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运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首先指出费尔巴哈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黑格尔主义走向唯物主义的历程。费尔巴哈曾经讲过自己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①费尔巴哈从信仰上帝到信仰理性,即信仰黑格尔主义。但他从来不是一个正统的黑格尔主义者,他不满意黑格尔哲学,于1839年出版了《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同黑格尔唯心主义彻底决裂,走向了唯物主义道路。费尔巴哈于1841年发表《
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标志着他的唯物主义的胜利。他在1843年又发表了《
未来哲学原理》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体系。
恩格斯概括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可见,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所以,恩格斯说,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但是,费尔巴哈到此突然停止不前了。由于他反对
庸俗唯物主义,因而对唯物主义这一名称产生偏见,不愿意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唯物主义,错误地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同这种世界观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
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偏见时,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恩格斯提出、18世纪唯物主义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三个缺陷:(1)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2)形而上学性。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用静止的、循环论的观点看待事物,否认事物的质变和发展。(3)唯心史观。18世纪唯物主义者在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全盘否定中世纪的历史,抹煞中世纪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的出现和在科学文化方面的巨大进步。他们把社会历史看作是毫无联系的偶然事件的堆积,看作是一部供哲学家使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否认历史发展的
客观规律性。
费尔巴哈由于受到反动当局的排斥,长期生活在乡间,远离德国的工业中心和科学文化中心,因而孤陋寡闻,不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践。所以,
费尔巴哈虽然生活在19世纪40年代,处在资产阶级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但是他不可能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局限性。恩格斯以极大的同情指出,这些不是
费尔巴哈本人的过错,而是德国当时社会状况造成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