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一般指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就业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宽裕的群体。有关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流行的界定方法有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所谓“绝对标准”是指采用收入或支出等客观指标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我国采用的也是这种标准。
划分标准
国际
学界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讨论一般都是与研究收入和消费问题、分配问题、贫困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社会结构变动趋势问题等相联系。因此,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与现实应用紧密联系的。
国际上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标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直在变化。第一种常见方法以收入五等分、七等分或十等分为基础,将其中收入水平居中的一组或几组定义为中等收入群体;第二种方法是先行估计一国居民收入可能的分布函数,再采用估计的分布函数进行测算;第三种方法是根据全球居民收入分布情况预测一个普适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此类做法的代表是世界银行,其定义的中等收入标准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100现价美元之间,也即年收入3650-36500美元。
国内
直到目前,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像国际贫困线那样的统一标准,但已经有很多的探索,包括关于绝对标准的探索和相对标准的探索。一般来说,绝对标准更多地被用于国际比较和分析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趋势,而相对标准则更多地被用于国内收入分配结构的分析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如果以绝对标准定义中等收入群体,那么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就像一定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会不断减少一样,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和规模都会持续地增加。但是,如果以相对标准来定义中等收入群体,在收入结构没有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也不会发生重要变化。
有关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是一个学术性较强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流行的界定方法有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所谓“绝对标准”是指采用收入或支出等客观指标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我国采用的也是这种标准。
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一定时期内,收入稳定、家庭殷实、生活舒适、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照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的中等收入家庭标准,我国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家庭有一亿四千万左右,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按照三口之家年收入10万元下限计算,意味着一个人年收入约3.3万元,平均每月3000元左右收入,基本上可以达到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中等收入群体就业相对稳定、生活比较宽裕、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较强,对住房汽车、文化体育、休闲旅游、医疗康养、教育培训等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有更多需求。
衡量方法
收入和财产:“收入中等,宽裕有余”。
标志:有房有车,有一定的金融资产。中国社会的
小康生活水平是中间阶层的中国式表达
职业声望和自我认同:职业稳定性。
社会评价:因
资本经济的崛起,知识分子、白领、专业人士常是中间阶层的近义词。
社会认同:因中间阶层意味着一种人人和家庭的有尊严、可持续的生活形态,所以社会认同率高,社会大众都想成为中间阶层。说明一个社会在生活态度上的积极上进。中国至今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并没有明显提高。因社会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分配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并且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低于
平均增长速度,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低收入人群的比重会随之增加。要使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必须使
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超过平均增长速度。
收入水平是中等收入群体的唯一划分依据
中等收入群体以收入水平作为唯一标准的划分依据。中等收入群体的核心词语是中等收入,判断哪些收入者可以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因子——中等收入者的唯一标准,就是收入水平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区间,收入水平低于或高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人们,都不能成为中等收入者。
中等收入群体是中等收入者之集合
有些论者把中等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者混为一谈,作为统一概念来使用,是值得商榷的。中等收入者是指收入属于中等水平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例如张三是中等收入者、李四是中等收入者;而中等收入群体则是由张三、李四、王五等中等收入者所组成。
中等收入群体是中等收入者之集合
测定中等收入水平是以一定区域内(如一个国家、一个省市)、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为约束因素的,界定收入者是不是中等收入者,必须看在测定中等收入水平的同一时空范围内,其收入水平是否处在中等收入水平区间之内。一旦离开了这一约束因素,把一个中国公民的收入水平与美国的中等收入进行水平比较,或者将一个公民的收入水平与十年后的中国中等收入水平进行比较,来界定其是不是中等收入者,则明显违背了界定的
可比性和可行
合理性原则。
中等收入群体是运动变化的
中等收入群体是由全部中等收入者所构成的,能否成为中等收入者,要看这个人的收入水平是否在中等收入水平区间内。中等收入群体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构成分子——中等收入者具有进入、成长、退出中等收入群体之运动特征。在社会生活中,随着人们生产经营技能和
资本累积的变化,有些人的创收能力提升较快,另一些人的创收能力提升较慢,随之而来的是有些人的收入水平将会从低等水平上升到中等水平而成为中等收入者,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将会从中等水平上升到高等水平而成为高等收入者,与此同时,也必将会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从中等水平下降到低等水平而成为低等收入者,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从高等水平下降到中等水平而成为中等收入者,这是经济社会竞争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国界定标准
界定中等收入群体存在一定的难度,已有相对指标的测度标准存在不足,国际较为常用的相对指标的界定方法并不太适合现阶段中国贫富差距较大的国情。因此,在参考国内已有学者对中等收入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既应满足生活小康和生活水平中等以上的群体定位、又不能偏离现实国情且要保证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原则,结合相同经济发展阶段中、日、韩三国中等收入水平的国际比较结果,尝试从绝对指标的界定维度出发,提出适合中国现阶段收入水平的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应为“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6.7万元”“人均年收入3.5万-12万元”或“家庭年收入6.9万-23.6万元” 。(如图)
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收入区间比较符合中等收入群体生活,应处于中等水平之上、生活较为富裕的要求;中等收入界线略高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中等收入标准,比较符合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的趋势;收入区间范围适当放宽,相对更符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贫富差距较大的现实;同时,综合参考了国际常用标准以及中产社会特征较为明显的日本、韩国在相近发展时期的中等收入水平,因而本研究标准也具有国际可比性。
此外,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包含 “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年收入”和“家庭年收入”三个指标,统计口径、经济意义上均有所不同,但存在一定的相近之处。三个收入指标侧重不同、各有利弊,提出三个收入指标的中等收入群体界定标准,以避免单一指标测算结果的不稳定性,满足不同调查数据设计收入指标时候的不同需要,也为其他学者基于不同调查数据进行测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划分意义
形成“橄榄型”格局
一个社会大致可分为4个阶层:富裕阶层、中间(中等)阶层、劳工阶层和贫弱阶层。中间阶层的出现,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的数列;收入和财产从富裕到贫穷逐级递减,这就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缓和
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所以,在现代社会中,通常认为:一个社会应该有60%-70%的人口属于中间阶层,这样的社会才是稳定的。按照这一划分,中等收入群体,正类似中间阶层。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
收入分配格局,目标就是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极大多数老百姓比较满意的收入分配格局。这体现了我国
收入分配改革“提低、扩中、调高”的基本思路。
产生积极正面影响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成长和扩大,这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达到60%左右。中等收入群体增多,消费标准不断升级换代,不仅带动了消费革命和消费结构的转型,也将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同时,人力资本的积累将不断增加,有助于带动创新驱动和技术进步。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之一,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的社会应当是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可通过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为经济注入新动能,还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措施。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重点,也是持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有活力、可持续增长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经历了收入差距扩大并在高位徘徊的过程。尽管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增效带动增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带动全体社会成员收入状态大幅度改善的过程。
实现共同富裕,是改革开放的初衷,也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在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以后,我国正在进入另一个部分人也要富起来,同时带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期,也可以理解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第二阶段。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必要提出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即在已有的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上,再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推动这个群体再增加4亿到5亿人,达到8亿到9亿人,占到总人口的60%左右。
政策建议
从发展战略角度,应在继续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为收入提升提供不竭动力的同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攻坚力度,持续提升中等收入者比重。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做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量部分;在促进就业上创新思路,推动劳动收入增长。保证就业的稳定增长,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坚实基础。 面对目前复杂的就业形势,要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形势和产业变化的新特点,创新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加大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城乡人力资本积累。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凡成功进行工业化赶超先进国家的成功范例,如美国、日本等国,都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并推动其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实现经济超越的有效手段,也是基本经验。
调整宏观分配格局,为培育中等收入者创造最大的人群基础;完善要素市场,根据收入来源特点调节不同群体的初次分配收入比重;强化再分配机制调节功能,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受益程度。
发展现状
2021年10月16日消息,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
国家经济的
中坚力量,拉动消费的潜力巨大。据估计,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在4亿人左右,而要达到理想的社会结构,中国需要至少8亿多到9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2022年10月15日,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表示,我国进入中等收入的人口超过4亿人,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近二十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逐渐壮大,目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2002年的1.6%增长到2021年的34.3%。虽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依然偏低,但绝对人数已相当可观,目前已超4亿,约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1.25倍,也相当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的人口之和。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工作在私营部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仅约三分之一工作在党政机关(6.1%)、事业单位(16.4%)、国有及控股企业(10.7%)等国有单位;另有2.4%、3.3%工作在集体单位、外企单位;剩下的61.1%为个体户或工作在私营企业、非国有控股的其他股份制企业等民营单位。其中,仅0.6%的中等收入群体为土地承包者。由此看出,未来无论“稳中”还是“扩中”,都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技术含量高、垄断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其从业者中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高,而容纳大量劳动力的行业,其从业者中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则较低。以金融业为例,56.7%的“金融业”从业者属于中等收入群体,比全国平均水平(32.4%)高出24.3个百分点,在20大行业中排名第二。在20个行业中,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排在前五位的主要是技术含量高、垄断水平相对较高、社会精英较集中的行业,依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放眼整个劳动力市场,这些行业吸纳的劳动力有限,仍以金融业为例,工作在金融业的人数仅占全国劳动力总规模的2.0%,中等收入群体中工作在金融行业的人数占比也仅为3.4%。而那些容纳大规模劳动力的“制造业”“建筑业”“居民服务业”,其从业者中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则相对较低。未来如何让这些容纳大量劳动力的行业得到长足发展,让工作在这些行业的劳动力的收入得到实质提高,从而有机会晋升为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已经超过4亿,但其中大部分在中等收入标准靠近下限,刚刚迈过中等收入门槛。这部分群体相对而言比较脆弱,一旦遇到外部冲击,受影响也最直接,包括对收入、就业的影响,因此这部分人往往在体感上更脆弱。同时,这部分人后顾之忧也更重,尽管收入已经迈过了中等收入门槛,但仍需要考虑子女教育、医疗、养老问题,这使得这部分人不敢消费。这种情况下,怎样有效提高更多刚刚迈过门槛的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使这部分人的获得感能进一步增强,使其体感转暖,这是工作的着力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
主要成员
成员分类
1. 科技企业家
在过去,我国科学技术人员待遇不高,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虽然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知名度,形成了
无形资产,但不能变现的无形资产,实际是无资产。无形资产要有形化,
有形资产要
证券化,证券资产要货币化,三化的提出,首先把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财富化了。比如说
联想总裁
柳传志,他把自己的技术,自己的管理投资到企业,所得到的股份资产已达到了市场价格的几千万。袁隆平的冠名权是250万股,每一股上市40块钱,他利用他的科学技术来作为资本。随着公司的发展、上市,他的资本就可以变现,从证券资产变为货币资产。这批人今后越来越多,他们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收入就会越来越高。
2. 金融证券行业高级管理人员
金融证券行业是一个新型的行业,也是一个报酬比较高的行业,特别是一个比较快地与国际接轨的行业。这个接轨不仅是体制上接轨,而且报酬上也在接轨。这批人收入较高,有的人已经相当高了。现在金融
证券界,年薪50万以上的大有人在,年薪在100万以上的也不是个别。这是金融证券界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这些人高学历、高素质、
高收入、
高消费。
3.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管理人员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外企进入中国以后,实行管理人员本土化,而不仅是一般职工本土化,而且高级管理人员也会逐渐本土化。这样以来,有一批人就成为进入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叫新买办。这批人,待遇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发工资的,但他享受中国的低物价、拿高薪享受低价的服务。
4. 中介机构专业人才
随着
经济全球化,中外之间的交流会普遍增多。比方说律师、会计师、评估师,这些人既要为国内企业服务,也要为国外企业服务。外国的中介机构收费非常高。同样,我国中介机构对外企收费也很高。虽然是以人民币支付,计价是以美元计价。
5. 各行各业专家
因为有些人到医院去,宁可出高价请医术高明的专家诊治。一个手术可能收几万,甚至一二十万都可能;因为命是最要紧的,一个拥有巨资的富翁是舍得用高价请医术高明的医生的。今后会有一大批医生也可能成为高收入者。
6. 国企高管和私企个体经营户
国企本身就意味着是一份铁饭碗工作,国企高管虽不如公司老板腰缠万贯,但是和普通大众相比,那绝对是小康以上生活水平。私企个体经营户虽然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本着诚实守信,公正公平的经验理念,相比之下,也是高收入一族。
人群特征
一般来说,中等收入群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方向举措
关键因素
沿用国家统计局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假定每年在不同的经济增长率情形下,并假定居民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且收入分布保持不变,基于2018年CHIP数据,本文估算了中国2025年、2030年、2035年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2018年到2035年,若居民收入增长率能保持在5%以上,那么到2030年、2035年将有51.8%、59.4%的人口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甚至超额完成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目标。考虑到2035年将有部分收入较高的中等收入群体晋升为高收入群体,在收入增长率保持在4%的情形下,勉强能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目标。但如果从现在到2035年增长率下滑到3%,那么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仅能达到48.6%,还未超过半数,无法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目标。由此看出,为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长率至关重要。
低收入者中收入较高的前40%人群,是未来最有潜力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若将占中国人口71.5%的低收入者进行五等分组后,每组人群所占比重为14.3%,低收入者中收入较高的前40%人群所占比重为28.6%,约等于当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28.2%)。简而言之,若未来要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低收入者中收入较高的前40%人群,是政策应重点瞄准的对象,他们最有希望加入到中等收入行列,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扩大比重
2021年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要抓住重点、
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缩小全社会
收入差距,政府需要加大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力度,防范两极分化特别是通过增加
转移支付的方式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与
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城乡收入差距。 两个转移:一是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二是
发展教育,包括
普及教育和提高
教育质量。
四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