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通常指东方国家都城建筑中,位于都城与皇帝、皇族所居的宫城之间的区域,由城墙围绕,具有独立的城门。皇城内通常布置宗庙、官衙、内廷服务机构、仓库和防卫等建筑,以及园林苑囿。在南北朝的
北魏时期,迁都
洛阳时曾重建洛阳城池,此时已经将汉朝及三国时期残存的洛阳旧城布置为性质类似皇城的内城,集中布置宫殿、园林、王府、
衙署等机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皇城”一词的是
隋朝修筑的
大兴城,皇城布置在宫城之南。隋朝修筑的东都洛阳也采用了类似的布局。
北宋开封城、
元大都、
明中都、
明南京城和
明清北京城也都采取了相似的布局。在中国邻近的国家中,
高丽曾经在开京设置皇城,
越南顺化也设立了皇城。不过
顺化皇城从布局上来说更接近中国的宫城,而其紫禁城相当于中国
紫禁城中的内廷部分。
城门
在中国,城门和城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某种角度看,它甚至可以是一座城市的代表和象征。喜仁龙教授曾说过:“正是那一道道、一重重的墙垣,组成每一座中国城市的骨架或结构……中国不存在不带城墙的城市,正如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的确如他所说在中国一个
居民区,无论它多么大、多么重要、治理得多么好,只要没有城墙为其确定范围并把它围绕起来,那么,这个居民区就不能算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任何一座中国城市都是这样,北京的皇城也毫不例外。正是因为有了一圈红墙黄瓦的围绕,才使皇城由一个专属于皇家的
地理区域,飞升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
明之承天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清顺治八年改建后,城台高13米,下部为1.6米的汉白玉
须弥座,上部砖砌涂
朱色;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应《
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之意,楼外绕以汉白玉石栏,楼体为重檐
歇山黄琉璃瓦顶;整个城门通高33.7米。
在高大城台下部有五个拱形门洞,这便是天安门实际意义上的门了。在五个门洞中.中间的门洞最大,这座门等级最高,明、清时只有皇帝才可由此门通过。其余四个门洞分列左右。依次缩小,允许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出入。最外的两个门洞最小,各为四品以下官员的通道。
天安门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曾在此留下痕迹。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
天安门城楼上宣告
新中国成立,而后天安门又被绘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国徽,天安门从此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东安门
皇城的东门称
东安门,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中间偏南。始建于明
永乐通惠河,明初仍为
运输通道,喧嚣之声达于宫内)。
明宣德七年(1432)将皇城东墙东移至玉河东岸,东安门亦向东移至皇恩桥东侧,将玉河圈入皇城,成为了专供皇家的
漕运河积水潭)之举遂废。东安门建筑规制与西安门、北安门(
地安门)基本相同,只是朝向不同。原皇恩桥西的东安门旧址处,改建为东安里门。
东安门于1912年,
袁世凯策动
曹锟王府井大街建设改造时掘出了明皇城东安门的遗址,文物部门特在原址
建设公园进行了保护。
西安门
皇城的西面是西安门,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处。它与东安门并不在同一条线上;东安门与宫城东华门相对,而西安门则因宫城西侧有西苑大片水面,无法由西华门直接相对通行。只得在皇城西墙偏北处设西安门,由北海与中海间的通道通行。
西安门无城台,门基为青白石,红墙;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中明间及左、右
次间为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
门扇,左、右稍间及末间作值班房。
1950年12月1日,因附近
摊贩不慎失火,西安门被焚毁殆尽。此后文物部门特制作了楠木模型以示纪念。
北安门(地安门)
皇城的北面是北安门,清改称地安门。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墙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钟鼓楼。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
乾隆年间都曾重修。清代皇城的地安门与东安、西安两门的
建筑形式和规制都完全相同。
地安门内左、右侧原各建有雁翅排房,20世纪30年代拆除。
地安门于1954年12月动工拆除,1955年2月3日拆除完毕。
天安门之正南有大明门(清初改称大清门,民国年间称中华门),大明门位于
城市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永乐时期,清顺治元年改名“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名“中华门”。大明门,三阙,巨檐重脊,门南侧左右有
石狮、
下马碑各一对。明时门上挂有楹联一副,为明初大学士解缙手书,上联为“日月光天德”,下联书“山河壮帝居”。门北侧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110间,称“
千步廊”,又东、西折有向北廊房各34间,皆连檐通脊。千步廊于1915年拆除。
天安门前的东西两侧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长安街因此二门而得名,取长治久安之意。两门规制完全相同,门三阙,
券门,
汉白玉石门槛,单层歇山黄琉璃瓦顶,红墙,基础为汉白玉石须弥座。
长安右门为天安门的西复门。每年的
1912年12月,为便利通行,将长安左、右门汉白玉石槛拆除。
1913年1月长安街正式通行。长安左右门于1952年拆除。
十二座门
明代时皇城中,在皇城与
紫禁城之间,还有十二座门。它们的存在使皇城和紫禁城之间增加了一道防线。这十二座门包括:北面四门:
北上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四门: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四门: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这些门在清代时就已经有一部分因皇城内街巷变迁而被拆除,经过民国时的战乱和解放初期的大规模
城市改造,这十二座城门早已无存。
城墙
皇城在明清时代是一座全封闭的城池,周围围有高大的
皇城墙。皇城墙又称萧墙,它的周长及形制各朝各代均有所不同。明清北京皇城的皇城墙,墙身为红色,顶覆黄琉璃瓦。墙高一丈八尺,下宽六尺五寸,上宽五尺二寸。明皇城墙周长18里多,到清代几经拓展周长已达22里。我们的先民们就用这样一圈
红墙黄瓦,将一座举世无双,又尽善尽美的城中之城,明确的从
北京城中勾绘了出来。
城内
昔日皇城内殿宇临立,景观密布。既有高大巍峨的宫殿,又有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既有碧波荡漾的三海,又有挺拔秀美的景山。但是,在皇城中不论建筑也好、景区也好,它们的功能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于皇帝和皇宫。在皇城中的所有的重点建筑都深深的带有这一特色。
在天安门的东西两侧,有两组红墙黄瓦的建筑群。如果你从高处俯瞰,你就会发现它不论建筑的形式、规制和格局都与紫禁城相映成趣,浑然一体。虽然它们早已变为寻常百姓的休闲游乐之所,但在昔日的皇城中它们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就是旧时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和祭祀社稷神的
社稷坛,它们的存在象征着族权与
神权对皇权的拱卫。
太庙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之处。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嘉靖二十三年(1544)改建。清顺治八年、乾隆四年都曾修缮。明清两代每逢登极、亲政、凯旋、献俘,奉安梓宫等重大事件,以及每年四孟及岁暮大袷,均需告祭太庙。太庙面积139650平方米,享殿(大殿)、
寝殿(二殿)、
祧庙(三殿)为庙中主要建筑。大殿对面为大戟门,门外有
玉带河,河上有桥5座,再南为五色琉璃门,门外还有
宰牲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
社稷坛五谷。社稷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其旧址是元代万寿兴国寺。清代沿袭明制,并对社稷坛进行了多次修缮。社稷坛坐南朝北,成
正方形,通高四尺,分为两层,上层方五丈,二层方五丈三尺,四面出陛,各四级,坛四面设
汉白玉的
棂星门。坛上
五色土莫非王土拜殿,也称祭殿或
享殿,是一座建于明初的木结构大殿。1915年,社稷坛改为
中央公园。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在社稷坛拜殿内停放灵柩,接受各界人士吊唁。1928年,社稷坛拜殿改名为中山堂,而后社稷坛也改名为
中山公园。
太庙与社稷坛分别位于
天安门的左右两侧,合起来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
左祖右社,是皇城中最重要的建筑。
皇史宬
在皇城内的
南池子南口东侧,有一组红墙围起、结构奇特而紧凑的古建筑,这就是明清两代皇家档案库,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档案馆----
皇史宬。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米。它坐北向南,由皇史宬门、皇史宬主殿、
东西配殿组成。皇史宬主殿整个建筑为
砖石结构空气对流。主殿内砌有1.42米多高的汉白玉石座,上面放置着150余个鎏金雕龙的
铜皮樟木蛀虫的特点,再加上历代精心保藏,这座数百年的皇家档馆及其所保存的明代《
实录》、《宝训》及清代的《圣训》《
玉牒简介
古都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余年的建都史。自金贞元元年(1153年)起,先后有金、元、明、清四朝定都于此。自元代营建元大都起北京就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基本格局。此后又经历了明永乐年间重修紫禁城和明
嘉靖年间复修
外城,使
北京城形成了明确而完整的凸字型、四座城垣的结构。四座城垣中,中心为紫禁城,即今
故宫,仍保存完好,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最外侧是共同构成北京城凸字形结构的内城和外城,其位置大体与二环路相当。虽然已被拆除,但人们还能依稀记得它的位置。在紫禁城之外,内城之内还有一座在鲜为人知,但在历史上却有着重要地位的特殊城池。这就是北京四座城垣中一座由红墙黄瓦围就的城池——皇城。
北京皇城,位于北京京城之内,环绕在宫城之外,是拱卫皇宫并为皇宫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这样的城池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都城中都曾建设过,曾在北京建都的金、元两代就都有过。八百五十年前,女真人营建
金中都时就曾在城内建有皇城。十三世纪中后期,蒙古人在原金中都城的东北侧建起了气势恢弘的
元大都,建设者特别在
大都城中心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建设了以太液池为中心的皇城,又称萧墙。大液池两岸建有皇家宫殿和园林。在大小宫殿之间,还建有各种储物的仓库、服务机构、办事的
衙署等。
皇城的变迁
我们看到的北京皇城是明代开始建设的,明皇城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与紫禁城同时落成。它的位址在元代皇城的基础上略做了南移,许多元代萧墙内的
皇家园林仍被保留在明代的皇城之内,如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后苑(今
景山)等都成为了明代皇城的组成部分。
清代沿袭明制,在皇城的基本格局上并未做大的改变,只是对其中的主体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和改建。北京皇城历经明清两代五六百年的雨雨风风,数十朝帝王建设经营才达到了规模。因其庞大的
建设规模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为了中国保存完好的封建皇城,也是全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建筑群。
北京明清皇城南起长安街,北到
平安大街,东
东城区南北河沿一线(现已建起
皇城根遗址公园),西达今
西城区西黄城根一线。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约2790米,面积约6.9
平方公里。
皇城的规制
皇城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方形。为了举行各种重大活动的需要,在皇城的
正南方建设者特别规划了一座
T字型的
宫廷广场,称“千步廊”。皇城的西南方还缺少一角。缺角的原因众说纷纭,得到认同最多的一种说法认为皇城的西南角上是金代古刹庆寿寺(又称双塔寺,位于今西单
电报大楼附近),该寺历史久远、香火旺盛,早在
元世祖忽必烈修元大都时,就曾为保护该寺,特意让城墙拐了一个弯,将该寺圈入大都城内。明初时该寺依然保存完好且香火甚旺,明代统治者担心拆除该寺会惹怒神灵,无奈之下
皇城墙只好绕道而行了。这样一来皇城就形成了一个缺少一角的不规则甲字型。
北京皇城
皇城中除了高大雄伟的
宫殿建筑和祭祀设施外,还有一大部分是供帝后游幸娱乐的皇家园林即御苑。
西苑三海和景山就是明清皇城中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
一池三山琼华岛、瀛台、水云榭、丰泽园、紫光阁、
静心斋等多处景点,古人曾称赞此地“在京城夙称名胜”,“风物胜于圆明”。因此地与紫禁城近在咫尺,是昔日帝王重要的赏景、游宴之地。西苑三海作为皇家园林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辽代,统制者就曾在此建设行宫。
金大定十九年(1179)在此挖湖堆山,建起大宁宫(后改为
万宁宫)作为皇帝离宫。元代,扩建万宁宫,改名太液池,当时太液池的面积相当于北海和中海,是整个大都城的中心。
明代对元代的太液池进行了大规模改建,作为皇城中重要的皇家御苑,称西苑或西海子。同时为了适应宫城南移的需要,在元太液池的基础上又向南开挖了一片水面(即今南海),并在南海中建设了南台(即今瀛台),并以南台、琼华岛和北台(乾佑阁,后毁)模仿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1]。明后期,以
金鳌玉蝀桥和
蜈蚣桥为界,将原来笼统的“西海子”划分为北海、中海和南海,合称“三海”,西苑三海之名由此而来。清代在明代基础上对西苑三海进行了多次大规模重修、改建终于使其达到了规模。建国后,西苑三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修一新的北海被辟为公园,中南海现为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地。
景山位于紫禁城正北方,城区南北
中轴线的
中心点,景山主峰也是
封建时代护城河除去宫殿和御苑外,几十座皇家寺庙也是皇城中的一组重要建筑。明清皇城内有序的坐落着几十座寺、庙,这些寺、庙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皇帝所敕建。由于明清两代皇帝的信仰不同所以皇城中既有道教庙宇又有
佛教寺院。明代道教曾盛行一时,太祖、
成祖等各代帝王都崇信道教,到
明世宗时达到顶封,在皇城内先后敕建了
大高玄殿,改建了
大光明殿等庙宇。
大高玄殿位于西城区
景山前街,是明清两代的皇家道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后经多重修。大高玄殿坐北朝南,大门外原有牌坊三座、
习礼亭两座,均于解放后扩展街道时拆除。大高玄殿内有大高玄门、大高玄殿、
雷坛、乾元阁等重点建筑,现基本保持原有风貌。
明清两代,在皇城中除了分布有皇家宫殿、御苑、
坛庙外,还有许多供奉宫廷日常生活的衙署、御库和作坊等机构,如现位于
东城区的
磁器库胡同、
缎库胡同就是当年御库的旧址。此外还有西城区的
会计司、
惜薪司等衙署旧址;地安门附近的
油漆作等皇家作坊旧址等等。这些机构大都是低矮的
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式建筑。从高空远望,青砖灰瓦与金碧辉煌相互应衬,构成了昔日皇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些建筑大都或不复存在或改变了功能,只有以它们命名一些胡同和地名却流传,留给后人访寻。
在昔日皇城中还有东西两条水系,合会于皇城之东南角。西支即
金水河水系,由地安门外西步
梁桥入皇城,注入西苑三海。其有两条分支:北由北海内
先蚕坛之东出苑墙,再经板桥及景山西门,环绕紫禁城,也就是紫禁城外的
筒子河,在紫禁城太和门前和太庙内流过的
内金水河也是此河的一支。南由南海之东,出苑墙,经织女桥,再由天安门前外
金水桥下流过,又经长安左门之北
菖蒲河,与紫禁城中的内金水河汇合,过飞虹桥,至皇城东南隅,与东支汇合,再向南汇入护城河。金水河水系的大部分包括内外金水河和西苑三海仍保留完好,而其中的少部分(如织女桥)因
河道变迁,早已无存。这条河流先后流经天安门前和紫禁城内,在旧时的皇城中既起着点缀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也作为皇城和紫禁城中的
消防水源发挥着重要的实际作用。
东支即御河,前面曾经提到,这条河流明代时在皇城中发挥着实际的漕运作用,此河出自
什刹海,由地安门外东步梁桥入皇城,经东板桥,至北箭亭折而南,
垂杨夹岸,是谓
北河沿。再南经东安门内望恩桥,是谓南河沿,至堂子之西,皇城东南隅,于金水河汇合,再汇入护城河。此段河道民国时就已淤塞不堪,解放后已将该河填平,改为街道,也就是南北河沿大街[3]。
皇城就是这样一座既博大辉煌,又不失精巧细致;既功能完备,又力求尽善尽美的独特而美丽的城池。民国年间的国务总理
潘复就曾称赞北京皇城“城垣规模宏壮,为中外观瞻所系”。可惜就是这样宝贵的一座古城,却没能逃脱战火的侵袭和人为的毁坏。自1912年壬子兵变火烧东安门以来,由其是经过1920年北京修建
大明濠时洗劫式的拆毁,到1927年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皇城城垣已被拆毁殆尽,仅有几处留存。从当时
国民政府的文件上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文字记载:“近时皇城垣墙拆毁多处,泥灰瓦砾狼藉遍地,见者刺目,行者避途。既非交通必需,何以任意毁坏,毫不顾惜!”[4]。同时由于当时的军阀政府缺乏起码的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意识,明清皇城的基本格局也在那时受到了重大的破坏,许多昔日的重点建筑被拆除,改建成了西洋式或半西洋式的
多层建筑。喜仁龙教授就曾在当时带着无限的痛心和愤怒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唯有洋式或半洋式的新式建筑,才敢高耸于和谐,蔑视着城墙的庇护?,而这些建筑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着。……有多少设有前廊和巨大花园的古老住宅被夷为平地,而让位于半新式的三、四层的砖造建筑?有多少古老的街道被展宽,多少皇城周围华丽的粉红色宫墙为了铺设电车轨道而被拆毁?古老的北京城正被迅速地破坏,它已失去昔日皇城的面目……”[5]。就这样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美丽城池,在短短的五十年中就几乎荡然无存,并慢慢的淹没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一天比一天更加重视人类
文化遗产和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明清皇城历史
文化积淀独特而深厚,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更是新时期
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我们的政府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明清皇城,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2000年随着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进行,施工中发现了明朝东皇城墙的多处遗址。为了弘扬
中华文化,为市民增添一处旅游休闲的景观,
北京市政府决定在明皇城东城墙的遗址上建立皇城根遗址公园。2001年9月该公园建成开园。
2002年9月经过六个月的修缮,曾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变为暗沟的菖蒲河也以焕然一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北京的一个新景点。
2003年曾变为民宅,沉寂多年的普度寺也被修缮一新,向世人开放。
宣仁庙和
凝和庙的修缮工作也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
2003年初,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北京皇城保护规划》。郑重宣布将对北京明清皇城进行整体的保护。除了对现有的各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修缮外,还将完整的对明清皇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情进行保护。
2003年6月,作为北京皇城保护一系列工作的先导,
北京皇城艺术馆正式开馆。
2003年7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全世界宣布,将北京明清皇城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明清皇城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尘洗礼后,再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北京皇城的昨天是辉煌的,它的今天是灿烂的,它的明天同样将是绚丽多彩的。随着政府皇城保护工作逐步开展,北京的明清皇城的历史即将翻开全新的一页。(北京皇城艺术馆张兆旗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