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阴虚,证名。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又称
胃阴不足。由胃热、
胃火炽盛,或
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证见
口干唇燥,嘈杂,
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
脉细数等。治宜养阴益胃。
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
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导致胃阴耗伤。
主要表现在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
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
舌红少津,脉细数。此证多由
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
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
胃喜润而恶燥,以降为顺。
胃阴不足,虚热内生,
热郁于胃,气失和降,则胃脘隐痛而有灼热感,嘈杂不舒,
痞胀不适;
胃中虚热扰动,消食较快,则有饥饿感,而胃阴失滋,纳化迟滞,则饥不欲食;
胃失和降,
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
胃阴亏虚,阴津不能上滋,则口燥咽干;不能下润肠道,则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为阴液亏少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