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是2006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谷书堂。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是在第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维持由原有四部分组成的框架结构,而在内容、视角、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充实、丰富、深化和提高。第一篇“经济转型和体制选择”着重讨论作为中国的理论经济学所应具有的性质和目标,并特别分析了以研究转型期经济为己任和经济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目标这两个重要课题。第二篇“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运行”侧重以经济组织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微观经济运行,同时结合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与创新的理论与现实,从静态上探讨企业和产权制度等特点,从动态上分析企业经济行为与企业成长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与私人经济的成长与壮大。第三篇“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紧紧围绕中国的经济转型这一现实主题,全面、完整地对转型期的重大经济现象进行分析,验证并深化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转型中的应用。第四篇是在第三篇分析的基础上最后落脚到“经济增长与发展”这一主题上。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二元经济中的农业发展与城镇化、部门的平衡与非平衡增长、经济周期的循环等都是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进行的。而本篇的任务就是要分析研究和揭示在诸种问题中所展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规律。并进一步回答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目录
第一篇 经济转型与体制选择
第一章 理论经济学的社会使命
第一节 传统政治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理论经济学的社会使命
第三节 建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学
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一节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
第二节 从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型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思考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计划体制的改革与转型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测度
思考题
第一节 产权和所有制的决定依据
第二节 新中国产权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
思考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转型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形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政策
思考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第二节 转型经济中的政府改革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思考题
参考文献Ⅰ
第二篇 经济主体与微观经济运行
第七章 微观经济运行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中国经济转型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成长
第二节 微观经济运行分析Ⅰ:企业理论的组织视角
第三节 微观经济运行分析Ⅱ:经济组织研究及其理论拓展
第四节 企业、市场与第三种组织形态
思考题
第八章 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与制造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第一节 生产组织方式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后福特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态
第三节 模块化与制造业的现代分工体系
思考题
第九章 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节 企业与现代企业
第二节 产权制度
第三节 委托-代理制度
第四节 中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
思考题
第十章 企业行为与企业发展
第一节 融资、投资与资本经营
第二节 资产重组与企业并购
第三节 企业集团及其发展战略
思考题
第十一章 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主体的成长与发展
第一节 体制转型及微观经济主体的演变
第二节 转型期私营企业及私人资本的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民营经济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与贡献
第四节 私营经济发展的微观路径选择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家庭经济行为分析
第一节 作为收入主体的家庭
第二节 作为消费主体的家庭
第三节 作为劳动主体的家庭
第四节 作为投资主体的家庭
思考题
第十三章 现代市场与市场运行绩效
第一节 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思考题
参考文献Ⅱ
第三篇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第十四章 转型期的中国宏观经济
第一节 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改变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国际比较
思考题
第十五章 国民经济核算和总需求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几种方法
第二节 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均衡条件
第三节 存货投资与自动均衡
第四节 中国的总需求构成的动态变化及横向比较
思考题
第十六章 中国总需求管理政策概要
第一节 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节 IS-LM模型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思考题
第十七章 消费行为与宏观经济稳定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消费理论发展
第二节 转型期的中国公众消费行为分析
思考题
第十八章 投资行为和投资函数
第一节 存货投资、住宅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节 加速原理、时滞效应与投资调整
第三节 货币、财政税收政策及资本市场对投资调整的影响
第四节 转型期的中国投资行为与投资调整
思考题
第十九章 总供给与总供求均衡
第二节 潜在总供给变化与长期经济增长
第三节 实际总供给的决定
第四节 宏观经济的动态调整
第五节 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特征分析
思考题
第二十章 总供给、总供给结构与总供给政策
第一节 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缺陷
第二节 总供给变动与宏观经济动态均衡
第三节 总供给与结构均衡
第四节 经济转型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思考题
第二十一章 政府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制度与财政收支
第二节 总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总供给效应
思考题
第二十二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机制
思考题
第二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
思考题
参考文献Ⅲ
第四篇 经济增长与发展
第二十四章 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阶段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 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中国的二元经济特征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道路
思考题
第二十五章 二元经济中的农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
第一节 传统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农业部门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发展
第四节 新中国农业发展简史及现状
第五节 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
思考题
第二十六章 二元经济中的城市经济与城市化进程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过程与测度
第二节 中国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中国城市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进程、问题及对策
思考题
第二十七章 二元经济中的结构协调与平衡发展
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节 二元经济中两部门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第四节 二元经济中的城乡平衡发展
思考题
第二十八章 二元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差别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
第二节 公有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差别倒U曲线
第三节 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收入差别倒U曲线的比较
第四节 中国近期的收入分配差别状况与趋势
思考题
第二十九章 二元经济中的人口、剩余劳动及人力资本
第一节 二元经济中的过剩人口与劳动力及其流动
第二节 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
第三节 二元经济中的人力资本投资
思考题
第三十章 二元经济中的技术进步与知识经济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含义、类型与测算
第二节 二元经济中技术进步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高科技产业
第四节 二元经济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技术进步
思考题
第三十一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自然资源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环境与二元经济发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
思考题
第三十二章 现代一元经济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从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过渡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一元经济的发展战略
思考题
参考文献Ⅳ
前言
自从2000年本书第二版出版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改革开放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化。但与此同时,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也不少,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质疑。因此,如何认识社会当前的这种正负面变化,如何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前进的方向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版修订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当然,高教出版社的约稿也是启动这次修订的重要动因之一。
本版修订的主导思想是根据近几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第二版存在的某些不足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化确定的。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之一。这个思想在本书第二版中时隐时现,阐述还不够突出和充分,也没有做到贯穿全书,并不能给人以非常清晰、深刻的印象。在此次修订时,我们明确提出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到全书中去,并把它作为本次修订的首要任务。
(二)重点把握经济转型是当前中国国情的重要特征
理论研究和理论教学都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原则,但是落实到写作时往往会忽略中国当前实际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中。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仅会出现新的发展,新的创造,而且还会发生一些令群众不理解、不满意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利益的调整引发的,有的则是在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考虑不周或工作不到位损害了一部分群众利益酿成的,等等。对于上述正面或负面现象的存在只有放在社会转型这个现实的背景下才能够看得清楚。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第一版只在某几个章节中讲到转型经济,而在另一些章节中则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们认为把最重要的这个转型实际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