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是中原官话的一种,分属
中原官话、
晋语、
西南官话。
陕西话和陕西方言概念不等同。
简介
陕西方言多保留着古音,比如“biang biang面”一词,闽东、江西不少地区的客家方言里也有近似的读音。陕西方言大致分为3个地区:
中原官话、
晋语、
西南官话。我们通常所指的“
陕西话”仅指
关中话。
中原官话-关中话
关中话属于
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
西安方言(东府)和
宝鸡方言(西府)。关中方言分为
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前者包括西安市、
渭南市、
铜川市、
咸阳市、商洛市下属
商州—
洛南—
丹凤—
山阳、陕北的
宜川—
黄龙—
洛川—
宜君—
黄陵—
富县、山西
运城—
临汾、河南
灵宝一带。后者包括宝鸡市、甘肃
天水市、
庆阳市、
平凉市和
宁夏西南部。关中话是中国
西北地区最具
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使用陕西话(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
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
秦岭北麓,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
晋语-陕北话
西南官话-陕南话
陕南话属于
西南官话,陕南亦有
中原官话、
晋语、
江淮官话、
楚语、赣语、
湘语的少量分布。
方言种类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
地域方言和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
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
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
社会变体。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相同点
二者的相同点:第一,都是
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第二,都没有全民性特点,
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
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区别
在
中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
北方方言是古汉语长期演变,加上外族入侵而演变而来的产物。在早期的广大
江南地区,主要是
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
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
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四是
南方方言在对古汉语音韵语系的保留比北方方言更多,古老的入声在北方基本消失了,而南方部分地区保留着
中古汉语的六大收音
韵尾以及三大入声韵尾。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分布广泛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
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如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关中方言
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耍(四声)心眼,脾气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不满意叫
翻白眼,盼人穷叫害红眼,不讲亲情叫干睁眼,不灵活变通叫死心眼,坏心眼叫瞎心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手”:熟练叫老手,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小偷叫
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脚”:
上坡叫爬脚,下坡叫送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气”:
关中一带常把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生大叫嗷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福气,小孩聪明叫灵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用
十二属相形容人: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一样,厉害得跟
老虎一样,跑得跟
兔子一样,在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一样,欢得跟马一样,绵得跟
羊娃一样,灵得跟
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用地理名词形容:“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
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摞山,行动轻浮叫飘山。“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
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啰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用数字形容:“二”对懒汉无赖通常用:
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吊子、二毛子等;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毬、二蛋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二
茬子、二八杆子、二八点子等。
用定语“的”形容: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行为木讷的人瓷的,干活偷懒的人奸的,甩膀大干的人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
不听忠告的人犟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几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没能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奔的,长的聪明的人灵的。
用名词形容:(关中东府常用)“太”或“太太”,称心如意叫诌得太,不讲道理叫
蛮得太,穿戴时髦叫洋得太,做事狂妄的叫张得太,官运亨通的叫红得太,巴结献媚叫轻得太,多才多艺叫能得太。聪明伶俐叫精得太,调皮捣蛋叫哈(坏)得太,寡言无语叫瓷得太。还有重叠加重语气用法:“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太”、“我这
蒜苗嫩得太太”。
在“人”字前加形容词:跟人能合得来的人“嫽人”,偷摸拐骗的人“瞎人”,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滑人”,待人冷冰脑子迟钝的人“痴人”,脾气古怪忽冷忽热的“怪人”,明知死胡同偏要硬闯的人“犟人”,干啥一学就会像的人“能人”。
同义不同字类:关中一带常可听到:不和叫不卯,干拢叫打搅,发痒叫害咬,适合叫刚好,断绝叫拉倒,马虎叫
毛草,矮人叫矬子。体胖叫圆伟,瘦子叫干猴,不行叫
失气,
笛子叫篾管,
有琴叫弦弦,
小锣叫当当,
梆子叫咣咣,
铙钹叫镲镲,
唢呐叫喇叭,烧饼叫饦讬,干面叫粘面,糊糊叫
搅团,
馒头叫蒸镆,
水饺叫
饺子,
棉鞋叫窝窝。巴结人叫舔尻子,出外散步叫转转,向别人表功叫摆亏欠,嫌弃讨厌叫走远,无关紧要叫挂
不上串,左顾右看叫卖脸,挑剔毛病叫弹嫌,办事周密叫严攒,脾气暴躁叫脏板,不多不少叫刚诌,歪曲事实叫胡粘,调皮淘气叫捣蛋,大声哭嚎叫叫唤,骂人隐私叫揭短,背后告人叫穿板,
梆子戏叫
莲花落,木鱼叫龟脑壳。
许多艺术家学者(包括
高建群)认为:陕西方言在古代叫
雅言。(见近期报纸相关稿)这些“专家”没有指明说“陕西方言”是指现代的陕西方言还是古代的陕西方言。但从
语言环境中看,应当指现代的陕西方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
关中方言”。
这种说法,从情感上看,爱乡之心可鉴定;但从历史知识角度来说,的确存在问题。
周
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这个地方孕育了《
诗经》、唐诗的关中方言作为“雅言”,
官话,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知道,唐末战乱,五代更迭,两宋孱弱,国度南移,关中自唐后就失去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在
北宋是宋辽边界,
南宋更是金人领土。唐末,长安皇室、贵族以及上层文化精英为避战火,纷纷南下,当然将所谓的“雅言”—关中方言也带到了南方。据说,这就是现代客家人的组成分子之一。(待考)我就曾听一位学者说过:
杭州话是唐雅言。
而留下来的,多系引车卖浆的平头百姓,保卫语言的意识本就淡薄,加上北方
少数民族南下带来的
外来语的强势入侵,“雅言”的纯洁度有多少?再加上,
经元、明、清几百年,语言不断吸收新的语汇,发展变化,关中方言早已不等于汉唐雅言了。
至于说,方言中保留个别
古汉语词汇的现象,这几乎在中国任何一种方言中都存在。(如小说《国画》的作者
王跃文就发现他的家乡方言中有许多古汉语词汇)因为,方言和
书面语本身就是互相影响的,古代现代都是如此。诗经、
史记等典籍作于陕西,有的作者就是陕西人当然这种现象就更多一点。
保护方言,建立方言角落,从弘扬
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都应该大力提倡,但是,知识性的错误必须澄清。我们不能因方言戴了“雅言”的帽子,就保护,失去了汉唐的光辉就不理。这都不足取。
语音系统
关中话中只有四个声调,但与普通话声调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大部分字读音符合声调对照表。以下以
西安话例:不符合以上对应关系的主要是清声母及
次浊声母 的
入声字。普通话把清入字不规则地归入阴、
阳平、上、去四声,把次浊
入声字入
去声,而关中
话则将清入、次浊入入
阴平。如清入“八、福、笔、各”次浊入“麦、月”等。
发音特点
- 在读以元音或
半元音为开头的字时,有“ η ”(ng)做为声母。如:爱,读作“ηāi” 安,读作“ηan”
- t和q、j和z、d和j、y和n有部分混淆或倒。(陕西话使用区各地不尽一致)如:就,读作“zōu”而就本来的发音“jiu”则用来表示蹲下的意思。
基本词汇
以下是陕西关中方言中一些生活常用语:
1.制达-----这里,这儿
2.雾达-----那里,哪儿
3.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瓦(应该连读wo er),例如:你到啊达去呀
4. 啊个四(发四音)-----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夜儿个-----昨天
6.前儿个-----前天
7.后儿个-----后天
8. 明儿个-----明天
9. 年逝个(和儿话音一样)-----去 年
10.咥活-----厉害、干大事
11.咥一顿-----打一顿、吃一顿
12. 适(发三声)或----急,匆忙
13.难场-----困难,不容易办的
14. 谝闲传(pian han chuan)-----聊天,说话
15. 咋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厉害
17. 掺(四声)活-----做好,好,
18.骚轻-----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19.瞀乱(mu 二声)-----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20.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
21.马卡-----差劲
22.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
23. 细香、细法-----细致、仔细节省。
24. 撩(比较激动的说辞)咋列-----很好,很美,非常好
25.扑西来骸-----邋遢、不整洁、不干净
26. 跟前-----周围、附近
27.麻达-----麻烦、问题
28.麻眯儿-----混账、不懂理
29. 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走神
30.
克里马擦-----快点,形容人动作快。英文:
hurry up31. 毕咧-----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
34. 都成怂咧-----都成什么样了啊?
35. 成码咧-----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嘛咧,漂亮成嘛咧
36. 饿贼-----不太文明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
37. 日踏了-----坏了,糟了、糟蹋了
39. 年(nian一声)-----人家
40. 咱(ca)-----咱们
41. 伙计-----一般指朋友、哥们
42. 怪---- 奇怪的
43. 寺-----是
44. 社-----说
45. 驳-----不,例如:“你
博社咧”“博”就是“你别说了”“不”
46.灾拐-----哈怂,坏蛋
47.锤子-----特指男人的
生殖器或惊讶时的
感叹词,在女性面前禁说
48. 辟-----滚,常和远连用 如:辟远
49.糟怪-----撒谎
50. 能歘(chua四声)拔-----不文明用语,意思就是“能干什么”形容某人无能办事不力
51.圪(ge)蹴(jiu)哈(hua)-----蹲下
52. 瓤----- 损人 讽刺的意思 你瓤人尼吗
53.墙咯老—墙角的意思
54.黑嘛古洞(黑嘛老鼠)-----表示在夜晚看不见东西
55.窝窝-----指过去的棉鞋
57.亏了人咧-----意思是很丢人
59.桑念(四声,同日念,其实是“丧眼”的
土话发音)-----意思是很丢人,所做的使人看不惯。例如:你就桑念得很!(你做的太不好了!)
60.
克里马擦-----意思是能不能快点呀,例如,克里马擦我在等着你出发呢
61.泼烦(很有韵味哦po fan)----意思是有点烦(也有累的意思),和字面意思差不多、如今普通话没有这个词。
62.瓷马楞登--意思是 迟钝(又说,瓷马二楞)
64.瓜痞---骂人的脏话,意思是傻瓜的意思。
65.撩咋咧---形容很好的的意思,美得很!
66.哈怂---坏人,淘气的意思!
67.呆怂---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68.闷怂---笨蛋的意思。
69.叵烦---心情不好、累,(颇微有些烦躁)
表示东西:
1.架本-特指厨房里放熟菜的柜子里的架子
2.箅撑-蒸馍时在锅里放
馒头的架子,一般呈圆环面,下有三足撑着。
3.水水-特指吃饺子,
小笼包子时用来蘸的调料水或
辣子油。
6.Biang biang 面-面食的一种
10.颡(sa二声)-头的意思,“我的颡疼”即就是“我的头疼”
11.言传:指说话的意思
12.打吾秋—荡秋千
13.碾场—
旧社会农民收麦时在地里扩出一片地将麦放在上面让晒干,然后用
石磙碾轧,使麦粒与秸秆分离
14. 批杆—训斥时使用,表示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时候形容爱乱说话的某人用批干板板(子)
表示心理情绪:
1.把作(应该是罢作,ba四声)-难受,上不去下不来的感觉,没办法时的着急心理 “我把作地很”
2.叫节-悬在空中,鱼骨在喉的感觉。
3.握也(wo 二声)—舒服 “握也死了”就是“完美死了”
4.奇轻-惊奇,“多大的事儿,看把你奇轻滴。”
5.瞀乱(mu 二声)—心情郁闷抑郁,表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烦扰。
趣谈
乡党
这得从古代的民户编制说起。“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据我国第一部
断代史《
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
五州为乡。换句话来说,
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乡”“党”二字连用,指乡里,也就是同乡的人,随着时代的推移,乡、党这样的农村行政区域单位不再使用,但“乡党”这一称呼却延用下来了。
“屋里人”趣说
关中人,常把已婚妇人叫“屋里人”。如:“你屋里人这几天咋没见?”“俺屋里人这几天熬娘家去咧!”把妇女叫“屋里人”,其渊源虽无法考证,但在很大程度上与
劳动分工、“男耕女织”的出现有关。过去的农家,男的在田间劳作,女的在家中纺线织布,内外分明,各执其事。久而久之,关中大地上便出现了把男人叫做“外头人”、把女的叫“屋里人”的称谓。
“屋里人”一词,早巳进入大雅之作。以《红楼梦》为例,其九十回有:
薛蝌想:“……然而到底是哥哥的屋里人”,第一百二十回有,袭人想:“……其实我究竟没有在老爷太太跟前
回明就算了你的屋里人。”以上引例中的“屋里人”,含义与关中方言里指的已婚妇女的含义大致相近。
“二百五”趣谈
在关中农村,人们把那些蛮干胡扑的人讽称为“二百五”。“二百五”是个数字,怎么能形容人呢?它的由来说法比较多,下边介绍两种:一是来自赌具
牌九。牌九上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是10个点,在玩牌九时称为“毙十”,这毙十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什么牌都能管住它。所以,人们就用二板和么五简称“二板五”来形容那些莽撞、傻气、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二百五”是“二板五”的转音。二是来源于一则历史故事。传说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
苏秦被人杀了。
齐王发誓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又抓不到杀人犯,于是便想出条妙计:在城门上张榜说苏秦是内奸,杀掉他是为国除了大害,应应当赏黄金千两,请除奸者速来领赏。榜文贴出后,有四个人声称杀了苏秦。齐王笑着说:“黄金千两,冒充者杀,你们可不能冒充呀!”四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齐王说:“那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人每人分多少?”四人同声说:“一人二百五”。齐王勃然大怒,拍案大叫:“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斩了!”“二百五”由此而来。
“尻子”与“沟子”的释谈
人、猪、牛等的屁股,关中
土话叫沟子。这个指屁股的字,有人写作“尻”,也有人写作“沟”。
“尻”,意思指的是臀部,也就是屁股。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今山西平阳、薄绎之间谓臀曰尻子,四川亦谓臀日尻子,音俏侈(念耻)如钩,九声之转也。”这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尻”字的考音念重了,就变成了钩字音了。其实是个
多义字,当肛门讲,还指男子对女子的
性行为。关中人“尻子蹲”,意跌倒了。“尻子客”意阳奉阴违的人。“尖尻子”意坐不住爱动的人。
清代文字学家
段玉裁说得很明白:“尻,今俗云沟子是也,今俗云屁股是也。拆言是二,统言是一。”就是说,尻、沟子、臀、屁股
都讲的是一回事。清代在北京,接生婆给新生儿“洗三天”的口歌中有“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可见,沟子指屁股不是新造出来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屁股讲时,写成尻子、沟子都对,不过念起来,沟子更顺当一些。
“嫽”字谈
“嫽”,关中一带,称道啥好,常说“嫽”,“嫽得太”。嫽是
古字,最早
甲骨文就有嫽,后引用为美好、畅快。说女孩美貌、聪明,加女字旁。说
火光大加
火字旁。“嫽”状人美是很早的,《诗经·阵风、月出》:佼人嫽兮,即美人多漂亮啊。后来这意有了转化,就是“美好”的意思。西汉时
杨雄写的《
方言》说嫽,就是好。我国青海一带也把好叫嫽,可见说“嫽”的不限于陕西。山东、江苏一些地区当时也这样说。
倭也,这是关中,特别是
富平一带人日常爱说的一个方言词语。细究起来,它的含义很多,现列举几个大家一起研究。
(一)指人漂亮,娇美。如:“你看伢小伙娶的媳妇多倭也!”
(二)指事情办停当,令人满意。如:“那人心细,活做的倭也,没啥弹嫌的”!
(三)指屋舍整洁入眼。如“你伢娃把屋子拾掇得多倭也!”
外地人对这个似乎土气的词语多不理解,但考其渊源,也较悠久。宋代人编的《
广韵》中解释道:“倭,顺貌”,即是“平顺的样子”。其意思与关中方言中的“也”大致相同,只是关中人在言谈里因所指对象不一样,而出现了
多义现象,实际上仍是《广韵》所说的“顺貌”的引申或扩大。
关中方言村语话乡音
朋友们在一起聊侃时,诙谐幽默的词语扫去了一天的疲敝和忧郁的心情。偶而冒了出来的几句乡音又增添了几分亲情,尤其梦的关中
梦话使他经常成了调侃的对象,取乐的中心。可简捷明确的
村语也时不时的使外地朋友摸不着了头脑。
有远方的朋友听不懂那些土的掉渣的村语,时不时要老陕去翻译,老陕虽然也乐意效劳,可也劝朋友“
靠人不如靠自己”。为了方便远方朋友们更了解秦人的
语言文化,也为了减少频繁嘴的压力。现把一些经常用语简录如下,供参考。也希望掌握更多乡音的朋友添加。
村语念音 表达的意思 举例
止 停止、停住 不要跑了,快止住
至 最后、顶多、 你至多一顿吃仨蒸馍
瓷 呆板,不灵活 这娃咋瓷的很,一点不活泛
毕 完,结束 把这点活做毕了,再去干其他事
匪 调皮,好动 这娃匪的很很,整天爬高沿低
利 利索,快捷 看这刀磨的多利
雾 看不清象有雾一样 这几天
上火了,眼睛雾的看不成啥了
扎 过分,过头 几天来,把人忙扎了
撒 刹,勒紧 把货撒好,省得半路掉了
厥 骂,骂人 好好的,你厥人呢
奈 那个,那儿 把奈个东西拿好
迷 打瞌睡,睡觉 忙了半晚上了,去迷一会吧
趔 走开,离开 现 在这儿正忙着,你先趔一会
卸 从高处取,摘, 把楼上的包谷卸下来
彻 差劲,笨拙 看这事情办的太彻了
凡 见,看见 凡事要多替别人想想
噙 含在嘴里,把啥噙到嘴里
囚 躲,不出来 那孩子一天囚在家里看书,也不出来
详 看,端详 ,估计 你详这个屋子是不是漏雨
解 明白,了解 再说一遍,刚才的话,我还不解
栋 不拾掇,凌乱 这孩子,就知道栋,不会拾掇
弹嫌 挑剔,计较 弹嫌是买主
贫气不丰富,不丰满 就拿这点礼物,是不是显得贫气了
肘拉 过于摆谱 不要肘拉的不知道脚望那儿放
失急 急,慌张 看你跑的失急慌忙的,撵贼呢
不日(er)识 不理睬, 说了半天,你咋不日识啊
活泛 灵活 办事情活泛了,人也轻松了
瞀乱烦闷,焦躁 那里娃们多,吵的人瞀乱的很
细详拇囊的反意词 那个人办事情细详的很,不要别人多操心
避(pi) 避开,滚远的意思。
嫑(bao)急 不要着急的意思。
西府方言
西府方言为陕西
关中方言的一种,属
中原官话,范围包括
宝鸡市境内的三区九县以及
咸阳的部分地区,以
陕西西府方言为代表的宝鸡话仍保留有浓重的口音,例如如下(xià ,西府方言读hà)、重(zhòng,西府方言读cheng)、坐(zuò,西府方言读cuo)、小(xiǎo,西府方言读suī,同蕞)、白(bái,西府方言读péi)、猪(zhū,西府方言读zhi,同彘)、 如(rú,西府方言读rí)、去(qù,西府方言读qi)、拿(ná西府方言读lá)、色(sè,西府方言读sěi)、谁(shéi,西府方言读séi)。
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属
晋语,也杂入一些
蒙古语,保留
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
全浊声母V,Z和次
浊声母η。
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鼻子A ”、“A ”(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什么叫“甚”,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会儿”,玉米叫“金稻黍”,
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
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
牛犊叫“牛不老”,
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
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
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A ”,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 ”,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
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
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现呼,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
姑表兄弟为姑舅,
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
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
双音节词,如
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
陕北方言中还有
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
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
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
柱棍柱个长的,攀伴攀个强的。
穷相讥,饿相吵。
一个一个上串哩,一粒一粒上石(dan)哩。
长上千只手,按不住万人口。
飞起要落,张开要合。
好汉死在阵上,赖汉死在炕上。
瓜地挑瓜,挑得眼花。
“宋川的毛鬼神——好请难发送”,
“拦羊打酸枣——捎带”,
“做满月杀骆驼——大闹哩”,
“炒面捏的个人——熟人”等。
根据2009版《
中国语言地图集》,
延安、延长、
甘泉从
中原官话中分出,与
志丹等县组成
晋语志延片。陕北其他县市分别属晋语吕梁片、
大包片等等许多片。
陕南方言
陕南方言较复杂,
地接秦尾楚头,人杂南北数省,北部少量县区属
中原官话区,南部属西南方言区。两种方言,相互渗透,形成其独特的色彩。陕南人讲话婉转悠扬,吐字较快,咬音较轻,圆润如歌,听起来缠绵,甜柔,但比较难懂。
陕南人叫雨帽为“斗蓬”,雨伞叫“
撑花”,
棉袄叫“
裹肚”,被褥叫“铺盖”,扫帚叫“
条帚”,棺材叫“老木”,背心叫“夹夹”,
汗衫叫“
褂子”,腰带叫“
卧龙”,绑腿叫“裹缠”,斧头叫“毛铁”,箩筐叫“提兜”,竹篮叫“筐筐”,
水瓢叫“舀舀”,勺子叫“挖挖”,茶杯叫“缸缸”,调羹叫“
瓢儿”,吊勾叫“勾搭”,筷子叫“花十子”,眼镜叫“二
饼子”,自行车叫“马马子”,椅子叫“靠靠子”,板凳叫“长耳子”,铲瓶叫“戳
马勺”,热水瓶叫“电壶”,蛇叫“
长虫”,熊叫“黑娃子”,狼叫“
长尾巴”,虎叫“
大山猫”,兔子叫“长耳朵”,
猎狗叫“撵山子”,鼠叫“耗子”,山鸡叫“
野鸡”,锦鸡叫“
花鸡”,麻雀叫“麻拐子”,乌鸦、喜鹊都叫“鸦鹊子”,公鸡、母鸡都叫“鸡母”,小鸡叫“鸡崽”,小猪叫“
猪崽”,小牛叫“牛崽”,馄饨叫“抄手”,馒头叫“蒸馍”,米粥叫“米汤”,米饭叫“蒸饭”,
煎饼叫“摊馍”,锅盔叫“
火烧馍”,
羹汤叫“喝好的”,调料叫“调和”,吃饭叫“咔饭”,夹菜叫“
挑菜”,吃肉叫“打牙祭”,酒叫“晕晕子”,茶叫“黄汤子”,嫁女叫“起发女子”,泡茶叫“倒开水”,喝茶叫“吃茶”,吸烟叫“吃烟”,厨房叫“
灶火”,厕所叫“茅厮”,卧室叫“睡房”,客厅叫“堂屋”,草房叫“庵子”,瓦房叫“瓦屋”,抹布叫“搌布”,拖鞋叫“撒板子”,灶头叫“锅头”,腰围叫“绷绷”,开始叫“架势”,吵嘴叫“干架”,打架叫“格孽”,骂人叫“噘人”,说是非叫“嚼舌根”,陪情叫“陪不是”,请客叫“接客”,上街叫“赶场”,洗澡叫“冲凉”,挑剔叫“弹嫌”,跑步叫“跑趟子”,可以叫“要得”,舒服叫“安逸”,高兴叫“欢喜”,不重叫“飘轻”,知道叫“晓得”,利落叫“撇脱”,美观叫“花梢”,说谎叫“扯白”,麻烦叫“麻缠”,整齐叫“慰贴”,完善叫“规律”,节约叫“细米”,浪费叫“糟蹋”,破坏叫“做鬼”,说合叫“圆成”,糊涂叫“颠懂”,无有叫“没得”,难受叫“恼火”,亲切叫“热火”,害怕叫“怯火”,兴旺叫“红火”,柔弱叫“软火”,灵活叫“
活套”,倒霉叫“背时”,伤心叫“怄气”,聪明叫“精灵”,漂亮叫“体面”,新鲜叫“稀奇”,俊秀叫“排场”,打岔叫“搅火”,谝闲叫“打广子”,说媒叫“牵线子”,坐牢叫“蹲圈子”,搭伙叫“搭班子”,找麻烦叫“扯皮”,出问题叫“戳拐”,不舒展叫“窝囊”,不干脆叫“拉塌”,不干净叫“癞呆”,门道叫“眼隙”,道谢叫“难为”,客气叫“拘礼”,礼貌叫“礼行”,捣蛋叫“千烦”,忽悠叫“讪筋”,爽快叫“撇脱”,不说话叫“不开腔”,说错话叫“开黄腔”,负债叫“该帐”,眼睛叫“眼窝”,左手叫“小手”,右手叫“大手”,快叫“简麻”,慢叫“肉、模”。
称谓方面:男孩叫“细娃子”,女孩叫“细妹子”,老汉叫“老爷子”,老妇叫“老婶子”,领导叫“舵把子”,连襟叫“挑担子”,轻浮人叫“烧料子”,瘸腿叫“掰子”,急性人叫“火炮子”,冒失人叫“炮筒子”,小偷叫“柳娃子”,盗匪叫“
棒老二”,不老实叫“拐三子”,耿直人叫“直肠子”,慢性人叫“蔫皮子”,倒贩叫“铲铲客”,过门女婿叫“上门汉”,有的地方叫外爷为“
家公”、外婆为“
家婆”,岳父叫“干大”,岳母叫“干娘”,舅父叫“舅爷”,舅母为“舅娘”,叫男人为“外头人”,叫女人为“屋里人”,叫小孩为“伢崽”。
陕南人忌讳说“癞呆”、“蔫皮子”、“烧料子”,“铲
锅巴”,“烧火”等。
言子——地方俚语,俗语,歇后语。下面简要说一些日常用语(展言子):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
人敬人高
伸手不打上门客
烧香摸不到庙门
长草短草,一把挽到
人怕伤脸,树怕伤皮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打人不打脸,厥人不揭短
隔手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
皇帝爱长子,百姓痛么儿
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
好花开一树,烂柴倒一湾
勤人掉头发,懒人长指甲
屋梁上一兜草,风吹二面倒
话说三道稳,蔑缠三道紧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饭胀哈龙包,酒醉聪明人
有时要把无时想,莫把无时当有时
小心驶得万年船
铁冷了打不得,话冷了说不得
早不忙,夜心慌,半夜点灯补裤裆
人害人害不到,天害人草不生
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
我有个门槛,他有个脚杆
端人碗,受人管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今日请客往日有意,今日打捶往日有气
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
单傍子倒立------下毒(独)手
城隍娘娘有喜——心怀鬼胎
城隍庙的瓜锤—— 一对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搭起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
根据2009版《
中国语言地图集》,
汉中大多数县区被归于西南官话川黔片陕南小片,
安康、
商洛部分地区属中原官话
关中片;安康、柞水、
镇安、丹凤、
白河、
旬阳、
平利、
商南等八县市有180万人口划归江淮官话竹柞片,这八县市另有数十万人口说赣语、
湘语。
陕西各地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