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中国东北地区省级行政区
辽宁省(Liaoning Province),简称“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沈阳市。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陆地14.8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全长2290千米。截至2024年7月,辽宁省辖14个地级市,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辽宁省政府驻地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4182万人。辽宁境内汉语方言分属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同时残存着满语、蒙古语等民族语言。
名称衍变
辽宁省,采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的含义来取名,元至元元年(1264年)置辽阳行省,为辽宁地区设省的开始。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廷对东北官制施行重大改革,裁将军,撤旗署,设立奉天行省。1929年3月1日,奉南京国民政府令,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奉天省政府随之改称辽宁省政府。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40万~50万年以前,辽宁地区已是古人类活动的场所,营口金牛山猿人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比驾齐鸣。新石器时代,在汉族的先人、东胡和肃慎等民族的先人共同努力和开发建设下,辽宁省形成与“中原古文化”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自己特点的“北方古文化”区系。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存着距今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代表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
夏、商、周时,辽宁地区处于奴隶社会时期。辽河流域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已有雏形,开始使用青铜器。此后,河北、山东等地居民迁至辽宁,开发辽河流域。
战国时期,燕国在辽河流域置辽东郡、辽西郡,郡下设县,分别以郡守、县令为行政长官,兼掌军事、民政,负责守卫和治理所辖地区,开创辽宁地区郡县制行政建置的先河。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并天下,分天下为36郡,其中在辽宁地区设置有辽东郡、辽西郡。
西汉初年,汉武帝将中国划分为13州,辽宁地区属幽州,置辽东、辽西、玄菟三郡。从此,辽宁又实行郡县制。西汉中央政权,对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处而以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为主体的东北南部地区实行郡县制,对那些没有条件设置郡县的地方,则以各种形式册封各民族首领,通过他们去管理本族内部事务。东汉末期,由于各族统治者相互争夺,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辽宁为公孙氏占据,高句丽也曾一度称雄。
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宁地区除几次短期统一于中原王朝外,基本上是地方割据政权频繁更迭。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时期,撤消了州的建制,只设郡、县,辽河以东仍归高句丽统辖,所置城邑同前。隋在辽西设有柳城、燕、辽东三郡。
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辽东全境由唐朝收复,并将大批高句丽人迁往内地。此后,高句丽人大部与汉人、靺鞨人和突厥人融合,少部分人与新罗融合。唐朝把高句丽地区分为9个都督府、42州、百余个县。又在平壤置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都护。
唐末政治腐败,中原藩镇割据,契丹在北方兴起。五代时期,契丹统一了中国北部地区,建立了声威显赫的地方民族政权。辽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是以五京为中心,分全国为五道: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在契丹族和其他游牧民族中实行部族制,在汉人(包括渤海人)中实行州县制。
女真族举兵抗辽,建立金朝。金沿辽制,建五京,作为五个大的行政辖区。诸京设留守司,留守兼本府尹和本路兵马都总管。诸京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金国境内共分19路,路设兵马都总管统领军兵。金东京路、咸平路、北京路所属部分州县在今辽宁境内。
在金与南宋对峙期间,蒙古族崛起,先后灭金和南宋,建立元朝。此时,辽宁的冶铁、丝织、制瓷业发达,金矿已有开采,鞍山之北曾设置铁榷,抚顺的煤已供烧制陶瓷之用,盐业也有发展。
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置辽阳行省,为辽宁地区设省之始。省治设于辽阳路,下领7路、1府、12州、10属县,辖境西与岭北行省、中书省相毗邻,北至外兴安岭,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东临日本海。这是辽宁地方行政历史上第一次以“省”冠名。
明清时期
明代废辽阳行省,改置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境初为东北全境。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率军收复了包括今辽宁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辽东。蒙古人退回蒙古高原,辽东成了明朝与蒙古人斗争的前线,因此明朝在此地广建卫所来防守。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后,缩为东北南部地区。都司体制以军事机构兼掌民政,其职能仍类似于行省,基本是元代行省制度的继续,只是强化了军事职能。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辽东地区以冶铁、制盐为主的手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本溪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明朝中叶,女真人首领努尔哈赤用武力、怀柔、联姻等手段征服了东北的各族部落,定都新宾,建立了后金政权,奖励移民开垦,关内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再度扩大,使辽宁成为当时重要的粮食调出区之一。
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大清,女真族逐步强大,建立清王朝。清初,划全国为18个行省和若干个特别行政区,以北京为都城,以盛京为留都,盛京成了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因为辽宁是满洲发祥地,划归盛京特别行政区管辖。清朝在盛京设盛京将军和奉天府,置盛京五部、驻防八旗等旗署衙门统管八旗军民事务,另逐步设置奉天府等府、厅、州、县民署衙门,以管理未入旗籍的民人事务;对辽宁地区实行旗民分治制度。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清廷命盛京将军兼管奉天府尹事务;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裁撤盛京五部侍郎,五部事务统归盛京将军管辖,集军政、旗民事务大权于将军一身。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廷对东北官制施行重大改革,裁将军,撤旗署,设立奉天行省。奉天地方行政分为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属州)等级。东三省总督为总理三省军、政、旗务最高长官,奉天省巡抚为一省最高长官。
中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奉天省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省行政长官先后称都督(兼掌军民两政)、民政长、巡按使、省长。民国时期,辽宁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辖。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奉天省改行省、县二级行政。1929年3月1日,奉南京国民政府令,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奉天省政府随之改称辽宁省政府。
鸦片战争后,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俄国首先将辽宁划为其势力范围,而后,日本势力侵入辽宁。1931年9月18日,驻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致使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并策划建立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下,辽宁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领导辽宁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行政院成立军事委员会委员会长东北行营,下设政治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分别办理东北地区行政、经济事宜。
1945年10—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辽宁、辽北、安东3省民主政府相继成立。1946年8月22日,东北行营改称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1947年11月1日,东北行辕政治、经济委员会合并组成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代表行政院处理东北政务,下辖九省二市,对行政院所属部(会、局)设在东北的行政或事业机关给予指导、监督。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府对辽宁全境行使行政管辖权。1949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重新调整东北全区行政建制,辽宁境内设置辽东省、辽西省和沈阳、抚顺、鞍山、本溪4个东北行政区直辖市,以及旅大行政公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发动著名的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人,取得东北全境解放的重大胜利,并为全国解放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4年6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撤销,合并为辽宁省。同年8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辖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安东、锦州、阜新、营口、辽阳10个市。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建置,部分热河省划归辽宁省管辖。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管辖。1979年,辽宁省昭乌达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84年设立盘锦市,铁岭、朝阳改为省辖市,再次实行市管县体制。1989年锦西升为省辖市,1994年更名为葫芦岛市。截至2023年,辽宁省省辖市14个,未变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辽宁省南面濒临黄海和渤海,两海之间斜插着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辽宁省陆地面积14.8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全长2290千米,呈“N”字形,占全国12%,位居第四。
气候
辽宁省地处中纬度的南半部,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8.8°C,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南北温差5°C。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漫长寒冷,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春季少雨多风,秋季短暂晴朗。阳光辐射年总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900小时之间,全年平均气温为5.2℃至11.7℃,最高气温零上30℃左右,最低气温零下3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00—970毫米,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地质
辽宁省处在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蒙地槽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内。赤峰-开原、承德-北票、青龙-锦西、浑河、太子河、双辽-二界沟、青松岭-三十家子、新民-大洼、鸭绿江、金州、菊子河、碧流河等近30条岩石圈断裂、壳断裂构成辽宁省断裂构造的基本格架。它们分别属于中朝准地台北缘断裂系、滨太平洋断裂系和北西向断裂系。
在辽东及辽西北部地区主要分布的是太古宇-元古宇变质岩系,主体岩性是斜长角闪片麻岩、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磁铁石英岩、麻粒岩,以及碎屑岩、灰岩、粘土岩等,富含金、铜、铁、铅、锌、锰、铀等金属矿产和硼、磷、滑石、菱镁矿、石棉、石灰石、大理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
古生代地层主体分布在太子河流域、浑河流域、旅大地区及朝阳、凌源、锦西一带,岩性有白云岩、灰岩、砂岩、粘土岩及少量片岩、变粒岩、片麻岩等。
晚古生代地层是辽宁省的第一套成煤地层,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石灰石。中生代地层在辽西地区最为发育‚岩性为安山岩、玄武岩、集块岩、凝灰岩等火山喷发岩,以及砾岩、砂岩、页岩、泥岩等陆源碎屑沉积岩,是辽宁省主要产煤地层。同时,在大型构造带附近、盆地边缘发育有大面积的岩浆侵入岩,如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并产有钼、铜、金、沸石、膨润土等矿产。
地形地貌
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东西向中部平原下降。山地、平地、水面占全省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8%、33%、9%。总体地貌格局为辽东山地丘陵、辽北康法丘陵及辽西低山丘陵三面环绕下辽河平原。辽东、辽西为平均海拔800米、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
辽东山地丘陵区为长白山支脉哈达岭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组成,海拔在500—800米左右,最高山峰海拔1300米以上。主要山脉有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龙岗山,桓仁老秃顶子山、花脖子山,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等。龙岗山为区内山脉骨干,海拔1000米左右,两侧为海拔400米以下的丘陵。东侧鸭绿江流域谷地较宽,凤城、宽甸一带丘陵盆地相间,山势浑圆,海拔均在500米以下。南侧以千山山脉为骨干的丘陵区,北宽南窄,北高南低,海拔多在400米以下,辽东半岛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
辽西低山丘陵区森林植被稀少,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式降低,渤海沿岸为狭长滨海平原。西部山脉是由内蒙古高原辽河平原过渡构成,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主要有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和医巫闾山等。努鲁尔虎山西南端形势雄伟,东部山形浑圆,主峰大青山海拔1153米;松岭山脉西南端山势较险峻,其余为切割破碎的丘陵地,平均海拔400-700米;医巫闾山除北部有海拔600米的山峰外,一般都是200-500米的丘陵。
中部为辽宁省的心脏地区,地势自北向南倾斜,由巨厚的冲积层构成。南侧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大凌河下游一带地势低洼,为海拔50米以下的辽河中下游宽阔冲积平原区。北侧康法地区因降幅较小,且受第四纪分水岭上升影响,形成起伏平缓的漫岗丘陵。
辽宁省有海岛633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4个,面积542平方千米,主要有长兴岛、大长山岛、大鹿岛、觉华岛等,无居民海岛589个,除营口市外,沿海各市均有分布。
水文水利
辽宁省流域水系划分为三大流域七大水系。三大流域分别为辽河流域、黑龙江流域和海河流域。七大水系分别为辽河水系、辽东湾西部沿渤海诸河水系、辽东湾东部沿渤海诸河水系、辽东沿黄海诸河水系、鸭绿江水系、松花江水系、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水系。
按地理位置划分,东、南部地区主要为鸭绿江水系、辽东湾东部沿渤海诸河水系及辽东沿黄海诸河水系,主要分布河流有鸭绿江、浑江、富尔江、爱河、大洋河、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大清河等;中部地区为辽河水系,主要分布河流有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等;西部地区主要为辽东湾西部沿渤海诸河水系,主要分布河流有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兴城河等。
河流
辽宁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及以上的河流有432条,其中,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6条,1000—5000平方千米的有32条,100—1000平方千米的有384条。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全长1383千米,境内河道长约554千米,流域面积6.93万平方千米。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
辽河位于中国东北的西南部,蜿蜒迂回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4个省(自治区),在辽宁境内盘山县注入渤海,全长1345千米。辽河水系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绕阳河,流域总面积21.96万平方千米。辽河流域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5~9℃之间,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流域内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57亿立方米,由于降雨是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径流量也集中在6~9月。
鸭绿江,古称浿(pèi)水、马訾水,据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记载:由于鸭绿海淀区发源处水的颜色像公鸭头上羽毛的绿色,所以叫鸭绿江。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南麓海拔2300米处的长白山天池,然后流向西南,流经中国吉林、辽宁两省,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全长795千米。
湖泊
辽宁省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四个,其中,卧龙湖是中国东北地区大型淡水湖泊之一。卧龙湖位于沈阳康平县城西1千米,湖域面积127平方千米,是中国东北地区大型淡水湖泊之一,辽宁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也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之一。湖面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白垩纪,距今有6700万年历史。
截至2022年7月,辽宁省有37座大型水库,76座中型水库。在辽河、浑河、太子河等主要江河的干流和支流上,相继建成了清河、柴河、南城子、榛子岭、大伙房、闹德海、参窝、汤河、观音阁等9座大型水库。
石佛寺水库
石佛寺水库是辽宁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河道型平原水库,由主坝、副坝、泄洪闸、穿坝建筑物等组成。作为辽河干流上唯一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石佛寺水库通过与上游左侧支流的清河、柴河、南城子、榛子岭4座水库和区间堤防联合调度。水库闸坝全长42.6千米,其中主坝长12.4千米,副坝长29.9千米,最大坝高12.10米。水库泄洪闸16孔,总宽248.5米,最大下泄7932立方米/秒,设计洪水位50.22米,校核洪水位50.69米。
大伙房水库
大伙房水库是建国后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水库于1954年动工修建,1958年竣工,后经多次改建、加固,总库容22.6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437平方千米。大伙房水库位于抚顺市东部、浑河中上游,距抚顺市中心18千米。近60年来,水库先后调蓄了洪峰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的洪水48次,其中8次洪水洪峰超过3500立方米/秒,防洪效益达700多亿元,保障了沈阳、抚顺两大城市及下游辽中南城市群近千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土壤
辽东山地丘陵区多为山地暗棕色和棕色森林土,土层厚通常在0.5~1.0米左右。东侧山丘区河谷有淤土、山地砂石土,半岛丘陵及东侧沿海北部多砂石土,沿海南部为黑土。中部为平原淤土、棕黄土地带。以辽河平原为中心,西至辽西沿海,东至长大铁路右侧低丘一带,主要土壤为河淤土、黑土、棕黄土与海滨盐土。昌图、法库、辽阳、盖县以及辽西沿海为坡地棕黄土;辽河口沿海为盐土被;下辽河平原多为亚砂土性淤土黑土。西部为低山丘陵生草棕色森林土黄白土地带。主要土壤为亚砂土性的黄白土,并有较大面积的风砂土,山地大部为生草棕色森林土。北部土质结构差,除受水侵蚀外,还受风蚀,水土流失最严重。
自然资源
辽宁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78.1毫米,折合水量986.7亿立方米,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水量在1150~450毫米之间不等。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0~80%;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同时年际变化差异较大。
根据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41.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02.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4.68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水资源量85.3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71.47亿立方米。按2013年总人口和耕地面积分析,全省人均水资源量806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455立方米,均为全国均值的1/3左右,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
辽宁省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东部本溪、丹东两市水资源量合计118.5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34.7%;中部沈阳、鞍山、抚顺、营口、辽阳、盘锦六市水资源量合计102.2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29.9%;南部大连市水资源量32.83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9.6%;西北部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5市及沈阳北部地区水资源量合计88.26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25.8%。全省除东部本溪、丹东和中部的抚顺3市外,其他各地区为严重缺水或极度缺水,其中鞍山、辽阳、大连、铁岭、葫芦岛5市,人均水资源量为500~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地区;沈阳、盘锦、营口、锦州、朝阳、阜新6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辽宁省的土地按利用现状划分,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人均占有耕地约0.096公顷,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园地面积59.8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04%;林地面积569.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47%,是各类土地中面积最大的一类,东部山区是全省的林业基地,也是调节全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生态屏障,其他地区则是以防风固沙等保护性的生态林为主;牧草地面积3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其它农用地面积49.9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38%;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13.4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67%;交通用地面积8.8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水利设施用地1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未利用土地面积138.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
辽宁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66种(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地下水和矿泉水),矿产地672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种620处矿产地。辽宁的菱镁矿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质地优良、埋藏浅,保有资源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保有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56.4%(硼矿)、24.0%(铁矿)、51.4%(金刚石)、20.1%(滑石)、7.9%(石油),其中,硼矿、铁矿和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和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煤、煤层气、天然气、锰、钼、金、银、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石、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种。
辽宁省毗邻渤海和黄海,海洋空间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度2110千米,位居全国第五,海洋功能区划面积4.13万平方千米,共有海岛633个。湿地资源丰富,120多万亩的碱蓬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海岸,还拥有辽东湾、海洋岛两大传统渔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除此之外,辽宁省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同时,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海盐产区之一。
2020年,辽宁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125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2.4%,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11.2∶28.1∶60.8。
植物
辽宁省地处长白、华北、蒙古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植被类型多样,物种多样性丰富。有高等植物22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种,涉及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为东北红豆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6种,分别为黄檗、水曲柳、红松、紫椴、钻天柳和野大豆。
辽宁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龙胆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薄菏、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根据辽宁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成果资料,辽宁省拥有林业用地面积634.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64.1万公顷(含经济林面积141.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3.16%;疏林地面积5.69万公顷,占0.9%;灌木林面积22.75万公顷,占3.5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37万公顷,占2.74%;无林地面积123.9万公顷,占19.52%;苗圃0.63万公顷,占0.1%。森林覆盖率为31.84%。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1.85亿立方米,林分面积322.6万公顷,林分蓄积量1.75亿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162.4万公顷,蓄积2903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50.34%和16.61%;中龄林面积105.5万公顷,蓄积8067万立方米,分别占32.72%和46.15%;近熟林面积30.33万公顷,蓄积量3710万立方米,分别占9.39%和21.23%;成过熟林面积24.33万公顷,蓄积2797万立方米,分别占7.55%和16.01%。
辽宁省人工林已成林面积267.6万公顷,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57.66%,其中林分面积150.7万公顷;人工经济林面积116.9万公顷。全省天然林面积196.5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42.34%,其中天然林分面积171.9万公顷;天然经济林面积24.64万公顷。
动物
辽宁省动物种类繁多,截至2021年初,辽宁省有陆生脊椎动物有559种,包括兽类79种、鸟类447种、爬行类20种、两栖类1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涉及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如丹顶鹤、东方白鹳、金雕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3种,如天鹅、狍子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1种。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主要有蛤、蚶、鲍鱼、海胆、牡蛎、海参、扇贝等;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包括头足类和哺乳类动物。全省沿海捕捞业直接利用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有鱼类117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70多种,如小黄鱼、大黄鱼、带鱼、鲅鱼、鳕鱼、鲳鱼等;虾类20多种,主要是对虾、毛虾、青虾等;蟹类10多种,主要是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等;贝类20多种,主要有蚶、蛤、蛏等。辽宁省内陆水域有淡水类资源119种,其中典型淡水鱼类97种,河口洄游鱼类15种,咸淡水鱼类7种。淡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鲤鱼、鲫鱼、罗非鱼、鲢鱼、鱅鱼、青鱼、虹鳟鱼、泥鳅和池沼公鱼等20多种;淡水虾蟹类有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等5种;淡水贝类有无齿蚌和田园螺等7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3月,辽宁省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64处,其中自然保护区98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25200平方千米,保护了7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渤海湾北部的辽河三角洲区域,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总面积120万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珍稀水禽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以芦苇沼泽、河流水域和滩涂为主。
辽宁大黑山自然保护区
辽宁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西北部,保护区境内矗立着努鲁儿虎山系的高峰—平顶山,海拔1074.7米,与海拔1070.3米的第二高峰—敖包梁一起构成了保护区的地貌骨架。保护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20°22′57″至20°37′02″和北纬41°57′40″至42°08′51″制碱。保护区东西长41.0千米,南北宽23.4千米,总面积13844公顷,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辽宁省具有气象灾害种类多、极端性较强、复合型明显的特点,暴雨、台风、暴雪、寒潮、龙卷、高温、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除此之外,辽宁省属于中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
2023年汛期,辽宁省发生16次暴雨灾害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403毫米,60站次1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4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前10位洪水,124座水库超汛限。2023年,辽宁省累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466次,累计调度水库预泄水量3.55亿立方米、拦蓄洪水14亿立方米,累计转移群众12.92万人。
据统计,截至2018年,辽宁省地质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共有29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人口近23.4万人,潜在经济损失68.8亿元。2023年8月23日18时19分,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9.42度,东经122.20度。大连消防救援支队先后调派36辆消防车、201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震区,对普兰店震区唐家房街道600户、800居民进行2轮次搜寻排查,无伤亡情况。
行政区划
政区
截至2024年7月,辽宁省辖14个地级市,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共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640个镇、147个乡、54个民族乡、513个街道办事处(共1354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辽宁省政府驻地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号。
重要城市
沈阳市
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的中部,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中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西长115千米,南北长205千米,国土总面积为12980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91平方千米。除汉族外,有满、回、朝鲜、锡伯、蒙古等43个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703.5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99.9万人。截至2024年4月,沈阳市下辖13个县级政区,即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浑南、于洪、沈北、苏家屯、辽中10个市辖区,新民1个县级市,法库、康平2个县。
大连市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共扼渤海湾。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级市、1个海岛县,土地面积1257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415平方千米。大连市自然景观以海滨风光为主,主要有老虎滩、星海等海滨公园、付家庄等风景区,人文景观以都市建筑和近代战争遗址为主,著名的有旅顺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遗址、旅顺监狱等。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4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7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3.51%;乡村人口1108万人,占26.49%。人口省际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11年人口省际净流出的局面。全年出生人口17.0万人,出生率为4.06‰;死亡人口40.6万人,死亡率为9.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3‰。年末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45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86%;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2498万人,占59.73%;60周岁及以上人口1230万人,占29.41%。
民族
辽宁省56个民族俱全,民族分布形式主要体现为“大杂居、小聚居”。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辽宁省少数民族人口共计642.1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5.1%,少数民族人口数居全国第六位。全省有5个世居少数民族,即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和锡伯族。有岫岩、新宾、清原、本溪、桓仁、宽甸6个满族自治县,阜新、喀左2个蒙古族自治县,54个民族乡。
语言
辽宁语言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汉语方言分属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同时残存着满语、蒙古语等民族语言。作为关内移民迁居东北的第一站,辽宁省内多种官话方言交汇融合,辽西走廊和辽宁东南部地区分别形成两条官话方言的融合演变路线:冀鲁官话向东北官话的演变、胶辽官话向东北官话的演变。
辽宁方言的多声母介于平舌音与翘舌音之间,经常加上前鼻音和后鼻音。
宗教信仰
辽宁省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省区之一,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截至2014年底,辽宁省有信教群众约204.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7%。全省有宗教教职人员3839人,宗教活动场所2376个,省级宗教团体7个(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省基督教协会),还有3所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区性宗教院校(东北神学院、沈阳天主教神学院、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
经济
综述
辽宁省第一产业已形成粮油、设施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和特色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草莓、樱桃、榛子、花卉、中药材、绒山羊、梅花鹿、海参、河蟹等特色产业已具规模。同时,辽宁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海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第三产业则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金融、商业地产、旅游和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是第三产业投资的主要选择方向。
2023年,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0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73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3.9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比为8.8:38.8:52.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107元。2023年,辽宁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9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3元。
第一产业
辽宁省第一产业已形成粮油、设施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和特色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草莓、樱桃、榛子、花卉、中药材、绒山羊、梅花鹿、海参、河蟹等特色产业已具规模。
截至2023年7月,辽宁省有知名农产品品牌32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00个,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4个,绿色食品产品1083个,有机农产品88个。国家级农产品特色优势区7个,大连海参等11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截至2022年底,全省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3个(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东港草莓),50亿~100亿元2个(盘锦河蟹、盘锦大米),20亿~50亿元9个(西丰鹿产品、东港杂色蛤、营口大米、营口海蜇、桓仁山参、北票番茄、东港梭子蟹、鞍山南果梨、凌源百合)。
2023年,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78.4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83.0千公顷,果园面积340.4千公顷。粮食产量2563.4万吨,油料产量128.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139.7万吨水果产量928.2万吨,比上年增产5.5%。辽宁省猪牛羊禽肉产量472.0万吨,禽蛋产量311.8万吨,生牛奶产量135.4万吨家禽出栏109965.0万只。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490.6万吨。
第二产业
辽宁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海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2023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全年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4%。分行业看,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加值增长19.1%,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2%。全年石化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6.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3.8%。全年冶金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1%。全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其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8%,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7.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0.9%。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辽宁第二大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
辽宁省的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金融、商业地产、旅游和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是第三产业投资的主要选择方向。旅游业方面,辽宁省借助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工业遗产和“六地”红色资源等人文历史,整合优势资源,文旅与一产、二产和三产其他行业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中国北方生态旅居胜地、大众冰雪旅游最佳体验地、现代旅游消费集散地。2023年端午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731.11万人次,同比增长6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17亿元,同比增长182.7%。
2023年,辽宁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62.1亿元。分经营地看,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787.0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75.0亿元。分消费类型看,全年商品零售额9460.6亿元,餐饮收入901.5亿元。
2023年,辽宁省货物进出口总额7659.6亿元。其中,出口3535.6亿元,4124.0亿元。分贸易方式看,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5264.3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564.3亿元,保税物流进出口总额760.9亿元。分商品看,在出口中,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839.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9.2亿元,钢材出口327.9亿元,农产品出口316.6亿元,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33.3亿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81.8亿元。在进口中,全年农产品进口448.7亿元,汽车零配件进口438.8亿元,原油进口1121.6亿元。
2023年末,辽宁省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0296.8亿元,境内上市公司88家,年内首发上市4家;境内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境内融资41.4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融资20.6亿元,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20.8亿元。年末有证券公司3家,证券分公司66家,证券营业部306家;期货分公司63家,期货营业部48家。
2023年,辽宁省原保险保费收入1569.7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70.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18.1亿元,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89.8万户,5G用户2199.1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66.1亿GB。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4年6月,辽宁省拥有3个自贸试验片区、99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1个边境经济合作区、5个综合保税区、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沈阳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总面积170.3平方千米。沈阳高新区位于沈阳市东南部,地处沈阳经济区核心,是联接沈阳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域内拥有东北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东北最大的高铁站—沈阳南站;沈大、沈抚、沈丹等6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域;地铁、公交、现代有轨电车实现无缝对接,建成中国规模最大、全国领先的地下综合管廊,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大连市金州区功能区之一,地处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前端,北依大黑山,南濒黄海,是中国东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1984年9月,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金县(现大连市金州区)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内设有双D港产业园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登沙河产业园区、渔业加工产业园区5个园区。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研究生招生6.1万人,在校生18.0万人,毕业生5.2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35.3万人,在校生115.3万人,毕业生36.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0.8万人,在校生62.1万人,毕业生20.3万人;初中招生29.9万人,在校生93.2万人,毕业生32.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3.1万人,在校生199.4万人,毕业生30.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万人,在校生1.6万人,毕业生0.2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72.9万人。全年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7门。全年新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97个、创新创业学院20个、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30个。
辽宁科教资源富集,拥有理、工、农、医、药、体、音、美、师范、财经和综合性高等院校114所;拥有中科院驻辽科研单位6家,两院院士61名,研究机构161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建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辽宁实验室和辽河、滨海、黄海实验室已挂牌运行,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等25个学科和专业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前。
医疗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有各类卫生机构34136个。其中,医院1536个,卫生院10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19个,村卫生室16401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19个。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3.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5.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8万人,注册护士16.8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9亿人次,出院人次779.3万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排名全国第13名,稳居最高等级A++序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6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医院医教研队伍共有职工4961人,其中正高职307人、副高职507人;博士生导师198人、硕士生导师527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和平、浑南两个院区,本部现有建筑面积33.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249张;浑南院区编制床位1600张。全年门急诊量约348.6万人次,出院约16.3万人次,手术服务量约9.4万例,平均住院日7.65天,病人满意度97%。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国家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辽宁省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医院拥有编制床位2800张,每年救治来自辽宁、内蒙、吉林、河北等地的门诊患者94万人次,年住院病人7.9万余人次,年手术病人2.5万人次。全院现有教职员工2978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高级职称373名,博士研究生16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20名,硕士学位人员776名,硕(博)士研究生导师195名,国家级学会委员143名,省级学会委员287名。
媒体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5%。全年出版报纸(不含校报)49种,出版量4.0亿张;期刊313种,出版量0.52亿份;图书1.41万种,出版量1.35亿册。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83.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58.6万户。
辽宁电视台于1959年10月1日开播,自办2套节目。一套节目通过微波覆盖辽宁省87.68%的人口,可收视人口3560万人;一套节目通过卫星传送。自办节目每周播出210小时,日均制作节目6小时。主要栏目有《辽宁新闻》《新闻观察》《共度好时光》《第二风景线》《评书联播》《老百姓》等。
辽宁广播电视台由原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于2009年12月合并组建而成,并出资组建辽宁北方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开办8套广播频率和8套电视频道,6套向全国传送的付费电视节目等。
科技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有效发明专利总量75548件。全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05件,全年技术市场成交各类技术合同2.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308.3亿元。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有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666家,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8家;有认证机构26家,各类认证证书8.1万张。年末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4个。全年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59项。年末有地震监测中心站6个,省级地震监测中心1个。年末有天气雷达站10个,气象卫星地面站2个。年末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辽宁数据与应用中心1个,分中心15个,涵盖地质、水利、农业、气象、生态、航空等领域。年末有农业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1个,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个。年末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4个。年末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98个,省级气象观测站1486个,雷电定位监测站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25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52个。
文化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有文化馆、艺术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29个,博物馆65个,档案馆143个。
专业艺术部分,辽宁省拥有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歌剧院、辽宁芭蕾舞团和辽宁歌舞团等。公共艺术部分,辽宁省拥有辽宁省美术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文化馆和辽宁省旅游教育中心等。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名东北人民艺术剧院,1951年10月2日成立于沈阳。1954年8月东北行政区撤销,原辽东话剧团和辽西话剧团并入剧院,改名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剧院演出代表剧目有:《春风吹到诺敏河》《红石钟声》《白卷先生》《秦始皇》《报春花》等。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原名东北图书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所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于1948年8月15日在哈尔滨开馆,1949年2月迁至沈阳,1955年改名辽宁省图书馆。
体育
截至2023年末,全年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辽宁运动员2人2项2次获得世界冠军,13人8项11次获得亚洲冠军,68人13项27次获得全国冠军。辽宁男子篮球队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22-2023赛季中获得总冠军。2023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辽宁省承办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有体育场地88481个,体育场地面积1.13亿平方米,辽宁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9平方米。辽宁省田径场地4973个,场地面积3885.76万平方米;游泳场地511个,场地面积479.89万平方米;辽宁省球类运动场地40943个,场地面积4213.81万平方米;辽宁省冰雪运动场地177个,场地面积591.48万平方米;全民健身路径34005个,场地面积153.15万平方米;健身房3679个,场地面积200.61万平方米;健身步道1735个,长度3587.62千米,场地面积1445.87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3年末,辽宁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50.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20.4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21.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96.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25.2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80.1万人,其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3.6万人。年末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12.4万人,其中农民工36.4万人。年末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04.4万人。全年25.5万城镇居民和61.0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截至2022年底,辽宁省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370个,其中城乡养老服务机构2269个;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床位19.3万张。全年收养救助人员9.8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1.2亿元。全年辽宁省慈善总会接受捐赠2.1亿元。
环保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全年优良天数比率为86.5%(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2.4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3%。全年15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128个,占比为85.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县级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57%。
2012-2021年,辽宁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约1575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全省规范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1.9万余人。2021年,全省完成人工种草和退化草原改良84.26万亩、营造林219.3万亩,防风治沙16.7万亩。实施275个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368家,推进372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管控企业整治。完成2293个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排水管网建设改造2405千米,15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交通
综述
辽宁是中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是东北唯一的陆海双重通道,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拥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缘优势,是东北地区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辽宁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陆地县全部通高速,铁路网和公路网密度居于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末,全省境内铁路营业里程(不含地方铁路)6302千米,其中高速铁路2213.8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409千米。全省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盘锦港、葫芦岛港等6个港口,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90万标准箱。辽宁拥有东北最为通畅完善的空港网络,共有沈阳、大连、鞍山、丹东、营口、锦州、朝阳、长海等8个民航机场,开通航线453条,通达国内城市128个,境外城市20个。
公路
辽宁省已形成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快速交通圈,其市级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市县二级以上客运站全覆盖,共计79个客运站、2356条三类以上客运线路;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到3A以上,年均完成旅客运输量33亿人次;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到100%。全省有沈阳环线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沈辽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沈抚高速公路、沈营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还有G101、G102、G201、G228等国道过境。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31361千米(不含城管路段),比上年末增加1296千米。全省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0010千米、省道10244千米、县道8667千米、乡道30081千米、专用公路226千米、村道72134千米,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7.6%、7.8%、6.6%、22.9%、0.2%和54.9%。全省拥有公路营运汽车53.3万辆(不包括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营运载货汽车51.3万辆、734万吨位,载客汽车2.0万辆、73.7万客位。
2023年,辽宁省营业性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1.6亿人、旅客周转量86.6亿人千米。全省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15.3亿吨、货物周转量2869.1亿吨千米,平均运距187千米。
铁路
辽宁省铁路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省际高铁互联互通,形成“沈阳放射式+沿海轴线式”高速铁路网。辽宁省形成哈大高铁、沈丹高铁和丹大快速铁路相连接的黄金“大三角”主骨架,截至2022年末,辽宁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733千米,其中高铁营业里程2213千米,普速铁路4520千米。
辽宁省有火车站347个,实现每个县都有火车站,其中沈阳铁路枢纽是东北南部最大铁路交通中心,联通北京、哈尔滨、大连、吉林、丹东、抚顺6个方向,枢纽内设车站25座,是9条铁路干线客流和货流集散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铁路枢纽,也是东北铁路干线连通关内外的咽喉。
航空
辽宁省拥有东北最为通畅完善的空港网络,拥有沈阳、大连、鞍山、丹东、营口、锦州、朝阳、长海等8个民航机场,开通航线453条,通达国内城市128个,境外城市20个。根据《辽宁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辽宁省全力打造沈阳、大连区域航空枢纽,推进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建设,恢复T2航站楼使用功能,提升T3航站楼国际功能保障能力。同时,提升大连机场航站区运行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大连金州湾新机场开工建设。提升支线机场与通用机场的服务效能,推动鞍山、丹东、锦州、营口、朝阳等支线机场建设,推进本溪桓仁机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水运
辽宁省正发展以大连国际枢纽港为中心,营口港为骨干,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港多层级协同发展的沿海港口群格局。截至2023年8月,辽宁沿海拥有6个港口、24个港区,已形成以大连港为核心,营口港为骨干,丹东港、锦州港、盘锦港、葫芦岛港共同发展的格局。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13千米。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三级航道56千米,五级航道140千米,六级航道217千米,分别占总里程的13.6%、33.9%和52.5%。全省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440个。其中,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434个;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6个。
2023年,全省完成水路客运量530万人、旅客周转量3.8亿人千米;水路货运量6325万吨、货物周转量620.2亿吨千米,平均运距980.5千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5亿吨,其中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90万TEU。完成旅客吞吐量494万人。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拥有公交专用车道1396.2千米,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22200辆、26840.6标台,拥有轨道交通运营车辆2282辆。其中,地铁车辆1698辆,轻轨车辆296辆,有轨电车288辆。巡游出租汽车运营车辆9.2万辆。辽宁省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2289条,运营线路总长度43836千米。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488.7千米,其中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线路分别为249.7千米,147.0千米和92.0千米。
2023年,辽宁省的城市客运系统运送旅客47.1亿人。其中,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和巡游出租汽车分别完成19.9亿人、7.6亿人和19.6亿人,分别占城市客运系统运送总量的42.3%、16.1%和41.5%。
人文
综述
辽宁省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九门口长城、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和昭陵、福陵、永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是清文化发源地,还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等红色文化发源地。截至2023年6月,辽宁省共有公布名录的各类文物遗迹2411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6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2处,革命文物遗迹825处,主要工业遗产161项(其中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地21处)。全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0个,12个县入选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全省各类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共收藏可移动文物405248件/套(1618095单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11件/套(3070单件)。
饮食
辽菜历史源远流长,是根据辽宁地区的民族特点、区域特点、饮食习俗、烹饪技法创建的一种地方菜系,清朝宫廷菜、王(官)府菜、市井菜、民俗菜、民族菜和海鲜构成辽菜的基本框架。辽菜标准的九菜二点中,“九菜”指的是葱烧辽参、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焦熘里脊、赛熊掌、大虾、扒三白、拔丝地瓜、三鲜火锅,“二点”指的是烧麦和煸馅饺子。
浇汁大头宝
浇汁大头宝是辽宁营口地区以传统方式研发的一道名菜,菜品外酥里嫩,鲜香美味,酸甜可口。菜品选用营口渤海湾,特色新鲜大头宝作为原料,大头宝鱼学名“梅童”,属于营口独有特产。
海味全家福
海味全家福经过大连历代名厨的改良与创新,由“炒杂拌”改进为“海杂办”,又提升为“全家福”,最后达到“海味全家福”,而且烹调方法达到了多样化,故有“南佛跳墙,北海味全家福”之称。
葱烧辽参
葱烧辽参是辽菜传统名菜之一,被誉为中华特色美食。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鹿鸣春及传承人刘敬贤大师的经典传承之作,被评为“中国名菜”。辽参本身淡而无味,借助炉火纯青的“烧”制技法把特制的汤汁浇入其中,特点是葱香味浓、汁鲜味美、营养丰富。
地方特产
辽宁省内主要特产有盘锦大米、东港草莓、大连大樱桃、大连海参、北镇葡萄、铁岭榛子、东港梭子蟹等等。
丹东草莓
丹东草莓因其芬芳的气味和香嫩的口感,又被称为“牛奶草莓”“巧克力草莓”。果实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椭圆形等,外形美观、色泽亮丽,芳香浓郁,酸甜适口。丹东市已经成为中国草莓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因为丹东地区属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是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余脉,有丰富的水资源,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光照有余,适合草莓生长。2017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丹东草莓”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北镇葡萄
北镇葡萄的主要品种有巨峰、辽峰、香悦、巨玫瑰、醉金香、阳光玫瑰等20余个,北镇市已成为东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县。2019年北镇葡萄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目录。北镇葡萄以巨峰为代表,其色泽黑紫,果粒均匀,颗粒饱满,果肉香甜细腻,糖度高,适口性强。
铁岭榛子
铁岭榛子主产区位于铁岭东部低山丘陵区,外壳坚硬、果仁饱满、富含油脂和蛋白质,还能做成榛子味煎饼,榛子酱、榛仁月饼,榛子酥、榛子奶糕、榛子米果卷等深加工产品。2020年,铁岭榛子品牌被列入首批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2022年,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综合评定显示,“铁岭榛子”品牌价值为60.56亿元。
习俗
辽宁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56个民族俱全。辽宁是满族形成、崛起、壮大的地区,蕴涵着广博深厚的满族文化遗存和内涵,积淀和保存大量满族活态文化以及丰富的满族传统民俗。
满族服饰
满族最有特色的服饰为旗袍,满语称之为“衣介”,是满族先世在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有特色的服装。有单、夹、皮、棉,四季可穿。男子长袍为圆领、捻襟、箭袖,四面或二面开衩,最大优点,是适应满族骑射活动的需要。女子的旗袍最大特点为宽大、平直、下长到脚。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裙上滚有花边,以显示其别致美观。满族人还喜欢穿马褂、坎肩,多穿在旗袍之外。
本溪社火
本溪社火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它源自西周文化发祥地陕西凤翔而兴盛于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北,现主要分布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太子河上游沿岸的卧龙、牛心台、偏岭、小市、泉水、南甸地区。本溪社火活动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活动中表演者以十八般兵器为道具捉对厮杀,又称为“武社火”。这种“武秧歌”和“走社火”中的“地摊社火”十分相似,艺人从京剧艺术中吸取精华,用来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本溪社火情节复杂,最初仅有胜式和败式等少量动作,其后逐渐发展为成套动作,表演程序则受本溪当地民俗的影响为多。
沈阳皇寺庙会
皇寺庙会,是指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寺附近举行的庙会,沈阳市皇寺庙会作为绵延三百余年的祈福民俗活动,承载着关东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成为关东百姓不可或缺的年俗活动,主要活动有新春逛庙会、祈鸿运、赏诸戏、吃糖画。
艺术
辽剧
辽剧,原称辽南影调戏、辽南戏,是一种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源于辽宁省辽南皮影戏,是该地区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时照本宣唱,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份,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辽南戏的前身辽南皮影戏旧称“本地影”。清末民初时受河北滦州影的影响而丰富了唱腔。同时,又吸收融合了辽南地区的民歌、民乐和曲艺音乐,形成了一套唱腔体系,从而成为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的辽南皮影戏。代表剧目有《宫门断鞭》《逼嫁杀店》《龙凤镜》《打灶王》《当箱子》《花为谁开》等。
辽阳二人转
辽阳二人转的前身是辽阳地秧歌。二人转有“南浪北唱”一说,其“南浪”即以辽阳为代表。辽阳二人转以舞见长,讲究稳中求浪。辽阳二人转“浪三场”最具特色,头场看手,表演少女梳洗打扮,手法细腻;二场看转,表演男女路上观景扑蝶,生动活泼;三场看走,表演追逐秧歌队嬉戏打闹。辽阳二人转有夸大板、霸王鞭、手玉子、扇手绢四大绝活。2007年,“辽阳二人转”入选《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洋号子(长海号子)
长海号子是海岛居民在进行海上贸易和捕鱼等劳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劳动号子,主要流传于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面上的长山列岛。长海号子曲调辽阔粗犷、高亢悠扬,多为四平腔、二六腔、流水腔、散腔、小滑腔、大滑腔及大甩腔。节奏生动、明快,多为4/4、2/4、1/4拍和散板,音节简短、词句通俗,多为三五个字。长海号子主要有:撑(读“掌”音)大篷号子(由“三起头”和“老号”组成)、拔锚号子、勒锚号子、摇橹号子、拉纤号子、出舱号子、推船号子、抽滩号子、拉网号子和拔鱼包号子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6月,辽宁省共有公布名录的各类文物遗迹241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12个县入选国家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全省各类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共收藏可移动文物405248件/套(1618095单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11件/套(3070单件)。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中国当前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也是清入关后,康熙至道光皇帝东巡驻跸和储存宫廷珍品的重要场所。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建成于1636年,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现今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1961年,沈阳故宫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北京故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门口水上长城
九门口水上长城一般指万里长城—九门口,地处辽宁、河北两省交界处,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古称“一片石关”,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初。九门口水上长城呈南北走向沿山势蜿蜒逶迤,全长1980米,布局包括长城墙体、跨河城桥、关城、烽火台等设施二十余处,形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纵深数里的军事防御体系,具有建筑形制种类多、结构变化大、军事设施密集等明代筑城特点。
奉国寺
奉国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确立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座单体面积1800平方米的九开间大殿——大雄殿。大雄殿长约55米,宽约33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大雄殿内遗存的建筑彩绘约4000平方米,全部为辽代原作。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截至2022年5月,辽宁省已有1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入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为: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子镇、大连庄河市青堆镇、丹东凤城市爱阳镇、锦州市义县义州镇等。19个入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沈阳市康平县郝官屯镇小塔子村、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半拉山子村、法库县孟家镇孟家村等。
大连庄河市青堆镇
青堆镇位于庄河市东部35千米处,面积193.3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辖3个社区居委会,14个村委会,1个国营农场。青堆镇具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今所存的具有清、民国老式古建筑规模、数量、面貌完整程度在整个辽南地区绝无仅有。建于唐代的普化寺、西塔寺,清代的清真寺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青堆镇是国家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重点镇、辽宁省百强乡镇、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大连市全域城市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乡镇。
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半拉山子村
半拉山子村位于法库县大孤家子镇,有300多年满族文化历史,有AAA级景区一处,AAAA级景区一处。全村以酒业、旅游、农业、畜牧业及休闲农业为主,其中,传统酒海糊制、古法造纸、石锅蒸馏和泥窖发酵工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以来,半拉山子村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辽宁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4年6月,辽宁省有7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代表58人,29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朝鲜族农乐舞
农乐舞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朝鲜族聚居区,是在岁时节庆和祭祀仪式中广泛表演的朝鲜族代表性舞蹈之一,反映了农民祈求丰收、吉祥的愿望和尊重自然的思想。2009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沈阳北市摔跤
沈阳北市摔跤源于清朝满族摔跤布库游戏,最早可追溯到金代女真族,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承载了老沈阳半个多世纪的记忆。沈阳北市是沈阳摔跤及东北跤界的发源地,与北京天桥、上海城隍庙、天津的“三不管”等地被列为最负盛名的摔跤地。沈阳北市摔跤具有武术加跤的特点,既是体育项目又是文化娱乐项目,因在比赛过程中有解说、切口、笑话等说逗形式又被称为“武相声”。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小镇一直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二界沟的古渔雁主要是从华北的冀中、冀东地区通过旱陆和水陆迁徙到此地的打鱼人,他们是古渔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与传承者。由于生计的特殊性,古渔雁民间文学和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有很大的不同。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对该群体的历史与生活、习俗与传统、信仰与文化创造等有全方位的反映。在形式方面,古渔雁民间文学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内容原始,较少发展和变化。近十多年来,当地文化部门曾挖掘、采录有近千则解释古船网由来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并搜集渔歌一千余首。
地区象征
省花
天女木兰是辽宁省的省花,生长于辽宁省海城市的九龙川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深山中。天女木兰又名天女花,木兰科落叶小乔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956年,辽宁科研人员首次在本溪市发现这一稀世花种。本溪是天女木兰生长繁衍的好地方,全市都有分布,以老秃顶子、关门山、汤沟等处最多。其适宜在气温低、雨量多、湿度大、土壤肥沃的环境中生长,树龄在30年左右。
风景名胜
综述
辽宁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岳风景区有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龙首山、辉山、大孤山、冰峪沟等;湖泊风景区有萨尔浒、汤河、清河等;海岸风光有大连滨海、金州东海岸、葫芦岛、鸭绿江等;岩洞风景有本溪水洞、庄河仙人洞;泉水名胜有汤岗子温泉、五龙背温泉、兴城温泉等;特异景观有金石滩海滨喀斯特地貌景观、蛇岛、鸟岛、怪坡、响山等;人文景观有以沈阳(陵、庙、寺、城)为代表的50余处;旅游度假区有大连金石滩、葫芦岛碣石、沈阳辉山、庄河冰峪沟、瓦房店仙浴湾、盖州白沙湾等。辽宁的九门口长城、沈阳故宫、昭陵、福陵、永陵和五女山城等六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2月,辽宁省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77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6家,分别为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金石滩景区、本溪水洞景区、鞍山市千山景区、盘锦市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
自然景点
本溪水洞景区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距本溪市区28千米。景区面积10.6平方千米,是以岩溶洞穴、地下暗河为主,集山、水、洞、泉、湖、林于一体的自然景观景区。2015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本溪水洞风景区包含本溪水洞(九曲银河)、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硅化木王国、衍水乐园、玉京山生态园和胜地风情园等景点。
沈阳市植物园
沈阳市植物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地处沈阳市东部风景秀丽的棋盘山旅游中心地带,距市区仅十千米。创建于1959年10月,1993年对外开放,占地2.46平方千米,是集绿色生态观赏、精品园林艺术、人文景观建筑、科研科普教育、娱乐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景区。2007年,沈阳市植物园荣获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称号。
沈阳市植物园已收集保存各类植物2200余种,其中露地木本植物660余种,露地草本植物1300余种,温室植物180余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4种,辽宁省二级保护植物6种,辽宁省三级保护植物19种,现已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
千山景区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千米处,总面积为125平方千米,其中行政管辖面积72平方千米,保护地带面积53平方千米。千山风景名胜区分为风景观光区和温泉度假区。1982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被认定为AAAA级国家旅游区。
大连金石滩景区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占地130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7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52平方千米,是中国十五大健康型海水浴场之一,日最高接待量逾10万人次。金石滩因石而成名,在东部景区海岸线,拥有诞生于六亿年前的震旦纪、寒武纪岩石形成壮丽的奇石景观,被称为“凝固的动物世界”“天然地质博物馆”“神力雕塑公园”。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滨海地质公园;2009年,获“中国最佳生态环境保护十大风景区”称号;2011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2年,荣膺美国CNN2012年度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40个景区之一。2014年,被评为国家海洋公园;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盘锦市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
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是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也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省优秀旅游景区,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绿色生态旅游景区。盘锦红海滩的红色是碱蓬草的颜色,还有86万亩世界上最大的芦苇田。这里是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也是世界珍稀鸟类黑嘴鸥的主要繁殖地。主要景点是:红海滩码头、苇海观鹤等。
人文景点
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8年12月,原址设在锦州大广济寺。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18.8万平方米,园区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园林环境,以辽沈战役军事主题为切入点,形成集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博览、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馆藏藏品总计21428件,一级文物25件,二级文物552件,三级文物362件。
中苏友谊纪念塔
中苏友谊纪念塔位于列宁街42号,旅顺口区旅顺博物馆门前广场。中苏友谊塔是为纪念中苏友好而建造的,友谊塔四周植有四季长青的“龙柏”,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存。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阳壁画墓群
辽阳壁画墓群分布在辽阳市郊太子河两岸,时代属于东汉至魏晋时期。这些壁画墓地表原来都有高大的方锥形堆土,墓室一般低于地表,多为平顶多室,用淡青色岩石板构筑,分大、小两种类型。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绘庖厨或楼阁楼;回廊绘墓主人车骑出行图,左右耳室绘墓主宴饮。壁画的题材还有流云及日月星座天象图,多绘在前室的顶部。1961年国务院将辽阳壁画墓群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园三号墓、三道壕三号墓、鹅房壁画墓、东门里壁画墓、北园二号壁画墓、南郊路壁画墓等为后来并入。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截至2022年8月,辽宁省已与世界五大洲31个国家建立了90对友城,其中省级友城19对,市级友城71对;其他类友好关系共227对,涉及61个国家。
重要事件
2021年8月30日,辽宁省举办了日本友好交流大会,时任省长的刘宁,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日本神奈川县知事黑岩祐治、富山县知事新田八朗、岩手县知事达增拓也、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片江学巳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致辞。
2023年1至8月,辽宁省共开行中欧班列317列,可直达汉堡、杜伊斯堡、法兰克福等11个境外终到站,辐射20多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发运货物品由最初的机械设备拓展到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木材等十大门类5000多种品类。
2024年4月19日,辽宁—日本经贸合作说明会在东京举行。辽宁省友好经贸代表团到日本访问,东京密集拜访政府部门、重点企业,与日本政界商界人士深入交流。来自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和三菱日联金融、日本航空、欧力士、瑞穗银行、立命馆教育集团、佳能医疗、罗森、东风日产、日本财产保险、正兴电机等日本政界、知名协会和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应邀参会。
2024年6月25日至27日,辽宁省大连市举办了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本次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00位各界代表参与。
参考资料
辽宁概况.辽宁省人民政府.
自然概貌.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情简介.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7:49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