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生活
科学实验
水下生活,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水下进行正常生活;就如人们在陆地上生活,换到了水下的环境而已。相信通过后面的科学技术,以及陆地面积的大量减少,使得人类能够在水下进行生活也不是不可能的。
理论
未来人可能在水下生活
由于城市的土地紧张、环境被污染,人们正在计划将城市建设向水下发展。据估计,到下一个世纪,世界人口的10%将迁移到水下居住。劳埃德说:“我这么做除了基于教育的目的外,也为了应用科学知识和使用新科技。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进一步思考永续生活方式,并实地运用相关的科学原理,以及显示人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下生活的可能性。”
虽然美国太空总署和其他太空机构也有不可思议的科技,能让人生活在如此的环境中,但此计划的可贵之处,在于方法简单又成本低廉,对自给自足和永续生活有兴趣的一般民众也能仿效。其中,不起眼的水藻是促成这个计划成功的要素,它足以作为超级食品(例如螺旋藻),还能有效地净化水道。
水下生活能否实现
人类企望像住龙宫一样进入水下生活已是很久的梦了。但人们知道,要在水下生活,那是与上天入地一样,虽会成为现实,但也是困难重重。因为水中有压力,越深压力就越大,据计算,潜水深度达到1000米时,压强就要 增加到100公斤,这么高的压力,人是无法承受的。  人类发明潜水器以后,剩潜水器最深可潜入1万多米。在潜水器内的工作人员可以尽情欣赏奇妙的海底世界,从事各种科学考察和实验。
但如果要建造水下建筑,供人类居住,那就困难了。已经有的科学家提出:先修建半潜式的住宅宾馆,它是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直径160米,底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宾馆建在水下16米深处,水上高度120米。整座宾馆共62层,水下7层,水上55层,有1200个房间,所有窗户都临海。大厅、游泳场设在水下,旅客可以在这里休息,娱乐,同时观赏海洋中的动物、植物。水面上的55层是起居工作的地方。宾馆的顶端设有巨大的风力发电机,保证供电。国外已有的建成海下观光厅,专用来让游客观赏海底世界的。
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开发6000米深海海底,建造海底城市。这个海底城市是由许多抗压球组成的,在这些球体内,有形状奇特的住宅、医院、学校、商店和娱乐场所,有四季常青的菜园,有趣味横生的海底公园,有色香味美的海鲜饭店等。新鲜空气由海面上输送,室内温度自动调节,小型潜艇充当来往于这些球体的交通工具。人类在这生活、工作,舒适、爽快,别有一番情趣。  但无论怎样吸引人,由于深海建住宅困难大,人类近期还无法进住水下。不过,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再大的困难都可能克服,人类总有一天住进几千米、甚至万米的深海中。
科学实验
生物潜艇
澳科学家水下生活13天测试“生物潜艇”。澳大利亚的海洋生物学家劳埃德·葛德森依靠一套以植物为基础的维生系统,住在世界上第一座自给自足的“潜水屋”里,呼吸着利用回收尿液灌溉的藻类释放出的氧气,成功在水下生活了13天。也许,人类在海底生活的愿望不久将会实现!
最新技术
现年29岁的劳埃德,从2007年4月5日至18日的连续13天完成了一段“远离人世”的假日时光。他躺到一个密封舱中,沉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两州交界处的一个湖底,并在那里生活了两个星期。这项“生物潜艇计划”运用的潜水屋,是一个小型货柜大小的密封舱。他通过养殖海洋藻类获得氧气,骑一辆特制的固定式脚踏车来发电。
劳埃德所呼吸的氧气是利用回收尿液灌溉的藻类,经过气体交换的生物环而释放出的氧气。这是人类首次单靠植物所提供的氧气来进行呼吸。
舱内运用人工照明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其电力是来自再生能源。此外,劳埃德骑脚踏车借以产生一些电力,以供给藻类循环使用,并为他的笔记型电脑充电,而其他的电力则由潜水屋外面的太阳能电池供应。
劳埃德吃的食物是潜水员用一个密封的箱子传送给他的。他们锁好箱子并给它加压,然后利用20公斤的重量将其送下水。随后他们潜入水中,将劳埃德密封舱位于底部的入孔打开,将食物递进去。
在这场水底历险中,劳埃德需要克服重重危险。比如,十几天的水底密封舱生活显然会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劳埃德坦言,他一开始的确也出现了一点儿幽闭症的症状。他说:“我很好地排解了这一问题。我原以为我会变成一个疯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
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劳埃德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比如接受大量体能训练,监控小组时刻监控等。一旦发生危险,劳埃德会立即得到救援。
为了让为期两周的水下生活更为舒适,他还携带了上网设备。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靠观看存在电脑里的影片休闲,有的时候还通过无线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人视频聊天。为了解闷儿,他甚至还把全套架子鼓也勉强塞进了密闭舱里,无聊的时候可以尽情敲打,而不用担心邻居会找上门抗议。
在水底生活最困难的就是清除密封舱内的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因此,为以防万一,劳埃德特意准备了瓦斯监控器和后备气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07:45
目录
概述
理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