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
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国祚七世纪有余,地跨今中国
东北地区与
朝鲜半岛北部。
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
高丽(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国号
高句丽,《
后汉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
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学者
罗新认为“高句丽”的本意是“山城”。
5世纪后期,高句丽改称“高丽”,高句丽出土文物“
延嘉七年铭金铜如来立像”、“中原高句丽碑”均称本国为“高丽国”,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册封为“高丽王”。但是,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朝鲜半岛出现的
王氏高丽并非其继承国。因为两个政权立国时间悬殊并且历史发展归属不同、统辖区域不同、辖境内民族构成不同、王氏高丽的王族也并非高氏高丽的后裔。
高句丽改称高丽的具体时间和原因,学界也有不同说法。
李殿福先生认为高句丽改用“高丽”是在
南梁,
梁武帝普通元年册封高安为“
宁东将军高丽王”时将国名改为“高丽”。
孙进己先生据《
魏书·冯文通传》 记载, 认为 435 年以前高句丽已称高丽。杨保隆先生认为高丽为高句丽的简称,4 世纪末已经出现,至迟在 5 世纪末6 世纪初高句丽人也使用高丽简称了。高丽简称出现后,与高句丽(骊)全称交替出现于史籍百多年, 隋唐时期完全取代了全称。
魏存成先生认为改称高丽应是 5 世纪末,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并用, 至隋唐不再见高句丽的名称了
为了对这两个政权加以区别,在当今的历史研究中,一般将高氏高丽称为“高句丽”、王氏高丽称为“高丽”。
历史
建立政权
公元前37年,扶余人
朱蒙建立高句丽于
沸流水畔之
纥升骨城(今辽宁
桓仁五女山城,亦有观点认为在桓仁县城附近)。其建国传说最早见之于
好太王碑碑文。其碑文第一部分称:“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
天帝之子,母河伯郎,剖卵降世,生而有圣德……命驾巡幸南下,路由夫余奄利大水,王临津言曰:‘我是
皇天之子、母河伯女郎—邹牟王,为我连葭浮龟。’应声即为连葭浮龟,然后造渡,于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此外,中国史书《
魏书》及朝鲜半岛史书《
三国史记》等史料记载了更详细的高句丽建国传说。这些传说故事反映出朱蒙(邹牟)是扶余王室的
庶出王子,其母可能只是个侍婢,朱蒙因权力之争从北扶余出走,可能带走了一个小部族,这构成了日后高句丽的王族(
桂娄部),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初,合并了周边一些小民族和政权。
高句丽建国之初的国号可能不是高句丽,而是“
卒本扶余”。公元14年,卒本扶余占领了
新朝玄菟郡高句丽县,由此改称“高句丽”。有学者认为在高句丽县曾有“句骊胡”,属于沸流部,与卒本扶余并非一部,
王莽政权所杀的高句丽侯
騊即属于此部。騊被杀后,朱蒙之子琉璃兼并了高句丽县的“句骊胡”,借用其名,改称“高句丽”。
东汉时期
公元3年,高句丽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
国内城”。此后400多年,高句丽政权一直定都于此。东汉建立后,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逐渐强大起来。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春,高句丽“入辽东寇略六县,太守耿夔击破之,斩其渠帅”,高句丽“王军大败”。于是,高句丽于109和111年两次遣使到东汉政府主动调整关系,最重要的结果是公元111年(
汉安帝永初五年)
高句丽太祖王“遣使如汉,贡献方物,求属玄菟。”即在
高句丽县已不存在的情况下,高句丽主动请求东汉中央政府将其归属
玄菟郡管辖,从此高句丽成为了由东汉郡级政权管辖的地方王国,这种关系维持到了公元118年。
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玄菟郡太守耿临侵略高句丽, 斩首数百级,高句丽王
伯固亲自乞求投降,汉灵帝便将高句丽领土划归东汉
辽东郡治下。熹平年间(172-178年),又改属玄菟郡治下。
东汉末年,
辽东郡被
公孙度控制。公元197年,高句丽国王
高男武去世,其妻
于王后拥立
高延优(
伊夷模)为王。
高发歧大怒,围攻高句丽王宫,然而国内无人拥护高发歧,
高发歧便投奔公孙度,借兵3万反攻高句丽国内城,结果失败,高发歧自刎而死。此时国内城经过战争破坏,已经不能作为国都。
伊夷模便于公元198年下令修建
丸都城,并于公元209年迁都
丸都城。
复兴扩张
三国时期,高句丽主动与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正始五年(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
丸都城。高句丽
东川王逃到
沃沮。
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很快就撤离了。不过仅仅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
到魏晋南北朝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使高句丽得以更加发展。其间,高句丽向中原各王朝称臣,还受到过
曹魏和
慕容鲜卑政权的两次打击。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的机会,于“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了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然后于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南进朝鲜
建兴二年(314年)秋九月,高句丽“南侵
带方郡”,取得了对朝鲜半岛北方的统治。
高句丽第十九代王
广开土王谈德(392至412年在位)执政之时,向外扩张的势头越来越猛,除了南征百济、北讨
契丹、
夫馀外,约在广开土王十三年(404年)全部占领了玄菟、乐浪,使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国的领域空前扩大了。
高句丽的扩张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咸康八年(342年),丸都城受到
前燕攻击。咸安元年(371年),百济
近肖古王率军进攻高句丽的平壤城,高句丽
故国原王出兵交战,被流矢射中,当月二十三日去世。
高句丽
小兽林王继位后,开始加强高句丽国内的稳定和统一。新的法律出台。咸安二年(372年)立从中原引入的
佛教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
太学”。 小兽林王还对高句丽军队进行了改革。
元兴三年(404年),高句丽广开土镜,高句丽平安
好太王攻占辽东之地。
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根据好太王的儿子
长寿王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在一次与扶余的战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后来好太王兼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
靺鞨部落;在军事上对百济形成了绝对优势地位;并在新罗与百济,
伽倻和
倭的战争中迫使新罗屈服。
义熙九年(413年),
高句丽长寿王登基。由于百济和新罗的对抗,元嘉四年(427年),长寿王迁都到
平壤,以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长寿王延续了其父好太王的扩张政策。五世纪末,长寿王又吞并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与北魏交锋;并保持了对新罗的控制。
长寿王时代的高句丽版图,东临日本海,南至
牙山湾/竹岭,西至辽河,东北尽有
挹娄之地。
改称高丽
中国
南北朝对高句丽王进行册封时, 对其国号的称呼出现变化,将“高句丽”改称为“高丽”。
从史籍记载看,最早使用“高丽”名称是在
刘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七月乙亥,征东大将军高丽王高琏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宋书》卷六《孝武帝纪》)。 479年齐代陈后,对高句丽王的册封均采用高丽名称。
学者推测最早册封高句丽为高丽的是
南齐,于是高句丽因南齐的册封而改国号为高丽,这在韩国出土的两件5世纪末碑铭文已经证实。在向
北魏朝贡时,高句丽使臣奉上国书,自称“高丽”,北魏亦因之册封其国主为“高丽王”。
高句丽在5世纪末改称“高丽”后,经过了一段“高句丽”与“高丽”称呼并用时期,直至隋唐时期,史籍中就不再见“高句丽”之名了。
内部纷争
高句丽在六世纪达到鼎盛。
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
安原王继位。在安原王时期,王室间的纷争加剧。两政治集团对王位继承进行争斗。最后年仅8岁的
阳原王登基。不过对权力的争夺并没有结束。反对派的幕僚们开始建设自己的军队,对自己的领地进行实际上的控制。内忧外患,6世纪50年代,高句丽北部受到
游牧民族的袭击。但高句丽内部的幕僚争夺依然继续。
大宝二年(551年),百济和新罗为摆脱被高句丽奴役的地位而开始联合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丢失朝鲜半岛中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肥沃的
汉江流域。百济新罗联盟的主战者百济在对高句丽的战争几乎精疲力尽。承圣二年(553年),新罗以帮百济的名义出兵。但却对百济发动了攻势,最后将整个汉江流域全部纳入囊中。怒于新罗的背叛,
百济圣王第二年攻新罗西部以报复,但被新罗擒住,后被处死。
与隋之争
隋文帝时期
开皇十七年(597年),平阳王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
韦冲击退。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命汉王
杨谅、
上柱国王世积为
行军元帅,
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即今
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今山东掖县)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九月二十一日,水陆两路被迫退还。隋军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的人死亡了。隋军撤退。
婴阳王高元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罢兵,待之如初。
隋炀帝时期
高句丽王高元不遵籓礼,
隋炀帝决定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汇合于涿郡。除了军队以外,另外长期来往在路上的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在一征高句丽之前,隋炀帝为了征高句丽,过度残暴的征敛百姓,导致百姓困穷,百姓的物资与民力都衰竭了,当顺民就会遭遇承受不了的冻馁,很快就会面临死亡,剽掠反而能活的久一点,于是百姓开始聚集起来反抗。
王薄、豆子颃、
窦建德等等百姓农民起义,从此开始,百姓农民起义蜂起,不可胜数,攻陷城邑。隋炀帝命令
都尉、
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抓获就斩杀,但是仍然有更多的百姓农民起义出现,仍然禁止不了百姓农民起义。
大业八年正月(612年),出征的隋朝士兵全部集中于
涿郡,有军人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此外为其运输物资的
民夫是军人数量的两倍。大业八年三月底,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因为隋军造的桥距离岸边还差数米,所以隋军赴水与对岸的高句丽军交战,结果隋军死亡甚众,隋朝左屯卫大将军
麦铁杖与
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之后隋军加长了桥梁,终于渡过辽河,在东岸击败高句丽军。最开始隋炀帝在辽水会师的时候,隋炀帝为了防止将领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去争取功劳名声以邀勋赏,所以命令他们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隋炀帝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而是先上奏隋炀帝,等回复命令到达,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隋军仍然没有攻下辽东城。即使之后炀帝亲自到前线指挥,但士气已经衰落的隋军在辽东守军的顽抗下又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拿下这个城池。高句丽的其他城市也坚守,隋军没有攻下。
右翊卫大将军
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进入
浿水(大同江),然后率领精兵四万登陆攻打平壤,结果高句丽打的来护儿大败,隋军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
宇文述等人率领隋军30万5千人,被高句丽打的惨败,隋朝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过辽河时,有30万5千军人,等到返回辽东城时,只有2700人,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遂以惨败而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
御驾亲征高句丽。正月,炀帝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还开始召募百姓为
骁果。
杨玄感因为杨广的猜忌而决定造反。在隋炀帝第二次亲征高句丽时,杨玄感造反。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隋军众心汹惧,混乱的失去了部署划分,诸道分散。高句丽出动数千士兵追击,因为隋军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隋朝后军仍然有数万人,高句丽跟随抄击,最后的羸弱数千人被高句丽杀掠。杨玄感的叛乱被迅速平定。
隋炀帝第三次亲征高句丽: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下诏再次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35]三月,隋炀帝到达涿郡,隋军士卒在路上逃亡相继。隋炀帝到临渝宫,祃祭黄帝,斩杀叛军者以衅鼓,仍然无法阻止人们逃亡。秋,七月,隋炀帝车驾到达怀远镇。这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高句丽也困弊,隋朝来护儿趁机要向平壤进军,高句丽王高元害怕,于是遣使请降,囚禁并送回
斛斯政。隋炀帝非常高兴,遣使召来护儿率军返回。高句丽的请降,并非真正归附,只不过是诈退隋军的一种缓兵之计。而“自负才学”的杨广,对此却未能识破,竟下令班师还朝。来护儿认为此时正是攻破高句丽的好机会,想继续进攻,不肯奉诏,但是诸将听从隋炀帝的命令,都请返回,来护儿才奉诏退军返回。
隋炀帝对高句丽发动战争,连年征战使数百万人丧生,过度残暴的征敛与统治引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时,就开始爆发
隋末农民起义。至隋炀帝第三次征高句丽,各地大量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十月,丁卯,隋炀帝到达东都,己丑,到达西京。征高句丽王高元入朝,高元却没有来。隋炀帝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最后没有成行。
在隋炀帝第三次征讨时,高句丽王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还俘获大批隋人不放还,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高句丽还在,隋朝却大乱灭亡,
北周留下的丰厚遗产被败坏殆尽,隋炀帝造成的大乱严重削弱了华夏,导致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还留下严重分裂内战,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而
东突厥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极盛程度,突厥可汗将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法
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华夏面临被突厥灭亡的危险。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华夏被大乱严重削弱,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
与唐之争
唐太宗时期
唐初贞观年间,唐朝攻灭东突厥汗国、
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国,打败
薛延陀汗国,四夷威服。贞观十七年(643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句丽。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
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又以李世勣(
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向辽东进军。因为唐太宗动用的军队数量远少于隋炀帝杨广动用的,给百姓造成的负担远小于隋炀帝杨广造成的,所以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出现百姓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与徭役,而唐太宗征高句丽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唐太宗说:“炀帝无道,征辽东时,人们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与徭役。朕现在征高句丽,都是选那些愿意出征的人,募十得百,募百得千,一些没能跟随出征的人,都愤叹郁邑。”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勣率军到达
幽州。三月,唐太宗的车驾至定州。唐太宗亲自慰问生病的士兵,把他们托付给州县治疗。有很多人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都说“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唐太宗不允许。
夏,四月,李世勣(李勣)率军自通定渡过辽水,到达玄菟。高句丽非常害怕,城邑都闭门自守。李道宗率数千士兵到新城。张俭率军渡过辽水,向建安城进军,击败高句丽兵,斩首数千级。李世勣攻占高句丽的
盖牟城,俘获两万多人,粮食十余万石。张亮率军从东莱渡海,进攻
卑沙城。程名振率军在夜里到达,王大度为先锋。五月,唐军攻占卑沙城,俘获男女八千人。分遣总管丘孝忠等曜兵于鸭绿水。
李世勣率军到达辽东城外。高句丽步骑四万来救辽东城。李道宗将四千骑兵迎战,李世勣也引兵帮助李道宗,打败高句丽军。唐军斩首敌军千馀级。
李世勣率军攻辽东城,唐太宗率精兵与其汇合。唐军攻占辽东城,杀敌一万多人,俘获敌军一万多人,还俘获男女四万人。以其城为辽州。
唐军进军白岩城。
李思摩被弩矢射中,唐太宗亲自为其吮血。将士闻之,没有不感动的。高句丽
乌骨城派一万多军队支援白岩城。
契苾何力率八百骑兵去攻击他们。契苾何力亲自杀入敌人的阵地,被刺中腰,
薛万备救出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捆住伤口,继续作战,跟随他的骑兵奋力进攻,打败高句丽军,追杀数十里,斩首千馀级,因为日落天黑而停止。
六月,唐军占领白岩城。以白岩城为
岩州。以盖牟城为
盖州。
车驾从辽东城出发,到达
安市城外。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率高句丽、靺鞨兵十五万来救安市城。延寿率军到达距离安市城四十里的地方。唐太宗命令
阿史那社尔率一千突厥骑兵去诱敌,刚交战就假装退走。高句丽军争相前进,到达安市城东南边八里的地方,依山列阵。唐太宗亲自与
长孙无忌等人以及数百骑兵到高处观察山川形势,可以伏兵以及出入的地方。唐太宗命令李世勣率军队一万五千设阵于西岭,长孙无忌率精兵一万一千为奇兵,从山北出狭谷去攻击敌人的后方。唐太宗亲自率领军队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命令各军听到鼓角声就一起出击奋力进攻。延寿看到李世勣布阵,结阵要作战。唐太宗望见长孙无忌军尘起,命令作鼓角,举旗帜,各路军队鼓噪并进,延寿等人大惧,想分兵抵御。唐将薛仁贵大喊的冲入高句丽军阵,所向无敌。唐军进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斩首两万多级。
延寿等人率领剩余的军队依山自固。唐太宗命令诸军包围之。长孙无忌撤了桥梁,断了高句丽军的归路。延寿、惠真率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唐太宗选出耨萨及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迁往内地,其他的都释放,让他们回平壤,他们都举起双手以头顿地,欢呼声传到数十里之外。此外,这一战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多领,以及其他大量兵器。高句丽全国都非常震惊害怕,后黄城、银城的高句丽人都自己弃城逃走,数百里没有人烟。
九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未能攻克。时近深秋,唐太宗因为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将尽,所以班师还朝。
唐太宗是从容班师。班师时唐太宗还耀兵于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迹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辞,唐太宗赞赏安市城主的坚守与忠诚,赐给安市城主缣百匹。之后的返回路上,唐太宗听说太子来了,为了尽快见到太子,唐太宗还骑马奔驰,这种情况下骑马奔驰,由此可见,在征高句丽以及班师过程中,唐太宗显然没有受伤。
唐太宗因为没有攻灭高句丽而认为没有成功,而后悔,但是唐军的战果远大于损失。此次唐太宗征高句丽,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到中国,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高句丽首级达到四万余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800、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唐军士兵死了接近两千人,马匹死了八千匹。(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唐军取得多次大胜,单是其中消灭高句丽的高延寿高惠真15万军队的那次,唐军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
唐太宗回朝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派
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太宗采取了这一建议。以后,唐军采取了对高句丽发动骚扰性攻击的策略,共有以下几次: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
牛进达、李勣、李海岸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句丽。李勣率军渡过辽水,途经南苏等数座城,高句丽兵多背靠城墙拼战,李勣将他们打败,并焚烧其外城后回师。牛进达、李海岸率军进入高句丽境内,经历一百多次战斗,战无不胜,又攻克石城。进军到积利城下,高丽兵一万多人出城迎战,李海岸将其击败,斩首二千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十二月,高句丽王让他的儿子莫离支任武入朝谢罪。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古神感率唐军渡海攻打高句丽,遇到高句丽军步骑5000,唐军在易山击破了他们。当晚,1万多高句丽军袭击古神感的船,再次被古神感击败。
薛万彻率唐军渡过鸭渌,到达
泊灼城,高句丽人害怕,放弃邑居而逃跑,大酋所夫孙抵抗,薛万彻击斩所夫孙,又击破3万高句丽援军。百济与新罗也参与进了唐与高句丽的战争,百济攻破的新罗13座城。
唐高宗时期
永徽五年(654年),安固率领高句丽军与靺鞨兵攻打契丹,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把他们打的大败。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
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
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
苏定方率军击高句丽。夏,五月,程名振等人渡过辽水,高句丽见程名振等人的军队少,就开门渡过贵端水来迎战,程名振等人奋力攻击,击败高句丽军,杀获千馀人,焚烧了敌人的外城以及村落而返回。显庆三年(658年)六月,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将兵攻高丽之赤烽镇,拔之,斩首四百馀级,捕虏百馀人。高丽遣其大将豆方娄帅众三万拒之,名振用契丹兵迎击,击败高句丽军,斩首二千五百级;显庆四年(659年)年,唐右领军中郎将
薛仁贵在横山击破高句丽将领温沙门。
显庆五年(660年),百济恃高句丽的援助,多次侵略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于唐朝。唐朝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
刘伯英等水陆十万军队伐百济。以新罗王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新罗之众。苏定方率唐军从成山渡海,百济据熊津江口以抵抗唐军。苏定方率唐军击破百济军,百济死数千人,其余都溃逃了。苏定方指挥唐军水陆齐进,直接向百济的都城进军。百济动用全国兵力来交战。唐军大破百济军,攻灭百济,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次子以及各城都投降于唐军。百济有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唐朝在百济设置熊津等五都督府。
唐朝攻灭百济,使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唐朝派契苾何力、苏定方、刘伯英、程名振率军分道进攻高句丽。
龙朔元年(661年),唐朝募河南北、淮南六十七州兵,得四万四千馀人,前往平壤、镂方行营。以
鸿胪卿萧嗣业为夫馀道行军总管,率领
回纥等诸部兵前往平壤。
当初,苏定方打平百济,留下
郎将刘仁愿守百济府城,又以左卫中郎将
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王文度渡海时去世。百济僧道琛、旧将福信聚集人众据守周留城,从
倭国迎来原先的王子丰立之,率军在府城包围刘仁愿。唐高宗下诏任命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统帅王文度的军队,顺便征发新罗兵,以援助刘仁愿。刘仁轨御军严整,所攻击的都成功打下了。百济在熊津江口立两栅,刘仁轨率军与新罗兵一起攻打,攻破之,杀死、溺死敌人一万多人。道琛等人解除府城的包围,退守任存城。新罗粮尽,返回。道琛自称领军将军,福信自称霜岑将军,招集徒众,势力越来越大。刘仁轨兵少,与刘仁愿合军,休息士卒。唐高宗下诏新罗出兵,新罗王春秋奉诏,派他的将军金钦统帅军队援助刘仁轨。到达古泗,福信截击,击败了金钦。金钦返回新罗。
唐高宗派
任雅相、契苾何力、苏定方、萧嗣业率军水陆分道并进。七月,苏定方在浿江击败高句丽,多次作战都胜利了,包围了平壤城。九月,契苾何力到达鸭绿水,莫离支男生用数万精兵守之。契苾何力到达后,正赶上层冰大合,契苾何力率军乘冰渡水,打败高句丽军,斩首高句丽军三万级,其余都投降于唐军,男生孤身逃回。
龙朔二年(662年),
庞孝泰与高句丽在
蛇水之上交战,战败,与他的儿子十三人都战死。另一道的苏定方包围平壤却没有攻下,遇到大雪,解围而返回。熊津都督
刘仁愿、带方州刺史
刘仁轨在熊津之东大破百济:刘仁愿、刘仁轨先是攻占百济的支罗城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栅,杀死以及俘获很多敌军,分兵守之;百济增加军队防守险要的真岘城;随后刘仁轨仍然攻占了真岘城,打通了新罗运粮之路。刘仁愿上奏请增加士兵。诏发淄、青、莱、海之兵七千人去熊津。百济王派使者到高句丽、倭国(日本)求援军来抵抗唐军。
龙朔三年癸(663年),百济与日本援助高句丽。孙仁师、刘仁愿与新罗王法敏率陆军前进,没有遇到日本军。刘仁轨率水军与粮船从熊津入
白江,在白江口遇到日本军。刘仁轨指挥唐军四次击败日本军,焚烧日本船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济王丰逃到高句丽,王子忠胜、忠志等率众投降,百济全部被平定,只剩下任存城还没被唐军攻下。
黑齿常之投降于唐军。不久之后唐军攻占任存城。
乾封元年(666年),高句丽
泉盖苏文死,长子泉男生继任
莫离支,出巡,指派他弟弟
泉男建、
泉男产留下治理国家政事。泉男建趁机取得国家,自任莫离支,发兵讨伐泉男生。泉男生逃跑,驻守另外的城邑,让他儿子
泉献诚到唐朝求救。六月,壬寅(初七),唐朝任命
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泉男生;任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又任命
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共同讨伐高句丽。
九月,庞同善大破高句丽军,泉男生率领部众与庞同善会合。唐高宗下诏,任命泉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
冬季,十二月,唐朝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安陆人赦处俊为副大总管,以进攻高丽。庞同善、契苾何力同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并仍兼安抚大使;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
独孤卿云、
郭待封等,都受李勣指挥。
乾封二年(667年),李勣攻占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守城。高句丽十五万军队驻扎在辽水,高句丽还有数万靺鞨兵据守南苏城。契苾何力指挥唐军攻击,击败敌军,斩首一万多级,乘胜攻占七座城。于是率军返回与李勣汇合,一起攻占辱夷、大行两座城。
李勣攻下高句丽16座城。泉男建派兵攻击唐军庞同善、高侃在新城的军营,被唐军薛仁贵击破。高侃进军到金山(在今辽宁昌图西),与高句丽交战,不利,薛仁贵率唐军横击,大破高句丽军,斩首5万馀级,攻占南苏(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西木奇镇)、苍岩(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合。
政权灭亡
总章元年(668年)二月,薛仁贵率三千人大破高句丽军,杀获一万多人,攻占扶余城(今吉林四平),扶余川中40余城都望风归降。泉男建再次派兵5万救扶余城,在薛贺水(又称萨贺水,即今辽宁丹东西南赵家沟河)与李勣军遭遇,唐军大破高句丽军,斩获3万多人,乘胜攻占大行城(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
到了总章元年(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句丽王
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全部平定。
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
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
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高句丽第27代国王
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根据
司马光《
资治通鉴》的记载,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留居辽东的有的流入靺鞨或突厥,后来又大部分与汉族融合在一起;留居
朝鲜半岛的多流入
新罗,与新罗居民及之前亡国的百济遗民等共同组成
朝鲜半岛的统一民族 。自此,高句丽国不再存在于世。
疆域
好太王时期,高句丽疆域:西部达辽河流域,今辽阳-铁岭一线;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已跨过大同江,直抵汉江北岸。
北朝之末,高句丽国东至新罗,西北渡辽水至营州,南至百济,北至靺鞨。
长寿王时期,高句丽南部疆域进一步扩张,基本控制了汉江流域。
政治
中央官制
高句丽的官员分为十二级,分别是:大对庐,或叫吐捽;郁折,主管图簿;太大使者;帛衣头大兄,掌管国政,三年更换一次,称职的则不受限制;大使者;大兄;上位使者;诸兄;小使者;过节;先人;
古邹大加。有六十个州县。大城设置一位
傉萨,相当于都督;其他城设置
处闾近支,亦称为道使,相当于刺史。有参佐,分干。有
大模达,相当于卫将军;末客,相当于中郎将。
地方制度
高句丽在设置郡县的地方置太守,作为郡一级地方或城邑的行政长官,置宰于小的城邑。无论太守还是宰,抑或是五部褥萨,他们都既是地方长官又是军事指挥官。
法律制度
高句丽为维护其统治及维护社会秩序所必须的法规和机构都是具备的。高句丽的司法机关,在中央为王、诸加、大辅、左辅、国相,在地方则有郡县的长官。高句丽法律中明显吸收了中原王朝法律的某些内容,如谋反、谋叛、强盗、盗窃和诛杀、谋杀、决笞、偿脏、没为奴等罪称刑名,均与内地相同或类似。
保护王有财产和个人私有财产的反盗窃法是高句丽法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句丽王位继承法规的总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为补充。
军事
组成
史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沃沮、东濊皆属焉”。这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上亦有描绘,比如洞沟12号壁画墓的斩俘图和三室墓第一室北壁的攻城图等。攻城图整个画面为某个城的一角,城门紧闭,城外有二将乘骑手持长矛,正在酣战,人马均着甲胄。在二将上方有二士卒滚抱厮打,画面简洁,主题突出,是描绘一幕城池的守御战,可能是为了表现墓主生前参与守卫某城有功的战绩场面。
唐朝时期是高句丽军队建立以来数量最为庞大的时期。在高句丽历史研究领域,史学家们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高句丽军队和战争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认真的考证,相继出版了一批非常重要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提出了符合历史事实的见解。其中,耿铁华先生对唐朝时期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的考证最具代表性。在耿铁华先生的《中国高句丽史》考证统计得出高句丽灭国前的常备军队在60万人左右。从高句丽在历次战斗中使用军队的数量及高句丽全国人口总数的测算情况看,耿铁华先生考证唐朝时期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为60万人左右,是具有客观依据的。
高句丽军队最初是由五部的高句丽人组成的,随着国土的扩张,征服其他地区和民族,高句丽国家的军队中也出现了其他民族的成份如鲜卑、
马韩、秽貊、靺鞨、扶余、汉人士兵。高句丽后期,军队主要由高句丽人、靺鞨人、扶余人、汉人组成。高句丽军队由步兵、骑兵和水军构成。高句丽古墓壁画中,高句丽骑兵、步兵的形象是很多的。
根据现存的文献研究和考古壁画分析,人马俱装的突击骑兵是高句丽军队的主力。这种重骑兵人马披挂,并有高高的铁护领保护脖子和脸颊,通过冲锋和白刃战的方式作战。得益于高句丽境内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使高句丽的重骑兵保有量和中原王朝不相上下。此外,重步兵也是高句丽壁画的常见元素之一。较常见的是一种身着兜鍪和甲、手持长枪和方盾的士兵。其次是一种头戴冠冕,身披甲肩挑重剑和盾牌的士兵。
装备
高句丽军事装备亦相当精良。《
北史・高丽传》载,“兵器与中国略同”。根据高句丽历史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的发现和对高句丽壁画中所反映出来的高句丽兵器进行研究,高句丽攻击型兵器可分为铜铁两大类,长兵器、短兵器、抛射兵器、防卫兵器等四种。其中铁制兵器占绝大多数,铜兵器只占极少的部分。铜类长兵器有铜矛;短兵器有青铜短剑、青铜剑镖、青铜钺形斧;抛射兵器有鎏金铜镞、铁铤铜镞。铁类长兵器有铁矛、铁长刀、铁陌刀;短兵器有铁刀和环手刀、三棱形铁刺、三钩器;抛射兵器有铁制鸣镝和铁镞,其中鸣镝飞行中翼孔鸣响,无杀伤力,作为警报发信号使用。高句丽的防卫型武器有铠甲、头盔等。其中铠甲分两种,一种为将士身上所穿铠甲,另一种为战马身上所披挂的马铠。《三国史记》把将士和战马身上都披挂铠甲的骑兵称为“铁骑。此外,还有为便于士兵登山而特制的铁钉履和军官冬季防滑穿用的鎏金铜钉鞋。
高句丽骑兵的战马分披甲与不披甲两种,披甲者全身铁甲为罩,头戴只露眼睛的面具;不披甲的亦戴面具。
经济
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后,充分利用鸭绿江、浑江流域山川河谷的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初步形成了农业、渔猎经济并重,手工业进步的社会经济结构。
赋税
早在汉代以及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就已经有赋税体系。高句丽百姓即使兵役和徭役的承受者,又是租税的缴纳者,“赋税则绢、布及粟,随其所有,量贫富差等疏之”,高句丽对征服地区也征收租税,“复置其中大人为使者……又使大加统责其租税、貊布、鱼、盐、海中食物,千里负担致之”,征收的内容里就包括租税。
农业
两汉时代,高句丽对于农业生产各个季节所使用的铁制农具几乎都已具备,这对高句丽农业的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到山上王时期,铁器的应用已超出了农业范围,在其他方面也广泛地使用了铁器,如铁制的生活用具、兵器、手工业生产工具等,都广泛应用。标志着高句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三世纪时,高句丽除了偏僻地区外,已普遍使用了牛耕。在四世纪以后,牛车又广被应用。这对农业生产来讲是很大的推动,加快了农耕和运输,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进入5世纪前后,高句丽占据乐浪、带方、辽东诸郡,为高句丽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高句丽中期的农业大发展,为后期的高句丽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手工业
高句丽社会随着农业经济的进展、兴盛,手工业生产技术也不断兴旺发达起来,有发达的制陶业、
冶铁业、炼铜业、
鎏金、
金银器制造业、糅漆业、纺织手工业、造船业等等众多产业。
牧业渔业
高句丽的社会经济,尽管是以农业为主体,但是也从事一定的渔业和牧业。高句丽多大山深谷,草木茂盛,有着天然的最好牧区。可以牧马、养猪、放牛、放羊。高句丽人还在春、秋两季猎取野生动物。
商业
高句丽对中原进行政治交往,并且促进商业往来不断发展。高句丽还对新罗、百济、契丹也存在着密切的商业往来。
货币
高句丽的货币有金、银、绢、布、金属铸币等。
科技
两汉时期,高句丽已经有大量铁农具与铁兵器。南北朝隋唐时期,高句丽已经能制造并且装备大量铁甲具装重骑兵。
高句丽的筑城技术,建造了大量山城。单是在中国境内辽宁、吉林两省,就有100多座高句丽山城。在朝鲜、韩国境内也有大量高句丽山城。
高句丽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其主要的历史遗迹大量地存续于中国的吉林省和辽宁省,成为该段历史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的王城、王陵和贵族墓更弥足珍贵。
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创建的第一个都城,它的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也较为完整。城内分布多处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建筑遗址及生活、军事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五女山山城在选址布局、城墙筑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山城形式。从这里开始,高句丽民族逐步扩大活动领域,历经700余年,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文化。
国内城、
丸都山城(始名
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世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国内城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犹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
文化
语言
有美国学者通过对《三国史记》中地理志部分的地名词语分析,认为
高句丽语与
日语有着相近的渊源。而也有韩国学者根据中国资料的记载得出,高句丽语与扶余、沃沮、
东濊、百济(
统治阶层)的言语属于同系的结论,他们认为在中国东北部至朝鲜半岛形成了
扶余语系。但这只是一种假设。有韩国人无视记载高句丽语特征的历史资料严重不足的事实,声称高句丽语与新罗语是同一种语言,只是在用字上略有不同。但这是没有充足的依据的看法。因为高句丽与新罗有着各自的形成史,他们在地理上的距离在今天看来虽不远,但在古代其距离足以形成极为不同的文化与语言。而高句丽与新罗文化中的近似部分相当程度是由于他们都从
中原文化中学习甚多所造成的。 有中国学者则认为由于高句丽是一个集中了众多东北地区民族的边疆古国,所以高句丽人并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语言,比如生活在高句丽统治下的靺鞨人所说的语言相比较于高句丽语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而高句丽在其鼎盛时期的七世纪初叶也曾统治过部分
契丹人、
奚人。根据古代史书记载,其境内更生活着相当数量的汉人。根据《
旧唐书》的记载,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遣前刑部尚书
沈叔安往册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仍将天尊像及道士往彼,为之讲
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观听者数千人。”可以推断至少高句丽的上层与文化人士可以听懂汉语。
语言对于高句丽的历史归属并不具有重大的决定意义。即便是同一语源、同一种族的人们,经过发展,也往往会形成多个不同的民族国家。比如,同以古拉丁语为语源的古代欧洲人形成了今天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日耳曼人演化出了
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所以,且不说高句丽的语言问题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弄清楚的学术悬案。即使是在同语言、同种族的情况下,这些条件也都不是定义古代民族与今天特定民族专属继承关系的标准。高句丽在古代属于
中华文明,所以中国对高句丽的历史继承是合理、合法的。
信仰
高句丽所崇拜的神灵,除了本民族所固有的以外,大多数取源于中原的神话传说,如
四神、
伏羲女娲、
神农氏、驾鹤仙人
王子乔以及对日月神的描绘。
高句丽
三足乌及壁画。高句丽人崇拜起源于中原的神物三足乌,这种崇拜在高句丽
古墓壁画中有体现。高句丽古墓壁画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的四神崇拜、伏羲与女娲图、神农图、道家羽衣仙人图等均体现了中原对高句丽文化的全面影响。同时高句丽的射猎、战争壁画也体现了其作为一个边疆民族所具有的尚武好战特点,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图画在构图等方面与中原魏晋以来的古墓壁画并无重大区别。高句丽壁画是反映高句丽在文化上属于中华文明体系的铁证。
高句丽人民以农业、渔猎为生,但农作物产量不多,使人民习惯节食。每年10月举行秋收祭典“东盟”,祭祀国
祖神、隧穴神,其间人民饮酒歌舞庆祝。
婚丧
高句丽社会崇尚厚葬,以石为棺,加以金银等贵重陪葬物,外层多次封坟,砌成石冢。婚俗方面,高句丽行一夫一妻制,并允许男女以己意自由婚配,即所谓“有婚嫁,取男女相悦,即为之”。成婚后男方入住由女家准备的“婿屋”,待儿女长大,男方才可携妻儿返回男家。另外,社会对弟娶寡嫂、寡妇再嫁等事是容许的。
炎帝曾三次出现在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五号墓四号和五号壁画上,证明了高句丽也是炎黄后代。
民族
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史家
金富轼虽然将高句丽与
百济、
新罗并列为海东“三国”,但认为高句丽源出中国,他指出:“高句丽始居中国北地,则渐东迁于
浿水之侧。”又言:“高句丽自秦汉之后,
介在中国东北隅,其北邻皆天子有司,乱丗则英雄特起,僭窃名位者也。”因此高句丽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
根据当代中国学者研究,高句丽王室由
扶余人构成,而组成高句丽的五部(
涓奴部、
绝奴部、
顺奴部、
灌奴部、
桂娄部)均由吞并邻近
濊貊部落所组成。除了濊貊、扶余外,高句丽族还应包括
沃沮人的一部分。尽管沃沮人并未全部融人高句丽族,但在历史上它却曾同濊貊、扶余一起构成高句丽族。在高句丽民族中,历次掳迁和投奔高句丽的零散汉人也占一定的比重。这部分人原居汉人的辽东、玄菟、乐浪等郡县,由于连年战乱而徙居高句丽。此外,朝鲜半岛北部被高句丽征服后,当地固存的濊人、汉人、古朝鲜人、韩人等均部分融入高句丽族。综上所述,高句丽是由濊貊系的一些部落组成五部联盟,并逐步吸收同系及不同系的成分融合而成。
外交
对新罗百济
元嘉四年(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以后,高句丽长期与百济、新罗争夺领土。由于统治层采取了较为正确的战略(在高句丽发展的后期,其统治中心进入朝鲜半岛后,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不仅未受到削弱,反而得到加强。从而得以集中实力打击其在半岛上的敌人),高句丽由是逐渐强盛,蚕食了中原王朝在东北及半岛上的郡县统治区,最终成为西至今中国吉林、辽宁两省东部,东达朝鲜半岛大同江流域以南的区域强国。
对中原王朝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西汉时期的高句丽还是隶属于汉
玄菟郡高句丽县的一个部族,由“高句丽令主其名籍”(《三国志》卷30《高句丽传》),而且从玄菟郡领取作为中国地方官应有的按品级的官服。高句丽政权的高官号“主簿”,正是中国县级官员的称号,也证明高句丽政权作为中国地方政权而存在,是中国汉朝在东北地区的基层行政组织。高句丽祠“灵星”,是因为执行西汉政府“郡国县立灵星祠”(《史记.封禅书》)的规定,充分体现其作为基层组织的性质。
魏晋以后,借中原战乱之机,高句丽的势力迅速发展。其与中原政权发生的最早的大规模冲突是在三国时期的毋丘俭之役。
另外,最初的高句丽国家的统治中心在今天中国吉林省的集安与辽宁省的
桓仁一带,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不大。高句丽由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统治下的部族向国家过渡,与高句丽的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大约都是在公元2世纪(朝鲜半岛上正式形成国家也不早于公元2世纪,详细内容见本文后附《中国与韩半岛的早期关系》)。可以肯定的是,高句丽由前国家形态向国家过渡的过程至公元3世纪已基本完成。
高句丽因先后受到曹魏与前燕的连续打击,西向发展受阻,于是转而向朝鲜半岛北部拓展,逐渐取代原中原王朝所设立的郡县。
据日本学者田中俊明的统计,建武八年(32年)至乾封元年(666年)的643年中,高句丽向中原历代王朝朝贡总计205次。其中,建武八年(32年)至景平元年(423年)的391年时间里,朝贡仅有17次,平均23年才发生一次。而景平元年(423年)至乾封元年(666年)共朝贡188次,平均1.3年一次。
公元4世纪中叶,前燕就已经封高句丽王为营州刺史。自此之后,历代高句丽王一直承袭着都督营州诸军事、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都督辽海诸军事等具有行政管辖权的官职。自435年以后,历代高句丽王还经常带有领护
东夷中郎将、领护东夷校尉的头衔。
随着高句丽国家的发展与成熟,高句丽作为中国的地方政权,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中央王朝对高句丽政权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自6世纪末期开始,中央已不再授予高句丽王具有地方行政管辖权的官职,而是改授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等散官与勋官,这表明中国中央王朝对作为其地方政权的高句丽的独立倾向十分不满,已开始不再授予其管辖东北各地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这种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隋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唐王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在百济故地设熊津等5都督府,在高句丽故地设安东都护府,并以新罗王为鸡林州都督,最终确立了在这一时期中国对朝鲜半岛的羁縻统治体系。
龙朔三年(663年)以后,新罗王除在位时间过短唐王朝未及加封者外,历代新罗王世袭鸡林州都督一职,其所辖地区是唐王朝所属的鸡林州都督,属于唐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地方政权,而不是独立国家,而新罗王的身份是唐在朝鲜半岛的地方行政官员。
新罗借助唐的势力占有了朝鲜半岛南部地区。整个唐朝时期,新罗的疆域一直在平壤与大同江以南。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罗仍然臣服于唐朝。
新罗与中国所确立的长期封贡关系仍继续存在着,新王即位都要接受册封,中国文化对它的影响直接而深刻。10世纪初
王建取代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新的王国,出于种种考虑,王建将这个直接脱胎于新罗的王国命名为“高丽”。
社会
衣食住行
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高句丽民族,在衣食住行等习俗上,有着自己民族特点的显明特征。高句丽民族多在“大山深谷,随山谷以为居”。可是每逢公会,人们都以锦绣艳服的着装,佩戴自己心爱的金、银首饰来打扮自己,说明高句丽民族在衣着穿戴上,还是很讲究的,是有着很高的审美观点的民族。在服饰上,可谓贵贱有别,男女着装有异。
据《新唐书》卷220《高丽传》记载:“王服五采,以白罗制冠,革带皆金扣。大臣青罗冠,次绛罗,珥两鸟羽,金银杂扣,衫筒袖,裤大口,白韦带,黄革履。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
汉朝时期,高句丽到玄菟郡接受朝服衣帻,后来高句丽有所骄恣,不派人到玄菟郡去领,而在玄菟郡的东界、即高句丽与玄菟郡交界的地方筑小城,朝服衣帻置于其中,岁时来取。高句丽把此城称为帻沟溇,即名城的意思。下属官员和贵者,以青罗为冠,次者以绯罗为冠。青、绯罗冠,即无后的帻。仕人头戴折风,形如弁,上插二鸟羽,一般都是白韦带,黄革履,以金银杂饰。庶人则衣褐色襦、裤。襦衫作筒袖,裤口肥大。贵妇人一般着合衽长裙襦,裙袖皆为襈缘,头顶巾帼。这些有关服饰之记载,在高句丽壁画的男女人物上充分得到了反映。国王的服饰,虽然目前尚未见到,但下属官员和贵者的服装在壁画上都有描绘。比如在集安五盔坟4号壁画墓网纹衬地内所画的供养人物图像即是。所画的供养人物大多是头戴青、绯罗冠,所穿的袍服颜色有异。有的是白色内衣,绿色长袍,白带束腰;有的是穿绿色领缘红袍服,腰系红带;有的是着黄色领缘茶色袍服,腰系白带。所有供养人均为足蹬黑履,脚踏莲台,冠为青、绯罗冠,即无后的帻,可清楚地看到发是高髻,只是袍服和束腰之带,色彩有异。。仕人所戴的折风帽,在壁画上是屡见不鲜的。折风带有黑色的台带和白色的装饰物两边带绳,戴上之后,台带将额上部遮住,饰物将竖髻隔开,为了防止冠物脱落,带子则系颚下。折风帽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简便的冠帽,一般在折风上横插两根鸟羽,美观大方。高句丽人所穿的鞋履,从壁画上看到的即是靿鞋和短靴,一般均为履较长,前底稍向上翘,鞋尖向上反翘,即所谓的“长靿高鼻靴”。高句丽妇女的服饰,在壁画上所见到的一般都是着合衽长裙襦,裙襦皆为襈边,乃是女人服饰的显明特点。
《旧唐书》卷199上《高丽传》记载:“国人衣褐戴弁,妇人首加巾帼。”壁画中所见到的妇女冠物,一般都是巾帼,即和文献记载“妇人首加巾帼”完全相符。其它形状的冠物,目前还很少见到。《旧唐书》卷199上《高丽传》又云:“食用笾豆、簠簋、罇俎、罍洗,颇有箕子之遗风”。从集安地区舞踊墓、角觝墓主室所绘的家中宴饮图上都得到了证实。
“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唯佛寺、神庙及王宫官府乃用瓦”这里明确告诉我们,高句丽民族的劳苦民众,乃是以茅草修屋,而神庙、王宫官府等建筑,是十分考究的,表明了“宫屋不壮丽,无以示威重”。简陋的民众建筑,壁画上虽然没有反映,但贵族的邸宅建筑,充分地得到了描绘。不难看出“坐食者万余口”的贵族阶级所居住的邸宅样式。从壁画上所见到的邸宅建筑,一般来说,屋顶结构多为单檐四坡水式,出檐深远,檐角反翘向上,样式大方而美观。屋脊两端配以造型遒劲的鸱尾,有的用宝珠式火焰形吻。作宝珠式火焰形吻的,一般安置3个,除两端有鸱吻外,在正脊中间还安置1个,类似宝顶。在垂脊或斜脊上安装饰物,反翘向上,每排4个,形如浪花,甚为美丽。屋顶铺瓦,有红、青、黄三色,是属于木结构的屋架上铺瓦垄单檐四坡水或两坡水式的建筑,样式考究而又奢丽。在壁画中见到的贵族邸宅建筑的屋顶,一般均作朱柱红枋,在柱上作斗拱,多为一斗三升。有的在朱柱上出现皿板栌斗,上承桃梁枋,有的柱上的皿板左右又出现华拱,在华拱上面又作雀替式散斗,承荷梁架,在梁架上面有的又作驼峰,上承荷叶墩等等。壁画中见到的贵族邸宅建筑,板门一般漆作红色,并有铺首。在所绘的屋宇中,皆有幔帐悬挂,在墙壁上有的又绘有织锦壁衣的图案,显得屋内十分富丽堂皇。
据《北史》记载:高句丽人“俗洁净自喜,尚容止,以趋走为敬。拜则曳一脚,立多反拱,行必插手。”这些有关高句丽人的行走坐卧的姿式习俗,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上,都得到了十分形象的真实图释。
厚葬习俗
仅在高句丽早、中期都城所在地—中国吉林集安地区就有高句丽古墓数以万计,这乃是厚葬习俗的结果。因为有厚葬的埋葬制度,才有这样庞大数字的古墓。据说在集安地区五盔坟4号、5号壁画墓以及四神墓,在第一重抹角叠涩石侧正中所绘饕餮面和躬身回首之龙,都张嘴含一颗宝珠,至今还遗有镶嵌宝珠之石孔。在五盔坟5号墓壁画第二重抹角石侧所绘的神农氏(即牛首人身像),双目为绿色宝石镶嵌,至今尚存。在墓室不同部位还有贴金痕迹。五盔坟5号墓过去称为“四页冢”,是因为该墓随葬有4个金叶而得名。这些都是“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的厚葬习俗的体现。
喜歌擅舞
在《
三国志》、《
梁书》、《
魏书》、《
北史》、《旧唐书》、《新唐书》、《
通典》等诸多史籍中,都记载了高句丽民族有喜歌擅舞之习俗。《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高句骊》记载:“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相聚,相就歌戏。”《旧唐书》卷29《音乐志》又记:“舞者四人,椎髻於后,以绛抹额,饰以金铛。二人黄裙襦,赤黄袴,极长其袖,乌皮靴,双双并立而舞。”《新唐书》卷21《礼乐志十一》又记:高句丽有“
胡旋舞,舞者立毡上,旋转如风。”这些对喜歌擅舞的记载描述,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上,充分得到了证实,为研究高句丽民族喜歌擅舞之习俗,提供了难得的图释资料。凡是到过集安参观或实地调查的朋友们,就会看到舞踊墓、长川1号墓、麻线沟1号墓、洞沟12号墓,等等,都有舞蹈图的描绘。就其所绘的舞蹈图来看,有单人独舞、双人对舞、集体群舞等。
出行狩猎
高句丽早、中期的古墓壁画上,出行、狩猎题材,屡见不鲜。说明在当时是一种盛行的社会风尚。反映了高句丽贵族阶层定时出行郊外游玩;也选择适合的季节,乘马进入山林进行狩猎。
高句丽古墓壁画,特别是在早、中期的壁画上,狩猎是描绘最多的题材。舞踊墓、长川1号墓、麻线沟1号墓、洞沟12号墓、三室墓、山城下332号墓、禹山41号墓、药水里壁画墓、德星里壁画墓、安岳1号墓、东岩里壁画墓、龛神墓等均有描绘,说明在当时是一种盛行的社会风尚。在诸多狩猎场面中,大多是在山林地区,集体围猎,至少是两人以上,只身一人游弋者是很少见到的。在所画的狩猎场面里,以舞踊墓狩猎图、药水里壁画墓的狩猎图以及长川1号墓的狩猎图为最精彩。试以舞踊墓主室北壁狩猎图为例加以说明。整个画面为田猎场面,壁中画一起伏断连的山脉,小于人马。在整个山间平地画猎骑4人,山前3骑,山后1骑。山后猎者驱骑飞奔,张弓待发,追逐二鹿;山前骑士均纵马前驰,张弓镝矢在弦,畋虎逐鹿。为突出主题,表现田猎人物,把山林画小,推到次要。
这种狩猎风尚,在高句丽中、早期的古墓壁画上多有描绘;在后期的古墓壁画上,又很少见有描绘,说明高句丽占有乐浪、辽东之后,国境恢扩,农业生产大有发展,狩猎之风尚,亦有所改变。
投壶角抵
“高丽俗喜
弈、
投壶、
蹴鞠、
角抵。”弈棋和蹴鞠,在壁画上目前还没有见到描绘,投壶、角抵却有例证。在五盔坟4号墓南壁的供养人图象中可见到一例投壶者图景。投壶者“束发高髻,头长尖耳,穿白色羽衣,坐莲台,右腿盘坐,左腿蹲立,右臂前伸,像是往一器内投掷东西,左臂弯屈,置于膝上”。这可能就是投壶活动之俗的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角抵活动,在壁画上多有描绘。如角觝墓、舞踊墓、长川1号墓里均见有反映。其中以角觝墓所画的最为典型。所画的“摔跤”力士,都是身穿短裤,光背露腿,跌足,二者扭抱角抵。《汉书·武帝纪》云:“作角抵戏”。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大概同“摔跤”相似。宋代称“相扑”或称“争交”,实际上是一种体育活动。从壁画上所画的角抵图来看,甚似今天的相扑和柔道。高句丽的角抵活动,是始见于北方民族,但在高句丽中普遍推行。
帝王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