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是对教育
过程模式的优化提升,使得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更具逻辑,系统优化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
名称演变
视觉教育
17-18世纪,夸美纽斯和
裴斯泰洛齐等人倡导的
直观教学主要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来
辅助教学。本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出现了许多机械的、电动的
信息传播媒体。最早问世的如照相、幻灯和
无声电影等,它们可以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于是产生了所谓经验的视觉教育的概念。视觉教育与
直观教育在理念上是完全接轨的,区别在于所涉及的媒体种类不同。最早使用视觉
教育术语的是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
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就是《视觉教育》。1923年,美国
教育学科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视觉教育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
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由此,也出现过视觉辅助和视觉教具的名称。1937年,霍邦(C. F. Hoban)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如图1-1所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对视觉化教材进行分类的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准,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
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从实地见习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具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象。
视听教育
30年代后半叶,
无线电广播、
有声电影、
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得运用,人们感到视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实践,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
视听教育的术语。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
视听教学分会。
在诸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堪称代表的是戴尔(E. Dale)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该书提出的“
经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图1-2)。“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是:
1.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2.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3.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4.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
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
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
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从总体上看,视听教育的概念与视觉教育没有很大的差异,没有质的飞跃,主要是把原先的视觉辅助扩充成了视听
辅助工具。然而至50年代初,有两种并行的新的理论观点开始渗入视听教育领域,那就是传播理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它们逐渐引发了教育技术领域的一次质的飞跃。
视听传播
进入50年代以后,西方学校中视听设备和资料剧增,
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迈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
教学机器风靡一时,
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始了
实验研究。这些新的媒体手段的开发和推广使用给视听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由H. D.拉斯维尔等人在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渗透,有人已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加以研究。
1960年,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组成特别委员会,研讨什么是视听教育。1963年2月,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建议将视听教育的名称改为
视听传播,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另外,许多研讨视听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也都趋向于采用传播学作为视听教育的理论基础。
传播的概念和原理引入视听教学领域后,使广大专业工作者茅塞顿开,把眼光从表态的、单维的物质手段的方面转向了动态的、多维的教学过程的方面。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视听领域的实践范畴和理论框架,即由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各种渠道(媒体等),传递到
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又由于教学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播理论必然会与跟它差不多同时形成的系统馆观念汇合,共同影响“视听教育”向“视听传播”的过程。
至此,教育界利用视听媒体术语取代原来的视听辅助名称,并有了硬件和软件之分;视听教材被视为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而不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这时,比视听媒体术语更具
包容性的名词
教学资源崭露头角。学者们将关注的焦点从原先的视听教具逐渐转向整体的教学传播过程以及
教学系统这一宏观层面。这种更新了的见解集中体现在伊利(D. P. Ely)在1963年提出的一个模式中。
教育技术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拓新,国际教育界深感原有视听教育的名称不能代表该领域的实践和研究范畴,因此,在当时美国视听教育协会主席J. D. 芬恩的建议下,由伊利领导成立了“定义和术语委员会”,致力于领域范畴、名称和定义的界定。该委员会在1963年发表的一份有关
专题报告中坦露:“视听传播这一名称是为了方便起见而采用的,如果今后有比这更合适的名称的话,肯定会
取而代之的。”果然不久,在该协会1965年出版的《视听教学》杂志上,出现了视听教育、
教育传播、学习资源、教学媒介、视听传播、
教学技术、教育技术等诸多名称同时并用的现象。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根据多数代表意见,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名称确定以后,人们便开始探讨它的定义。1970年,
美国政府的一个专业咨询机构教育技术委员会在给总编和议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教育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较为人们熟悉的教育技术意义上,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和黑板一起来为教学目的服务……组成教育技术的部分包括电视、电影、投影器、计算机和其他‘硬件’、‘软件’项目……
第二种亦即不太为人们所熟悉的教育技术的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技术超过了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它是按照具体的目标,根据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和非人力资源的结合,从而促使教学更有效的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学与教的整个过程的方法。”
1994年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的定义: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
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94定义的结构,它明确定义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明教育技术已从硬
技术进化到
软技术,即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
我们注意到,这个定义将原来的“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改为“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因为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只关心技术在
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而教学技术可以包括技术在教学与培训中的应用;也有人认为教育技术的概念范围太宽泛,而教学技术则集中于教学问题。但在一般情况下,国际上将这两个术语作为
同义词。并且国内也习惯于教育技术的称呼,因此,本书不拟刻意讨论它们的区别。
该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表述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的提法,体现了现代
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
学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
重大转变。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
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信息和环境条件。新的
教学理论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能积极进行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者,而教师要提供和创造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
学习环境。从21世纪
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求出发,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创造学习、
终身学习的
社会教育大系统。
结合AECT的94新定义,我们可以将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为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媒体与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与开发、远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等内容。
本质特征
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
任何领域都利用各种资源来工作,
教育技术所涉及的是能被用来促进学习的资源。学习资源就是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资料、人和物。有些资源是专门为学习的目的而设计的,通常称它们为教材或
教学资源。另外有些资源是为其他目的所设计,而能为学习者所利用的,可以称它们为现实世界的资源。无论是设计的或被利用的学习资源都具有五种形态,即人员、资料、设备、活动和环境。
(一)人员
所谓设计出来的学习资源的人员,是指那些组成一个
学校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为了行使职能,他们须受过一定的
专业训练。所谓被利用的学习资源的人员,是指那些从事其他职业,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人。根据需要,他们发挥专家或顾问的作用,被临时聘来做促进学习的工作。
(二)资料
资料是带有信息的学习资源。作为设计出来的学习资源的资料叫做教材或教学软件,如印刷课本、教学
幻灯片、
录音带、
录像带、挂图、
计算机课件等。作为被利用的学习资源的资料尽管采取同样的物质载体(书本、音带、像带等),但其信息主要适用于其他场合,如专题画展、经典名著、优秀影视片等,一旦需要,它们可以充当学习的参考资料,
(三)设备
设备是指那些有助于贮存、传递和呈现教学信息的学习资源。专门设计的作为学习资源的设备包括黑板、
直观教具、实验仪器、视听装置等。能被利用为学习资源的设备有如复印机、
示波器、计算机等,甚至一些看上去与教育不相干的东西。
(四)活动
活动是与其他资源结合在一起而发挥作用的学习资源。它通常包括一套明确的目的、具体的材料和特定的方法。虽然大多数
教学活动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如集体讲授、课堂讨论、
程序教学等,但也有一些
教学任务可以利用游乐、旅行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来完成。
(五)环境
环境是学生与其他资源发生联系的地方或空间,
学习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设计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主要是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实习场所等。同样,能作为学习
资源利用的环境场馆等。
各种学习资源并不总是能够促进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地综合利用。因此,许多有识之士早就把眼光放在教与学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及其整体组织上,关注起用科学的
系统方法来理解和开发作为整体的各个层次的
教育系统,而包括
教学媒体在内的学习资源仅是
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系统方法主张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进行
整体研究,研究它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系统之间的联系,达到有目的地控制系统的发展,获得最优化的效果的目标。它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系统方法的主张,对教育技术的
科学概念和
知识体系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育技术中的系统方法是一个计划、开发和实施教育的自我纠正的、逻辑的过程。它提供了一种程序化的框架:首先是明确系统的目的;其次是对目的进行分析,以找到实现目的的最佳方法;接着选择最适于发挥该系统成功性能的组成部分;最后对系统进行连续的评价,为提高系统的
经济效益及性能开展修改工作而提供基础。
进一步具体化的话,其步骤为:阐释和分解既定的
教育目标;分析满足目标所需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制定教育策略;安排教育顺序;选择
教育媒体;开发和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评价教育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修改策略和资源直到有效。
可见,作为“总战略”要素的系统方法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内涵的核心。在教育技术中,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育过程的目的,与开发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追求教育活动的最优化。
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而教育的效果是在教育控制的作用下取得的,所以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就要实现对教育的
最优控制。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四项。
(一)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归根结底是使
受教育者具有真、善、美的价值观和出色的
解决问题能力,获得完满的
人格发展。但是,达到这种教育目标的具体的
从属目标的系列及其幅度,从属目标的数量和排列方法等都是可以不同的。因此,使用这些从属目标的数量和排列方法也都是可以不同的。因此,使这些从属目标的系列与特定的学生对象匹配起来,加以最优化的排列,是极其重要的。
(二)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
在实施某种
教育影响之前,学生处于怎样的变化;在这种教育影响之后,又变成了怎样的状态,都必须予以明确。为此,需要确定衡量教育效果的测度,并用同一尺度,衡量教学活动前后的学习水平。
(三)选择和采用最优的教学活动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对某些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施以特定的教育目标系列,往往是预先决定的。这时有必要从许多教学活动项目中选择最优活动,以便使学生能够从教学前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到实现教育目标时的水平和能力。
在选择教学活动的同时或稍后,还要选择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牵涉的范围很广,包括与各种教材、教具、设备设施、学习情景有关的的其他人、
学习集体,围绕学生的
自然环境、
社区环境等。只有凭借最优的环境条件,才能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教育最优化的控制项目一般包括教育的时间量(t)、教学的
信息量(u)、学习的负担量(c)、教育的成本(s)、学习的成绩(w)。如以E表示教育最优化程序,则有:E=f(w, s, c, u, t)。它表明最优化教育应是这五个量的函数,应以时间最短、教学量最多、负担最轻、成本最低、成绩最高来达到教育最优。
对于
电化教育这个名称,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说,是“利用幻灯、
投影器、电影、
无线电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程序
学习机和电子
计算机等
教学设备及相应的教材进行的教育活动”。传到国外,《国际教育辞典》把它解释为“中文用以说明借助
收音机和电视之类所进行的教育的术语”。显然,电化教育这个概念对其所涉及的
传播媒体的范围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即限于所谓的电能和电子传播媒体。这就带来了一些长期困挠人们的问题。首先,电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利用或借助电能和电子传播媒体能够完成教育任务吗?对此人们早就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条在我国占重要地位,影响最广的电化教育定义:“运用
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
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且不说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的界限不明不白,如果运用了所谓的现代教育媒体,而没有与所谓的传统教育媒体相结合,或者结合的不恰当,那算不算电化教育呢?
同时,
幻灯机、收音机算不算现代教育媒体?电视机、电子计算机是不是主要由电在发挥威力?教师围绕一个知识点,用了1张
投影片和2张挂图,算不算进行了电化教育?电教人员参与一堂课的设计,不需要使用电子传播媒体,是不是不务正业?
此外,以应用现代化电子传播媒体为基本出发点的电化教育所引伸出来的一些术语,如“
电教课”、“电教教法”、“电化
教学设计”等,曾使许多教师产生迷惑:一堂课上放几分钟幻灯算是电教课,
教学内容要点由投影器呈示算是电教教法,但若用挂图代替幻灯,用
板书代替投影,其他什么都不变,怎又标志为传统课和传统教法了呢?尽管电化教育的涵义没有这么简单,但客观上这种“电”与“非电”的划分标准,确实限定了广大教师的认识,甚至影响了他们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积极性,同时也束缚了不少电教人员的手脚。
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名称来源于国外,现已在我国正式使用。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从概念的本质上说,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是相同的,两者都具有
应用科学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两者的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
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教育技术指的是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而电化教育所涉及的则主要是利用科技新成果发展起来的声、像教学媒体。由此,在处理问题的方法方面,教育技术主要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它所考虑的
是整个教育的大系统,即“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它能运用于教育系统的不同的层次,可以是
教育规划方面的宏观问题,也可以是
课程开发层次的问题,还可以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电化教育虽然也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处理问题,但它的重点放在电子传播媒体的选择、组合和应用的小系统。当然,电化教育有时也涉及到较大范围的问题,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大中系统的其他因素作为
不变条件,而主要去研究小系统的控制和变化效果。如此看来,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教育
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是注重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的教育技术,是狭义的教育技术。那么,就现在的特定的阶段来说,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这两个名称哪个好一些呢?
先从形式上看,相对电化教育的非电化教育,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以
传统媒体进行的教育。而教育中各种媒体是分不开的,人为分开就是
自我孤立。于是,什么电教课、电教过程、电教教法等两级术语就显得很苍白,没有生命力了。
教育技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与它相对应的方面是
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教育方法等,教育技术与这些范畴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性就无可非议。再从实质上看,抽去这两个概念的
公因式或
同类项“教育”,剩下的是“电化”和“技术”。什么是“电化”?它无非就是电气化和电子化的现代媒体及其应用,由此带来的上述局限性就无法回避。什么是“技术”?技术是“科学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实际任务中的系统运用”,它包括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前者指解决实际任务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教学媒体;后者指解决实际任务中使用的策略和技巧,如教学设计。这些工具、设备、策略、技巧的使用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只凭经验的,而是服从于一定
科学理论的指导的。
因此,尽管电化教育名称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和很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看,用教育技术名称取代它,则是必然的事情。
学科特点
教育技术是在
视听教学方法、
个别化教学方法和设计与改进的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科技手段的引入和有关理论(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
学习理论等)的影响,形成了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技术和教学媒体开发与利用技术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并逐步从教学方法范畴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它区别于其他教育分支学科的特点不是表现在这个学科的目的任务上——为了改善和获得有效的学习结果,而是在于它分析、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想、手段、
方法和方法论。正如伊利(D. Ely)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说:“
教育技术领域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由于这个目标提出的任务是由
教育学科的各个分支所共同负担的,那么它就不能作为某个特殊领域的理论依据而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特点,从而可谓它赖以存在的理由是在于它达到这个目标的哲学方法和实践方法。作为教育技术的特征,其方法已被3个先后发展起来的模式所揭示。在以往50年间,它使这一个领域得到发展。这3个模式是:应用各种各样的
学习资源;强调
个别化学习;运用系统方法。正是这3个模式被综合成一个促进学习的智慧方法和操作方法时,就形成了教育技术的特点,从而也确立了这个领域的理论依据。”从这段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到教育技术学在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题中的基本思想、操作方法与
方法论,以及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所以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是基于系统科学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思想、原理和
方法研究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探讨学习模型的建立与实施的技术过程以及媒体利用的理论和实践。
正如加涅(R.Cape)所说:“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促进和辅助在教学的设计和传授中应用那些众所周知并得到证实的方法。因此,从理论上讲,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可以认为是有效的学习条件的研究,技术学可以用于改善教学的设计和传授。”但是,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和学科。不同背景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技术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和界定,并且都在实践中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它们作出判断,应相互借鉴,允许各自发展。
基本原理
教育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
系统科学等有关的研究成果中寻求理论依据,作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指导理论。同时,在自己的领域内亦需要从实践中总结出规律并把它上升为理论以指导本领域的实践。由于教育技术学也具有应用性学科的特点,其
理论体系中大部分概念与理论依据来自其它相关学科。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架构是新的,融学习与
教育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于一个
有机整体之中,创造出一门新的
学科体系。正如94定义一书中所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中的媒体、教育心理学和系统方法的融合。”其中教育中的媒体的概念与理论均来自传播学。媒体作为
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它是解决
信息传播的基本手段。系统方法的基本内涵是系统科学的整体研究思想和科学的操作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它是分析、解决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所涉及的因素和各因素间关系的指导理论,并根据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模型和学习结果类型对教学过程进行
总体设计,从而开发出一个有效促进学习的过程并付诸实施。在设计过程中教学媒体的选择或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利用是以
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整合技术为基础的。特别是
现代通信技术与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获得
有效学习结果的手段与形式更加丰富,使
建构主义学习模型的实现成为可能。所以说教育技术是描述解决教与学问题的技术过程和工具的使用。这里的技术过程指的是对过程的系统化设计,工具的使用指的是教学软件和传播手段的利用。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过程理论,即传播理论和
系统科学理论;其二是教育心理学的
学习理论,即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而印刷技术、视听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是它的技术基础。
在AECT出版的94定义一书中把教育
技术学的理论与实践概括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个方面。亦可以细分为教学设计、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和中观层次的课程开发);教学媒体(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过程与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教育开发的系统方法与分析、处理技术(或称为
教育研究的技术学方法)。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基本原理的核心部分,亦是教育技术学对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借助资源和媒体是教育技术学解决教与学问题的基本手段和表现形式,而对过程和资源的
科学组织与管理是获得有效
学习成果的保证。所以,对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系统化分析、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个有机整体的理论、手段与方法。教学设计和媒体开发的理论与技术较为成熟,而课程开发、过程和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以及教育开发的系统方法和分析、处理技术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实践领域
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
教育实践的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它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的一个领域。它是按照
系统方法的操作程序来解决教学问题的,即按照鉴定需求、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技术流程,来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有关的
教学过程和
教学资源。在这个系统化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各种相关理论和分析、处理技术(如
需求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评价技术、
系统管理技术等)的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整个系统与过程中的部分因素已经确定。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按照系统方法的线性过程来操作,往往是一个非线性化操作过程,起点亦不同。在有些情况下,需求已经确定,甚至传播
教育信息的手段亦已经确定。例如远程教学中的
网络教学形式和学校教学中的
课堂教学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只须根据已知的条件应用
教学设计理论来设计、开发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在长期的教育技术实践和应用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较定型的
教学模式。如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模式、以
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教学模式、以网络技术和
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模式。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以技术来命名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以教育技术学理论与方法来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如果离开了教育
技术理论的指导和应用,只是一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则不能说是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其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应用了对过程的教学设计理论,而技术手段的应用是第二位的。因此,在实践中应注意加以区别。例如
远程教育,它有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其理论称为远程教育学,它是教育实践的一个领域,但不是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一个方面。如果是应用了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远程教学则属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一个方面。当然其中有些交叉,但不能混为一谈。此外还应指出,这4种教学模式无论是
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或远程教育等各类教育中是根据
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有选择地综合使用,或以一种教学模式为主其它模式配合使用,不能机械地认为学校教育只能使用集体教学模式,远程教育只能使用
个别化教学模式。如果这样来理解就有点
形而上学了。这4种模式是教育技术在教学模式中应用的概括。教育技术学在实践中应用还有其他方面,如
课程开发的应用、
教学媒体的开发应用、
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和教学各环节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各个方面。由于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包含了一些
现代教育的理念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技术学特点,因而受到了
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的欢迎,但它不是高于或替代了其它教育分支学科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而是各有所长。作为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来说,应从其它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吸取营养,更好地为
教育事业服务。
学科性质
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归属问题,国内外教育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
何克抗教授认为:
1. 教育技术是
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
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
4. 此外,教育技术学还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考研信息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硕士生英语;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教育测量学、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与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法、教育电视系统、
教育传播学、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等。
学制
学制:3年
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教育学或理学硕士
主要方向
主要方向:教育技术学
基本理论、
网络技术与管理、信息化
教学技术以及
电视编导与制作。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教育技术的
相关研究人员、高等院校教育技术方面的教师、教学软件相关研发人员、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师、
文员、记者、编辑、继续考研深造,考取研究生,甚至
博士研究生,出来可以去大学任教或者搞科研都可以、出国留学,有了海外留学经历后,可以到外企工作,或者去跨国公司上班都是不错的。
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的由来----(注:只有我国使用电化教育一词)
电化教育一词,是本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究其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
陈友松和
戴公亮的说法,即1936年他们看到
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署出版的《学校生活》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把
西方国家已经崛起的
视听教育统称为Electrifying Education,认为可将它译作电化教育。但视听教育所包含的媒体或资源并不都与电有关,于是建议从视听教育手段中选取效果较好,需要用电的四种媒体,即幻灯、电影、播音、电视归作一类,并将采取这类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称为电化教育。
二是刘之常的说法,即电化教育是在1934年由
镇江教育播音以及幻灯等,都是利用电能来传播教学信息的,鉴于此该馆于1935年就已将
电影放映厅称为电化教育放映场。
三是
舒新城的说法,即电化教育是1933年
陈礼江任教育部社会
教育司司长时提出来的,其内容指教育电影和教育广播。
我国较为正式地使用电化教育一词始于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由各地选派学员参加。学员结业后,就将电化教育名称带回各地。这以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陆续正式使用电化教育名称,至今已不再使用该名称,都统一称为教育技术学。
专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