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学名:Dugong dugon)是海牛目儒艮属唯一现存的物种,俗称海牛。由于雌性儒艮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有时被称为人鱼,也是中国传说中美人鱼的原型。儒艮体型中等,成体平均体长约2.7m,最大可达3.3m,体重500~600kg。初生时皮肤淡奶油色,随着年龄增加变成棕色至深灰色不等。儒艮体型肥胖,眼小,吻端钝扁,口周有些许刚毛,无耳壳,无背鳍,鳍肢短,尾鳍呈新月形。
生物学史
进化史
儒艮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拥有共同的祖先,与真兽类最早的分支之一中的蹄兔目(Hyracoidea)和土豚(Orycteropodidae)构成单系类群。化石记录显示,海牛的祖先出现在始新世,是会走路的陆生动物。古近纪始新世地层中的化石证实了陆行海牛的存在,它们生活在约5000万年前的加勒比海沿岸。陆行海牛学名“Pezosiren”,属半水栖,可用四肢在陆地行走,但主要在水中活动,可能生活在特提斯洋。与现生的儒艮和海牛(Trichechus spp.)完全不同,陆行海牛没有胸鳍。
现存海牛科(Trichechidae)和儒艮科(Dugongidae)在始新世中期分化,于渐新世和中新世期间达到多样性高峰。后来,由于气候变冷、海洋变化和人类干扰,它们的多样性逐渐下降。儒艮的近亲史德拉海牛(Hydrodamalis gigas)于1765年被发现,但在25年后灭绝。截至2022年,没有发现儒艮科其他成员的化石。
分类史
1776年,丹麦博物学家穆勒(Müller)首次将儒艮分类并命名为Trichechus dugon,放置于由瑞典生物学家林奈(Linnaeus)定义的海牛属(Trichechus)中。后来,法国自然学家拉塞佩德(Lacépède)将其指定为儒艮属(Dugong)的模式种,并由英国动物学家格雷(Gray)进一步分类至儒艮科。
发现与命名
儒艮俗称海牛,由于雌性儒艮会抱着幼崽在水面哺乳,常被误认为“美人鱼”,因此又称人鱼。在中国海南岛,渔民称其为海马。
学名中的“dugong”一词源自维萨亚语(Visayan)。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伯爵乔治·路易斯·勒克莱尔(Georges-Louis Leclerc)在1765年的《Histoire Naturelle》中首次采用和推广了这个名称,将其称为“dugon”。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儒艮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海洋哺乳动物,成体平均体长约2.7m,雄雌差别不大。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3m,体重可达500~600kg。新生的儒艮体长1~1.5m,重约20kg。儒艮皮肤厚而光滑,出生时呈淡奶油色,随年龄增长,背部和侧面皮肤逐渐变暗,颜色因皮肤上藻类的生长而可能从棕色到深灰色变化。
儒艮身体肥胖,呈纺锤形。头大,顶部光秃,口向腹面张开。嘴呈下弯曲,上唇圆盘状,鼻孔位于头背近前端,没有鼻骨,具有阀门状活瓣。眼睛很小,位于头两侧中部。头两侧各有一外耳孔,但没有外耳壳。
鳍肢短,占体长约15%,末端圆,无指甲。无背鳍,尾鳍后缘凹入呈新月形,无缺刻。每侧胸部有一个乳房,乳头位于腋下。
儒艮的体毛大部分已退化,仅存稀疏且细软的短毛,约3~5mm长,间距20~30mm。头部毛发较多,上唇顶端的触毛短小,下唇粗约1 mm,长10~15 mm,间距3~5 mm;下唇触毛较短。
内部特征
儒艮骨骼非常致密,有助于抵消海底摄食时的浮力。肋骨在面临攻击时起着保护内脏的作用。
幼体有两对乳门牙,第一对在成体时脱落,第二对呈獠牙状,10年可长达10cm,终生生长。牙齿雌性可达18cm,雄性15cm。上、下颌各有6颗颊齿。
儒艮具有单胃,幽门后有两个盲囊与十二指肠相通,盲囊中气体含大量CO2,说明它能分泌碳酸氢盐中和消化液。盲肠较短,大肠长度是小肠的两倍,其内含物重量是胃的两倍,显示其为非反刍性草食动物。儒艮的肺非常长,几乎延伸到肾脏,肾脏也拉长以适应盐水环境。雄性睾丸位于体内,可通过生殖孔相对于脐和肛门的位置判断性别。
栖息环境
由于儒艮偏食大叶藻(Zostera marina)、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等海草,其栖息地主要集中在这些海草生长的热带浅海和沙泥底质的浅海滩涂。儒艮集中分布于宽阔、浅水的海域,如海湾、红树林通道、大型近岸岛屿水域和礁间水域。
作为暖海性物种,儒艮对环境温度和盐度有严格要求,适宜温度范围为20~32℃,无法耐受低温,也不能在淡水中生存[13]。它们每天70%的时间生活在不到3米深的浅海区域,有时会随着海潮进入河口区域觅食,但很少游至外海。
分布范围
儒艮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港湾及浅滩中,广泛存在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但分布不连续。从非洲东南部延伸至红海、波斯湾、印度西部沿海及斯里兰卡,再到澳大利亚、东南亚和中国南海,北至日本。
在中国,儒艮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的电白县和阳江县,以及台湾南部沿海地区。
其分布存在地理隔离性,一般划分为5个种群。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水域的儒艮与澳大利亚西北岸、马鲁古群岛和菲律宾水域的儒艮无地理联系。同样,基于加里曼丹西北部沿岸的儒艮分布情况,可以推测广西、广东西部和海南岛西部沿海的儒艮与台湾南部的儒艮在地理上也无连续性。因此,北部湾的儒艮与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水域的儒艮属于同一种群,而台湾的儒艮与澳大利亚西北岸、马鲁古群岛和菲律宾水域的儒艮属于另一个种群[。
生活习性
食性
儒艮是唯一严格意义上的食草性海洋哺乳动物。它们主要以多种海草为食,包括二药藻(Halodule uninervis)、喜盐草、摩羯大叶藻(Zostera capricorni)等。其中,儒艮偏爱高氮(蛋白质)、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低纤维含量的海草,如喜盐草和二药藻。二药藻含有较高的氮和淀粉,同时纤维含量较低,对儒艮来说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海草之一。
儒艮的口部适应于掠食海草,具有高度灵活的上唇和发达的周围肌肉。它们通过抓住植物并摄入,较大型植物从根部咬断,而较小型植物连根吞食。儒艮每天需要消耗超过45kg的植物,觅食时间非常长。由于觅食动作类似牛,因而得名“海牛”。
运动行为
儒艮行动缓慢,通常游速约为每小时4km,但在逃避危险时可加速至每小时18~20km。饱食后,儒艮常潜入30~40m深的海底,静伏于岩礁等处,潜水时间可长达506秒。浮出水面呼吸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潜时类似海豚旋转。
发声行为
儒艮在社交活动中通过声音进行交流,主要有四种声信号类型:chirp(chirp-squeak)、trill、bark和转换声(pretrill和prebark)。其中chirp和trill为调频信号,频率范围在3至18千赫,而bark为宽带信号,频率范围为500至2200赫兹。一般认为chirp主要用于测距,trill有从属功能,bark代表攻击行为。chirp信号使用频率最高,bark信号使用频率最低。
其他行为
儒艮性情温顺,胆小怕人,视力差但听觉灵敏,通常处于昏睡状态。夜间更活跃,喜欢成群活动,通常是以2~3头的家族群形式,有时组成百头以上的大群。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儒艮的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行为与其他海牛目动物相似。发情的成年雌性会吸引许多雄性,雄性之间争斗以争夺交配权。
交配时,雌性会摆动、扭曲或跳跃,雄性则接近雌性,用吻鼻触摸其胸部和腹部。随后,两者平行游动,腹部相对,雄性生殖器明显可见。交配后,他们会分开游走。
儒艮几乎全年可进行繁殖,妊娠期约11至14个月。前后两次产仔间隔为3至7年。大多数雌性在9月或10月的浅海区域产下一仔。
生长特性
儒艮幼崽脆弱,皮肤较薄,易成为鲨鱼的猎物。幼崽约在3个月大时开始觅食固体食物,但通常到18个月大才断奶,母儒艮在哺乳期间进食量成倍增加。在哺乳期间,幼崽不会离母亲太远,常骑在母亲背上,并通常会在母亲身边待上数年直至性成熟。
儒艮在9岁及以上达到性成熟,之后才会离开母亲去寻找伴侣。雄性通常在9~15岁之间成熟,而雌性在10~17岁时会怀第一胎。儒艮的平均寿命为78岁。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儒艮种群散布广泛,数量稀少,受威胁程度高且繁殖速度慢,存在灭绝风险。
2015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易危(VU);
2019年,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Ⅰ,相关国际贸易被明确禁止;
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现状
20世纪80年代,全球儒艮数量约为10万头。截至2021年,除澳大利亚和阿拉伯地区外,大多分布区内儒艮已濒临灭绝或灭绝。在日本,19世纪初期儒艮数量为280至420头,因过度捕捞,1917年降至不足100头。2019年,冲绳水域已知最后一头儒艮死去,种群局部灭绝。
澳大利亚北部沿岸有约8.5万头儒艮,其中沙克湾是最大的生存繁殖基地,2022年数据显示数量达1.3万头。波斯湾有约7300头,泰国安达曼海沿岸估计有123头。其他分布区的种群数量仍不明确。
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儒艮被视为“神异鱼类”而不捕捉。1958年起被大量捕猎,导致数量显著减少,至2000年数量急剧下降。2004至2005年,海南师范学院与日本北海道大学、琉球大学在海南东部和西部海域寻找儒艮,未能找到。2008年,文昌市东郊发现一具儒艮尸体。
2024年11月17日,泰国普吉岛海域发现一具“美人鱼”原型儒艮的腐尸,其颈部的明显刀伤表明它生前曾遭猎杀。
濒危原因
捕猎:因其肉、脂肪、骨头和皮被人类捕猎。阿拉伯考古发现表明儒艮至少已被猎捕四千年以上。19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中国北部湾的大规模捕杀对儒艮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
栖息地破坏:海草生态系统对挖泥、采矿、油田开采等人类活动非常敏感。这些活动加上污染和海水养殖使得海草生长环境恶化,从而影响儒艮栖息地。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改变沿海环境条件,增加风暴和洪水事件,进一步危及儒艮及其栖息地。
保护措施
各国已建立多个人工与自然保护区。1968年,坦桑尼亚设立六个保护区;199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设立16个保护区。中国自1977年起禁止捕捉儒艮,并于1992年成立广西合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UNEP/CMS在菲律宾召开会议,讨论儒艮资源现状和保护问题。2008年,中国广西北海的海草床加入全球监测网络,2011年起,北海和海南的海草床生态状况被纳入中国生态监测范围。2024年5月,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儒艮谅解备忘录》第四次签署方会议,审查自2017年以来的保护进展。
近种区别
海牛目现存物种仅有4种,儒艮是儒艮科现存唯一的代表,其他3种均属于海牛科,两科物种形态特征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化
传说故事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美人鱼的记述,尤其集中在《山海经》中。例如,《山海经·海内东经》描述了“陵[人]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宋代聂田的《徂异记》中进一步明确人鱼的概念:“待制查道,奉使高丽,晚泊一山而止。望见沙中有一妇人,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肘后微有红鬣。” 这一段内容也见于明代类书《天中记》。人鱼集合了诱惑、虚荣、美丽、残忍和绝望的爱情等多种特性,象征人与海洋的紧密关系,其原型即为儒艮。
文化传统
托列斯海峡美标安岛上的居民将儒艮视为图腾,并在身体上绘制红线作为图腾崇拜的标记。他们的木制儒艮模型上也有相同红线。
日本冲绳八重山群岛近海自古有儒艮栖息,当地人也有食用儒艮的传统。琉球王府时期,捕猎儒艮需获得王府的许可。新城岛的岛民不仅上缴大米,还要上缴儒艮。儒艮的干皮可加工成薄片作为珍味,王府以此款待贵宾。明治时期,儒艮开始被任意猎捕,推测当时八重山近海有数百头儒艮。但自1914年后,儒艮从统计资料中消失,表明其在八重山绝迹。尽管如此,新城岛至今仍在祭祀活动中表演捕猎儒艮的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