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医学术语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组织和器官供氧不足。贫血的诊断标准因人群不同而异,除了受到年龄、性别、海拔等因素的影响,也由临床医生进行具体判断。全球贫血患病率高达24.8%,影响16.2亿人身体健康。贫血的病因可以归结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或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等,并且可能受到饮食习惯、长期大量接触化学物质病毒感染、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的影响。
疾病分类
细胞计量学分类
依据细胞计量学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的严重程度分类
依据血红蛋白(Hb)浓度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孕妇<100g/L考虑贫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病因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而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概括为以下三类:红细胞生成减少或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
发病原因
红细胞的生成取决于三大因素:造血细胞造血微环境及调节因子和造血原料。
造血细胞异常导致贫血
造血微环境及调节因子异常导致贫血
造血微环境为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增殖和成熟提供必需的条件和场所,但因其模拟的复杂性,目前无法知晓其在贫血中的确切意义。
目前已知各种造血调节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铁代谢调节因子hepcidin的分泌增多或减少均可导致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
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细胞内DNA合成障碍。
铁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铁的病因主要有:铁摄入减少,如饮食不足,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如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等各种导致慢性失血的疾病。铁需求增加,如妊娠、哺乳及婴幼儿。
此类疾病共同特点是红细胞寿命缩短,称为溶血性贫血。主要由红细胞内在缺陷或外在因素导致。
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急性失血主要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慢性失血才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诱发因素
症状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总血容量改变的程度和速率,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其最常见的全身症状是乏力。贫血可引起多器官和系统的不同表现。
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
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
神经肌肉系统
呼吸循环系统
食欲缺乏、恶心、腹胀、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
其他
贫血患者有时伴发低热,如无病因可寻,则可能与贫血的基础代谢升高有关。
除上述贫血典型症状外,不同病因贫血可有各自典型症状。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液恶性肿瘤
多数患者有发热(感染所致),及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内脏出血。
就医
详尽的病史采集、全面有序的体格检查及贫血发病机制检查能有效帮助做出完整贫血诊断。
就诊科室
可首先就诊于血液科,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分诊至不同专科。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浓度(Hb)可判断贫血严重程度,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提供形态学信息,有助于初步确定贫血病因。
溶血性贫血
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肝肾功、乳酸脱氢酶尿常规骨髓检查。其中骨髓检查通常包括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涂片反应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细胞成分、比例和细胞形态变化;活检反映造血组织的结构、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
判断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之后,应进一步完善红细胞的形态学、红细胞膜蛋白、珠蛋白血红素、酶、基因测序等检查,以明确溶血性贫血的病因。
失血性贫血
详细查体并检查尿常规、便潜血、痰液检查、脏器的B超CT等,明确出血部位,接着行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寄生虫检查、内镜检查骨髓检查等,判断导致出血的原发性疾病。
缺铁性贫血
铁代谢检查:测定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骨髓铁染色等,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必要时应完善胃肠镜、粪便潜血等检查。
巨幼细胞贫血
测定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必要时行骨髓检查和胃肠镜等检查。
鉴别诊断
低血糖的头晕、乏力、心悸等表现类似于贫血的症状,补充糖分后症状可迅速缓解,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正常(正常人≤3.0mmol/L,糖尿病患者≤4.0mmol/L)。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治疗
贫血病因不同,治疗原则不同。针对贫血病因治疗、根除病因是贫血治疗的关键。
一般治疗
休息,纠正贫血状态。
药物治疗
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在补充相应造血元素后,可迅速改善病情。
以下为缺铁性贫血的补充内容:
治疗性铁剂
治疗性铁剂分为无机铁和有机铁,按应用途径分为口服铁和静脉铁。
妊娠期铁缺乏的治疗
肾性贫血是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适应证。雄激素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
糖皮质激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环磷酰胺霉酚酸酯均是常用免疫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二线治疗。抗人补体蛋白C5单克隆抗体显著提高经典型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疗效。
手术治疗
适用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或严重遗传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内科治疗无效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均为脾切除适应证。
中医治疗
以病因机制和临床症候为依据,中医防治在贫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气血同补,健脾助运,补不碍滞,是中医调理血虚的基础,也是现代中医改善贫血的总则,贯彻于治疗的始终。
缺铁性贫血总体为虚,虚在脾胃与气血。因此,应遵照《灵枢·经脉篇》“虚则补之”治疗理论,以健脾和胃、双补气血为主。但在治疗过程中,除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外,还要诊断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对应治疗,并适当补充有利于血液化生的中医或具有现代化补铁效果的血肉有情之品,如血红素铁、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其他治疗
基因治疗:遗传性因素所致贫血,基因治疗是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预后
贫血是一类临床综合征,不同病因所致贫血预后有较大差异。对大多数缺铁性贫血患者而言,补充铁剂治疗可使血红蛋白较快恢复正常,但其长期预后取决于能否根治原发病。
巨幼细胞贫血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恢复快,预后良好,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恢复较慢。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治疗得当,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多数可治疗缓解甚至治愈,少数进展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SAA以往病死率极高(>90%);近10年SAA的预后明显改善,但仍有1/3死于感染和出血。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所致贫血预后均较差,如急性淋巴白血病,不经治疗平均生存期仅有3个月,基因突变类型可提示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预后。
妊娠合并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影响,对母体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对胎儿和新生儿可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风险。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9:36
目录
概述
疾病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