,末端略圆而缺乏
趾甲;
胸鳍是幼儒艮主要的推进力来源,成年後则转变为以尾鳍为主。乳房1对,
乳头位于前肢基部处。儒艮没有
外耳壳,只看得到小小的耳孔,眼睛也很小。鼻孔位于吻部顶端,周围有
皮膜可在潜水时盖住鼻孔。宽而扁平的嘴位于厚重吻部的末端下方,嘴边的短须是进食时的重要工具。
儒艮有2对门齿,上、下颚各有3对
前臼齿与3对臼齿,但所有牙齿不会同时存在,随着年龄增长,它们会失去第1对门齿、所有的前臼齿与第1对臼齿,剩余的两对臼齿则会终生成长。雄性的第2对门齿在12-15岁时会穿透上颚外露,但当闭上嘴时会被厚重的上脣盖住而看不见;雌性极少见到外露的门齿,但少数会保留至30岁左右。
儒艮的肺很大,从胸部一直延伸至肾脏附近,由水准的
横隔膜将其与其他脏器分隔。
支气管深入肺的大部分区域,细部分支少且大半由软骨构成,仍不清楚儒艮潜水时肺部是否会和
鲸类一般有塌陷的情形。跟其他
海洋哺乳动物比起来,它们的
脂肪层厚度较薄,同时身体周边似乎不存在热
逆流交换系统(heat counter current exchange system,肢体末端的动脉与静脉紧邻以维持体热不散失的一种血管构造),这可能与它们栖息于温暖海域有关。胃的构造简单,大肠很大(达胃的两倍重),推测是纤维素的主要消化场所,长度达25公尺以上,相当于小肠两倍的长度。
黑鳞鲛人
黑鳞鲛人,即传说中的“美人鱼”,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发现人鱼的尸骨了,
美国海军还曾捉到过一条活的,据说海中鲛人的
油膏,不仅燃点很低,而且只要一滴便可以燃烧数月不灭,古时贵族墓中常有以其油脂作为万年灯的,东海鲛人其性最淫,口顖嗜血,都聚居于海中一座
死珊瑚形成的岛屿下,那岛下
珊瑚洞,洞穴纵横交错,深
不可知,那里就是人鱼的老巢,它们在附近海域放出声色,吸引过往海船客商,遇害者全被吃得骨头也剩不下,有人捉到活的黑鳞鲛人,将其宰杀晾干,灌入它的油膏,制成长生烛,价值金珠三千。
古籍中多见记载:
“太祖十三年,洞庭焦郡,一士子过海遇大风,没于浪。数日尸浮于岸,有渔人见其口噙一珠,如
鸽卵,华光煜煜,触之则
灼痛难忍,以为不祥。俄顷生醒,自云入龙宫与龙女缱绻,突觉水波翻涌,而不知身在何处也…… ——明·野枵子·《平山草堂笔记》
“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
泣珠。” ——晋·张华·《博物志》
“鲛人,即
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现代实例
一提美人鱼人们通常想起的是
迪士尼童话故事里的海的女儿,一直以来人们所想象的美人鱼只是童话故事里的生物。但是2013年6月2日,有游客在
以色列的海边拍到了真实的美人鱼。
在游客所提供的视频中,可以清楚的看见类似美人鱼的生物趴在海边岩石上,似乎是在享受海边的阳光。随后听到游客的惊呼声,美人鱼扭头看到游客后迅速爬下岩石潜入海底。视频一经公布引起重大反响。“海的女儿”美人鱼似乎不只存在童话故事里,而是真的存在。
相关影视
参演电视剧
爱上美人鱼
蓝色大海的传说
参演电影
动画
人鱼的旋律
人鱼之森
芭比彩虹仙子之人鱼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