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分配(又称为:第三次分配),有别于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主要由
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
社会资源和
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
收入分配。
理论背景
概念提出
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著名经济学家
厉以宁先生提出的。他认为,通过向
市场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称为第一次分配。政府再把人们从市场取得的收入,用
税收政策或扶贫政策进行再分配,就是第二次分配。而第三次分配是指人们完全出于自愿的、相互之间的捐赠和
转移收入,比如对
公益事业的捐献,这既不属于市场的分配,也不属于政府的分配,而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随后,这一概念被学界逐步接受,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最终被党中央的文件所采用。
中央精神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加快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中国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
区域发展和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
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
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
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
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
分配结构,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截至2021年8月,中国中等收入人口为4亿,到2035年有望达到8亿。巨大的市场,既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中等收入群体在整个收入结构中占主体,也就是事实上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由于群体间差距小、利益趋同,需要做的调高和托底的工作少,
社会矛盾较小,有利于社会稳定。
基本内涵
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根据土地、资本、劳动力、数据等各种
生产要素在
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根据各种生产要素的
边际贡献决定的
要素价格来进行要素报酬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的
基本原则。发挥市场在初次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
生产效率,更好地做大蛋糕,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也是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再分配
再分配(二次分配)是指政府根据
法律法规,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征收税收和政府
非税收入,在各收入主体之间以现金或实物进行的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与初次分配不同,再分配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强调公平的原则,具有通过
国家权力强制进行的特征。除了公平的目标外,再分配也通过教育、健康等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创造
机会平等的养教环境,以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
可持续性。
理论介绍
三次分配有别于前两者,主要是企业、
社会组织、家族、家庭和个人等基于
自愿原则和
道德准则,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慈善、公益方式对所属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社会组织和
社会力量是三次分配的
中坚力量。
中国国内早就开展了大范围的社会
慈善活动,大量
高收入人群都已经开始积极投身公益,比如
学校教育的捐赠、健康事业的捐赠,还有一些针对灾区的捐赠等,
增长速度和规模已经很大,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
法律体系,为税收
激励体系、三次分配等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特征特点
“第三次分配”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第三次分配的动力机制是基于社会机制的爱心驱动,区别于第一次分配是基于
市场机制的
利益分配,第二次分配是基于行政机制的强制性调节。慈善是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
第二,第三次分配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而第一次分配的目标是利用市场的
激励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二次分配的目标是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平衡发展与
社会公平。
第三,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社会力量,第一次分配的主体是市场参与的各要素主体,第二次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而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民间社会力量,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当然,第三次分配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
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监督管理。
第四,第三次分配的客体不仅包括社会力量捐赠的财产,也包括社会力量所提供的
志愿服务,通过奉献时间、技能或专业知识,为
弱势群体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提升弱势群体物资与精神层面的获得感、
幸福感。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客体主要以财产分配为主,这也是第三次分配区别于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重要内容。
三次分配,是在人们的道德、习惯体系下,一些高收入群体通过慈善公益方式实现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帮扶。三次分配离不开两大体系。一是激励体系,包括社会
道德舆论、
税收体系,特别是
财产税、
遗产税和捐赠
税收减免政策;二是保障体系,需要有效的信托
法律制度,同时,还要有一些非营利性法人,特别是
慈善团体承担慈善捐赠的收集、转移和分配等活动。
历史沿革
随着时代变迁和
环境变化,在中国人们对
慈善事业和第三次分配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1949年到1978年,“慈善”被解释为
剥削阶级欺骗、麻痹人民的手段,社会对慈善持否定态度;
1978年到1994年,慈善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对慈善的态度从否定转向模糊,开始设立基金会吸引
社会捐赠,尤其是海外捐赠;
1994年到2004年,社会对慈善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从否定、模糊逐步转向鼓励。1994年“
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官方媒体开始使用“慈善”一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概念;
2004年到2019年,政府进一步认识到慈善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04年,党的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健全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
社会保障体系”。在党的文件中,这是第一次明确将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2005年,政府发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开始制度化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2016年随着《
慈善法》的出台,我国慈善事业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19年至2021年,党和国家对第三次分配和公益慈善事业的认知更为深刻,将其作为
收入分配调节、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制度安排
强制性的再分配不同,三次分配必须遵循自愿的原则,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三次分配的中坚力量,这是构建三次分配基础性制度安排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首先,推动三次分配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和
制度体系。中国也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与社会公益事业相关的法律,可根据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其次,三次分配,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主要是《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
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条例,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可考虑制定出台社会
组织法,促进社会中介的发展。再次,要完善制度,创造氛围,鼓励各收入主体参与公益活动、进行
慈善捐赠,出台和健全鼓励三次分配的
税收制度、社会荣誉制度等方面的规定。最后,
社会道德和社会信任是三次分配的根基,
信息公开、规范运作、监督管理是三次分配健康繁荣的关键。
三次分配体系的构建应该明确划分政府和社会的边界,坚持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政府的功能是三次分配制度的设计者、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而不应该成为三次分配的直接参与方。
三次分配基础性制度的建设,一方面为三次分配的发展、完善和健全提供制度基础和政策支撑,另一方面也对三次分配形成制度约束,有助于各收入主体、
中介机构、
社会团体等三次分配的参与方对三次分配形成稳定的预期。
社会意义
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
平均分配并不能有效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且由于阻碍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
市场配置资源,决定
劳动要素的报酬,实现了第一次分配。第一次分配追求效率,通过
竞争机制,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第一次分配的缺点在于容易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开展
脱贫攻坚、
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第二次分配。如果第二次分配的比重过高,不仅会抑制社会的内生动力,而且可能会导致养懒人、财政不堪重负等问题,最终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还需要基于自愿和爱心基础的慈善事业,对收入和财富分配进行有效调节。总的来说,第三次分配与第一次、第二次分配是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发挥三次分配对收入和财富的共同调节作用,有助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
实质性进展。
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
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分配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其具有收入调节的功能,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开展慈善教育启迪爱心;通过实施慈善项目或活动,为人们搭建奉献爱心的平台,促使爱心转化为善行。市场经济的功能在于通过竞争机制有效配置资源,但其局限在于容易引发“
公地悲剧”和
贫富差距,正因如此,才更需要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弘扬
责任意识和利他奉献精神,弥补市场经济的局限。客观地说,第三次分配的规模非常有限,2019年,我国内地社会捐赠总额为1509.44亿
人民币,占
GDP的比重仅为0.15%,占
财政总收入的0.79%。即使是慈善事业最发达的美国,2020年慈善捐赠总额4714.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2.2%左右,占
财政收入的6.4%左右。然而,慈善事业或者第三次分配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资金的规模,更在于其道德与价值层面的功能,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社会道德滑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次分配有助于保持社会的活力和
创新力。第二次分配是国家利用
行政手段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强制性调节。提高第二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往往意味着税收的提高和
福利水平的提升。一般而言,第二次分配的比重过低,不利于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但第二次分配比重也不是越高越好,比例过高,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
税赋,抑制社会的活力。以高税收和高福利为特征的
福利制度,曾经给
西欧福利国家带来了严重的财政负担和福利危机,这种福利模式,“鼓励人们紧紧抓住其国家提供不起的
福利待遇不放,非但不能使人们增强信心,反而使人们对未来产生担忧,使人们更关心捍卫现有的东西,而不是去创造还没有的东西”。
比较而言,第三次分配更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一方面,第三次分配是在不增加税赋的前提下,基于自愿和爱心驱动,实现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动能。而为企业减税,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
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外经验表明,通过发挥
慈善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优势,能够及时发现社会的新需求或未被满足的需求,并探索解决
社会问题的创新模式,更不容易出现养懒人的现象或者培养“
等靠要”的“贫穷文化”,可以在促进公平的同时,保持社会的创新活力。
三次分配对于促进共同富裕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文明方向。
对于三次分配,可以间接完善一些基本的激励体系和保障制度,从而解决各种慈善和捐赠活动日益高涨与人们整体的
经济规模还不相匹配的问题。同时它激励富人从事社会
公益事业。
三次分配的再度提出,并且上升到国家战略体系层面,意味着下一步围绕
慈善事业,中国要完善相应的激励体系、保障体系及立法机制。这个激励体系必然包括捐赠涉及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同时,中国还会有一些更细致、更具体的监管举措,比如审核
资金来源,看是否符合慈善标准、
慈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