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葡萄是产于新疆的葡萄。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尤其是这里生产的
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的
葡萄,居世界之冠。
简介
2002年沟里种
葡萄615.6公顷,生产
鲜葡萄168610吨。这里主要种
无核白葡萄,还有
马奶子、红葡萄、
喀什喀尔、百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成球形、卵形。
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
珍珠,有的鲜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
葡萄干,
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
珍品,新疆
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约600多个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百家干、
木纳格、
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
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最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葡萄还可酿酒、制作
果酱、果汁。西域种植葡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盛夏的季节走进绿洲,家家户户的
葡萄架不但会带给你阴凉,好客的主人还会采来晶莹的鲜葡萄给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
塔里木盆地一带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尝到保存得较好的葡萄。
发展历史
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前西来新疆的葡萄、
葡萄酒一般认为,我国最早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地区是新疆。至于新疆何时开始种有葡萄、酿制葡萄酒,史籍记载不详。不过,二、三千年前
中亚古国和我国新疆地区种植葡萄及酿制葡萄酒,却是毫无疑问的。在我国古代史籍中,这一地区属于“
西域”。历史上“西域”所指的地区有狭、广两种含义。狭义指
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即
昆仑山以北、
敦煌以西、帕米尔以东的今
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泛指自玉门关以西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包括
亚洲的中西部、
印度半岛、欧洲的东部和
非洲的北部,但其核心部分则是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本课题所论西域,是广义范围(含今新疆),即据
中国历史上王朝实际管辖范围,超出狭义范围上的今新疆地区。西域盛产葡萄、酿造葡萄酒,既有考古证明,也不乏文献记载。
在今
土库曼斯坦境内,位于纳玛兹加—
捷波的属于公元前4~3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
葡萄籽核;位于
阿什哈巴德附近的属于公元前2世纪的
尼萨古城(帕提雅王国(约公元前250~公元226年)都城)一宫殿遗址内,也发掘出一些帕提雅王国时期的口缘处雕刻有葡萄藤蔓和希拉神邸的象牙角杯,这种被子也称“来通”(Rhy- ton)。中国新疆
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了约2500年前的一株葡萄标本,据新疆考古所专家研究,它属于圆果
紫葡萄的
植株;其实物为全长1.15米、每节长11厘米、扁宽2.3厘米的葡萄藤。近年新疆苏贝希墓葬考古也发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葡萄籽,有专家认为这可能也是葡萄西来的一个信号。可见,公元前5世纪前,西域新疆已种植葡萄,同时当酿有葡萄酒。因为在西域,葡萄的种植、酿造技术的传播是同时并行的。有专家推测,当时用来酿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很可能是
欧洲葡萄种群。如上所述,据现有考古和文献资料,欧洲还不是进行葡萄栽培和酿造的最早地区。因此,西域的
中亚和中国新疆最初用来酿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不是欧洲葡萄种群,欧洲葡萄种群当是后来传播的结果;不过,说到公元前5世纪前,西域的中亚和中国新疆用来酿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很可能是欧洲葡萄种群,这种提法则可能是正确的。如约公元前600年,希腊人在
黑海沿岸、
意大利半岛和西班牙等地区,从事殖民运动,同时将葡萄的
种植技术传到这些地区。③就是说至晚约公元前600年欧洲葡萄自葡萄、葡萄酒的“后
起源中心”欧洲希腊等地传入了
小亚细亚。
波斯帝国冈比西斯(公元前529~522年)统治时,
波斯成了一个横跨亚非两洲的
奴隶制大帝国,疆域已经包括小亚细亚、
两河流域、
巴勒斯坦、
埃及、
伊朗高原以及中亚细亚
阿姆河与
锡尔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就是说,波斯帝国的东侵时,欧洲的葡萄种子可能经小亚细亚、南
高加索地区、伊朗高原以及中亚细亚阿姆河与锡尔河地区向东传了过来。所以,所谓“公元前329年到323年,
亚历山大东征把
希腊文明带入中亚,从此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和
酒神崇拜,开始在
粟特人中流传”的说法并不可信,这只是后来欧洲葡萄文化向东方传播的反映。当然,亚洲葡萄种群、欧洲葡萄种群的具体
传播途径、时间及欧洲葡萄种群取代亚洲葡萄种群的传播等情况,笔者拟在另一书稿《世界葡萄文化史稿》中详论,此不赘述。
汉文史籍也有这一地区在二千年前栽培葡萄的记载。《
史记》载汉时
大宛、康居、
大月氏、大夏、
乌孙、扜罙、于阗等地种植葡萄,出产葡萄酒。《史记》卷123《
大宛列传》云:“大宛在
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
蒲陶酒”,“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阗”,“(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
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据
苏北海考证,西汉初
乌孙族活动地域包括今新疆
哈密、
巴里坤、
奇台、木垒及
伊犁河流域等。于阗即今
新疆和田,抒泵即今新疆
于田。这条史料说明,在公元二世纪前,中亚古国大宛、大夏、大月氏以及我国新疆等地,葡萄种植和
葡萄酒酿造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如公元前3世纪后期建立的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河流谷地,种植有葡萄。(p271)巴克特里亚王国就是我国史书上所称的大夏。 又据考古发现,我国秦代
咸阳宫殿遗址上已有葡萄壁画,有学者据此认为至晚到秦代中原内地已开始种植葡萄。也就是说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内地已种有葡萄。虽然有葡萄壁画并不能确证内地一定种植葡萄,但如上所述,公元前5世纪前,西域新疆已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因此我们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不过,说在公元前5世纪前的
先秦时期的
春秋时代,新疆地区已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当大致不误。
显然,在新疆等地,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时间还应当往前推。古代新疆与中亚地区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制年代紧密相关。中亚是葡萄较早的分布地区之一,但是否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栽培葡萄、酿造葡萄酒,现有文献及考古资料还无法确切证明。年代约为公元前第三千年
初至前第二千年中的布尔扎
霍姆文化遗址,在与中亚和中国新疆相邻的
南亚次大陆北部
克什米尔地区,其中个别遗址发现小麦、大麦、稻、
小扁豆、豌豆和葡萄籽等遗存;据推测该文化可能与
伊朗的
希萨尔Ⅲ期文化或与前
哈拉帕文化以及哈拉帕文化有联系。[24]如果此条消息来源可靠,且所出土葡萄籽属栽培葡萄,那么据此,中亚地区在五千年前种有葡萄、酿造葡萄酒是可能的。
而且,中亚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与葡萄、葡萄酒的起源中心南高加索地区、伊朗等紧密相邻,同在
里海地区,说它们在五千年前开始栽培葡萄、酿造葡萄酒,可能性是很大的。今
土库曼斯坦首都
阿什哈巴德附近的安努遗址所代表的安努文化,约当公元前三千年至二千年,“安努文化曾向花刺子模、费尔干与塔吉克南部传播,并且与依蓝、两河流域、印度西北
哈拉帕和中国的新疆有某种联系”。
花剌子模主要在阿姆河下游
三角洲,领有粟特和今土库曼的北部与哈萨克的西南部。阿姆河下游三角洲、费尔干主要在今
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境内,粟特即今乌兹别克斯坦
撒马尔罕地区。依蓝处于伊朗高原西南,与两河流域联系紧密。我们知道,哈拉帕文化是
古代印度、
巴基斯坦的一种
城市文化,以印度西北西旁遮普哈拉帕古城遗址得名,大部分分布于印度河流域,又常称为
印度河流域文化,约当公元前2000~1500年,公元前20世纪前后是其繁荣时期。据史载,公元前20世纪中期,属于
印欧语系的“
雅利安”人的确从西北方侵入了印度河流域,而“雅利安”人是
安德罗诺沃文化部落南进伊朗高原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的。而南进到中亚中部或南部的安德罗诺沃文化部落的一支,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东伊朗部落巴克特利亚人和粟特人等的祖先;中国西北部乌孙人、
月氏人和坚昆人等游牧部落,有的操印欧语系的东
伊朗语,和中亚诸部落有密切的关系;公元前10世纪,中亚各部落发生广泛的冲突和迁徙。
安努文化的东传、雅利安人的东侵、中亚各部落广泛的迁徙,为葡萄、葡萄酒的东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据研究,经过新疆贯通东、西方的
丝绸之路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就目前考古资料而言,则至少要早到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因此可以说葡萄、葡萄酒,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能经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人了克什米尔地区,公元前2000~1000年前可能自葡萄、葡萄酒“起源中心”经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入了中国新疆。“以葡萄为主体的一种文化氛围在
地中海周围形成后,沿着伊朗高原—中亚两河流域以及
黑海北岸—
伏尔加河下游—中亚两河流域两条线路向东传播,最后传到中国”,这种观点便不够准确,应该说葡萄、葡萄酒传入中国新疆的路线,大致是自其起源中心经由伊朗高原→中亚两河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传过来的。至公元前600年,欧洲葡萄则自葡萄、葡萄酒“后起源中心”欧洲希腊等地经
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地区→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到中国。
先秦时期,葡萄和葡萄酒是由西向东经新疆北疆区传播的。因为公元前3世纪以前,横贯
欧亚大陆的
交通线是经过中亚北部的,新疆南疆区的
塔里木盆地并不处在主要交通线上,东西双方对它的了解很少。因此,先秦时期今新疆北疆区
伊犁河流域、奇台、木垒及东疆区哈密、巴里坤等,当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尤其是北疆区,其时间比公元前5世纪还要早。因为据新疆
鄯善县洋海墓地葡萄藤的出土,今东疆区的鄯善一带在公元前5世纪前已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这一时期塔里木盆地绿洲小国是否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因史料缺载,虽不能肯定,但据情理推测,还是很有可能的。
西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产地,到
秦汉时期进一步扩展,并开始传入内地。如前所述,在公元前2世纪前,中亚古国大宛、大夏、康居、大月氏以及我国新疆等地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而新疆南疆区扜罙、于阗等地也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公元前2世纪,随塞人的迁徙,中亚和新疆地区小国林立。在公元前177~前176年,大月氏自故地
河套一带西迁
伊犁河、
楚河时,当地的塞人一部分退缩至锡尔河北岸,后称康居;到约公元前140年,这些塞人中的一些进入阿姆河以南地区,灭掉希腊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建立大夏国,又有一些进入
费尔干纳盆地,建立了
大宛国。与此同时,一部分塞人南下,散处帕米尔各地,后来又有一些进入
乾陀罗地区建立了厨宾国(今克什米尔地区),东向进入
塔里木盆地的一些则建立了若干城廓小国。约公元前130年,大月氏人因被乌孙击败,南迁阿姆河流域,并且并吞了当地的大夏国。因此,《
史记》所载大宛及其左右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似乎也与塞人的迁徙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公元前2世纪,塞人的
迁徙路线或许就是这一时期西域中亚和新疆地区葡萄和葡萄酒的再
传播路径。如前所述,实际上塞人迁入的地区,有的本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又如后来被称为大夏的
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135年),农产品除
粮食作物外,也以产葡萄著名,希腊史料就提到过玛尔吉亚那的葡萄种植业[26]。可以说,塞人在迁入的地区,当继承了原地区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当然塞人与中亚和中国新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间的关系,笔者拟在另一书稿《世界葡萄文化史稿》中作进一步探讨。
这一时期,康居一带仍然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康居居于
咸海沿岸及锡尔河下游流域。据此一带古城废墟(公元前1世纪~公元6世纪)的考古发掘,有谷物、果核,其中有葡萄。《
后汉书》卷88《西域传》亦云:“栗弋国属康居,出名马牛羊,蒲萄众果,其土水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1975年,新疆天山北麓的一座古墓中,也发掘出公元前后的西汉时期(约距今2000年)的酿酒器具一套,其中有球形
青铜壶、扁形陶瓷发酵器和木制压榨葡萄的工具。④西汉时期的葡萄坠金耳环在今特克斯牧场、乌鲁木齐
乌拉泊水库等地的出土,也间接说明当时北疆区的乌孙等国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
由上亦知,就文献记载而言,今新疆南疆区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不晚于公元前130年前。
车师前国等所在的今东疆区,秦汉时期当仍种有葡萄、酿有葡萄酒。1985年12月,在
吐鲁番火焰山公社以北的哈拉和卓的一座汉代古墓中,位于死者
木棺的底部出土了许多古代葡萄藤。[28]进入东汉,今新疆东疆区的葡萄种植已有更为明确的记载。《后
汉书》卷88《西域传》云:“伊吾地宜
五谷桑麻,蒲萄。”伊吾即今哈密。可见,秦汉时期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传人了东疆区的吐鲁番地区和南疆区。这一时期,包括南疆区在内的天山以南地区的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非常普遍。据《汉书》卷96《西域传上》,大月氏国、
罽宾与其
属国难兜及
乌弋山离国,栽种葡萄。大月氏国栽种葡萄、酿造葡萄酒,已如上述。厨宾国,《
汉书·西域传》厨宾国条云,“王治循鲜城,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
都护。户口胜兵多,大国也。……厨宾地平,温和,有苜蓿,杂草奇木,檀、榱、梓、竹、漆。种五谷,蒲陶
诸果,粪治园田”。
难兜国,《汉书·西域传》难兜国条云,“王治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户五千,口三万一千,胜兵八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五十里,西至无雷三百四十里,西南至厨宾三百三十里,南与媾羌、北与休循、西与大月氏接。种五谷、蒲陶诸果”。乌弋山离国,《汉书·西域传》乌弋山离国条云,“王治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大国也。……乌弋地
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厨宾同”。可见,乌弋山离国也栽种葡萄、酿造葡萄酒。
西汉时南疆区的疏勒、
且末等地也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
汉书》卷96《西域传下》云:
疏勒国“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也”。可见疏勒地处交通要道,周围都是葡萄种植之地(如大宛、于阗等),因此,据其土宜气序和
地理位置而论,理当产葡萄。《汉书》卷96《西域上》云:“
且末国,王治
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北接
尉犁,南至
小宛可三日行,有蒲陶诸果。”
精绝国也种植葡萄。据
斯坦因考古发现,
民丰尼雅遗址(古精绝国遗址)⑤一处1至3世纪的果园,还保存着已枯死的成排的桃、杏、葡萄等果树。[29]1995年10月,尼雅遗址一号墓地三号墓一座男女
合葬墓中,在女主人脚下
成组的陶器、木器中,也发现有葡萄、梨、粟饼、
羊腿等物。[30]
龟兹也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
东汉时期,
塔里木盆地绿洲及临近地区葡萄的种植继续发展。
王逸《荔枝赋》略云:“大哉圣皇,处乎中州。东野贡落疏之文瓜,南浦上黄甘之华橘,西旅献岜山之
蒲桃,
北燕荐朔滨之巨栗,魏土送西山之杏。”,这
昆山就是西域
昆仑山。汉时,西部界域南部已到
喀喇昆仑山南北两麓。这说明天山以南的西域塔里木盆地绿洲及临近地区种植的葡萄,在汉时已是著名的贡品。
由此可见,秦汉时期新疆的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可能是经由北疆传入了
东疆的
吐鲁番地区,同时可能是由中亚经帕米尔传入了
南疆塔里木盆地绿洲各城廓小国。至此,新疆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已经很普遍了。
综上所述,人类最初栽培葡萄、酿造葡萄酒的时代,从有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初步判断,约五千年至七千年以前比较可信。葡萄、葡萄酒的最初起源地,应该说在东方,应该说是“多个中心”,包括地中海东岸以及
小亚细亚、南高加索等地区,主要涵盖
叙利亚、土耳其、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伊朗等国家;而葡萄、葡萄酒的“后起源中心”大致在欧洲和
北美,北美又主要包括美国、
墨西哥等国家。葡萄、葡萄酒自葡萄、葡萄酒“起源中心”伊朗,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能经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入了克什米尔地区,公元前2000~前1000年前可能经伊朗高原—中亚两河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传入了中国新疆北疆区及部分东疆区。至晚公元前600年,欧洲葡萄则自葡萄、葡萄酒“后起源中心”欧洲希腊等地经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地区→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到中国新疆。秦汉时期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可能是经由北疆传入了东疆的吐鲁番地区,同时可能是由中亚经帕米尔传入了南疆塔里木盆地绿洲各城廓小国。至此,新疆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已经很普遍了。
葡萄沟
火洲闻名遐迩的“清凉世界”-----
葡萄沟,位于
吐鲁番市东北13千米的
火焰山峡谷中。该沟是一条不太深的切蚀沟,南北长8千米,东西宽约0.5千米,最宽处可达2千米,一条
小溪流贯其间,沟侧沿隙中时有汩汩泉水渗出。沟中绿荫蔽日,
满沟全是层层叠叠的葡萄架,花果树木点缀其间,村舍农家错落有致,山坡高处还有许多空心土垒砌成的专门晾晒葡萄干的“晾房”。葡萄沟现有葡萄田400公顷,主要种植著名的
无核白葡萄、马奶子、
喀什哈尔、黑葡萄、比夹干、
梭梭葡萄、
紫葡萄等数十个葡萄品种。年产鲜葡萄600万千克,葡萄干300多吨。这里的无核白葡萄干鲜绿晶亮,酸甜可口,在
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做“中国绿珍珠”。设在葡萄沟与
吐鲁番市间的
果酒厂,引进了国内的葡萄酒酿造、贮存、灌装的
生产流水线和葡萄、
哈密瓜、
桑椹罐头和浓缩汁
软包装生产流水线,及一个可容纳数千吨瓜果的大型
冷藏库。这里生产的吐鲁番全汁葡萄酒畅销全国。在葡萄沟深处,专为中外旅游者修建了一处占地数千平方米的葡萄游乐园,这里浓荫蔽日,铺绿叠翠,泉流溪涌,曲径通幽,甜蜜的葡萄,醉人的歌舞,令人心旷神怡。
营养价值
中医认为,葡萄
性平、
味甘酸,能补气血,强筋骨,益肝阴,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烦解渴。
现代医学则证明,葡萄中所含的
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
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抵御或减少
自由基对它们的伤害。此外,它还具有抗炎作用,能与细菌、
病毒中的
蛋白质结合,使它们失去致病能力。国外的研究证明,新鲜的葡萄、葡萄叶、葡萄干都具有抵抗病毒的能力。
中国古代医学对葡萄药用也有记载。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肺,脾,肾经,能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
通淋消肿、利小便、
滋肾益肝。
葡萄根、叶也是中药材。葡萄易
泄泻,不宜过食。医疗上能起到补肾、壮腰、滋神益血、降压、开胃的作用,尤其在预防和治疗
神经衰弱、胃痛腹胀、
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较显著的疗效。《
滇南本草》说“大补气血,舒筋活络”。《
滇南本草图说》说治痘症毒,
胎气上冲,
煎汤饮之即下。《
本草再新》说它“暖胃健脾”。《
随息居饮食谱》认为它“补气,滋肾液,益
肝阴,强筋骨,止渴,安胎”。《陆川本草》记载:“滋养强壮,补血,强心利尿,冶腰痛,胃痛,精神疲惫,
血虚心跳。”葡萄含铁量较高,对
缺铁性贫血者,食用葡萄干大有裨益,是治疗的辅助措施。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
葡萄糖及多种维生素,对保护肝脏、减轻
腹水和下肢
浮肿的效果非常明显,还能提高
血浆白蛋白,降低
转氨酶。葡萄中的葡萄糖、
有机酸、
氨基酸、维生素对大脑神经有兴奋作用,对
肝炎伴有的神经衰弱和疲劳症状有改善效果。葡萄中的
果酸还能帮助消化、增加食欲,防止肝炎后
脂肪肝的发生。
葡萄干是肝炎患者补充铁的重要来源。用
葡萄根100—150克煎水服下,对
黄疸型肝炎有—定辅助疗效 。一、吃醋葡萄干能够预防
结肠癌 二、醋葡萄干对
视力恢复非常有效 三、醋葡萄干能美化肌肤 四、吃醋葡萄能快速消除疲劳 五、醋葡萄干能改善
贫血与恶性
皮肤炎 六、醋葡萄干治好
老花眼 七、醋葡萄干大幅度改善贫血 八、醋葡萄干治好
皮肤病葡萄为
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的果实,又名
草龙珠、水晶明珠、
蒲桃、
蒲陶、
李桃、
山葫芦。葡萄被人们视为珍果,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不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色美、气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葡萄酒、
葡萄汁、葡萄干等,而且果实、根、叶皆可入药,全身都是宝。
据测定,葡萄
浆果除含水分外,还含有约15%~30%糖类(主要是葡萄糖、
果糖和
戊糖),各种有机酸(
苹果酸、
酒石酸以及少量的
柠檬酸、
琥珀酸、
没食子酸、
草酸、
水杨酸等)和
矿物质,以及各种
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粗纤维、钙、磷、铁、
胡萝卜素、
硫胺素、
核黄素、
尼克酸、
抗坏血酸、
卵磷脂等。特别是现代医学发现,
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含有一种
抗氧化物质
白藜芦醇,对
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预防和
治疗作用。多吃葡萄、喝葡萄汁和适量饮用葡萄酒对
人体健康很有好处,产后的妇女于饭后吃葡萄,或喝些葡萄酒,既可帮助
血液循环,又可增加身体中的
血色素。
葡萄汁、子、皮内均富含强力抗氧化物质——白藜芦醇及
类黄酮等成分,它们在皮及子中的含有量上更胜一筹。白藜芦醇及类黄酮具有
阿司匹林药物的溶栓、抗血凝效益,可防御
缺血性脑中风,如
脑梗塞、
脑血栓等。 但是,葡萄虽属药果兼优的养生佳品,但祖国医学认为,其性寒凉,因此当脾胃不和、
虚寒泄泻时应忌食。
科学吃法
吃葡萄时,我们一般都把葡萄皮吐掉。殊不知,葡萄皮是一种良药。
科学研究发现,葡萄皮中含有一种叫白藜芦醇的化学
物质,可以防止正常
细胞癌变,并对
小鼠皮肤癌具有防治作用,说明这种物质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此外,
巴西有研究人员发现,葡萄皮中还含有一种可降低血压的成分,具有良好的降压和抗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见,葡萄的科学吃法应该是带皮吃,尤其是老年朋友,常食葡萄有益健康长寿。食用时宜洗净果皮,不妨也照着
绕口令中所说的那样“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吧。
食疗方
(1)葡萄果实可生吃,或干燥后作葡萄干食用,亦可作药膳应用,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
消化不良,心悸盗汗,浮肿等有疗效。
(3)每天饮用3杯紫葡萄汁,可使
血小板聚集力降低40%。美国
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研究还发现,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具有较强的抗癌、阻抑
癌细胞扩散效应,有效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增强人体
免疫功能和延结衰老效益。
(4)葡萄捣汁,可单服或与其它食疗品配伍应用。捣汁方法简便,取
紫葡萄60克洗净后,加300毫升水煮沸,直到葡萄皮、籽及肉部都分开时为止。用
纱布袋过滤,去掉渣滓,加糖再度煮开、消毒、冷却即成。用
葡萄汁,藕汁,生
地黄汁、蜂蜜等量,共煎热,每次
饭前服:治疗
热淋,小便涩少或疼痛带血。用葡萄汁、
茅根,
水煎饮用,可治疗热淋。
(5)葡萄干30克、去皮、芯的
莲子90克,用700—800毫升旺火炖至莲子熟透即可服食,一般服五至10次见效,可治脾肾虚型
胎动不安。简便的方法是选莲子60克、
苎麻根和葡萄干各30克,水煎服,可治胎动不安。
(6)葡萄干30克、
南瓜蒂加水1碗,放入砂锅,文火煲约20分钟即可服用,治
胎气上逆引起呕吐。
(7)老年人
胃气虚弱,
胃阴不足;或患有
慢性胃炎,胃口不好的人,每次饭前嚼食葡萄干6-9克,既能开胃口,又可补虚弱。
胃虚呕吐的患者,可取
葡萄汁一小杯,加生姜汁少许,调匀喝下,有止吐的功效。
(8)
声音嘶哑的患者,可取葡萄汁与
甘蔗汁各一杯
混匀,慢慢咽下,一日数次,也有一定
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
高血压患者,则可取葡萄汁与
芹菜汁各一杯混匀,用开水送服,每日2-3次,15日为一疗程。
(9)民间用野萄萄根30克煎水服,用于治疗
妊娠呕吐和浮肿,有止吐和利尿消肿的功效。还有人用新鲜
葡萄根30克煎水喝,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10)葡萄叶可用于治疗
婴儿腹泻。取葡萄叶适量,洗净,煎水两次后去渣浓缩成糊状,加面粉和白糖各半,拌匀后制成软粒,再烘干或晒干。L岁以上的,每次服3-6克,日服2-3次;1岁以下的酌减。
(11)葡萄对肝炎伴有神经衰弱和疲劳有一定效果。肝炎多伴食欲差,葡萄含多量果酸能帮助消化。葡萄干又是肝炎患者作为补充铁的重要来源。对肝炎伴有
肠胃病者,葡萄又是肠胃病治疗的有效食物。
(12)
葡萄汁,上午10点服1小碗,晚上10点服1小碗,连服3天,可治眼痛(
角膜炎),其效如神。
(13)用葡萄枝、叶煎汁饮,或淋洗。葡萄制酒饮之治腰腿
冷痛,筋骨湿寒痛。
(14)将葡萄置于冰箱中,用时取其汁涂于面部,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润肤抗皱。
(15)葡萄500克洗净,
苹果或鲜桃1个去皮切块,一现置于
果汁机中,依此加入适量蜂蜜(依个人口味,任意加减)和200毫升的凉开水,在果汁机中搅拌数分钟,以纱布过滤后倒入杯中即成驻颜消暑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