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
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的科学
理论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基本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组成的理论体系,包括一般的理论经济学与特殊的理论经济学。
定义
由经济学基本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组成的理论体系,包括一般的理论经济学与特殊的理论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科学经济学是一般的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特殊的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为分支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经济学是反映人类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由经济学公理、定理与定理体系组成。科学的理论经济学不但有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有经济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只有经济学基础理论,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科学的理论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学科规范名称,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个显著性区别:政治经济学同时也涉及实践应用。这就是说,政治经济学追求人的行动的整体的发生。我们认为,这不过就是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作逻辑。在行动中产生认识,而不是与之相反;马克思革命的实质内容在于改变世界。这根本是个实践的路线,归根结底,是“行动主义逻辑”。因此,理论经济学意味着:“解放如何可能”的真问题是“人类何以可能”。因为,由“存在可能”进到“认识可能”,从中解决问题,杜绝了终极追问,解放了实践。简单而言,这种研究涉及到能否将唯物主义工作取向贯彻到底的重大问题
总体介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上,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经济学的知识。于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专家学者都普遍关注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但是,很多的经济学家也都存在着轻理论以及重实务的问题,这样的经济学虽然从表面上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发展,而由于并不具备理论经济学的辅佐,很可能会使应用经济学的长远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对所有的经济学现象都进行了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理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发掘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进行“范畴生产”和“范畴批判”,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
因此,理论经济学是和应用经济学相对应而称呼的。这是一级学科的区分。理论经济学具有6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这似乎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理论学术研究区域。应用经济学在我国的经济研究学术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样就导致很多学者急功近利,对经济利益和名誉进行片面的追求,特别是在研究和解决各种经济实务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人才,很多学者不惜运用各种手段从而能够在应用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中加入进去。而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呢,却变得越来越冷门。由于经济实务问题以及应用经济学方面集中了大量的年轻的学者,相对造成了理论经济学研究严重的缺乏人才。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严重地影响到了经济学的整体发展。这是“钱”惹的祸!
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
近20年来,理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材可谓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领域,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屹立不能没有自身的指导理论(不是那种空洞、笼统的理论口号),而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身的指导理论,其信念之坚定、信仰之坚持、主义之鲜明、生命力之强大、价值观之社会基础信皆免谈(美国亦如此)。纵观近现代史,那些仅仅沉溺于或强调物质满足、经济增长的民族无不被主宰强国的价值观、信念、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洪流席卷而去、顺漩涡而下并最终丧失自我。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极端资本主义自由化、市场化这股巨大洪流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价值观体系还是信仰体系,无论是发展的指导理论还是社会经济行为,无论是宏观经济政策还是经济发展模式,无不受其影响。本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发展的指导理论,而那些从本质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理论和模型已形成巨大洪流,打着“中国化”、“中国特色”旗号的极端私有化、商业化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许多实质方面加以改变并形成社会基础。“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追求功名,“东郭先生”是非不分、放弃原则,求稳怕乱者以机械社会论方法隔靴搔痒,只见树木(如GDP)不见森林(如GDP所反映的非社会主义的社会性经济性、政治性实质),而既得利益者则在为维护其权益宣扬“普世价值观”。这些与上述“洪流”、漩涡融为一体,沸沸扬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质、政策、手段、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劳动价值论。而在大量政治经济学学者的文章、教材和教学中,劳动价值论已被公开、直接地批判和摒弃,精英创造价值、资本创造价值、市场创造价值、技术创造价值、土地创造价值、老板创造价值、政府创造价值、政策创造价值的“理论”却甚嚣尘上。当这些文章和教材用价格概念代替价值概念之后,劳动力的价值创造本质就可以被生产资料私有制排除了、被市场排除了、被商品这个外衣排除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如新古典等)正是曾在这里为劳动者、劳动力和大众建立了一个假意识,为社会的不平等、经济的不平等、经济中的社会与政治关系不平等打下一个理论基础。正是针对这种历史,马克思主义才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并使之为人类平等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为科学、最具真理性的理论基础。丁著作为政治经济学教材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本来面目,重振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核,否定了西方的供求决定价格理论,从而揭示了劳动价值论与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供求不仅以单纯的买者和卖者为前提,而且‘还以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存在为前提,这些阶级和阶层在自己中间分配社会的总收入,把它作为收入来消费,因此造成那种由收入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了理解那种由生产者自身互相造成的供求,就需要弄清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貌。’”这一论述和引用抓住了供求理论的核心,事实上也抓住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区别,即前者的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资本主义的私营企业,其目的是在生产力提高过程中使少数人利益最大化;而后者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占有的公有企业,其目的是在生产力提高过程中使多数人利益“最大化”。
可见客观而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歪解很多。这些曲解、歪解正是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指导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诸多根源之一。而理论经济学应该科学地、系统地把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导理论的重要内核再次展现出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理论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
在西方经济学家的眼中,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分支。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大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对称。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作为整体的经济,包括诸如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样一些问题。宏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为什么经济会经历衰退和失业不断增加的时期,以及为什么在长期内有些经济体比其他经济体增长得快得多。宏观经济学也涉及政策问题,如政府干预能否降低衰退的严重性
现代西方经济学由这两分支组成。
理论经济学之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也可称作“中国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由“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组成。这决定了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走向。另外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中国当代的实际问题,解释当代中国的经济现象,有益于中国财富的保护和增长,服务于中国最广大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
“中国经济学的工作实质正在于这种引导,从中引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的内在性分析。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把当前正在实践的元素视为历史的一种“正在发生史”,它本质上是历史上的元素在当下场域的汇聚。在中介模式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恰恰需要形成中国历史-中国思维-中国语言工作路径工作模式,以能适用于对'中国制造'进行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并重意义的批判性分析。”
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走向是“保卫《资本论》”和“建设中国经济学”。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中国经济学人责无旁贷。
发展沿革
按照学界的一般看法,中国理论经济学是指我国大陆地区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经济学简称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在高校中,中国理论经济学一方面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另一方面又是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双重功能。因而,中国理论经济学长期独占我国经济学殿堂,居于正统地位。其他经济学说则统统被斥之为庸俗经济学,不得进入大学课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的上述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可以纵览中国理论经济学30多年的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历史变迁和范式转变:
1974年
1974年,我国正处于十年内乱的后期。受“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老一代经济学家作为“反动学术权威”统统被打倒在地,多数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停止了招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笔者当时在一所干部学校讲授《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论》和《反杜林论》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旨在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辩护,因而没有任何科学性和学术性可言。当时教学的内容,与其说是经济学,倒不如说是政治学,而且是庸俗政治学。
1976年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恢复本来意义上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当时经济学人的主要学术实践,除了致力于清算“极左”路线对经济理论和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外,重点是全面反思社会主义经济学,试图“回归马克思传统”。“文革”以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书的翻版,完全不适合我国国情。“文革”期间又遭到了恶意篡改和歪曲,更加脱离我国国情。它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既没有解释力,也没有预言力。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多数经济学人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没有正确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加进了许多斯大林的不正确观点;
二是过分地拘泥于经典作家的现成公式和现成“提法”,而没有创新与发展。因此,只要经过适当的修改或补充,“回到马克思的传统”,并加进一些“创新”的东西,社会主义经济学就仍然有用。
这个时期的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1979年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主编出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称北方本。1981到1983年期间,在南开大学进修经济学的很多同学都认真研读过这本教材。我们认为,这本教科书虽然在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和篇章内容等方面作了某些调整,并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在经济学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它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仍然是前苏联教科书传统,在学术上并没有多少建树,对发展中国的经济学贡献不大。同时,还有一本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主编的南方本。
1983年
到1983年初笔者离开南开大学的时候,经济学界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当时多数经济学人已经看到,传统经济学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反映,同正在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根本对立的。当时,经济学人的主要学术实践,一是致力于引进现代经济学,二是突破“苏联范式”的束缚。
在引进现代经济学方面,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先引进的是作为西方经济学正统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80年代中后期引进和学习的重点转向发展经济学。到了90年代初引进和学习的重点又转向了新政治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全面引进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剧烈地冲击着传统经济学。
1990以后
在突破“苏联范式”束缚方面,主要是质疑、修正、否定或弃置传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其中主要的有:
1、用市场经济理论取代计划经济理论;
2、用混合经济理论取代单一公有制理论;
3、用按要素分配理论取代按劳分配理论;
4、用利润最大化理论取代基本规律理论。
这个时期的学术成果有一部分被收入了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经济学》年度系列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联合出版的“当代经济学文库”。这些优秀论著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分析技术等方面基本上能够与现代经济学接轨反映了当代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最新发展。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经济界开始综合、融合和创新各种经济学说,试图重新构建当代中国理论经济学体系。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教授主编出版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可以看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吸收当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创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综合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在研究对象、理论范畴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相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有所创新。
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可以看作是“以现代西方经济学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构造中国的现代经济学体系” 的代表作。该书的体系结构、理论范畴和分析方法等,基本上源自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较好地体现了以现代经济学为基础。它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经济学,是一部创新之作。可以认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当代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是一个处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形成的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经济理论更有解释力和预言力,是需要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马克思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的三大理论体系之一。如何使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结合起来,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伴随着国立大学和官方研究机构的转轨,经济研究活动开始出现民间化的趋势。其中,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1993)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4)聚集、吸引和团结了国内外一大批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学术新人,致力于现代经济学的引进和传播,专注于中国改革和发展问题的研究,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学术气氛和传统。其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已经超过了官方研究机构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学研究中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派使传统经济学研究相形见绌。
中国经济学的历史性变化还表现在新生代经济学家的崛起和老一辈经济学家的逐渐淡出学界。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它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个分支:
一 以国民经济个别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等。
二 以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等。
三 以地区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区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等。
四 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等。
五 与非经济学科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与人口学相交叉的人口经济学;与教育学相交叉的教育经济学;与法学相交叉的经济法学;与医药卫生学相交叉的卫生经济学;与生态学相交叉的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社会经济学;与自然地理学相交叉的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与技术学相交叉的技术经济学等等。这些边缘经济学科主要研究这些非经济领域发展变化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性。
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展、不断充实的。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但它们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
在经济学领域,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领域。理论经济学是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如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宏微观经济学等,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而在前面所谈到的是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四代理论
经济学家定义
有原创的理论经济学或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经济学人。
第一代
经济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薛暮桥、孙冶方宋涛于光远马洪和许涤新等人。他们熟悉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1978年到1984年间,他们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为经济学的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泉做出了贡献。
第二代
经济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卫兴华刘国光董辅礽高鸿业厉以宁胡乃武吴敬琏等人。他们既熟悉马克思经济学,又开始接受现代经济学,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力量。
第三代
经济学家或新生代经济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樊纲林毅夫魏杰邹恒甫和刘伟等人。这些人大多数出生在50年代,有过“上山下乡 ”的经历。他们在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或出国留学(进修),获得现代经济学训练,并利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思考和分析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问题。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们开始在《经济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展露才华。
许多新生代经济学家已经成为知名学者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及金融部门的学术带头人,成功接替了老一辈经济学家,奠定了中国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第四代
1960-1980年出生的为第四代,如李稻葵魏尚进陈志武桑百川姚洋程恩富等。他们有系统的经济学知识,或者在国内接受经济学教育,或者在国外深造引入国外的经济学理念。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完善中已逐渐成为中坚力量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学科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2所,本次有27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5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0:45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