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作为
汉字文化圈的地理
专有名词源自中国
先秦时期,泛指
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但随着时代变迁,“关东”在中国的意涵有所变化,自明代,“关东”泛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
基本信息
秦、汉、三国时期的关东
三国演义书 第六回 焚金阙
董卓行凶 匿玉玺
孙坚背约
卓曰:“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
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
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
关东出相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多出宰相,典出《晋书·姚兴载记》。
秦汉时普遍用地处
崤山谷地的函谷关、
大散关作为区分东、中、西三大地域的
界标,分别称关东、
关中、
关西。以上等等表明秦汉关东由来。
历史演变
历史是最可靠的见证。不妨从历史的源头说起。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
尚书·
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
九州”,其中“
冀州”,已涵盖今
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冀部主要是
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为
幽州,即辽宁
北镇以西地区简称
辽西;分青州“东北”为
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
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
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
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不过是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时文化人把
远古时代的理想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地理概念。因为
尧舜禹三代还不具备形成国家的条件,自然也就不会有“州”的
行政区划与设置。尽管如此,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
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此四州之设,并不包括今
吉林与黑龙江两省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
考之史,春秋以前,尚未在
东北地区设制,仅以边疆民族朝贡来确认其土地与居民同
中原王朝的政治
隶属关系。据《
史记·
五帝本纪》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
山戎、
北发、息慎”。息慎即
肃慎,在
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
尧舜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
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
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
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
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
以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称。
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
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列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
襄平,置
上谷、
渔阳、
右北平、辽西、
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
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
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
秦朝时期
秦结束了战国长期纷争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防御
匈奴,集燕、
赵长城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为一体,如《史记·蒙恬列传》说:“因地形,用险制塞,起
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
燕长城的走向,仍把辽宁大部划入长城的藩篱之内,所置辽东、辽西与右北平三郡,是对燕制的承袭和进一步完善。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继承燕、秦之制,除仍设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前汉时增设
苍海郡、
玄菟郡、
乐浪郡、
临屯郡、
真番郡。这些郡都设于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其中,苍海郡仅设2年即废,至
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将真番、临屯两郡分别归并到玄菟郡、乐浪郡。这些郡已把今
松花江流域、
图们江流域,相当于今
吉林省及接近
黑龙江省地区,置于辖境之内,特别是把今朝鲜也分其地为四郡,归为汉的统一管辖之下。这表明,两汉时对关东的行政管辖进一步扩大了。以后,历朝不断扩大管辖范围,郡县州道设置也越来越多。随着
郡县制的巩固和完善,自然也促进了东北区域的最后形成。
就地区名称而言,自
秦汉以来,直至明中叶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涵盖今三省地区的总名称,惟辽东、辽西两郡之名沿用已久,以辽概指今辽宁而已。前述“东北”只具方位含义,而燕秦以后,逐步在今三省分设郡县,但汉人与各
少数民族不同处,行政区划各异,就是说,尚未统一起来,也就难用一个名称涵盖全地区。作为一个地区,必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诸方面形成大致的同一性,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而名称不过是对历史发展的一个界定。我们看到,从远古以“东北”方位泛指,再演变到具体的辽东、辽西,实际是一个地区的两部分,故后人合辽东西统称今辽宁省地为“辽”。这又与行政区划建制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说,没有行政区划就无法形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区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
燕国在今辽宁设郡,对东北区域的形成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意义。秦汉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北的行政区划,基本沿袭秦汉的设置,推行郡县制。这些郡县(州),都设置在今辽宁省境及朝鲜部分地区,而不及吉林和黑龙江省。对生活在现今吉黑两省与今内蒙古东部的东夷各族、
鲜卑、
乌桓等民族,另设
东夷校尉、
护鲜卑校尉、护乌桓尉等管辖。这些民族同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维持着安定的局面。
隋唐时期
从隋唐,中经辽金至元,约700多年,是东北区域形成与发展时期,突出表现,就是中原王朝对东北的行政区划,从原有的南部向北部即吉黑两省发展,并使全地区的行政区划完善起来,从而建立了中原王朝对全地区的统治,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代王朝,对全地区的发展尤有特殊的意义。
隋存在时间不过30多年,对东北的建树不明显,仅设
北平郡与
辽西郡,其辖境从今
河北省东北部辽宁西部地区。因为
高句丽处于
战争状态,隋对东北的行政管辖有限,高句丽没灭,而它自身却短命身亡。唐继其后,国力迅速强大,最终灭亡了高句丽,而且把行政建置推进至
黑龙江流域,开创了
区域发展的
新时代。
高句丽是在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被灭掉的。当年十二月,唐即设
安东都护府,恢复中央对辽东故地的行政管辖。不仅如此,而且将府治设在
平壤,汉江以北、东达
日本海的今朝鲜北部疆土归入中国的版图,置于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之下。但这种局面未能持续多久,随着府治的不断内迁,辖境也渐渐缩小。上元三年(676年),将府治自平壤迁辽阳市旧城,再迁至新城(今辽宁
抚顺高尔山山城),以后,又迁至幽州、
平州、
燕郡,直至迁到辽西故城,亦即
隋朝的辽西郡,约当今辽宁
义县大凌河东王
民屯附近。安东都护府治的屡次内迁,最重大的一个后果,就是放弃了中国应领有的今朝鲜北部的疆土,退回到汉魏时辽东郡的辖境,沿袭了唐以前历代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权。
在今辽宁西部地区,辽河上游
西拉木伦河及
老哈河流域,是契丹人聚居之地。唐朝在这里分设
营州都督府与
松漠都督府,其下各设所属契丹州,共有17个。严格地说,在契丹聚居地设置
行政管理机构,实始于唐,表明
契丹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已进入
中华民族的行列,同时,也与东北区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
奚族居住的老哈河流域,设
饶乐都督府;在霫族居住的今西拉木伦河以北,至大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分置真颜州、
居延州,今属内蒙乌珠穆沁旗一带。而在
室韦诸部落居住区所设行政机构已深入到今黑龙江省腹部。据考定,室韦部落的主要居住区是在
嫩江流域。约至唐中后期,在这一地区设室韦
都督。尤有重大意义的是,唐自建国初,至中期,先后在黑龙江流域
靺鞨人的居住区设置管辖机构。举其要者,如,著名的
黑水都督府,即设在黑龙江下游
黑水靺鞨所在地区;
忽汗州都督府设在今
俄国滨海地区东南的沿海一带。当
渤海国建立后,其国王受唐朝敕封为
渤海郡王,成为唐管辖下的东北地方政权。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共建有
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原黑水都督府所辖之地,直至辽东地区都并归为它的属下。
唐统治时期,特别是灭亡高句丽以后,在已有的建制基础上,对今
东北三省包括吉黑两省西部的内蒙部分地区,全面进行政治建制,系统而完备,远远超过了唐以前历代建制规模和水平。后虽归并于渤海国治下,却仍然是唐代中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代对今东北地区大规模的政治建制,有力地促进了本
区域经济、
政治与文化的
共同发展。尽管如此此时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名称,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可以涵盖今三省的区域名称。
这种情况,到了辽统一北方的时期,人们的地理概念有了新的变化,就是将今三省看作是一个大区域。这从辽代的军政建制得到了充分地反应。据《辽史·兵卫志》载,分“东北路
招讨司、东北路
统军司、东北路女直
兵马司”,各统所辖诸民族军政。其《百官志》又有“长春路
诸司,控制东北诸国”的说法。显然,在辽代已把地理方位——东北,引用为建制名称,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金代继承了辽代的习惯用法,仍以“东北路”设官职和机构。实际上,辽金两代已把相当现今东北地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故其军政机构皆以“东北”名之。比起建制虽属完备而名称各异的唐代,的确是一个进步。这它表明,辽金人已把同处一个地理方位的今辽、吉、黑三省视为一个整体,第一次把表示地理方位“东北”引为机构建制名称。这不仅仅是个名称的变化,还反映了人们的地理观念的飞跃。
元朝时期
元代承前启后,不仅确认辽金的东北区域观念,并把这种观念进一步巩固下来。如《
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这里提到的“东北”,恰恰是从如今之东北区域这个大范围说的。于是,“东北”这个概念,既是方位又指为区域。
“方位之称,原有辨方正位之义菜肴都设,更为建官施政之准。”地理之义,首在辨方位,很久以来,这已成为人们的
生活常识。据传,庖牺制八卦,把“东北”置于八方之一。
前引《
周礼》已把当时称为幽州的今经省东部及今辽宁西部的北镇与
医巫闾山,统称为“东北”。后随着疆土的扩大与开发,“东北”的涵盖面愈广,最后已将现今辽吉黑三省都概括在“东北”的范围之内。而随着元以前各王朝政权在这里相互承袭设官建制,并不断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本地区的认识,自辽始,以区域分划,设官而治,才将原为地理方位之名,概指为区域之名。
明朝时期
自明代以后,关东地区又有了一个新名称,这就是人人皆知的“关东”。此称之义,是指耸立于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泛称东北。又以山海关为限隔,则有关里(内)、关外之别称。东北这一区域概念的形成,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与长城特别是与山海关的修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说清东北之名的由来,首先不能不回顾长城自身的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地处北方的燕国,为防御“东胡”内侵,始筑长城。当时,还有
赵国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兴修维护自身安全的长城。但与东北有直接关系的是燕长城。据
考古学家测定,燕所修的这段长城,约自起于今之
张家口,向东北行,经
内蒙古多伦、独石等境,东经河北
围场县,自
赤峰,进入今辽宁省境,历建平、
北票、
阜新、
彰武、
法库、
开原,跨越辽河,再折向东南,经新宾、
宽甸,向东直达鸭绿江畔,长达24000余里,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囊括在长城以内。
秦始皇一统一天下,集燕、赵等国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成万余里,如《史记·蒙恬列传》说:“因地形,用险制塞,起光,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其中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燕长城的走向。秦始皇大修长城的主观意图,同燕、赵一样,就是防御北方强敌匈奴的不断内侵。辽东处长城以内,自无里外之分。
自汉代以后,历魏晋南北朝、隋、唐、
五代十国,至
北宋、辽金、元各朝代,除唐、元两代以其版图扩大,长城内属,无须修长城;还有北宋因北方主要是东北先后被辽金占据,也无条件修长城,其余各代皆以长城为保障,不间断地续修,不过是在
秦长城的基础上,或补修,或有所延长,总的格局
无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期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自西河总秦戍(大同西北)筑长城,东止于渤海之滨,即今山海关之地。这是一段新起的长城线路,为其后明在此筑山海关奠定了基础。应当指出,北齐所修的这段长城,第一次把辽东故地与内地分割开来,使它变成了“塞外”之地,与今吉林更远至黑龙江省境处于同等地位。
明朝大修长城并筑山海关,对东北区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尤其是赋于东北区域以新的名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明朝统一全国后,先后遇到两大劲敌,对它构成了严重威胁:首先是北方的蒙古,即元朝余部及其后裔。元被逐出北京,出长城北迁,仍然散居长城以北沿线的广大地区,与明朝保持对峙状态,终明之世,双方一直是战与和交替进行,是明朝北疆不得长期安定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散居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明初,这里尚属安定。明朝统治集团视蒙古为主要劲敌,实行以“东夷制北虏”之国策,即用女真人对付蒙古人。但到了明中叶,女真人自金亡沉寂了200余年后,重新崛起,不断叛乱“入边”袭扰,引发出一系列争端,直至规模不同的战争。至明后期,女真人变得更强大,在诸部统一于努尔哈赤以后,公开以武装叛乱,双方开始了长期对峙。明朝的这两个劲敌主要集中在辽东、西及它的西部和
西北地区,而蒙古还有相当部分活动在长城北及西北诸省之地。明初主修长城,主要是为防蒙古而设的防线。当辽东地区受到女真人袭扰时,明加修加固
辽东长城、筑堡建城,是以防女真人为目的的。
前叙北齐将
长城候船至渤海之滨,明帝
朱元璋决策,以此段长城为基础,不仅重修,整饬一新,而且在此建关城,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这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
魏国公徐达主持,率部创建关城,即今之山海关,至关城建成,遂专设山海卫,派驻重兵守御。山海关与一般建城的不同之处,就是把一座城同万里长城连为一体,反映了一种新的
防御体系的构想。关城背依雄峻的
燕山山脉,临万顷碧波的渤海,所谓“襟连沧海枕青山”,山海关之名,即源出此义。
山海关一经建成,很快就显示了它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军事上的
战略地位。山海关所在位置,恰好处于
河西廊的咽喉之地。从今辽宁
锦州直抵山海关下,长约400里,背靠医巫闾山,前临
渤海湾,于山海之间,仅一线之通。这一狭长地带,位辽河以西,故称为
辽西走廊。山海关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通道。在
军事技术与交通工具
不发达的三代,它的确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雄关。后来事实完全证明了这座雄关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后金在辽西徘徊了20多年,整整两代人都无法打破这座雄关的防御,只能望关兴叹,驻足却步,几度临关又几度无功而返。难怪古人称公布它:“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朝视山海关如命运攸关,正如明朝的一些战略家所说:山海关“内拱
神京,外捍夷虏,最吃紧处”神京,是指明都城北京。夷指东北的女真人,虏指北方的蒙古人。明朝用山海关来抵御“夷虏”的内袭,以保卫北京的安宁,维护它的统治。由此可见,山海关在明人心中是何等重要!
山海关的出现,华北与东北截然分开,自此便成为两大区域的天然
分界线。迄今,辽宁与河北两省的分界,大致仍按关城及其连接的一段长城为界。确切些说,山海关被囊括于河北省内,其省界已外延山海关以东大约30多华里。一座关城,成为华北与东北、辽宁与河北两区两省的大致分界线,这大概是
朱元璋及其属下徐达所始料不及吧!
实际上,在明初修成山海关及相连的长城,人们便有了内外之分的新的地理概念:把山海关以东的地方所称辽东,即今辽宁省境,统称“关外”,而把山海关以西亦即长城内侧,统称“关内”,后又渐称“关里”,有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
江南地区的人流寓关外,往往不直说省名,而泛称为“关里人”。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书如《
明实录》中,又把关外称为“畿东”、“京东”,与“关外”具有同等的含义。
明代在关东地区的行政建置,实际划分南北两个
大行政区。南部行政区,北自
开原(今辽宁开原市),南达
旅顺;西起山海关,东抵鸭绿江畔,相当于今之辽宁省境。这一地区,明称为辽东,此为
历史沿革下来的传统名称,又独称之“辽左”,以其位居京师之左侧,视同人之左臂,不可或缺。明为防御蒙古,特于沿长城一线设军事重镇9座,辽东列为“
九边”重镇之首。在这里实行
卫所制,大者为卫,小者设所苦干,分属于卫。总辖于本地区最高军政机构,称为“
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
辽东都司,治所设于辽阳。全地区设25卫,各派军队驻守。辽东为军事重镇,故其行政设施具有
军事管制的性质。比之内地,如同军事“特区”。
自开原以北,直至黑龙江两岸,东至乌苏里江以东达海,北抵
外兴安岭,这一广大地区总辖于设在黑龙江下游特林的
奴尔干都司,所属卫达400余个。与辽东不同的是,朝廷不派官,皆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酋长为各卫的指挥使司等官,管理当地民族。他们定期向朝廷朝贡,与明朝保持着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所以明称这一地区的
卫所“羁縻”卫所,不过是笼络之意。这就是说,明实行“以夷制夷”的政策,间接统治。这样,在整个东北地区,以两大都司分辖南北,构成了明统治关东的政治与军事体系。从两大都司及其辖境的划分,明显地反映了民族间的根本分野。辽东都司所辖为
汉民族的聚居区,而开原以北为各少数民族散居区域。明朝如此划分,最鲜明地体现了历代所谓“
华夷之辨”的传统思想。因为开原以北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不在明朝直接派官的管辖之内,当时所“关之东”、“关外”,一般来说,是指辽东都司所辖的辽东地区。不言而喻,在明代中后期习称的“关东”之名,是很有局限性的。
自秦汉迄至明,历代在今东北的行政区划不同,机构不同,名称也各异,这是很自然的。明朝与历代更有不同之处,集中反映在严内外之限。它出防蒙古人的高度戒备心理,也对女真人保持警惕,严加限定他们进入辽东地区,仅设开原三个关品,作为他们的入贡的贡道。这三个关是:一原东南的广顺关,又称为南关;开原之北的镇
北关,称为北关;开原西的
新安关。前二关是
海西女真入贡之路,后一关是蒙古
兀良哈三卫的入贡之路。由明朝发给他们的
敕书,各有限量,惟其持有敕书的人才允许进关入贡。其他女真人或蒙古人是不可以随意进入辽东的。如进入辽东,也只有从上述三个关口可进。除了这种严格限制外,也在辽东与他们交界的地方如
广宁(辽宁北镇)、开原、
抚顺、庆云(开原西)等开设马市,或称为农牧集市,允许少数民族来此与汉人贸易。开市与
闭市均有时间限制,当集市结束,他们必须返回自己的,不得留于辽东。
清朝时期
满清在入主中原前的28年(1616—1644年)中,与明朝激烈抗争,并于1644年趁
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政权的机会,进军中原,占领北京,
南明小朝廷经过若干年的抵抗后也最终失败,明帝国灭亡。
清朝是
满族创建的一代
封建王朝。它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全国建立了具有
满族文化特色的
政治制度。东北是它的故乡,被清朝统治者尊为“
龙兴之地”,因而受到格外重视,很快设官建制,逐渐完善起来。自清朝定都北京后,以
盛京(
沈阳)为留都,设文武大臣驻守其地:“自山海关以东,留都之地,统以盛京、
吉林、黑龙江
三将军。”这是清入关初,以留都总管三省一切军政庶务。顺治三年(1646年),改为
奉天昂邦章京,乃全权掌管三省。以后,三省分治,各设独立行政机构。今吉林省初设于顺治十年(1653年),称
宁古塔昂邦章京,兼辖黑龙江,即两省为一个机构所辖,治所设于宁古塔(黑龙江
宁安)。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治所迁至吉林乌拉城(今
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简称
吉林将军。今辽宁省是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称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简称
盛京将军。黑龙江省设治,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反击
沙俄前正式设立的,名称即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简称
黑龙江将军。治所初设于
瑷珲城(即
旧瑷珲)。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再迁至
墨尔根(今
嫩江县),三十八年时,又迁到
齐齐哈尔,此为
将军衙门的长久治所。
这就是清代东北三将军之由来。“三将军”虽不是行省名,但实际上是三个行省,建置与内地所设总督、巡抚有别,具有军事管辖的性质。清朝在东北、北部与西北的“
三北”地区仅设将军衙门制,突出了边疆地区军事的重要地位。还须指出,三将军所辖地区及名称,与之吉林、黑龙江、辽宁相合,但各自所辖范围、疆域,大小,确有很大差别。如,清代吉林疆域,南北长,东西窄,其东至日本海,东北达
库页岛,南抵长白山,西至威远堡,西南至英额门。全省疆域远比吉林大得多。尽管如此,三省正式成立,体制完备,奠定了当代三省的版图。
清朝为政,反对“
华夷之辨”,自称“中外一家”、“满汉一体”,在一个政权的统一治理下,无内外之分,所以,清入关后不再修长城。以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发出不修长城的谕旨为标志,自秦始皇始修,为历代所依赖的这座长达万余里的人工
防御工程,已维持了2000年,至此正式废除。
清朝废长城,却不废山海关。这座雄关,对于清朝来说,仍有重大的意义。它保留山海关,一是稽察往来商旅,抽取税收,对国家有利是为保护它的“龙兴之地”,严禁内地人通过山海关进入东北,免致破坏了它的风水“龙脉”。自康熙时就实行封禁,为后世的遵循,厉行封禁长达200年左右。山海关就成了清朝封禁东北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关口。显然,在长城失去任何作用的情况下,惟独山海关及其相边的一段长城,却在新的时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换言之,山海关依然是限隔内外的一座
界标。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是作为清朝的政治与经济的“特区”而受到严格保护。
前文说到,明代所形成的“关东”的地域概念,主要是指辽东地区。而到了清代,关东的区名已经扩大,就是说,已远远超出关东即盛京的范畴,把吉林、黑龙江也涵盖其内。
早在努尔哈赤起兵的过程中,首先吞并了
建州女真。次及
海西女真、东海部女真。在建后金政权前后,散居在辽东地区以外的大部女真已被吞并。当进入辽东地区,又把世居于此的广大汉人也变成
后金贵族的
包衣。其子皇太极继位后,屡次袭击黑龙江中上游的呼尔哈人、索伦人(实际也是女真人的不同部族。这些部族后发展成如
鄂温克、
达斡尔、
鄂伦春等族)。截止到1635年,皇太极宣布自此废除
诸申的族号,改称“
满洲”,标志着新的
民族共同体即今之满族最后形成。
满族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华民族的行列,彻底改变了明代关东建州女真、海西女真、
野人女真互不统属的各自分散的状态,形成了一个整体民族。由此引起的地域关系大变化,是彻底废除明代所筑辽东
边墙及开原三关的藩篱,再无内外之分,整个关东地区从政治上及
民族关系都连为一个整体。在满人的心目中,无论是盛京、吉林、黑龙江,都视为她的发祥之地。因为他们的祖先确实源起于黑龙江流域,后离故土南迁,经吉林,进至朝鲜北部,最后辗转回迁至辽宁省境,定居于
新宾的
赫图阿拉(今称永陵乡)。在皇太极为其父纂修《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时,开宗明义,把关东的名山――长白山定为其祖先的诞育之地。因此,长白山同努尔哈赤创业的赫图阿拉一样重要。这就是说,在清代的地域观念上,已把辽阔的东北看成是一个没有区别的完整的地区。前叙清入关初,以盛京大臣总管全区,恰是这种地域观念的具体体现。后以东北疆土辽阔不便管理,始将全区折为“三将军”。但从整体上,清朝把三省列为“封禁”地区,受到特别保护。这就使关东地区在全国各
水管站区中处于
特殊地位。它是有清一代的政治与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