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石蒜科葱属植物
薤白 (xiè bái)(学名: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又名小根蒜、团葱、独头蒜等,是石蒜科(Amaryllidaceae)葱属(Allium)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单生,近球状,基部常具小鳞茎,外皮带黑色,纸质或膜质。叶半圆柱状或三棱状半圆柱形,花梗近等长,具小苞片。花淡紫或淡红色,花被片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子房近球形,花柱伸出花被。花果期5-7月。
品种考证
薤,始载于《本经》,列于中品。《新修本草》云:“薤乃是韭类,叶不似葱……薤有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美,赤者主金疮及风,苦而无味。”《本草图经》谓:“薤,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似韭而叶阔多白无实。人家种者有赤白二种,赤者疗疮生肌,白者冷补,皆春分莳之,至冬而叶枯。”(纲目〉曰:“薤……叶状似韭。韭叶中实而扁,有剑脊。薤叶中空,似细葱叶而有棱,气亦如葱。二月开细花,紫白色。根如小蒜,一本数颗,相依而生。”根据以上所述,古代药用薤白至少有二种,生鲁山(中国河南境内),叶似韭而阔多臼者,与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相符,李时珍所说的“叶中空似细葱叶”者与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相吻合。
形态特征
薤白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和茎
鳞茎近球状,粗0.7-1.5 (-2) 厘米,基部常具小鳞茎(因其易脱落故在标本上不常见);鳞茎外皮带黑色,纸质或膜质,不破裂。
叶3-5枚,半圆柱状或三棱状半圆柱形,中空,短于花葶。
花葶圆柱状,高30-70厘米,1/4-1/3被叶鞘;总苞2 裂,比花序短;伞形花序半球状至球状,具多而密集的花,或间具珠芽或有时全为珠芽;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长3-5倍,基部具小苞片;珠芽暗紫色,基部亦具小苞片;花淡紫色或淡红色;花被片矩圆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4-5.5 毫米,宽1.2-2毫米,内轮的常较狭;花丝等长,比花被片稍长直到比其长1/3,在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分离部分的基部呈狭三角形扩大,向上收狭成锥形,内轮的基部约为外轮基部宽的1.5倍;子房近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有帘的凹陷蜜穴;花柱伸出花被外。
分布范围
薤白在中国除新疆、青海外,各省区均产,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薤白普遍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上。
生长习性
薤白耐旱、耐瘠、耐低温、适应性强,喜较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宜,花果期5-7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野生薤白自然繁殖方式有2种:一种是残留土壤中的地下小鳞茎形成大量的子鳞茎繁殖;另一种则是由地下母茎植株抽生花茎,产生气生鳞茎进行繁殖。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采用条播,在床面上横向或顺向开沟、种子拌细沙撒播于沟内。每平方米需保苗350株左右,可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封冻前播种。
珠芽繁殖
在床面上开深沟,按一定株行距进行点播。每亩需用种珠芽5kg左右,每平方米播300粒珠芽。春播珠芽当年秋后收获,秋播可以在第2年春季5月中、上旬采收,时间短,丰产性好。
鳞茎繁殖
鳞茎繁殖可在春末、夏初或在秋末栽种。栽种前,需先将鳞茎按大小分级,弃掉个头小、有病斑或组织损伤的鳞茎,选择大小均匀、无病区、健康的鳞茎。在除去干叶和部分须根后,按一定株行距进行栽种。播后覆土,稍镇压,可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以利保苗。
栽培技术
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整地前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然后深翻、耙平、耙细、做床,将床浇透水待播。
田间管理
薤白在春、秋两季生长旺盛,薤白出苗后,撤掉覆盖物,3-4叶时疏苗。薤白性喜湿润土壤,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4叶时地下鳞茎开始膨大,此时可追施尿素。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植株抽薹,应及时摘掉,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及时除草,可采用药剂除草,秋季封冻前应铺施农家肥,浇1次水。
病虫害防治
薤白病害以霜霉病和炭疽病为主,霜霉病可用灭克锰锌防治,炭疽病可用使百克乳油或炭疽福美防治。薤白的虫害以蓟马为主,可用吡虫啉或菜喜进行防治。
采收
薤白以食用为主,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逐渐抽薹,春季应在抽薹前及时采收,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晚会抽薹,质量差。薤白秋季不抽薹,所以秋季在封冻前采收即可,采收时要注意叶片完整,去净泥土,扎成小把上市出售。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薤白营养丰富,嫩叶及鳞茎可炒食,鳞茎还可盐渍、醋渍等,具有脆嫩可口的特殊风味,晒干后搓成碎末也可做调料。
药用价值
薤白味辛、苦,具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宽胸的功效,主治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等症。
毒性
向小鼠腹腔内注射薤白注射液,其LD50为70.12±3.4g/kg,出现活动减少、四肢乏力、软瘫、抽搐的躁动不安等中毒症状。给溃疡大鼠灌服3g/kg,可明显恶化溃疡的形成。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2:18
目录
概述
品种考证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