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
平仄、
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
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简介
概念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
绝句的通称,同
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
董其昌《
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
袁可立子
袁枢)自
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
重九至,且属余序。”
类别
观点一:近体诗包括
绝句(
五言四句、
六言绝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
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
长律或排律。)。
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
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相关知识
基本格体
类型一
⊙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类型三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二、五律
类型一
⊙平⊙
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
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类型二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深居俯
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 微注
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类型三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例诗: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三、七绝
类型一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伤心欲问前朝事, 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 鹧鸪飞上越王台。
类型二
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
阴山。
类型三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独在异乡为
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类型四
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七律
类型一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类型二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
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
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类型三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类型四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
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
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表示可平可仄
平仄
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根据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
三调。古之“
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代
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里,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
入声字从“衣、低”等
平声字中区分出来。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
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
了解了什么是
平仄后,现 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让初学者一看就觉得
头晕,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怎样交替呢?请听慢慢说来。
一般来说,在七言句当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五言近体相当于
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1、对,每联的
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对。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
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粘,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至于平仄的的
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
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用韵
隋代
陆法言《
切韵》把同韵同调的字归并成类,同类的字可以互相押韵,即是一个
韵部,共206个韵部,唐人规定近韵可“
同用”,
南宋平水人
刘渊把“同用”韵合起来,减为107韵,后人又减一韵,成106韵,这就是所谓的“
平水韵”
近体诗押韵的位置(韵脚)是固定的,律诗二四六八句、绝句二四句必须押韵(不管律诗绝句,首句既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必须一韵到底,且一般是押
平声韵(
仄韵诗因其太少,故从略)。这就是用韵上的基本格律。
近体诗用韵要求很严,除首句可用
邻韵外,一般不允许邻韵通押,就是字数少的窄韵也不能
出韵。
当代人有愿意用新韵的,按照普通话入韵就可以了。对于某些把“情、同”放在一起的新
韵书,还是不看为好。
对仗
简述
通俗一点说,
对仗是指近体诗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要成对联的形式(其实,对联是从近体诗的对仗发展而来的)。对仗有
工对宽对之分,工对比较严格,楼高”对“心跳”,都算是宽对。绝对的工对和宽对一般不太多,律诗的对仗多数都是些半工
半宽的句子,譬如“脸红”对“心跳”。“脸”与“心”都是身体部位,算是工的,可“红”与“跳”一为形容词,一为动词,充其量也就是个宽对,所以这样的
对子就是半工对。
古代汉语是没有词性的,因此,对仗主要得从意义和结构上来看,有些初学者,老喜欢瞄着对仗的词性,发现一个词性不对,马上喊失对,这是很可笑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死”是什么词性?“灰”又是什么词性呢?
对仗细分
工对,词性词类和句型都相对的对仗。是
律诗对仗最基本的形,上面已经介绍了!
借对,就是借音、借义相对。
如
杜甫七律《
野望》中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白”和“清”本不算工对,但“清”和“青”同音,但“寻”和“常”是古代的
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二寻为常,在这个意义上,“寻常”包括着数字概念,故这里借来和“七十”相对。当然,这也不涉及改变诗意的问题。前者借“音”,后者借“义”,这两种情况都是借对。
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立,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就象流水不能分开一样,但它们在词类和结构上仍然要相对。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
巴峡穿
巫峡,便下
襄阳向洛阳”,就是典型的流水对。注意:流水对往往出现 在尾联中。
上面介绍了近体诗的基本格律,对待
诗律应取的态度是:承认格律,掌握格律,为了思想内容的需要,在必要时可以突破格律。只有这样,才能让诗律为服务而成为诗律的主人。
律诗的颔联、颈联一般来说,必须对仗,
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需对仗。在律诗中,特别是在五律中,有时会出现颔联不对仗的情况,这属于律诗的别体,不宜提倡。但也有首联对仗的,如杜甫《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有尾联对仗的,如前举杜甫诗;也有全首用对仗的,如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绝句本来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对仗的,如杜甫《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还有全首对仗的,如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诗最工,所以建议学诗者最好从杜诗入手。近体诗的对仗用得好,可以使诗生色。但过分追求对仗工整必然束缚思想,这应该正确对待,不能舍本逐末。
孤平与拗救
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 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
平声”字。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
犯孤平。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
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
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
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为了
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
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五字和第六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救法和七言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拗救是在比较有名的例子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八十在古代都是入声)。五言用法和七言同,较著名的例子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种大拗的救法有时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孤平拗救一起用,因为 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五字若改成平声,那么第三字的平仄就无所谓了。呵呵,因此,这第五个字可真是个宝贝啊,只要一用平声,则出句的五六字,本句的第三字,就可以随意了。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
拗体,即
三仄尾。也就是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把第三个
字用成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这样的拗体是不可以救的,但是在唐人的诗句中也较常能看见,如
老杜的“江流石不转”。
今人尽量少用为好。
注意:律诗入韵的句子二四六字平仄必须要分明,前面讲的这些拗救,除孤平拗外,其出律而救起的例子全部都是不入韵的句子。
历史发展
初唐
平仄和谐、五言律诗的前驱
盛唐
边塞诗派边塞风光、打仗感想、厌战思想、战争情形
王昌龄、
王之涣、
岑参、
高适 浪漫诗派 作品丰富、五花八门李白
社会
写实派反映社会、民间疾苦、写实人生 杜甫(开启中唐社会写实之先驱)
中唐
韩愈:以文为诗
怪诞诗人:韩愈、
孟郊、
贾岛(郊寒岛瘦)、
李贺(
诗鬼)
梅尧臣、
苏舜钦、
欧阳修、
苏轼、
叶燮:「开宋诗一代之面目」
江西学派 (以杜甫为宗,以
黄庭坚为首)风格:奇险抝峭→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南宋
南宋末年:江湖学派
前期:由
北方作家(继承
金国的传统,受
元好问的影响) 和南方作家 (受南宋江湖诗人影响) 两个群体的不同创作所构成
明代
以
明代“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
复古派垄断文坛,倡言“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散文创作中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既成传统,走上复古的道路。
影响所及,致使一些文人学者在散文创作中一味以模拟
秦汉古人为能事,其作品成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
公安派:反对拟古,出自性灵者皆为
真诗、好诗「任性而发」,以
袁宏道为代表
清代
东南二大家:
吴伟业(宗唐)、
钱谦益(尊宋,推举苏轼)
晚清:分两派
相关辨析
近体诗
这是与“古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今体诗。它是指唐代形成并定格的格律诗体。由
南朝齐永明时
沈约等讲求四声、
八病等
声律、对偶的
新体诗发展而来,至唐初
沈佺期、
宋之问时始定型,为唐以后人常用的诗体,因与
古体诗相对而言,故称。其字数、句数、平仄、对仗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类别有律诗和
绝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别(六言较少见)。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小律诗。
古体诗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
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此外,
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 ,多用拗句,间或
散文化来避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