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在广义上泛指定都
中原、统治
九州,并且沿袭中华国家政治体系及文明体系的朝代。它既包含
汉族和作为汉族先民的
夏、
商、
周、
秦、
汉、
晋、
隋、
唐、
宋、
明等朝代,也包含
蒙古族和
满族等其他周边
少数民族定都于中原的王朝。
中原王朝在学术上存在狭义和广义两大分类:狭义上指以中原文明的汉人为核心的王朝国家即汉族统治的王朝,如
秦、
汉、
晋、
隋、
唐、
宋、
明等;广义上指以中原汉地为核心拓展、统治者不限于汉人,但继承中原国家政治制度体系及中原文化的少数民族王朝国家,如
辽、
金、
元、
清等。前者统称为
汉族王朝,后者则可根据对于汉化的不同情况则可细分为
渗透王朝及
征服王朝。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定义经历了从“王朝国家”到“现代国家”的转化,自19世纪以来由于民族危机加深,
中华民族的
民族国家最终取代了中原王朝国家的观念。
从传统文化上看,中原王朝的天下观往往是以中原为核心,主要分四层:以传统中原地区为核心的直接统治区域;通过
都护府等中央派出机构及驻军并册封当地边疆族群进行治理的边疆地区,以及属于
羁縻关系的
土司治理的边疆地区。这两层构成中原国家的主体,在这两层之后还有属于
中华朝贡体系的其它域外国家;在此之外,则尽皆视为化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