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考古为标志的现代考古学传入我国。勇开风气之先的北京大学,1922年即在国学门(后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马衡为主任的考古学研究室,外聘罗振玉、伯希和等为考古学通信导师。这是北大考古专业的前身。
1923年,在考古学研究室又成立古迹古物调查会。次年,古迹古物调查会更名考古学会。从此便开始了一系列考古工作:1925年,陈万里受考古学会委派参加美国哈佛大学华尔纳敦煌考古队;马衡赴朝鲜参观乐浪墓发掘;1926年,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联合组成东方考古学协会,在东北地区发掘貔子窝(1927)、牧羊城遗址(1928);1927年,与瑞典斯文·赫定联合组成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任中方团长,黄文弼作为团员在新疆罗布淖尔、吐鲁番塔里木盆地进行为期3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1929年,马衡、傅振伦调查河北燕下都遗址;1930年,与北平研究院等合组以马衡为团长的燕下都考古团,发掘燕下都老姆台遗址;接着又调查了洛阳的汉魏故城
1934—1937年,整理所藏金石拓本、文物和西北科学考察团存北大的居延汉简。这些工作为以后北京大学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1934年,马衡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改由胡适兼任考古学研究室主任。
1946年,北京大学因日本侵华而南迁8年后返京,成立以向达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为导师,开始招收考古研究生。
1947年,以胡适为首的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正式开始筹备博物馆,由韩寿萱出任馆长。
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苏秉琦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请郑振铎、裴文中、夏鼐林耀华郭宝钧诸先生为兼任教授。原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北京大学博物馆以及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合并成为考古教研室文物陈列室。同年,北京大学与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之后三年间共举办了四期,先后参加培训学员达346名,后大多在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学术研究均取得重大进展。基本上形成比较完备的教学、科研体系;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考古专业毕业生;师资方面,专业成立之初形成的以外请教员为主的局面也基本得到改变;其间还独立组织了河北邯郸、陕西华县、河南洛阳王湾、北京昌平雪山、山西大同云冈等田野考古发掘实习和古代建筑与佛教石窟调查实习。在成立之初,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就把培养学生的田野工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其中1957年的河北邯郸实习,是考古学专业开始自主组织的田野考古实习,制定了“调查—发掘—整理—编写报告”的完整训练模式,被中国考古学界称为“北大模式”。1958年,还开始了有计划的中国考古学教材的编纂工作。
70年代中后期,经过“文革”十年浩劫、教研活动数载停滞之后,考古专业开始步入兴旺发达的时期。
1975年,《中国考古学》各段讲义及其辅助教材已初步编纂出来。
1977年,随着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学位制度。
1981年,考古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点
1983年,北京大学的考古教学和学术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就是北京大学考古系正式成立。7月11日,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决定,考古专业从历史系分出而独立建立考古系,任命宿白为第一任系主任。
1988年,考古系更名考古学系,严文明任系主任,考古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高校重点学科。同年设立博物馆学专业,并开始招生。
1992年,李伯谦任系主任,考古学系与历史学系共同建立的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始工作。
1993年,国内高校第一所考古专业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建成开幕,为考古系的教学科研以及北京大学的对外文化交流创造了新的良好条件。
1998年4月8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扩办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又名“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这是北大考古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她既为考古学研究在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方面创建了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同时又为向校外延揽人才,吸引其他考古教学科研单位的优秀研究人员共同从事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这无疑为北大考古教学和研究获得更大和更全面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和动能,是北大考古教学和学术研究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000年,高崇文任主任。2002年5月4日,“考古文博院”正式更名成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高崇文任第一任院长。
师资力量
师资介绍
学院凝聚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方向均衡、规模效应明显的顶尖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含新体制副教授)17人,助理教授9人。同时还十分注重发挥退休老教授的作用和借助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力量。
学术带头人
苏秉琦先生所创建的学科理论推动了全国各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从1934年起,苏秉琦先生在陕西省的渭河流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加了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在他所著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48)报告中,就周秦文化的面貌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先周、先秦文化的问题。1950年,他参加了河南辉县战国墓的发掘和《辉县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1954年,他主持了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沿线的发掘工作,这对认识洛阳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商殷、两周、汉唐各时期的物质文化面貌及其发展的阶段性,是一项基础性的有意义的工作。在《洛阳中州路(西工段)》(1959)报告的结语中,他运用地层学类型学,对仰韶文化和商、周、汉、唐几种不同文化遗存的分期和性质进行了理论性探索。其中对东周墓葬的分期研究,为建立中原地区东周墓葬的断代标尺奠定了基础。1957~1960年间,他先后主持了河北省邯郸市涧沟和龟台龙山—商周遗址、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元君庙墓地以及洛阳王湾遗址的发掘,这些工作对揭示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面貌及其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考古类型学的新课题》等学术论文,就一些考古学文化的渊源、特征、发展途径等问题作了尝试性分析,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域分布的格局、系统等问题,提出了创见,并对此赋予研究方法的意义,在考古学界有广泛影响[ ]。
宿白先生是我国历史时期考古和佛教考古的开创者。曾多次主持北京大学石窟寺遗迹的考古实习,对国内主要石窟都作过测绘或部分测绘、记录和研究。1959年,还参加对西藏文物的调查。宿白先生运用类型学方法,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墓葬作过全面的分区分期研究,从而为研究这一时期墓葬制度的演变、等级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他结合文献记载,对这个时期城市遗址作了系统的研究。对当时都城格局的发展、演变提出了创见。宿白先生对宋元考古曾作过若干专题研究,其中《白沙宋墓》(1957)一书,成功地运用了文献考据与考古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宋元考古学的重要著作。在佛教考古方面,宿白先生开创性地用考古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石窟寺遗迹。宿白先生的主要学术论著还有:《中国石窟寺研究》(专著)、《藏传佛教考古》(专著)、《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专著);《北魏洛阳城与北邙陵墓》、《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隋唐城址类型初探》等,这些都成为历史时期考古的经典性著述。
邹衡先生素有“商周考古第一人”之称,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1952年,邹衡先生大学毕业后考入考古专业攻读副博士研究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考古学研究生。5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夏商周考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商周考古工作有开拓之功,在大量田野考古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夏商周三代考古学的体系和基本框架,提出了一系列在世界考古界和史学界引起震动的学术观点。如提出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郑州商城即商汤毫都、先周文化为姬姜二姓文化的融合等论点。他最早提出并论证了河南二里头遗址1至4期均为夏文化,首次对殷墟进行了文化分期,发现了西周燕国晋国的都城遗址,指导和参与过西周晋侯墓地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主要著作有《商周考古》、《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天马——曲村1980—1989》等,并参与编写了由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其中《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被学术界认为“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夏商周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严文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专家。从1958年起长期从事考古教学与研究,并且与田野考古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学方面,他先后开设了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考古学(上)、田野考古学、考古学导论和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8门课程,绝大部分为首次开设。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外国留学生,曾获北京市高校教学一等奖。田野考古方面,严文明先生主持或参与主持了河南洛阳王湾邓州八里岗、山东长岛北庄和江西万年仙人洞等数十处考古发掘项目,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陶器和稻作农业遗存,揭示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多种类型的聚落遗址,为复原中国史前和早期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科研方面,首先提出了比较全面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与分区方案,对农业发生、聚落形态演变、文明起源、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主体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对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学文化等基础理论也有所充实和发展。先后发表的著作主要有《仰韶文化研究》(1989)、《远古时代》(合著,1994)、《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1997)、《史前考古论集》(1998)、《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2000)和《长江文明的曙光》(2004)等。
李伯谦先生自1961年以来,一直在北大讲授中国考古学课程,参与建立完善了中国考古学相关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了3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李伯谦先生参加和主持过河南偃师二里头、安阳小屯殷墟、山西曲沃晋侯墓地、江西吴城、湖北盘龙城、青海柳湾等遗址的发掘。30多年来,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李伯谦先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对夏文化、先商文化、西周晋文化、燕文化及中国北方与南方地区青铜文化进行过深入研究。出版有专著《中国青铜器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系统勾划出了以夏商周文化为中心的中国青铜文化网络体系,探讨了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进程。1995年,李伯谦先生提出考古学研究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同年出任国家“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专家组副组长。2000年又参与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课题“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华夏文明的形成及其早期发展研究”项目的工作。2000年,出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
授课师资
北大考古拥有国内高校最完整的考古学科体系,学院凝聚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方向均衡、规模效应明显的顶尖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含新体制副教授)17人,助理教授9人。
学科介绍
考古学(Archaeology)属于人文学科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或者博物学的,2002年中国教育部将考古学类为一级学科
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具体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等分支。学习专业课后,不仅能够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还能通过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古人类学大大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在我国考古学做为一级学科,考古学专业衍生的标准二级学科专业为博物馆学专业、文物保护专业、科技考古专业、田野考古技术专业以及古代建筑专业文物鉴定专业属于博物学领域虽与考古学有交叉性和知识共通性,中国古代考古学、金石学与文物鉴定学存在同枝同源的渊源,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当代的考古学(1952年始)与当代文物鉴定学(2005年始)则形成了不同领域的两个独立学科。
人才培养
考古文博学院现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系;下设考古学、博物馆学两个本科专业,古代建筑、文物保护两个本科专业方向。研究生阶段则有旧石器时代考古、新时期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考古古文字、佛教考古、陶瓷考古、中西亚考古、科技考古、中国古代文物、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学等方向。学院还设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点和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的课程按本科、硕士、博士分层次设置。本科课程主要有《考古学导论》、《中国考古学》、《考古学技术》、《博物馆学概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文物保护概论》、《文物建筑导论》、《文化人类学》等专业课。本着学校本科阶段要淡化专业,提高素质的教改精神,学院将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加强了相关专业理论、方法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
学院拥有强大的教师阵容,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讲师16人,并每年外聘著名专家学者多人讲学、讲座,参与我院的教学工作。
学院每年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学生约200余人。学院正拟采取与国内著名研究机构联合办学的形式,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此外,学院每年还接收进修生、访问学者,并承担着国家文物局等委托的专业岗位培训等重要工作。
学院已培养出各类毕业生约2000余人,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的第一线,成为当地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海外学生学成回国后,更成为所在国家地区开展中国考古学教学研究的主力。
招生专业
考古学专业
考古学专业创建于1922年,是北京大学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专业现有以16名教授和10名副教授为骨干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除招收来自国内外的本科生外,还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并有博士后在站工作。考古专业作为国家唯一的该领域的重点学科,拥有一批在国内外考古界享有很高威望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考古教学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本院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精品项目“多卷本中国考古学”、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等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先后有19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获奖,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21世纪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是为了适应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在1988年创办的专业。专业创办以来,在国内外同行的支持和帮助下,已经拥有一支博物馆学的专业教师队伍,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系统开设了博物馆学各方面的课程,形成了本科生、研究生两级教学体系。专业还聘请了多位在京的国家博物馆学和文物研究的知名学者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员和研究生导师,科研和教学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国家文物事业的需要而创办的按专业对待的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招收理科考生,本科生毕业后还可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专业拥有自己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多种分析仪器及研究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专业科研成果丰富,承担的古代竹简的保护、土遗址防风化保护、文物风化机理及保护材料、脆弱纺织品保护加固材料等项目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有的已有突破性的进展。
考古学专业(文物建筑方向)
文物建筑专业方向是应国家文物事业的急需于1998年新设立的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复原的具有文物与文献并重素质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招收理科考生,本科毕业生除了可以继续攻读文物建筑方向的研究生外,其余毕业生可以选择文化遗产相关领域就业,如古代建筑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设计院、开设文化遗产相关教学内容的高等院校等单位工作。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考古学方向)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专业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元培学院联合设立的复合专业。目标是培养素质高、学识宽阔、基础扎实、适应力强的外国考古学人才,并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
本专业方向由考古文博学院负责组织实施考古学方面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训练,由外国语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外语教学。开设阿拉伯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7个语种方向。
办学条件
学院拥有图书资料室、考古教学标本室、考古技术室、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CAD制图室、专业教室、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教学设施完备,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
此外,学院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山东临淄桐林、河南邓州八里岗、山西曲沃曲村、陕西扶风——岐山周原暨周公庙等遗址处,建有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
机构设置
学院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行政部门
教研部门
科研机构
学团机构
1984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在苏秉琦、宿白、严文明等著名考古学家的关怀和支持下成立,是北京大学成立较早的学生社团。协会成立28 年间,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一批又一批会员的努力下,协会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北大学生社团中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社团。风雨三十载,协会积淀的是北大人文情怀,脚踏的是考古人上下求索的实践精神,书写的是中国公共考古事业的页页新篇。
自成立以来,协会一直本着“普及文物知识,宣传文物法令,增强文物意识”的宗旨,立足北大面向全社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加深会员对祖国文物的了解,唤起社会对祖国文博事业的支持。从举办高水平的讲座到放映有关文物知识的录象;从参观博物馆,到举办文物图片展,知识竞赛;从形式多样的街头宣传,到大型的假期调查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无数的观众,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对协会的活动给予了报道和肯定,许多考古战线的专家和圈外人士也给予了好评。协会多次被评为北大十佳社团,四大,八大优秀社团之一,并屡次获得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的表彰。1993年协会被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评为“文物保护先进单位”。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为祖国文博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作出了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青年考古学家》协会会刊
《青年考古学家》作为一个学术刊物,又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广阔天地。自创办以来已出版十一期,得到国内外读者的好评。更重要的是,通过会刊,协会加强了与全国众多文博单位和刊物的联系,加深了同各高校相关专业同学间的学习和交流。
在协会过去的18年的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老师们以及各文博单位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继续为“普及文物知识,宣传文物法令,增强文物意识”的宗旨而不懈努力同时也真诚希望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祖国的文博事业贡献力量!
学院科研
考古文博学院科研力量雄厚。设有教育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遗产地保护与研究中心等重要研究机构,以及实验设备先进的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通过这些机构,每年组织和实施一批重大研究课题,以及承担国家重要研究任务。在举世关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项目中,北大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队伍也即科研的主体,他们中的许多人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开拓性成绩,是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当然,这些科研成果也不断地体现在学院的教学之中。
考古文博学院正密切跟踪国际学术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科研实力,以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4月,学院已培养出本硕博毕业生3136人(含大专班52人),其他毕业生3578人,接纳了前苏联、越、日、韩、美、英、德、法、意、波兰匈牙利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墨西哥斯里兰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190名,将中国考古学推向世界。同时,学院曾先后邀请美、英、日、韩等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前来讲学,教师经常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访问、讲学或合作研究;并同美、日、土耳其、匈牙利、蒙古、波兰等国学者合作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举办了多场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和系列讲座(线上、线下)。通过这些交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教研水平和国际视野,促进了学科建设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官方网站.
历史沿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官网.
师资队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1 11: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