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
中国陕西省下辖地级市
咸阳市,简称秦都渭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地级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9′至35°34′之间,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总面积10191.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咸阳市辖3个区、9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位于咸阳市渭阳中路6号。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2.10万人。方言属北方官话区中原方言关中片。
名称衍变
咸阳之得名始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孝公把都城从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一带)迁于此,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因这里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咸阳市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公元前21世纪,市境西部为有斄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商代,发展为斄、豳、程、犬方等方国。西周时期,武王十一年(前1066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咸阳为丰、镐二京近郊,周武王其弟姬高的封地“毕”就在今咸阳原。。东周时,咸阳为秦国封地。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此筑城立阙。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王政改王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设郡县时,咸阳周围因属京畿要地,由内史直接管辖,史称内史郡,其辖县在今市境内者有:咸阳、废丘、泾阳、好畤、斄、漆、栒邑、云阳8县。还有属于北地郡的鹑觚县。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中车府令赵高因在沙丘私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恐大臣及诸公子不服,劝二世严法而苛刑,杀大臣蒙毅等。公子20人,僇死咸阳市。秦二世二年,李斯被赵高以谋反罪“腰斩咸阳市”。
秦末,项羽入关,将秦内史和上郡的部分地区分成雍、翟、塞3国,谓之“三秦”。今市区窑店以东属塞国,窑店以西属雍国。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刘邦“还定三秦”,消灭了3个封国之后,更秦内史地为渭南、河上、中地3郡。九年复为内史。东汉初,经领县调整,境内有右扶风及所辖的槐里、安陵、平陵、茂陵、武功、栒邑、漆7县,左冯翊的池阳、阳陵、云阳3县,京兆尹的长陵县,安定郡的鹑觚县。
西汉王朝建都长安,离咸阳很近,咸阳一带为西汉皇室的陵区,地位仍很重要。西汉十一个皇帝中有九个葬在咸阳北原,这些陵墓周围还有许多权贵功臣的陪葬墓。当时还从全国各地迁徙富豪大家,在皇陵周围设置邑县。东汉末年,在关中及甘肃置雍州。
三国魏时期,境内有扶风郡及所辖的槐里、始平、武功3县和美阳县地,新平郡及所辖的漆县、栒邑、鹑觚3县,冯翊郡的池阳1县。
西晋时期,咸阳境内有始平郡、新平郡、安定郡、扶风郡及诸郡所辖数县。东晋南北朝时期,境内先后经历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朝代更替,郡县废置繁杂。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制。同时撤华池入三原县、撤石安入泾阳县。四年更白土为新平县,撤永寿入新平县。九年(589年)置州、县两级地方政区。十八年(598年)改宁夷为醴泉县。分漠西置上宜县,改漠西为好畤县。
隋仁寿四年(604年)八月,隋文帝杨坚死。十月,杨坚与皇后独孤氏同坟异穴合葬泰陵(今咸阳市杨陵区五泉乡)。
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撤好畤入上宜县。至隋末,境内有京兆郡的始平、武功、醴泉、上宜、三原、泾阳、云阳7县,北地郡的新平、三水2县,安定郡的鹑觚县东北部。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关中设京畿道,道下置府、州、县。分泾阳、始平置咸阳县。二年(619年)分醴泉置好畤县,分新平置永寿县。贞观二年(628年)分新平、保定、鹑觚置宜禄县。文明元年(684年),分好畤、醴泉、始平、武功、永寿在唐高宗乾陵处置奉天县。景龙四年(710年)改始平为金城县。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州的“豳”字与“幽”字形相近,易混淆,改为邠州。至德二年(757年)改金城为兴平县。至唐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三原、泾阳、醴泉、云阳、兴平、武功、好畤、奉天9县,邠州及所辖的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贞观至文德年间,唐高祖、唐太宗、卫国公李靖、武则天、唐高宗、唐肃宗、唐德宗、唐敬宗、唐武宗、唐宣宗、唐僖宗等人相继去世,均葬在咸阳及周边县。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三原、云阳划归耀州。五代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好畤、醴泉、武功6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乾州及所辖奉天县,邠州及所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分云阳北部在梨园镇置淳化县,以淳化年号命名。熙宁五年(1072年)撤销乾州,以奉天属京兆府。政和七年(1117年),在奉天县置醴州,奉天还属醴州。北宋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云阳2县,邠州及所辖新平、宜禄、三水、淳化4县,醴州及所辖奉天、武功、醴泉、永寿、好畤5县。
建炎四年(1130年),金将娄室率兵攻占邠州、淳化、三原,醴州等地。次年,境内皆为金人占领。
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邠州改属庆原路。天德三年(1151年),改醴州为乾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为避金显宗允恭的音讳,改武功为武亭县。至金末,境内有京兆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云阳4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奉天、醴泉、武亭、好畤4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永寿、宜禄、三水5县。
金大定十年(1170年),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今秦都区大魏村人)病逝,被尊为道教全真派祖师。
元代,在陕西置行中书省,改京兆府路为奉元路。邠州改省直属。至元元年(1264年),改武亭为武功县。五年(1268年),撤好畤入奉天县,又撤奉天入醴泉县。七年(1270年),撤宜禄入新平县,撤三水入淳化县。元末,境内有奉元路的咸阳、兴平、泾阳3县,耀州的三原县,乾州及所辖醴泉、武功、永寿3县,邠州及所辖新平、淳化2县。
明清时期
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邠州、三原县、醴泉县改属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年)分淳化置三水县。万历十一年(1583年),在邠州宜禄镇置长武县。明末,境内有西安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三原、醴泉5县,乾州及所辖武功、永寿2县,邠州及所辖淳化、三水、长武3县。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陕西巡抚萧翀主持,将王御史渠弯曲渠段改直,总长360米,此段工程称通济渠。二十一年(1542年),三原人马理(曾任南京光禄卿),修成《陕西通志》。该志为陕西现存最早的一部通志。隆庆六年(1572年),兵部左侍郎张瀚巡抚陕西,奏修泾阳洪渠堰,当年完工。二十一年(1593年),由刑部尚书李进达(泾阳人)主持,在泾阳县永乐店修造崇文塔,1605年竣工,为现存陕西最高塔。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咸阳。
清代仍置西安府。雍正三年(1725年),乾州、邠州改省直隶州。至清末,境内有西安府的咸阳、兴平、泾阳、三原、醴泉5县,乾州及所辖武功、永寿2县,邠州及所辖淳化、三水、长武3县。
清乾隆五年,泾阳知县唐秉刚创建瀛州书院。主持修通冶峪到淳化的道路,造舟2条,在泾河、渭河中行驶,将县内货物运往咸阳、西安、潼关,惠农通商。十一年,咸阳知县柴华创建渭阳书院。二十一年,醴泉建立饮风书院,后改名嵕南书院。嘉庆廿年,咸阳花行在县城建立会馆。道光三年,长武知县郑谦捐资创办宜山书院。
中华民国时期
1935年-1940年,陕西省先后在县以上设10个行政督察区,第十行政督察区,公署设咸阳县中山街(今市区中山街),辖咸阳、长安、泾阳、三原、兴平、蓝田、高陵、鄠县、富平、临潼10县。第七行政督察区,公署设邠县县城,辖邠县、长武、乾县、永寿、醴泉5县。栒邑、淳化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武功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35年冬,中央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分原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陕甘边苏区栒邑县马栏镇设关中特区,辖新正、永红、赤水、淳耀四县。新正县址在栒邑县后掌乡杨坡头村,永红县址在今旬邑底庙镇郭村,赤水县址在今淳化县十里塬镇马家山,淳耀县址在今耀州区照金镇庙湾。
1937年,关中特区改属陕甘宁边区。1937年9月,撤永红入新正县。赤水县址迁于栒邑县马庄桥,淳耀县址迁于淳化县南村乡安社村。1940年,关中特区改为关中分区。迁淳耀县址于淳化县秦河乡桃渠原。1941年,赤水县址又迁回马家山。至1946年,关中分区辖位于甘肃境内的新宁县和位于栒邑、淳化、耀县境内的新正、赤水、淳耀3县。
1948年6月至1949年9月,关中各县相继解放。与此同时撤销关中分区,在市境设置三原、咸阳、邠县三个分区。其中:三原分区,1949年5月设于三原县城,辖三原、泾阳、高陵、富平、耀县、铜川、淳化7县。咸阳分区,1949年5月设于咸阳县城,辖咸阳、长安、鄠县、盩厔、武功、兴平6县。邠县分区,1949年7月设于邠县县城,辖邠县、长武、栒邑、永寿、乾县、醴泉、麟游7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撤销三原、邠县分区,咸阳分区改为咸阳专区,辖咸阳、兴平、鄠县、盩厔、高陵、三原、泾阳、淳化、醴泉、栒邑、富平、耀县、铜川13县。乾县、永寿、邠县、长武、麟游、武功划归宝鸡专区。
1952年12月分咸阳县城区置县级咸阳市。1953年撤销咸阳专区,咸阳市由省直辖。1958年12月,咸阳县并入咸阳市,长武、栒邑并入邠县,永寿、醴泉并入乾县,高陵、泾阳、淳化并入三原县,扶风、武功并入兴平县。1961年恢复长武、栒邑、永寿、醴泉、泾阳、淳化、武功等县制。同年10月复设咸阳专区,辖咸阳市及兴平、鄠县、盩厔、高陵、三原、泾阳、淳化、醴泉、乾县、永寿、栒邑、邠县、长武13个县。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醴泉为礼泉、栒邑为旬邑、邠县为彬县。
1966年,咸阳市划归西安市。1969年,咸阳专区改名咸阳地区。1971年咸阳市复属咸阳地区。
1983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将原地区所属的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将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地改市后,咸阳市境辖秦都、杨陵2区及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1个县。
1986年12月,以市区乐育路为界,在原秦都区乐育路以东的区域置渭城区。至此,咸阳市辖3区11县。1993年6月18日,兴平撤县设市(县级市)。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管委会为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享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不再隶属于咸阳市。
2017年4月,明确西咸新区全面托管辖区内西安市和咸阳市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西咸新区五个新城与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泾阳县、兴平市的15个镇街道整体委托西咸新区管理。2018年4月,经国务院获批,民政部批复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彬县撤县设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咸阳市位于中国的中心,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地处陕西省关中盆地中部,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9′至35°34′之间,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南北长149.4千米,东西宽139.7千米。全市总面积10191.5平方千米。
气候
咸阳市四季分明,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春季升温快,降水开始增多;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降温迅速,多连阴雨;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区内气候也有差异。
咸阳市境内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37毫米-65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介于65-69%之间,夏季雨量最多,达到196-273毫米;冬季降雨量最少,各地雨量介于15.5-21.0毫米之间。境内年平均温度为9.0℃-13.2℃,热量条件南北差异明显,年均气温南部一般比北部高4.2℃。7月是一年中的最热月,1月是一年中的冷月。年平均气温13.1℃,年极端最高气温41.7℃,年极端最低气温-18.6℃。累计年光照时数平均为2017.2小时-2346.9小时,6月、7月、8月3个月的日照时数占全年的32%左右,对夏收作物的成熟和秋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利。北部无霜期为172天-205天;南部无霜期为212天-223天。境内年平均风速介于1.0-3.0米/秒之间,黄土高原区的风速稍大,一般都在2米/秒以上。
地质
咸阳市境内所见到的地层从寒武纪开始,其中缺失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早期的沉积。就地层分区而言,陕甘宁盆地分区以发育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为特征,其南缘主要为早古生代海相地层;汾渭分区则以新生代地层广泛发育为特征。
咸阳市境内地质构造按三级单元分,北部归陕北台凹和陕甘宁坳缘褶断束,南部归渭河断凹。南、北的分界线在梁山-九嵕山-嵯峨山—线的北山南缘断裂带。它们之间的沉积建造与地层系统不同,地史演化、构造活动也有明显差异。
地形地貌
咸阳市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咸阳市沿渭河河道向北,境内地形以黄土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形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一、二级黄土台原,北部连接陕北高原南伸的山地,高差明显,界限清晰。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半干旱沟壑区的南缘,大体以泾河为界。西南部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北部是残原黄土沟壑和土石低中山。南部为渭河盆地,属关中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全市最高点是东北部的旬邑县石门山峰,海拔1885.3米;最低点是东南部的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
咸阳市境内有土石山岭11座,山系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主要有子午岭余脉的马栏山、石门山。中部有嵯峨山、笔架山、北仲山、九嵕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其中嵯峨山、北仲山、九嵕山、五峰山横贯中部。
水文
咸阳市共有大小河流及沟道54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58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26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8条。河网密度0.86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且以左岸为多,主要有渭河、泾河、沣河、漆水河、清峪河、三水河、黑河、泔河、冶峪河。其中,渭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境内流长91.5千米,流域面积3612.5平方千米;泾河为渭河一级支流,境内流长262.3千米,流域面积6705.4平方千米。一级支流中的泾河、漆水河、石川河等都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大,洪枯水量相差悬殊,各河流水质较好,但含沙量大。
咸阳市的河川径流的空间分布具有山区多,平原、高原区少的特点。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52.6毫米,高值区的年径流深最大值为117毫米,低值中心34毫米。年内分配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6-8月)或秋季(9-11月)径流量最多。年径流的年际变化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是:大河小于小河、干流小于支流、多林山区小于平原区。最多水年与最少水年的径流量相差很大,其比值在3.5-8.6之间。
境内河流的补给以雨水为主,河流水情变化与降水关系密切,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各年的水量不稳定,洪、枯流量变化很大,河流汛期与雨季到来时间有密切关系。地下水也是河流径流的补给来源之一。
土壤
咸阳市境内土壤有12个土类、33个亚类、72个土属。12个土类包括黑垆土、蝼土、褐土、黄绵土、红粘土、水稻土、新积土、灌淤土、潮土、盐土、沼泽土、石质土,以前10种为主。
黑垆土是境内渭北黄土高原的主要地带性土壤,面积2292798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5.28%,分布于长武、彬县、旬邑、淳化、永寿及乾县、礼泉北部的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带,处于陕西省黑垆土带的南缘,是黑垆土带向关中褐土带的过渡带土类,咸阳市有3个亚类,即粘黑垆土、红垆土、垆化黑垆土,其中最主要的是粘黑垆土。
蝼土是咸阳市南部关中平原区的主要农耕土壤,分布于渭河二级以上阶地和黄土台原,以秦都、渭城、兴平、武功、杨陵、泾阳、三原以及乾县、礼泉的南部分布最为广泛。约4343817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28.95%。
自然灾害
咸阳市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雨涝、大风、冰雹、霜冻等,其中以干旱、雨涝范围最广,损失也最为严重。地质灾害中的地震、崩塌、滑坡等,发生在局部地区,次数少,但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他灾害还有蝗灾、兽害等。
2014年7月12日,渭南市、咸阳市多地遭受大风、强降雨和冰雹袭击,造成西瓜、玉米、葡萄等农作物受损。初步统计,灾害共造成7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500万元。
2020年8月6日08时-7日12时,咸阳兴平市出现连续17小时的降雨。特别是7日上午9点50分开始,兴平市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最大降水为124.8毫米,其中城区降水量为46.4毫米,强降雨造成兴平城区多处路段和人行道出现积水,车辆行驶困难。兴平市气象局连续发布暴雨黄色和红色预警。
2021年9月26日14时,渭河魏家堡水文站出现2090立方米/秒超警戒洪水、咸阳水文站出现3150立方米/秒超警戒洪水,渭河已在宝鸡、咸阳、渭南市各水文监测断面先后出现超警戒流量,并形成当年最大洪水。9月27日5时54分,渭河咸阳段水流量达到6050立方米/秒,形成渭河咸阳水文站实测历史第三大洪水,为1982年以来最大洪水,接近20年一遇洪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咸阳市地处旱腰带,是陕西省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之一,史称“干县”。咸阳境内水资源主要由河川径流和地下水所组成。大气降水量是地表径流及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之一,分布呈南少北多之势。地下水资源南富北贫,南部潜水是地下水的主要部分,潜水埋藏浅,循环交替快,易于调蓄。
2019年,咸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4.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绝对缺水线警戒值,属严重缺水地区。2021年,咸阳市用水总量为8.63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2022年,咸阳市水资源总量7.4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自产地表径流5.43亿立方米,地下水不重复量3.66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咸阳市土地类型多样。截至1996年,其中土厚地肥的原地、川道地占71.3%,丘陵地占15.1%,土石山地占13.6%。全部土地中,耕地所占比例最高,达56.7%,其次是林地(14.8%),草地最少(11.1%)。截至2022年,咸阳市耕地290976.40公顷;园地178619.29公顷;林地322606.96公顷;草地61080.71公顷;湿地3505.4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5424.8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7685.1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163.83公顷。
矿产资源
咸阳市矿产资源具明显区域特色,北部以煤、煤层气、石油、油页岩、天然气为主;中部以石灰岩为主;南部以地热资源为主;砖瓦用粘土遍布全区,非金属矿产丰富,金属矿产很少。截至2018年,全市已发现矿产24种,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种有煤、水泥用灰岩、铁矿、饰面用大理岩、矿泉水、地下水、地热等7种,矿区59处。
其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是煤炭资源。煤炭资源集中在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永寿县的部分地区。截至2022年,已探明储量为101亿吨,预测为150亿吨左右。煤种主要为不黏结煤、长焰煤,为中灰粉、低硫、低磷至中磷、低发热值至高发热值的低变质烟煤,是较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石灰石是咸阳市仅次于煤炭的主要矿产,储量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乾县、永寿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境内的北部山地一带,东西延长75千米,质量佳、厚度大,储量估计有3000亿立方米。矿石的碳酸钙含量97%以上,氧化钙含量55%以上,是生产水泥、电石、轻质碳酸钙等产品和烧制石灰的优级矿石。
截至2023年6月,咸阳市现有各类矿山企业116个。按照审批发证权限划分,省级29个、市级57个、县级30个;按照矿种划分,煤炭25个、水泥用灰岩4个、建筑石料用灰岩8个、制灰用灰岩1个、地热51个、矿泉水3个、水泥配料用黄土1个、砖瓦用粘土21个、其它矿山2个。
林草资源
截至2023年,咸阳市有林业用地494.8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361.95万亩,林木覆盖率38.81%,活立木蓄积量约为1452万m3,森林资源碳储量约为6948万吨。从2012-2022年的十年间,全市共完成各类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439.34万亩,以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特色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规模达10多万亩。全市培育发展涉林企业185家,新建和改造以核桃、花椒、榛子、红枣等为主的特色杂果经济林40万亩,杂果经济林面积累计达到165万亩。
生物资源
咸阳市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在组成植被的植物成分中,无论是建群种、优势种或是伴生种,都是华北成分占绝对优势。主要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等,黄土高原成分如山杏、文冠果等,此外,还有青藏高原成分、横断山脉的区系成分。
2022年,咸阳市对照古树名木鉴定标准,认定古树名木23073株,其中,古树23060株,名木13株。按保护级别分,特级43株(树年龄1000年以上),一级240株(树年龄500年以上),二级152株(树年龄300-499年),三级22625株(树年龄100-299年)(含古树群7个,共22378株)。古树名木树种包括侧柏、杨树、槐树、杜梨、皂角树、紫藤、梧桐、油松等28种。
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咸阳市隶属于古北界的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北部黄土高原以农田动物区系为主,石质山地和有森林灌丛覆盖的沟壑区有较多的野生动物。
鸟类约有140余种,分属14目、30科。已知东洋界成分的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等20余种。这些种类,有的已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有的向北分布还仅限于秦岭北麓,约占当地繁殖鸟类的1/4。从生态类群划分,鸟类大致可划分为农田居民点鸟类,水域稻田及滩地区鸟类,喜林,灌丛鸟类及山间溪流鸟类四个大的类群。繁殖的鸟类有90余种。境内还有大、中型越冬的或迁徙过路的水涉禽,如大天鹅(Cygnus cygnus)等。另外还有不少鸣禽类鸟类,如蓝点颏(Luscinia svecica)等。
市区兽类有6目、14科,40余种。从区系成分上看大部分为古北界种类和广布种。从分类种群上看,食虫类种类少,仅有林蝟(Hemiechinus sylvaticus)等少数种类;翼手类是适应于夜间飞翔生活的一个类群,主要有伏翼(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等几种鼠耳蝠。啮齿类是当地最主要的一个兽类群,有近20种之多,几乎占全区兽类之半,广布于城镇、农田、山地森林和草地,有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等种。兔形目的草兔(Lepus curopacus)在本地区分布最广、数量众多。食肉类中本地区有黄鼬(Mustela sibirica)、狼(Canis lupus)、豹(Pantherapardus)等。偶蹄目动物由于本区缺少大面积森林和草原,故种类贫乏,仅有狍(Capreolus capreolus)等少数种类。
截至2022年,金钱豹、大鸨、黑鹳、金雕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野生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朱鹮、大天鹅等珍稀鸟类频繁现身渭河流域咸阳段栖息觅食。
截至2020年,咸阳市共有自然保护地13个,其中自然保护区3个(陕西石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永寿翠屏山市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淳化爷台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5个(旬邑县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永寿县翠屏山森林公园、乾县乾陵森林公园、三原县嵯峨山森林公园、淳化县仲山森林公园),湿地公园5个(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旬邑马栏河国家湿地公园、礼泉甘河国家湿地公园、永寿漆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截至2022年,咸阳市划定的全市生态空间红线面积959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地面积667.2平方千米,占生态空间红线面积69.1%。实施完成了全市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勘界立标工作,新增淳化冶峪河、礼泉甘河、永寿漆水河3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累计达到5处,湿地保护率达到39.69%。
药用资源
截至2022年,咸阳市中草药资源已发现品种为626种,分布遍及全市。豆科、菊科、禾本科最多。主要有黄芪、生地、板兰、北沙参、沙棘、穿龙薯芋、酸枣、款冬花、防风、苍术、柴胡、黄芩、地骨皮、瓜蒌、沙苑子、茵陈、甘遂、罗布麻、茜草、三颗针等。以上多为野生,其中黄芪、生地、北沙参在1996年已可大量人工种植,另有杜仲、怀牛膝、白芷、白术、白芍、丹参、杭菊、川芎、党参、西红花、西洋参、天麻等也已人工种植成功。
地热资源
截至2022年,咸阳市地下热水储量达2500亿立方米,分布面积1000平方千米,其中市规划区177平方千米内储量为373亿立方米,可折合标煤7.2亿吨。地热水富含氡、硫、锂、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温度高、压力高、水量高、效益高等特点,达到优质医疗热矿水的标准,在西部乃至全国少有。2006年,咸阳市被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第一个“中国地热城”。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5月,咸阳市辖3个区、9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杨陵区未实际管辖)。市政府位于咸阳市渭阳中路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底,咸阳市常住人口416.9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0.1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76.7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5.98‰,人口死亡率7.44‰,人口自然增长率-1.46‰。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咸阳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01.35万人,占总人口的50.85%;女性人口为194.64万人,占总人口的49.1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45。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90291人,占17.43%;15-59岁人口为2418081人,占61.07%;60岁及以上人口为851470人,占21.5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0094人,占15.15%。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咸阳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36个民族。汉族是境内的主体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2万,大多数是回族,分布在全市各县市区,其中城镇少数民族人口占85%,主要分布在秦都、渭城、兴平、武功、礼泉、乾县、彬县、长武、旬邑等县市区。少数民族聚居村4个,分别是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乾县梁山镇永久村、礼泉叱干镇西马庄村、礼泉县城南社区西关村。
语言
咸阳市方言大部分属北方官话区中原方言关中片,而杨陵区五泉乡、武功县游凤乡部分村庄、彬县永乐乡、长武巨家、路家等乡属中原方言秦陇片。市境大的方言点有:市区话、窑店话(渭城区属)、兴平话、武功话、礼泉话、乾县话、永寿话、南彬话(包括彬县城关及彬县南部)、北彬话(主要包括彬县香庙、龙高、新民、炭店、曹家店等地)、长武话、旬邑话、淳化话、泾阳话、三原话。秦都区有渭河南、渭滨乡、兴平北乡、旬邑底庙等方言岛,其语音又各具特色。
宗教信仰
宗教在咸阳市有悠久的历史,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俱全。
明代以前,境内汉族多信佛教或道教,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境内。1931年,梵蒂冈在三原县城设立三原教府,建起了当时关中最高最大的教堂。天主教和基督教相继成为境内信徒较多、影响较大的宗教。建国后,天主教、基督教界驱逐了罗马教廷代理人;佛教、道教废除了寺院的封建剥削和特权压迫,僧、道自食其力;伊斯兰教摆脱了民族不平等的枷锁。据1994年统计,境内天主教有教堂47处,会所11处,主教1人,神甫22人,修女47人,修士28人,信徒34055人。基督教活动点91处,牧师6人,长老89人,传道员73人,慕道3830人,信教群众28135人。佛教有寺院16处,和尚66人,尼姑103人。道教宫观8处,道士13人。伊斯兰教清真寺7处,阿訇8人,满拉1人,穆斯林6402人。
经济
综述
咸阳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板块、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位于咸阳市主城区西部的咸阳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蔬菜、苹果、家禽、生猪等是咸阳市农业优势产业,电子显示、装备制造、食品等是咸阳市工业优势产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是咸阳市服务业优势产业。
2023年,咸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7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4.10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29.3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124.78亿元,增长4.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439元,按年平均汇率约合9854美元。
财政收支方面,2023年,咸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63亿元,同比增长19.9%。居民收入方面,2023年,咸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76元,同比增长7.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52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5元,增长8.6%。
第一产业
蔬菜、苹果、家禽、生猪等是咸阳市农业优势产业。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和优质苹果、蔬菜生产基地。
2023年,咸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农业增加值364.37亿元,林业增加值4.22亿元,畜牧业增加值54.27亿元,渔业增加值1.23亿元。
2023年,咸阳市全年粮食总产量182.3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91.36万吨,秋粮产量90.96万吨。截至12月末,全市生猪存栏133.80万头,羊存栏42.55万只,牛存栏13.24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7.13万吨,牛奶产量25.2万吨。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87.98万吨。全年果园面积311.75万亩,其中苹果面积252.28万亩。全年水果产量529.56万吨,其中苹果产量442.33万吨,猕猴桃产量5.31万吨,桃产量33.22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7465吨。
截至2022年,咸阳市共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4个、产业强镇建设项目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8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共涉及各产业链条各环节“链主”企业77家、“链队”企业226家;全市千余家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列入全产业链“链队”群。先后培育了“咸阳马栏红苹果”“咸阳茯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了乾县香菜、礼泉小河御梨、彬州梨等名特优新农产品,涌现了双汇、优利士、雅泰、雅虎一大批企业品牌,全市农产品品牌数量达到100多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3个,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12个。其中,咸阳马栏红苹果、泾阳西红柿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淳化美丽乡村农业发展公司等12个企业品牌、大槐树牌马栏红苹果等12个产品品牌入选2022年度陕西省农业品牌目录。
第二产业
咸阳市是西北最大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截至2022年,电子显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食品、医药、纺织、建材为咸阳市第二产业七大支柱。
2022年,咸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118.95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3184.50亿元,利润总额196.70亿元。2023年,咸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能源工业增长7.4%,非能源工业增长6.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4%,制造业下降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1%。分七大支柱看,电子、纺织服装、医药、装备制造、能化和建材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11.7%、10.2%、7.8%、6.9%和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8%
2023年,咸阳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67.82亿元,建筑业增加值220.46亿元。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198个,企业签订合同额2919.76亿元,全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16.2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159.44万平方米。
截至2022年,咸阳市建成国家级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18个,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7个。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60家、瞪羚企业及小巨人企业7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1年,咸阳汽车产业年产值达到111亿元,沿渭河汽车工业走廊,聚集了雷丁秦星、法士特智能制动、长风动力、奉航密封件等70余家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主要产品涵盖汽车整车、动力电池、橡胶轮胎、制动器等相关相关产品。
电子显示产业方面,2021年,咸阳市产业链总体产值由2015年的22亿元增至248亿元。截至2022年10月,咸阳市引进了美国康宁玻璃、泰嘉光电、峻凌电子、冠石偏光片、卓英社背光模组等近40家总投资达400多亿元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全产业链。
第三产业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是咸阳市服务业优势产业。
2023年1-11月,咸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2.83亿元。全市全年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1%,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增长38.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4.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5%。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7.45亿元。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6.30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1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0.16亿元。全年共接待中国游客8798.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1%;旅游综合收入565.12亿元,增长211.4%。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3年,咸阳市共有普通中学269所,专任教师19408人,在校学生22.5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专任教师1828人,在校学生2.98万人。普通小学553所,专任教师19655人,在校学生29.95万人。幼儿园755所,专任教师9452人,在园幼儿11.10万人。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
2022年咸阳市完成投资8320万元,新建改扩建33所幼儿园,新增学位4770个。完成89所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任务,全市不存在无证园。2022年,认定市级示范园18所,民办普惠园6所。全市学前毛入园率98.6%,普惠园覆盖率94.29%,公办园占比50.93%,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1.01%。咸阳市投资3.84亿元,完成120所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和47所“两类学校”建设任务,新增学位4035个,咸阳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达标126所,累计达标率29.6%,超出省定25%任务,旬邑县、长武县、淳化县实现全域达标。制定《咸阳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100%,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7个本科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1‰,农业科学进入前0.1‰。
医疗
截至2023年,咸阳市有医疗卫生机构数4453个,其中,医院数16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3617张,其中,医院床位数28528张。卫生技术人员数4615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14872人,注册护士数19247人。有咸阳市中心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等6所三甲医院。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于193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截至2021年,院区面积83亩,开放床位1500张,在职职工2200人,博士研究生21名,高级职称258名,三级教授8名。年门急诊量7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6.5万人次,年手术量4万台次。医院拥有眼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十余个优势学科,拥有西北首家空中120直升机救援平台、西北地区首家智慧教学系统、西北地区地市级医院最大的手术部,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院校的教学医院。
科技
2023年,咸阳市有高新技术企业596家,同比增长97%;科技型中小企业1128家,增长105%。西北大学科技园落地咸阳高新区并成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市级众创空间5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推动4个科创载体申报省级秦创原“三器”平台。成立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等8个产教联合体,培育产教融合企业16家。初创“301”科创特区,采取合作共建、委托运营等模式加速集聚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全市挂牌12个“301”科创特区。全市全年共授权专利5799件。其中,发明专利总量79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4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咸阳市共有剧场剧院13个,博物馆39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08.93万册(件)。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电视入户率66.3%。
咸阳博物院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1962年建馆并对外开放,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址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咸阳文庙,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2月咸阳博物馆更名为咸阳博物院,下设咸阳文庙博物馆和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咸阳博物院馆藏文物16万余件,珍贵文物有:汉代玉仙人奔马、玉辟邪、玉俑头、彩绘指挥俑、鲁王虎符;战国时期错金银鼎、安邑下官锺、龙钮錞于;唐代錾花金执壶、三彩单峰驼、三彩马等。
体育
截至2023年,咸阳市共有体育场馆27个。乡镇(街道)和社区健身场地实现全覆盖,城市“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到100%,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5平方米以上。2022年,咸阳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2%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检测合格率达到90.5%,被陕西省体育局表彰为“全民健身活力市”。
社会保障
2023年,咸阳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0.95万人。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9.9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3.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1.6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1.8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30.8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6.58万人。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6个。发放特困供养金6061.62万元,5693名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吃、穿、住、医得到有效保障。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339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50.1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8906.55万元,保障了58978名困难残疾人和42232名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接受社会捐赠资金3587.55万元,物资折价1912.95万元。
交通运输
综述
咸阳市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与周边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武汉、重庆、成都、西宁、兰州、银川9个省会城市距离都在500千米左右。民航、高速、高铁、地铁等立体联动、通达四方。已构建起以西宝、银西2条高速铁路和陇海线、咸铜线、西安铁路枢纽北环线、西平铁路4条普速铁路为支撑的铁路网。11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西安地铁1号线穿过咸阳主城区直达咸阳西站。中国十大机场之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咸阳主城区不到20千米。2023年,咸阳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7.45亿元,较上年增长13.5%。
公路
截至2023年,咸阳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730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有12条597千米(国家高速11条581千米,省级高速1条16千米),普通国道8条761千米,省道16条816千米,农村公路14933千米(县道1564千米、乡道2085千米、村道11284千米),高速公路引线及其他公路68条202千米,公路密度达到169.8千米/百平方千米,位居陕西省第一。全市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干,以农村公路为分支的安全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市县县通高速,二级以上普通国省道连接县城,93%的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82%的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全年公路客运量969.94万人,公路货运量13313.0万吨。
铁路
咸阳市域内有徐兰(西宝)、银西2条高速铁路和陇海线、咸铜线、西安铁路枢纽北环线、西平铁路4条普速铁路,正常运营车站35个,其中客运站14个(含高铁客运站6个)、货运站21个(西平线14个、陇海线6个、咸铜线1个)。
咸阳站始建于1936年,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抗战路1号,中心里程位于陇海线1096千米004米处、咸铜线0千米711米处,按技术性质为中间站,按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按等级为二等站。咸阳站一站台、二站台均满足动集动车组列车开行条件,站房经过整体提升改造后补齐了直梯、母婴室、贵宾室、公共卫生间等功能区短板,新建了集咨询、售票、服务、临时制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航空
咸阳市拥有中国十大机场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咸阳主城区不到20千米。机场飞行区等级4F级,拥有两条跑道(3000×45米,3800×60米),可满足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A380客机起降,停机位127个,登机桥44个;三座航站楼,总面积35万平方米,值机柜台140个,安检通道36条;8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枢纽,2.5万平方米的货运区,1.2万平方米的集中商业区。
西安咸阳机场国际(地区)通航点总量达到67个,航线75条,联通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枢纽和旅游城市。2023年西安咸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137.12万人,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2781.29万人,同比增长205.1%,2023年西安咸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国第9名。2023年西安咸阳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26.58万吨,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5.95万吨,同比增长28.8%,2023年西安咸阳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列全国第13名。2023年西安咸阳机场完成飞机起降31.05万架次,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8.47万架次,同比增长146.7%,2023年西安咸阳机场飞机起降架次位列全国第8名。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咸阳市共有道路客运企业66家(含出租汽车企业34家),等级汽车客运站119个(一级客运站3个,二级客运站9个,三级客运站4个),营运客车1464辆、客运线路355条,公交车1233辆(市区795辆、线路53条),出租汽车3413辆(市区1719辆),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有货运业户12369户、营运货车30582辆,基本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各县市为节点,辐射中国主要城市的公路运输网络。市辖区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815辆,其中纯电动车辆数655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9973.29万人次。
人文
综述
咸阳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的首都,是汉、唐等十余个王朝的京畿重地,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板块,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和“中国金字塔之都”。其中,秦直道、郑国渠、秦咸阳宫遗址等是重要的文化遗存。渭河穿城而过成为咸阳的城中河,开放式的咸阳湖景区就是渭河的一部分。渭河上的咸阳古渡在历史上位列“关中八景”之一,是古代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截至2022年,咸阳市共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6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人。咸阳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5313处文物旅游景点。自西周至唐末,葬在咸阳境内的历代帝王共有27位,西汉11位皇帝中有9位葬于咸阳塬上,关中唐18陵有9座在咸阳。革命旧址主要有泾阳安吴青训班旧址、旬邑马栏革命旧址和淳化爷台山反击战旧址、桃渠塬革命旧址等。
饮食
面食是咸阳“陕菜”最具代表的饮食“名片”。2019年,咸阳市被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国际面食之都”称号。咸阳面食有着完整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面食文化体系,生动诠释了秦文明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咸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代表性饮食有汇通面、血条面、旗花面、四棱面、酸汤挂面,以及与面匹配并衍生的云云馍、饟饸、锅盔牙子、馇酥等。
旗花面也叫奇花面,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带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得名。因碗上飘的五颜六色似花非花,也叫奇花面。还有叫“七花面”的。旗花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七百多年来一直在武功县流传,当地许多农家妇女将旗花面作为待客的“硬菜”,逢年过年,婚丧嫁娶、老人祝寿,凡遇重要节日和大事,武功人都要吃旗花面。有一句民谣说,“不吃旗花面,枉来武功县”。
兴平云云馍是咸阳市地方风味小吃,俗称“眼镜馍”,因看起来像一朵彩云,又像一副没带把的眼镜而得名。云云馍造型为黄白色相衬,清香酥脆,越嚼越香,且久存不易变质。其加工工艺过程不同于一般常见本地面食,工艺讲究,用料严格,配方细致,在兴平本地家喻户晓,常作为本地传统特产馈赠宾客好友,在兴平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习俗
咸阳市是关中民俗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关中文化的烙印随处可见。
彬州灯山会是咸阳彬州市元宵节民间传统习俗,俗称“点灯山”,是在悬崖峭壁上用清油点灯的奇观。彬州灯山会被誉为原始“灯光秀”、世界上最早的“霓虹灯”,已有1300多年历史,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在彬州市水帘村的花果山举行。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依次点燃放置在露天崖面上石穴中的清油瓷灯千余盏,自东向西依次组成寺院、雷峰塔、北斗七星、轿顶、牌楼等图案。
咸阳民间社火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季节性、节日性强的民俗艺术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每年春节由各乡各村群众自发组织,走村串户,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到达庆祝的高峰期。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民俗艺术,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其中的精华是高难艺术芯子,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的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彩色纸在上根据形态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小孩(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
也叫“咸阳高尔夫”,属于民间流传,具体起源已无从考证。是渭河以南,秦岭以北,东起长安,西至武功区域非常流行的一种体育娱乐形式。“尜”的名字取自棍棒击打时所发出的声音,听起来清脆而有力。“尜”要用一个粗细合适的笔直的树干制作,剥去树皮,然后用斧头剁成需要的长度,再用锋利的刀子慢慢将两头削成匀称的锥形,并加以必要的打磨,一般长为3-4寸长,直径在1-2寸,像是一个短的铅笔被削尖了两端。击打“尜”时,比赛场地没有限制,先用木板的边棱敲击“尜”两端任何一个锥体部分,待“尜”被击起的一瞬间,用木板的平面用力地向远处横拍“尜”,拍的越远越好,打的最远的就为胜利者。
艺术
咸阳市音乐历史悠远。周敬王元年(前519年)吴季札观乐,秦时设有乐府,广收六国之乐。汉时宣帝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充实安陵邑。隋炀帝大业年间,京邑与近郊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灯炬照地,人带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京城四县及太常音乐分为东西两棚赛乐。明代状元康海罢官归里后,以山水声伎自娱,歌咏、舞蹈于泉石间,达30余年。清代光绪年间,乾州、永寿社火扮故事,并有船灯、竹马、采茶、秧歌等。咸阳民间音乐主要有唢呐鼓吹乐、管子鼓吹乐和民间锣鼓乐。
唢呐鼓吹乐
唢呐鼓吹乐据考始于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从新疆传入秦地。1982年,咸阳市第一届秦都音乐会上,万忠院海笛独奏《十对花》获二等奖。唢呐乐曲大都是由传统曲调加工发展而成,加花变奏或以多种变化手段扩大乐段结构,集多种曲调构成一曲的创作方式进行,总体剖析不外单曲和套曲两种结构。小型乐曲属“单曲”,大型乐曲如《三道令》属“套曲”。
管子鼓吹乐
管子鼓吹乐古代流传于长武、彬县、旬邑等地,而今仅存长武有活动的乐班共4个,艺人不足20位。管子来源于古代西域少数民族,管子吹乐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民间锣鼓乐
民间锣鼓乐各地广为流传,建国前称为“社”或“同乐会”。建国后则由各县区村委会承办。比较突出的有秦都利民锣鼓队,渭滨乡锣鼓队;兴平大阜锣鼓队;永寿监军锣鼓队,城关西村锣鼓队;乾县大王、姜村、梁村锣鼓队;淳化润镇锣鼓队等。尤其是咸阳市秦都利民队之牛拉鼓民乐技艺,因鼓面大,鼓壁高,置牛车之上而得名。所奏《什样锦》套曲久负盛名。
咸阳市舞蹈历史悠久。市郊杨家湾汉墓出土的“三千兵马俑”,就有指挥俑和乐舞俑。乾陵、茂陵和昭陵出土的大量骑乐俑、舞俑及舞蹈壁画,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建国后,民间舞蹈形式有锣鼓、社火、跑旱船、竹马等,风格有两种:一种热烈粗犷,豪迈矫健,;另一种细腻含蓄,风趣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咸阳市广大农村还流传着一种宗教祭祀的民间舞蹈。
咸阳市杂技艺术源于民间。咸阳、兴平一带广为流传的“高跷”、“狮子舞”、“芯子”等节目均属杂技种类。建国以来,各县区杂技班社逐步变成职业性的演出团体,有兴平县杂技团,还有乾县、武功等县民间杂技团,节目多,技巧精,远至湖南、广东等地演出。
咸阳市曲艺早在战国后期已经出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优旃在世并讽刺秦始皇,可称史载最早的滑稽说谏曲艺。汉代,经过“文景之治”,人民生活安定,民间乐舞、杂技、说唱艺术蓬勃兴起,出现了百戏繁荣的时代。今在汉茂陵出土的彩塑侏儒俑,就是说唱艺人。说书与小说的兴起是相关的,以表演戏谑、滑稽为主的俳优、侏儒,形成说、逗、唱兼备的曲艺最早雏形。曲子始于隋唐。建国后,咸阳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外来人口增多,文化交流频繁,繁衍了新的曲种,包括外来曲艺评书、相声、坠子、河南曲子、山东快书、快板书、渔鼓、荷叶等。
特产
民居
咸阳市南部村落,以渭北台原地带为特色,民间历史上习惯就地用黄土筑墙,隔成院落。受传统小农经济能力制约,也含血缘或乡里情谊因素,住户通常与邻居在一道院墙上背靠背架起两家房子,相互帮衬,彼此依靠,各自房顶上的雨水向自家院子流。房外留下阔大的院子,栽树和掘出渗井,阳光充裕。这种民居即关中十大怪之一的“房子半边盖”。
咸阳市北部传统民居多为窑洞。其中靠崖式窑洞,俗称明庄窑。多见于北部诸县沟壑纵横地区和沿嵯峨山-北仲山-九嵕山-五峰山等中部山脉形成的旱腰带坡地。下沉式窑洞,俗称“地坑庄子”。在渭河以北台原地带的旬邑、永寿、淳化及泾阳、乾县、三原、礼泉北部山麓地带。沿四周崖壁挖窑洞,形成地下天井式四合院。独立式窑洞,又称平地“砖箍窑”。或者设围墙自成一家,窑室少则二三孔,多则十一二孔不同,形成一个大的窑院。或者与砖木、与土木房屋混合布置,称为前房后院。
咸阳境内还留有明清时期一些商贾建造的“地主庄园”,亦为古民居中的豪华民居。比较典型的有:旬邑唐家庄园、三原周家庄园、泾阳吴家庄园、三原崔家庄园、三原李靖故居、泾阳于家庄园、淳化柏树山别墅遗址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咸阳境内有5313处文物旅游景点,其中古遗址1037处,古墓葬1135处,古建筑247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0处,国家级文保单位22处32个点,省级文保单位93处,馆藏青铜器、瓷器、陶俑、玉器、金银器、砖雕、字画等文物6万多件,珍贵文物上万件。古遗址数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秦咸阳城遗址、郑国渠首遗址、西汉甘泉宫遗址和沙河桥遗址等。古建筑主要有长武昭仁寺、永寿武陵寺塔、彬县开元寺塔、礼泉香积寺塔、武功报本寺塔、泾阳崇文宝塔、旬邑泰塔、唐家庄园、三原文峰寺木塔、城隍庙、龙桥和渭城凤凰台等。石刻主要有彬县大佛寺石窟等。革命旧址主要有泾阳安吴青训班旧址、旬邑马栏革命旧址和淳化爷台山反击战旧址、桃渠塬革命旧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咸阳市共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6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人。确定市级非遗项目198项,县级非遗项目49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61人。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村域面积3.5平方千米,是国家下沉式地坑窑集中保护区,有着“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美誉。该村始建于晋代,已有1600多年历史。古时,柏社村是重要地理位置,是关中通往陕甘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后为兵家必争之地。柏社村现有的780院窑洞,其中有225院下沉式窑洞四合院,局部结合地形形成有部分靠崖式窑洞,形制有方坑式四合头、八合头、十合头、十二合头等多种。无论从数量、密集程度还是保护的完整度及典型性等方面都具有较突出的优势,加之窑院类型的丰富性,堪称天下地窑第一村,具有重大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咸阳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3个,省级传统村落30个。有乾县城关镇北街村、乾县王村镇大王村等。
风景名胜
综述
咸阳市是陕西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1998年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旅游资源丰富。2006年3月年,咸阳市被中国矿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地热城,地热温泉旅游的开发成为新的热点。2014年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截至2024年3月,咸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1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8个,有乾陵博物馆、茂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景区。2023年共接待中国游客8798.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1%;旅游综合收入565.12亿元,增长211.4%。
主要景点
对外交流
咸阳市先后同10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交流与经贸往来关系,与法国勒芒、韩国义城郡等“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的12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
著名人物
古代
近现代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咸阳概况.咸阳市人民政府.
气候气象.咸阳市人民政府.
水资源.咸阳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09:09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