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句(英语:
Comparative sentence),是用来显示不同人或
事物在性状、程度方面的差别量值的
句子。一个典型且完整的比较句由比较项、比较点、比较结果和比较词等因素共同构成。按照
语义和
语用的差别,学界通常将比较句分为
平比句、
差比句和
极比句三类。
定义
比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事物或
对象之间的比较关系,
折射到特定的语言之中,就形成了比较句。因此,比较句是人类比较能力和比较活动的外化产物,应该为
人类语言所共有,尽管其构成方式、语义模式和语用功能不一定相同。
比较作为一种「
语义—
句法」相结合的
语法范畴,它首先是一种语义存在,但同时又不能脱离特定的句法形式。除外,任何比较都承载着某种终极话语目的,即履行着一定的语用功能。因此,比较句其实是一种以
语用为立足点、以
句法和
语义为切入点的常规
句类。
作为汉语中的基本句类之一,比较句历史悠久,古今通用,其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复杂的语用功能体现了汉语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然而学界至今对比较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王建军《
汉语句类史概要》权衡之下,基本认同
许国萍《
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有关比较句的如下表述:「如果一个结构可以在某个
谓词量级上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分级的(相同或不相同)的位置,具有这种语义功能的结构就是比较结构。」可见,在语义上能够体现量级差别是比较句的基准条件。简言之,比较句就是用来显示不同人或事物在性状、程度方面的差别量值的句子。
比较句以「比较」为基本
语义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凡是拥有比较语义特征的
句子都在此列。因此,比较句还必须拥有特定的结构标记。一个典型且完整的比较句应该由比较项、比较点、比较结果和比较词等因素共同构成。
所谓比较项,即具体的比较对象,是构成比较句的基础。任何比较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对象之间或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展开。比较项包括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比较主体是引发比较的主动者,对象,一般作为比较的标准而存在。例如:
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
所谓比较点,即具体的比较内容。任何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都是在某一个比较方面进行比较的。要把握比较句,必须确定比较点。比较点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则包含在比较结果之中。例如: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史记·高祖本纪》)
所谓比较结果,即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的异同差别。对比较句而言,比较结果是比较的
目的所在。如果进一步对比较结果的具体差距加以说明的话,那就形成了比较差值。比较差值可以
定量,也可以不定量,属于比较句的非必有要素。例如: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战国策·赵策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所谓比较词,就是与比较句密切相关的一些词语。相对于比较句的其他构成要件,这些词语通常固定不变,因而被视为比较句的典型标记。比较词主要由一些表示事物程度、顺序含义的
副词、
介词、
连词构成。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人之困穷,甚如饥寒。(《吕氏春秋·爱士》)
在实际语境中,比较句容易与同样含比较意义的比拟句和对比句发生混淆,需要进行必要的区分,以明晰彼此间的模糊状态。首先,比较句不同于比拟句。比较侧重于事物性状的
异同,而比拟侧重事物性状的
相似。比拟句是指把一种事物比成另一种事物,它包括
拟人句和拟物句。
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是拟人;而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或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或将此物当作彼物,都是拟物。例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其次,比较句不同于对比句。比较句将不同的事物安排在一起进行比照,比较的双方虽有差异,但并不处于
矛盾或
对立的状态。对比句是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放在一个句子中加以比照,以显示好坏或辨别是非。例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按照
语义和
语用的差别,学界通常将比较句分为
平比句、
差比句和
极比句三类,它们各有鲜明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
平比句是指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在某一程度量值方面彼此相同或十分接近的句子;
差比句是指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在某一程度量值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句子;
极比句是指比较主体的程度量值在所有比较项(三项或三项以上)中最为突出的句子。
各举一例如下:
有法不胜其乱,与无法同。(《商君书·开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平比句
以比较标记为基准,平比句可分为「相似」句、「一同」句、「相同」句、「一般」句、「一样」句、「不同」句、「不比」句和「不似」句。这些句子来源、产生时间、演化路径以及句式特点均有所不同。下面就以产生时间的先后为序,对这些句子的历史概貌分别加以描述。
平比句的句式演进
「相似」表示
相类或
相像之意,其用于平比的句子出现于上古,中古续有沿用。例如: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桂楫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梁·
萧统《
采莲曲》)
从
语义上看,「相似」句强调比较的双方十分接近却又不完全一样。例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尽、知、存、养,吾儒、释氏相似而不同……(《
朱子语类》卷六十)
平比句既可以表示肯定比较功能,也可表示否定比较功能。其否定形式由否定词「不」直接置于「相似」之前来构成。例如:
大有颜客(容)相似者,争那尊卑事不同。(《
敦煌变文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
唐五代时,「相似」在功能上发生虚化,即除了表比较外,还可用来构成
比拟或
比喻,常跟「如、
恰似、
犹如」等词组配,其作用类似后世的
比况助词「一样」。例如:
师便喝云:「你也噇眠去摩?每日在长连床上,恰似漆村里土地相似!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祖堂集》卷七)
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犹如云开日出相似。(《祖堂集》卷十四)
据考察,唐五代时期的「相似」句仍以表示
比较为主。而到宋代,「相似」句的
比拟或
比喻功能开始渐趋上风。元据时期,「相似」句进一步向表示比喻或比拟的方向发展,表比较的功能则退居其次。明代及清据时期之际,由于受到近代新兴平比句的挤压,「相似」句的应用大为减少。据考察,《儿女英雄传》中仅见3例:2例表比拟,1例表比较。下表为相关文献中「相似」句的统计结果:
除了使用频率降低外,从元据时期开始,「相似」句的语用范围也明显萎缩,基本只限于比较双方的体貌、性格等特征。例如:
【小末云】兀那老的,你那孩儿怎生与下官面貌相似?(《
全元曲·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原来那扮太尉小喽罗,虽然模样相似,却语言发放不得;因此只教装做染病,把靠褥围定在床上坐。(《水浒传》第五十九回)
这位娘子那好胜的脾气儿有些合乃翁相似,便也接过来,一气饮干。(《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1)「一同」句的演进
「一同」句表平比见于上古。此时的「一同」为两个词,属于一种临时的语法组合形式,主要用于说明比较双方具有相同的属性。例如:
且昔天子之地一
圻,列国一同,自是以衰。(《左传·襄公元年》)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性恶》)
此后,该句式即从文献中突然消失,直到中古才又有所见,并一直沿用至唐五代。此时的「一同」基本完成了词汇化和语法化,但用例不多。例如:
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一同太后。(《
晋书·
孝武文李太后传》)
又见甘凉瓜肃,雉堞雕残,居人与蕃丑齐肩,衣着岂忘于
左衽。独有
沙洲一郡,人物风华,一同内地。(《敦煌变文校注·
张淮深变文》)
问其事〔理)已了,却便充为养男,不放人知。一同亲子,便往学问。(《敦煌变文校注·前汉刘家太子传》)
(2)「相同」句的演进
「相同」句始于唐五代,一直沿用至今。「相同」句的基本句法格局为「A与BW相同」式:A、B表示具有相同的属性两个比较项,「与……相同」为比较词,W表示比较点。与「一同」句相比,该句形式较为灵活:比较项不必和比较点同现,比较词「
与」也并非一定要出现。
考察发现,比较点的有无对「相同」句的比较功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若有比较点,则句子的比较功能相对细化,不仅说明两个比较项之间的相同属性,而且指出了相同的具体信息;若无比较点,则句子的比较功能相对泛化,比较双方只具有宽泛意义上的相同属性。比较点的有无完全取决于说话人的表达意愿。例如:
临迁化时,垂训有偈曰:八十年来辩东西,如今不要白头公。非长非短非大小,还与诸人性相同。(《祖堂集》卷十五)
虽然鱼水相同,于其中间有异,鱼不得水如(而)便死,水不得鱼湛然。(《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前一例带有比较点,但前一个比较项承上省略;后一例没有明确的比较点,并且省略了连接词「与」。这种句式的省略符合
语境的需要,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一面。
清据时期,「相同」句的比较词前开始出现表程度的成分。这些成分不仅使该句式在表意功能上日趋细化,同时也使整个句子的语义结构显得复杂起来。例如:
我心里先暗暗的钦敬,便不肯动手。后来听到他令尊的那番委屈,又与我父亲所遭的冤枉大略相同。(《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清据时期以前,「相同」句的比较词主要由「与」充任。清据时期往后,比较词则扩充为「与」、「合」、「同」三个。例如:
正说着,只见贾蓉走来,拿着一封书子,写着「二老爷密启」。打开看时,也是无头榜一张,与门上所贴的话相同。(《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此刻正用着媳妇说话解劝公婆了,无如金、玉姊妹两个心里那种难过,也正合他公婆相同。(《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到了今日的张金凤,却同往日大不相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上述用例显示:「A与BW相同」句确实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该句式既可用于抽象事物之间的比较,也可用于具体事物之间的比较;既可用于宽泛的比较,也可用于细化的比较。
大约宋代,在「相同」前直接加「不」的否定式开始出现。例如:
以名义言之,仁自是爱之体,觉自是智之用,本不相同。但仁包四德。苟仁矣,安有不觉者乎!(《朱子语类》卷六)
该句同样存在比较项承前省略的现象,全句用来表达比较项的不同之处。
至明代,「不相同」句又有了新发展,否定词前出现了表程度的
副词「大」、「太」等。比较点是认知主体对不同客观事物所作的评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程度副词的出现体现了认知主体对比较对象的差异程度的主观感受。例如:
轩辕翁着眼细看,此番的人,多少比前差不远,却是打扮大不相同,尽是金冠玉珮之士。(《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今郎君十分慷慨
撒漫,与先尚书苦挣之意,太不相同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清据时期,「不相同」句在形式上又有了新变化,否定成分「不」可置于比较词「与」或程度副词「大」之前。例如:
贾母因说:「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赏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俗语说的:「挨金似金,挨玉似玉。」今番亲家太太的谈吐就与往日不大相同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就程度而言,「不大」要小于「大不」。这种状况表明:表程度的成分的位置可视表意的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改变语义的作用。
(三)「一般」句的演进
「一般」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与「相同」句基本一致,较早的用例见于唐五代时期。例如:
贱奴身虽为下贱,佛法一般,衣服不同,体无两种。(《敦煌变文校注·
庐山远公话》)
丧主道:王侯凡庶一般,死相亦无二种。(《敦煌变文校注·八相变(一)》)
除了比较,该句还可用作
比喻或
比拟,但「一般」前往往出现「似、恰如、如」等词。例如:
我今知汝,最教聪明,无瑕玼似童子一般,有行解与维摩无异。(《敦煌变文校注·
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若说殑伽河里,沙细人间莫比,恰如粉面一般,和水浑流不止。(《敦煌变文校注·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三)》)
贪嗔烦恼昏沈,也似睡梦何别。暂得身居天上,还如花下一般,却归世上为人,便似江头寂寞。(《敦煌变文校注·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三)》)
宋代开始,「一般」用作比喻、比拟的现象要明显多于用作比较的现象。据统计,《
朱子语类》前六十卷中共有322例「一般」句,其中表示比较功能的仅有89例。
元据时期,表比较的「一般」句出现新变化,可出现于形容词性的
谓语成分之前,使比较点更为具体细化。例如:
你为我休了媳妇,我为你剪了头发,咱两个一般的憔悴煞。(元据时期·无名氏《【中吕】红绣鞋》)
鸭鸡四弦,骊珠一串,个个一般圆。(元据时期·
刘时中《辛尚书座上赠合弹琵琶何氏》)
明代,「一般」后又可出现
体词性成分,这样就使比较点显得更加明确。例如:
行者跳下来,摇身一变,变做那春娇一般模样,转屏风与众排立不题。(《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至清据时期,「一般」表比较的用例大为减少,基本以表比喻、比拟的意思为主。以《红楼梦》为例,书中所有的137例「一般」句中,表比较的仅有13例。以下为表比较的两例:
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天下
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一样」用作
比较的句子大约始于唐五代,相关的用例多见于诗歌类文学作品中。例如:
几番新弟子,一样旧威仪。(唐·
齐己《
寄怀江西徵岷二律师》)
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唐·
王建《
宫词一百首》之四十九)
该句的否定式始见于宋代,但否定词只能置于连接词「与」之前,而非「一样」之前。例如:
「六言、六蔽、五美」等话,虽其意亦是,然皆不与圣人常时言语一样。(《朱子语类》卷四十七)
「一样」的后续成分原来都是名词性成分,宋代及元据时期则增加了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例如:
曰:「事他人之亲,如己之亲,则是两个一样重了,如一本有两根也。」(《朱子语类》卷五十五)
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元据时期·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元据时期及明代,「一样」的语用功能发生变化,作
比喻或
比拟的用法趋于多见,其句法格局多表现为「如……一样」式或「似……一样」式。例如:
(挂砌末众惊科,云)怎么这个画中美人,和这女儿如一个模儿脱的一样?(元据时期·
乔吉《
玉箫女两世姻缘》第一折)
那角尖儿就似针尖一样顺着钹合缝口上伸将进去。(《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由否定词「不」和「一样」构成的否定结构大约出现在明代。例如:
两条棒,不一样,说将起来有形状:一条短软佛家兵,一条坚硬藏海藏。都有随心变化功,今番相遇争强壮。(《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到了清据时期,该句式的比较词已不限于「与」,「和」、「同」、「合」等词也得到普遍运用。例如:
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你家姓一个人可的「何」字,同我一样,都是正黄旗汉军旗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公子道:「说起相貌来,却是作怪,就合这新媳妇的相貌一样。不但像是个同胞姊妹,并且像是双生姊妹。」(《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此期的「一样」句还出现了「(是)一样的…」的形式,「一样」在句中作
状语或
定语。「一样」作状语或定语时,其后续成分比较复杂,既可是
体词性成分,也可是
谓词性成分。例如:
便算公婆因爱惜他,原凉你我,不肯责备,要知一样的给人作儿子,他这给人作儿子可与众不同;一样的给人作媳妇,你我这给人作媳妇可与众不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安公子的母亲合贾公子的母亲看去虽同是一样的慈祥,一边是认定孩提之童一片天良……(《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不过安公子的父亲合贾公子的父亲看去虽同是一样的道学,一边是实实在在有些穷理尽性的功夫,不肯丢开正经……(《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不同」句产生于上古,主要用以表达比较双方的不同属性。例如:
为仁与为国不同。(《国语·晋语一》)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自产生以来,「不同」句的应用一直比较普遍。从唐五代开始,该句式的应用日趋广泛,逐步发展为一种最重要的表否定的平比句。例如:
净能作法,须臾便到月宫内。观看楼殿台阁,与世人不同……(《敦煌变文校注·
叶净能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
题西林壁》)
孟子所答周室班爵禄,与周礼王制不同。(《朱子语类》卷五十八)
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甚么名人古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元据时期·
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泰》第一折)
却说唐僧四众别了寇员外,上了大路,果然西方佛地,与他处不同。(《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红楼梦》第十八回)
宋代,「不同」与「比」彼此结合,共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平比否定句——「A比B(W)不同」式。该式的语用功能与原式并无质的差别,元据时期与明代时一度较为强势,清据时期逐步衰落,用例渐少。据统计,《全元曲》中该式有23例,《西游记》中该式为37例,而《红楼梦》中该式仅为13例。例如:
孟施舍本与北宫黝皆只是勇夫,比曾子不同。如北宫黝孟施舍孟贵,只是就勇上言;如子襄曾子告子,就义理上言。(《朱子语类》卷五十二)
这几日窃见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向日不同;莫不做下来了么?(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你须是俺公公,比旁人自不同。(元据时期·
王晔《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楔子)
员外又都请至后面大厂厅内,那里面又铺设了筵宴,比斋堂中相待的更是不同。(《西游记》第九十六回)
真是父母子女相逢,比他人不同,三人抱头大哭。(《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红楼梦》第十八回)
宋代以来,「不同」前可出现
程度副词「略」、「全」、「大」等。例如:
其体已略不同。君臣、父子、国人是体;仁敬慈孝与信是用。(《朱子语类》卷六)
(长老云)先生,可是为何比昨日全不同也?(元据时期·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一折)
行者在旁,见他那模样,与五百年前又大不同。(《西游记》第六十回)
这一变化使「不同」句在形式上走向完善,功能上趋于细化。
清据时期文献中,「不同」句还可以用「合」来引进相关的比较对象。例如:
只是妹子说的虽是这套话,却合公公说的有些不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不比」句在现代汉语里是个
歧义句,一般认为有两种含义:差比和平比。古汉语中的「不比」句功能单一,只表否定式的平比,其表差比的功能应是后来发展的结果。据考察,「不比」表示平比的现象大约始于秦汉时期。例如:
应钟生蕤宾,不比正音,故为缪。(《淮南子·天文训》)
魏晋南北朝至唐五代,「不比」句一直绵延不绝。例如:
谚曰: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齐民要术·种谷第三》)
其父王与夫人言说:我此太子,且与世间不比,具有毫相双光,持苦行,心无退转。(《敦煌变文校注·太子成道变文(四)》)
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唐·杜甫《奉赠王中允维》)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唐·杜甫《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该式的表意特点是:比较前项不具备比较点的属性,只有比较后项才具备该属性。以上最后一例中「神龙」不具备「多肉」的属性,「多肉」的只是「俗马」。可见,比较点依附于比较前项还是比较后项,对句子的语义有明显的影响。例如:
此书前后相因,互相发明,读之可见,不比他书。(《朱子语类》卷十四)
上例中只有比较前项「此书」具备「前后相因,互相发明」的属性,而比较后项「他书」不具备该属性。
在实际语境中,「不比」句还存在「AW1不比BW2」这样的变式。例如:
曰:「圣人之言,皆是人所通行得底,不比他人说时,只就一人面上说得,其余人皆做不得……」(《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句中比较前项「圣人之言」的属性是「人所通行得底」,比较后项「他人说时」的属性是「只就一人面上说得,其余人皆做不得」。两个比较项虽各具不同的属性,但依然表示的是对两个比较项的平比否定。
从元据时期直至现代,「不比」句都一直是汉语中表否定平比的主流句式。例如:
直到烛灰眼下才无泪,蚕老心中罢却丝。我不比游荡轻薄子,轻夫妇的琴瑟,拆鸾凤的雄雌。(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第五十六回)
这个人果然同我的心一样的。但是你我都是男人,不比那女孩儿们清洁,怎么他拿我当作女孩儿看待起来?(《红楼梦》一百一十五回)
他们就带出跑得很用力的样子,而在事实上一点也不比别人快。(老舍《骆驼祥子》)
关于「不比」的差比用法,近代的语料中尚未找到比较典型的用例。可以认为,「不比」差比句用法极有能是现代的产物,其产生历程值得关注。
「不似」在汉代以前的意思基本类似于现代汉语的「不像」,
比拟性比较强,尤其经常用于
反问句中。例如: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
上述两句话的比拟性均比较明显。
即使在
陈述句中,此期的「不似」也往往是表示
比拟而非比较。该类句子涉及的后项往往是宽泛性概念,而并非具体的人或物。例如: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梁惠王上》)
上例的句义应理解为「之(他)不像个人君」,不宜理解为「之(他)与人君不同」。从逻辑角度出发,「不像」就肯定「不同」,这就为该类句子具有比拟和比较的双重属性提供了可能。不过,先秦的「不似」句重点突出的是比似性,所以还不宜看作严格意义上的比较句。
大约在秦汉时期,「不似」平比句问世。该类句子的后项表示的是具体的人或物,导致前后两项的比较倾向大为增加。与「不比」句一致,在「A不似BW」的句子里,具备比较点属性W的是B而不是A。例如:
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战国策·赵策一》)
是故
颜渊庶几,不似孔子;
有若恒庸,反类圣人。(《论衡·讲瑞》)
从汉代直至清据时期,「不似」句一直延续不断,并且和「不比」句在
句法、
语义和
语用方面几乎完全一致,二者一起成为汉语中常用的否定性平比句。例如:
师曰:「渠不似我,我不似渠,所以肯这个字。」(《祖堂集》卷四)
「尽十方世界是解脱门,更有疑者如何得入?」师云:「我不似汝巧恶。」僧云:「和尚也是惯得此便。」师云:「先撩者贱。」(《祖堂集》卷十二)
也不是不做这事,但他做得较雍容和缓,不似武王样暴。(《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红叹云】普天下害相思的不似你这个傻角。(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武松道:「家兄从来本分,不似武二撒泼。」(《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众人听了,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红楼梦》第十七回)
「不似」句和「不比」句产生时代基本一致,在句法功能和句法形式上也大体相同,由此引发了双方的竞争,最终的结果是:「不似」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准觅绝迹;「不比」句则继续留用至今。
不过,现代的「不比」句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均有所变化:「A不比BW」式保留,而「A不比B」式告消失;「不比」不再局限于表示平比,已发展出表差比的用法。
平比句的标记特征
就比较项的语义特征而言,平比句的比较项基本以名物为主。这些名物既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性概念。
在实际运用中,平比句的比较前项尽管不必和其他成分同现,但它不可或缺,一定要在上下文语境中出现。如果比较前项不出现,那肯定是不言而喻或不必明指的事物。例如: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易·系辞上》)
就比较项的构成成分而言,早期平比句的比较项基本限于体词性成分。
进入近代以后,谓词性成分或主谓短语充当比较项的现象逐渐增多。例如:
师云:「我不似汝巧恶。」(《祖堂集》卷十二)
我俊秀,我斯文,不似师兄撒泼。(《西游记》第五十六回)
平比句的比较词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在出现的时间上有早晚之分,功能上也有一定的互补性。比较词具有承担比较功能的作用,往往由起连接作用的
介词充任。
平比句的比较词最初只用「与」,后来逐步扩展到「和、合、同」等词,从而使句子在比较词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些比较词有的多出现于书面语,有的多用于口语,语体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别。
比较词在比较句中只起到连接比较项的作用,它的存在与否基本不会影响比较结果的表达。比较词不出现时,全句采取两个比较项直接结合的方式。不过,基于句法结构完整性的需要,平比句中仍以使用比较词为常。
比较点同样并非比较句中的必现成分,可以根据实际的表达目的和交际需要来决定是否出现。比较点的隐现对比较意义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比较点隐含的平比句在功能上属于广义的比较,是对事物的整体属性进行的比较,语用功能上比较宽泛;
比较点出现的比较句在功能上属于狭义的比较,是对事物某一特定方面所作的比较,语用功能上比较确定。
平比句中的比较点一般由
体词性成分充当,表示的可以是抽象概念,也可以是具体事物。在数量上,平比句的比较点以一个为常。比较点多依附于比较前项或比较后项,有时也可以分别依附于前后项。
比较结果是比较的重点所在,它是比较句中的必有元素。
平比句中比较结果主要通过比较词来体现,而「相同」、「一同」等本身就体现了比较结果。
在显示比较结果时,「相同」、「一同」和「相似」后基本不能出现任何后续成分,这样就使句子语义表达的细化程度受到限制。与之不同的是,「一般」和「一样」后可以出现后续成分,这样就使比较更显具体。
不过,「一般」和「一样」的情况又有不同:「一般」的后续成分只限于
体词性成分和
形容词性成分,「一样」的后续成分还可以是
动词性成分。这些后续成分在句子中大多充当
谓语的角色,从而保证了句子结构的完整性与合法性。
平比句的语用功能
比较是平比句式的基本功能。
根据比较点的有无,一般可以将平比句分为狭义平比句和广义平比句。
狭义平比句具备明确的比较点,只对比较项双方的某一特定方面进行比较,指出它们在特定比较方面的一致性,并不涉及比较项双方的其他属性。
广义平比句则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比较项进行比较,强调说明比较双方在宽泛意义上的等同性和无区别性。
显然,狭义平比句更具比较上的明确性和针对性。这两类句子在比较功能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而丰富完善了句子的语用功能。
必须指出,各比较式在比较功能上是有程度之别的。「相似」句本身的平比程度要低于其他平比句式,表示比较双方总体一致而又不完全一样。各平比句都可通过表程度的成分使平比功能在程度上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满足不同的表意需要。
平比功能还有肯定和否定的差别,大多数句式既可以用于肯定,也可以用于否定。
「相同」句、「相似」句和「一样」句均可与否定词「不」连用实现否定功能;
「一同」句和「一般」句则没有和否定词连用表平比否定的用法;
「不比」句和「不似」句在功能上只能表示平比否定。
另外,「不比」句和「不似」句只表示某一比较项在特定属性方面的有无,即「A不比/不似BW」中只有B才具备W属性。而其他否定式的平比句只表示比较双方在某一共有事物或属性方面的不同。
在表示比较的过程中,各式往往还伴有功能的转移或分化。「一同」句在唐五代时功能出现分化,出现了表「协同」义的用法;「相似」句、「一般」句开始既可表示比较,也可表示比拟或比喻,后来则逐步转为以表比拟或比喻为主,导致比较功能日益减弱。
平比句的历时替换
平比句类型多样,但有不少在
语义和
语用方面几无所别。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这些平比句往往上演的是
你来我往、
此消彼长的剧情。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一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作用。多种具有相同语用功能的语法形式共存时,相互间必然会发生竞争,最终优胜劣汰。二是语言创新性和发展性的要求。
「一同」句源自上古,唐五代时逐渐退出比较句系统。唐五代时期,新兴的「一般」句、「相同」句和「一样」句开始进入比较句的系统。由于它们与「一同」句的功能基本一致,它们的兴盛之日自然就成了「一同」句的衰落之时。
「一般」句和「一样」句在功能上较为接近,一开始在唐五代都较为流行。「一般」句的句法形式不如「一样」句完善,使用频率也不如「一样」句高,以致后来日趋衰落。「一般」句在宋代及元据时期即已退居次要地位,明代及清据时期则更加少见。
「相似」句的比较功能开始弱于其他比较句式。元据时期往后,该句表示比较的范围大为萎缩,基本只限于表示比较双方的体貌和性格特征。
明代以前,「相同」句和「一样」句的应用都比较广泛,两者难分伯仲。清据时期,「一样」的出现频率则大大超过「相同」句,并日益成为表示平比的主流句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形式,「一样」句本身表现出极高的新颖性和灵活性,更能顺应语言发展的要求。「一样」句所呈现出的取代其他平比句的趋势已被现代汉语的事实所证实。
差比句
汉语史上,差比句前后相承,类型众多,常见的有「比」字句、「胜如(强似)」句、「不如」句、「争(怎)如」句、「不(未)若」句、「不及」句等。
差比句的句式演进
「比」字句是现代汉语差比句中的主要形式,格外受到学界的关注。其中的一个关注点就是「比」是何时虚化为表引进比较对象的介词的。
法国语言学家贝罗贝(Alain Peyraube)认为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的「比」是动词,表「相比」或「比并」的意思,唐代时虚化为表比较的介词,宋代及元据时期时期「比」字句成为汉语差比句的主要形式。
黄晓惠则认为「比」字虚化为表比较的
介词是在明代及清据时期,
石毓智、李讷基本认同黄晓惠的观点。
太田辰夫和贝罗贝从句子本身的语义和结构出发,认为唐代文献中的「A比BW」这类句子在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上与现代的句子没什么差别,因而认为现代汉语的差比句在唐代即已出现。
石毓智、李讷则认为唐代「比」字句中「比」后的
形容词常用「较」、「犹」等程度词来修饰,明显不同于今天的差比句(比如「我比他很小」之类的句子在现代不能说),并由此认定那时的「比」字式尚不是专门表示比较的差比句。
应该说,唐五代语料中的「A比BW」确实呈现出石毓智、李讷所提到的一些特点,即W前多用「较」、「犹」等程度词来修饰。例如:
若比李三犹自胜,儿啼妇哭不闻声。(唐·白居易《发商州》)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不过,此时的「较」、「犹」在功能上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更」和「还」,完全可以出现在差比句中。这类用例一直到清据时期还时有所见。例如:
宝玉瞅着也不胜悲伤,又不好上前去劝,见他淡妆素服,不敷脂粉,更比未出嫁的时候犹胜几分。(《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较」、「犹」等程度词并非「比」字句的必有成分,其出现与否并不对比较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例如:
从待衔泥溅客衣,百禽灵性比他稀。(唐·
徐夤《燕》)
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唐·
姚合《秋中寄崔道士》)
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比」字句在唐代就已产生。不过,唐代的「比」字句基本只存在于诗歌类作品中,其他文献中绝少有用例。由此,王建军推测「比」字句首先运用于唐五代的诗词歌赋等韵文语体中,之后才逐步扩大到散文语体。
宋代,「比」字句虽已开始出现于散文语体当中,但更多的用例还是见于韵文之中。例如:
又云,以其说不合有节目,多不直截。某因谓,是比圣人言语较紧。(《朱子语类》卷二十)
芝田高隐去偕老。自别有、壶中永日,比人间好。(宋·
晁补之《引驾行》)
日长槐夏,凉生冰室,又是生辰来到。年年把酒对荷花,颜色比、荷花更好。(宋·无名氏《
鹊桥仙》)
可见,表差比的「比」字句在当时还没有流行开来。由此,王建军认为贝罗贝关于宋代及元据时期「比」字句成为汉语差比句的主流形式的观点值得商榷。
王建军认为,「比」字句真正流行的年代应该是元据时期,这时「比」字句开始通行于一般文献之中,已呈现出统领差比句的迹象。例如:
从他天地老,容颜只似童。比你好得多哩。(元据时期·
贾仲明《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第一折)
俺出家的藤冠衲袄,草履麻绦,长生不老,比你还受用哩。(元据时期·贾仲明《铁拐李度金童玉女》第一折)
你怎么说是你的?你比那神仙多几岁?(元据时期·
谷子敬《
吕洞宾三度城南柳》楔子)
明代及清据时期,「比」字句功能上趋于成熟、句式上达到完备、应用上走向普及,一跃成为差比句中的主流句。例如:
那厮忍疼挣命,往前一撺,比使风更快,撺回旧路,下了山有二十余里,却才倒在尘埃,动荡不得,鸣呼丧矣。(《西游记》第六十七回)
寡母王氏……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红楼梦》第四回)
差比句上古即已问世,「AW于B」是其常规句式之一。在此句式中,除了两个比较项A、B和表比较的
谓语动词W外,
介词「于」十分醒目,堪称全句的标记。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篇》)
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根据石毓智、李讷的考察,此类句的「于」字在魏晋时期开始脱落,句中的
谓语动词可直接与比较项结合。唐宋时期,这种差比句仍普遍存在,只不过句子的
谓语动词多改由「胜」充当。例如:
心粗买得庸愚使,看他意气胜将军。(《敦煌变文校注·捉季布传文》)
蒲桃未必胜春酒,毡帐如何及采帏。(《敦煌变文校注·王昭君变文》)
今人见佛老家之说者,或以为其说似胜吾儒之说;或又以为彼虽说得不是,不用管他。(《朱子语类》卷五十五)
由介词「如(似)」引进比较项的差比句是唐代新兴的现象,唐诗中尤为多见。例如:
其一觜大者,攫搏性贪痴。有力强如鹘,有爪利如锥。(唐·元稹《
大觜乌》)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唐·
沈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
宋代开始,用「如(似)」引进比较项的现象逐渐增多,并开始扩展到其他文体。不过,此期与「如(似)」结合的主要是「胜、强」等动词。例如:
古之所谓庙者,其体面甚大,皆是门、堂、寝、室,胜如所居之宫,非如今人但以室为之。(《朱子语类》卷九十)
问:「颜子问仁与仲弓问仁处,看来
仲弓才质胜似颜子。」(《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醉时重唱去年词,愿来岁、强如今岁。(宋·
张孝祥《鹊桥仙》)
为了表示差比的程度,「如」前还常使用「大」、「小」、「粗」等词。例如:
先生默然良久,曰:「本领虽在敬上,若论那大处,恭反大如敬。若不是里面积盛,无缘发出来做得恭。」(《朱子语类》卷六)
论其气象,则孟子粗似颜子,颜子较小如孔子。(《朱子语类》卷五十二)
宋代及元据时期是「胜如(强似)」句开始盛行的时期。元据时期的「胜如(强似)」句还多以反问的形式来表达差比的意思。例如:
你饶过俺孩儿一命不强似把万僧斋?(元据时期·
张国宾《薛仁贵衣锦还乡》楔子)
你般出来,一来采桑,二来耍一耍,不强似闲坐也?(元据时期·
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一折)
你若跟我出家去,着你寻真采药,访道参玄,遨游阆苑,直到蓬莱,不强如居于尘世?(元据时期·贾仲明《吕洞宾桃柳升仙梦》第一折)
大姐,小人二十载绵花,都与大姐,不强如那穷身破命的?(元据时期·贾仲明《荆楚臣重对玉梳记》第一折)
此外,元据时期和「如(似)」结合表示差比的词已不限于动词「强(胜)」,还可以是一些形容词如「大」、「很」等。例如:
这担轻如你底。你道我担荆筐受苦,强如你担火院便宜。(元据时期·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三折)
(唱)俺两口儿须大如你爷娘。(卜儿做功科,云)老的也,你休打他。(元据时期·武汉臣《散家财天赐老生儿》第三折)
若还俺娘知咱这暗私奔,到毒似那倒寨计,若还恁爷见你这诸宫调,更狠如那唱挽歌。(元据时期·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庭》第三折)
明代,此类句呈现出明显的回落趋势,清据时期则颓势更甚。下表即为宋代以来「胜如(强似)」句在一些文献中的应用情况。
在所考察的清据时期语料中,「胜如」句和「胜似」句基本绝迹,「胜如(似)」句和「强如(似)」句也十分少见。据表中数据,《红楼梦》中仅有3例「强似」句、4例「强如」句。例如:
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红楼梦》第一回)
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红楼梦》第二十回)
(1)「不如」句的演进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不如」式差比句自上古一直应用至今,堪称应用时间最为长久的否定式差比句。例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齐民要术·耕田第一》)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颜氏家训·勉学》)
翩思此等,反不如市并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明·李贽《答耿司寇书》)
他以为不如把运气搁在买卖烟土上好些。(
沙汀《丁跛公》)
「不如」句在唐五代以前主要表现为「A不如B」式。
对「A不如B」式而言,两个比较项若为
体词性成分,全句凸显的是比较功能;若为
谓词性成分,则全句的比较功能减弱而建议性显著增强。各举二例如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一》)》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纪》)
死而不孝,不如逃之。(《左传·闵公二年》)
今引军深入,疆埸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另外,上中古并不乏见的「弗如」句、「莫如」句可以视为「不如」句的
变式句。例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一》)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唐五代时,「不如」句出现了「A不如B」式与「A不如BW」式并存的局面。
与「A不如B」式不同的是,「A不如BW」式是功能单一的差比句。试比较:
莫漫将珠送与他,不如掘地深埋却。(《敦煌变文校注·双恩记》)
三窗六萤不如一户之光。众星朗朗不如皓月之明。(《敦煌变文校注·孔子项託相问书》)
一虎虽然猛,不如众狗强;窠被夺将去,吓我作官方。空争并无益,无过见凤凰。(《敦煌变文校注·
燕子赋(二)》)
此时的「A不如BW」式中的比较项以
体词性成分为主,W多为单个形容词。
宋代时,表比较结果的W已不再限于单个形容词,经常表现为复杂的
形容词性短语。例如:
致知未至,譬如一个铁片,亦割得物事,只是不如磨得芒刃十分
利了,一锸便破。(《朱子语类》卷十五)
至于上大夫之前,则虽有所诤,必须有含蓄不尽底意思,不如侃侃之发露得尽也。(《朱子语类》卷三十八)
元据时期,「不如」句的各种句法构造已经相当完备。明代及清据时期,「不如」句的运用更趋广泛,直至成为现代最为普遍的否定式差比句。例如:
你怎么一日不如一日,你娘凭着谁过日子?(元据时期·乔吉《
玉箫女两世姻缘》第一折)
兄弟,那为官的到底不如我闲居的好。(元据时期·
王子一《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第一折)
他道纵如图画里,则不如销金帐暖烘烘地。(元据时期·
陈德和《落梅风·雪中十事》)
你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元据时期·
吴仁卿《斗鹤鹑·自悟》)
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2)「争(怎)如」句的演进
用反问形式来表达否定意义是汉语语言表达的常规方式之一。就此而言,「争如」句和「怎如」句可以视为与「不如」句意义关联十分密切的两种差比句。不过,「争(怎)如」句的应用有限、为时不长,属于
昙花一现的差比句。
「争(怎)如」句在形式上可以分为「A争(怎)如B」和「A争(怎)如BW」两种,但二者的比较功能略有差别:「A争(怎)如B」突出选择性而淡化比较性,比较项以
谓词性成分为主;「A争(怎)如BW」则纯粹用来表示比较,比较项以
体词性成分为主。
「争如」句大约出现于唐五代,宋代及元据时期持续沿用,明代及清据时期则走向衰落。例如:
有形皆朽孰不知,休吟春景与秋时。争如且醉长安酒,荣华零悴总奚为。(唐·酒肆布衣《
又吟》)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唐·
沈彬《阳朔碧莲峰》)
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宋·
柳永《引驾行》)
争如就死忘生,不可辜恩负义。(元据时期·
柯丹邱《
荆钗记》第二十六出)
半红半绿喷甘香,艳丽仙根万载长。堪笑武陵源上种,争如天府更奇强。(《西游记》第七回)
「怎如」句是作为「争如」句的同义形式出现的,早见于宋代诗词之中,元据时期代依然有所运用。受「争如」句的影响,「怎如」句也在明代及清据时期走向衰落。例如:
云中谩夸魏尚,请休论、定远说班超。总是黄梁一梦,怎如尘外逍遥。(宋·
吕胜己《木兰花慢·思旧事有作》)
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宋·
李廌《品令》)
我想这歌台舞袖风流相,怎如大院深宅窈窕娘。(元据时期·戴善甫《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二折)
那有钱的怎如你这有学的好也?(元据时期·无名氏《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第一折)
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便听他按住鼓板,提高了一调,又唱道:「怎如他,耕织图!」(《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不(未)若」句应该也是「不如」句的变式,形式上也分为「A不(未)若B」和「A不(未)若BW」两种:前者的选择功能要强于比较功能,后者则表示单一的比较功能。
(1)「不若」句的演进
「不若」句源自上古,开始的形式仅限于「A不若B」。在此句中,A、B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A、B为
体词性成分时,表示纯粹的比较功能;A、B为谓词性成分时,句子的选择功能或建议功能较为突出。例如:
叔孙之位不若季、孟,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国语·周语中》)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弗予赂地而予之籴,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若勿予。(《国语·晋语三》)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
值得注意的是,上古「不若」句中的B可以有时是
主谓短语。这类句子的结构上虽可以标作「A不若B之W」式,其实并非「A不若BW」式。例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齐策一》)
今寡人虽愚,不若纣之暴也;燕民虽乱,不若殷民之甚也。(《史记·乐毅列传》)
大约在宋代,真正的「A不若BW」式始问世。不仅如此,「不若」有时甚至可以连接两个
复句。例如:
我多才多艺,能事上帝。武王不若我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不如且留他在世上,定你之子孙与四方之民。(《朱子语类》卷三)
学者观书多走作者,亦恐是根本上功夫未齐整,只是以纷扰杂乱心去看,不曾以湛然凝定心去看。不若先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浃洽,然后去看书,便自知。(《朱子语类》卷十一)
元据时期还出现了一种「不若如」句,其中的「若如」应该属于词汇中的一种
羡余现象。例如:
他不若如单雄信,则我这鞭稳打死须定无论。(元据时期·
尚仲贤《尉迟恭三夺槊》第三折)
天然,不若如桃源洞里仙,可爱堪怜,一搦腰肢,半折金莲。(元据时期·无名氏《斗鹌鹑·元宵》)
明代,「不若」句还较为普遍,《水浒传》和《西游记》中分别有23例和12例之多。清据时期,「不若」句则大为减少。《红楼梦》中仅见的2例都有很浓的仿古意味。例如:
不若停待几时,却去和那厮理会。(《水浒传》第五十九回)
行者笑道:「筑还费力,不若寻些柴来,与他个断根罢。」(《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西游记》第四回)
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红楼梦》第一回)
(2)「未若」句的演进
「未若」句的出现年代与「不若」句相仿佛,上古已有应用,常规句式是「A未若B」。例如:
病未若死,祗以解志。(《国语·晋语五》)
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韩非子·难三》)
汉魏六朝时,「A未若B之W」句出现。例如:
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三国志·魏书·袁术传》)
在实际语境中,「未若」句往往与「不如」句同现。例如:
无当之玉碗,不如全用之
埏埴;寸裂之锦黻,未若坚完之
韦布。(《
抱朴子·广譬》)
故博其施者,未若防其微;勤其求者,不如寡其辞。(《抱朴子·广譬》)
唐五代到宋,「未若」句在句式和功能上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元据时期,「末若」句急剧减少,其后则基本绝迹。例如:
子曰:「佛偈云:‘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祖堂集》卷二)
子贡言无谄无骄,孔子但云仅可而已,未若乐与好礼,子贡便知义理无穷。(《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婆娑一庭虽是小,未若贫而乐。(元据时期·无名氏《清江引》)
「不及」表示差比的现象同样产生于上古。例如:
有虞氏不及泰氏。(《庄子·应帝王》)
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汉代以前,「不及」句表示比较时句法形式上仅限「A不及B」式,往往没有明确的比较点。汉代开始,「不及」句出现了「A+比较点+不及+B」的形式。例如: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史记·李斯列传》)
唐五代至宋,「不及」句出现了「A不及B」与「A不及BW」两种句式并存的局面。例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为山云:「子向后传吾声教,行步阔狭,吾不及子也。」(《祖堂集》卷十八)
心空不及道空安,道与心空状一般。(《祖堂集》卷二十)
武王自伐纣归来,建国分土,散财发粟之后,便只垂拱了。又如西旅之獒费了太保许多气力,以此见武王做工夫不及成汤甚远。(《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元据时期、明代、清据时期时期,「不及」句在形式上不断完备,出现了「A不及B」、「A+比较点+不及+B」、「A不及BW」等多种句式。兹各举两例如下:
智深焦躁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水浒传》第四回)
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宋江亲自与他陪活,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贾母听了,点头道:「……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红楼梦》第四十回)
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红楼梦》第二回)
近代,「不及」句的比较项可以由小句充任,但用例较少。例如:
新鸟啾啾旧鸟归,老羊羸瘦小羊肥。人生衣食真难事,不及鸳鸯处处飞!(《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差比句的形式标记
差比句的比较项经历了一个不断复杂化的过程。上中古差比句的比较项基本限于
体词性成分,而由
谓词性成分充当差比句的比较项的情形至近代力逐斩多见。以「胜如(强以)」句为例,其中的比较项在宋代主要是名词性成分,到元据时期则扩展到
谓词性短语和
主谓短语。
比较项成分的性质往往对具体句式的功能造成很大影响。这一点在「争(怎)如」句、「不如」句和「不(未)若」句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比较项为谓词性成分时,句子体现出较强的选择功能;比较项为体词性成分或小句时,句子则表示单一的比较功能。
差比句中,差比功能的表达与比较词同样有很大关系。「不如」句、「争(怎)如」句、「不(未)若」句和「不及」句等句式的比较词本身就可以显示出比较结果。「比」字句中的「比」则只能起到连接两个比较项的作用,比较结果还需要句子的
谓语成分来体现。
从上古到近现代,差比句的比较词呈现出多元状态。以「胜如(强似)」句、「不如」句、「不及」句和「不若」句为例,各种句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出现过不止一种比较词。由于它们运用得不够普遍,未能形成历时发展的连贯性。
与平比句一样,差比句中可以有比较点,也可以没有比较点。比较点的有无对差比句的比较功能有很大的影响。有比较点的差比句为狭义的比较,无比较点的差比句则为广义的比较。
比较点可以依附于比较项,也可以以句中谓语形式出现。比较点的构成成分,可以是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但以体词性成分为主。
与平比句一样,差比句的比较点可以是抽象概念,也可是具体事物,但数量上均以一个为限。
比较结果在不同的差比句中往往有不同的体现。
对「比」字句而言,由于「比」字只能起到连接比较项的作用,本身无法体现比较结果,比较结果只能通过句子谓语的谓词性成分方得以实现。而「胜如(强似)」句、「不(未)若」句和「不及」句等句式可以直接凭借比较词来体现比较结果。各句式在结构上都可以借助后续成分来强化或细化比较结果,该后续成分往往以表性状为主。
另外,差比句往往还借助「还」、「更」等
副词来体现比较结果的程度之别,这些副词多为模糊性程度副词,属于比较结果的前加成分。
差比句的语用功能
差比句的语用功能并不雷同。差比句的句式和比较项的性质对差比句的语用功能有很大的影响。以「不(争、怎)如」句为例,此类句在形式上可分为「A+不(争、怎)如+B」和「A+不(争、怎)如+B+W」两种。
当比较项为体词性成分时,句子只具有比较功能;当比较项为谓词性成分时,句子具有比较和选择双重功能,但选择功能更为突出。「不(未)十若」句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而其他差比句不存在这一现象。
如前所述,平比句既可表示肯定比较,也可以借助
否定词来表示否定比较。与平比句不同的是,差比句往往
各司其职,只具备肯定功能或否定功能中的一种。「比」字句和「胜如(强似)」句只表达差比的肯定功能,「不(争、怎)如」句等句式则只表达差比的否定功能。可见,在肯定比较和否定比较的表达方面,差比句式的分工比较明晰,不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实现。
差比句的历时替换
与平比句一样,差比句也表现出一定的历时替换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各句式在使用范围和频率上有明显的倾偏性,这显然是不同句式竞争的结果。
在所有表肯定的差比句中,「比」字句最为强势,在使用数量和频率上均占有明显的优势,是明代及清据时期以来最主要的差比句式。而同样表示肯定的「胜如(强似)」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颓势。清据时期往后,相关用例日渐稀少,并最终从比较范畴中退出。
在表否定功能的句式中,「不及」句、「不(争、怎)如」句和「不(未)若」句都曾在近代出现过一些变式,但这些变式往往昙花一现,大多在极短的时段内相继消失。即使一些主流句式,有时也被替换。
事实证明,除了「不如」句外,上述否定型的差比句最终无一得以留存。这既是语言现象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也是语言表达日趋规范的本质要求。
极比句
相对于平比句和差比句而言,极比句在表达上具有更为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它往往反映叙述者的主观认识和态度,个人感情色彩比较突出,所谓的比较结果自然不见得有多大的客观依据。
汉语史上常见的极比句主要包括「最」字句、「无比(如)」句和「…比…都…」句。
极比句的句式演进
「最」字句是自古以来最常用的极比句,上古时期即有所运用。例如:
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商君书·外内》)
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史记·大宛列传》)
该句式的基本特点是「最」必须置于谓词性成分之前。
根据比较范围的情况,「最」字句在功能上可分为狭义极比句和广义极比句。前者属于特定范围内的极比,比较项相对明确。后者则没有明确的比较范围,属宽泛的极比。
「最」字句同时还具有否定的比较功能,表示程度的最低。例如:
天下谁最爱我者乎?(《史记·佞幸列传》)
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最」字句自产生以来,一直盛行不衰,并且
句法结构、
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基本维持不变。例如:
及三晋分智氏,赵襄子最怨智伯…(《战国策·赵策一》)
郧山蛮最强盛,
鲁宗之屡讨不能克…(《宋书·
沈庆之传》)
因此树故,如上四兽,识得大小。鸟最居长,兔得第二,猕猴第三,白象最小。(《敦煌变文校注·四兽因缘》)
妹子虽不端严,手头裁缝最巧。(《敦煌变文校注·金刚丑女因缘》)
宋代、元据时期、明代,「最」字句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清据时期,「最」字句的情况略有变化,「最」后偶尔可接名词。例如:
惜春听了,点头道:「别的我做不来,若要写经,我最信心的。你搁下喝茶罢。」(《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在实际语境中,「最」字句既有肯定式,又有否定式。例如:
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红楼梦》第十三回)
如今且说袭人自幼见宝玉……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弛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红楼梦》第十九回)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最」由于频繁与
判断词「为」或「是」同现,逐渐形成了特定「最为(是)」句。「最为(是)」开始也只能后接谓词性成分,但很快就扩展到了体词性成分或小句,这一性能变化显然是由「是」赋予的。例如:
难忍傥能忍,能忍最为难。(隋·
王梵志《难忍傥能忍》)
世间何物重,夫妻最是好。(隋·王梵志《世间何物重》)
相牵入地狱,此最是冤家。(隋·王梵志《本是尿屎袋》)
当知此身,最为难得。(唐·
玄奘译《
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
生住死,本来无住处,西方佛国最为精。(《敦煌变文校注·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
原来袭人来时要探探口气,坐了一回,无处入话,又想着黛玉最是心多……(《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从目及语料看,「最」字句在各个时期都运用广泛,其中广义极比句在数量上明显超出狭义极比句。详情见下表:
(1)「无比」句的演进
「
无比」最早是一个动宾组合,表示「没有互相对比」的意思。例如:
均卒力,貌而无比,不则不顺。(《逸周书·武顺第三十二》)
「无比」用以表示「无与伦比」的意思大约始于秦汉之际,相关的极比句自然也在那时问世。但这种极比句在上中古的应用一直不太普遍,用例较为乏见。例如:
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菩萨僧中说法不坏色,何以故?(《佛说般舟三昧经·行品第二》)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比」通常置于谓词性成分或体词性成分之后。唐五代时,「无比」可置于表示比较范围的名词之后。例如:
公主见佛至,颜容世无比。(《敦煌变文校注·金刚丑女因缘》)
若说轩裙拨尾,直是世间无比。(《敦煌变文校注·齖齿可新妇文》)
宋代及元据时期,「无比」则可置于谓词性成分或体词性成分之前。例如:
宅中有十里锦帐,天上人间,无比奢华。(《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凭心地,据手策,是无比英才。(元据时期·
钟嗣成《吊宫大用》)
明代及清据时期,「无比」句的用例依然不多。据统计,《西游记》和《水浒传》中各有4例,而《红楼梦》中仅2例,说明此式的应用范围始终较为狭窄。例如:
那女子一见是孙行者,慌得推倒桌席,跌落尘埃,羞愧无比,只叫「气杀我也,气杀我也!」(《西游记》第六十回)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2)「无如」句的演进
「
无如」句与「无比」句的意义大致相同。此类句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表极比的情形。与「无比」不同的是,「无如」通常置于体词性成分或主谓短语之前。例如: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梁惠王上》)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史记·高祖本纪》)
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史记·郑世家》)
唐五代至元据时期,「无如」句一直有所沿用。除了体词性成分和
主谓短语外,此时谓词性词语也经常出现于「无如」之后,这显然是受到了「无比」句的辐射影响。例如:
新妇细见人多矣,无如少府公者。少府公乃是仙才,本非凡俗。(唐·
张鷟《
游仙窟》)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唐·
崔颢《
行经华阴》)
祖禹所为本末,无如臣最熟知。(宋·司马光《荐范祖禹状》)
这个心略不点检,便差失了。看世间是多少事,至危者无如人之心。(《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元据时期·无名氏《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第一折)
明代及清据时期,「无如」句虽仍在使用,但用例罕见,并且主要出现于叙述性语言之中,仿古的意味较浓。例如:
所以古今称说途路艰难,无如蜀道。(《
醒世恒言》卷二十五)
从来说鬼神难欺,无如此一段话本,最为真实骇听。(《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以酒属予曰:某浪迹江湖,交游满天下,求其真知某者无如吾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官居作宰邯郸道,夺利争名总是空,无如且把韶华惜。(清据时期·
华广生《
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
「…比…都…」句是一种由「比」字差比句衍生出的新型极比句,大致在明末清初萌生。该句的基本句式可表示为「A比B都W」,其中的「都」是个程度副词。例如:
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宝玉道:「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神仙采药烧药,再者高人逸士采药治药,最妙的一件东西。这屋里我正想各色都齐了,就只少药香,如今恰好全了。」(《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在上述例句中,由于句子的比较后项均由泛指性成分构成,从而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比较范围。再加上「都」的介入,于是句子由原先的差比一下子转为极比。
此类句的比较后项开始只能是宽泛的名词,进入现代后则逐渐扩大到表泛指的疑问代词。例如:
比谁都热心些的样子,他一面招呼大家都到大餐室的后半间里…(茅盾《子夜》第三章)
话是这么说,可她心里比谁都难过。(老舍《四世同堂》九十七)
另外,「比谁」之后若跟上否定形式,也能表示极比的意义。例如:
我比谁不会花钱,咱们以后就坐着花,到多早晚是多早晚。(《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上例中的后比较项为
疑问代词,具有泛指性质。「我比谁不会花钱」表达了与「我比谁都会花钱」一样的意思,明显具有极比句的性质与特征。从整体功能上看,此句借否定的反问形式来表肯定的意义,无疑应归入极比句之列。
极比句的形式标记
不同的极比句具有不同的比较项。比较项的不同,既可表现为数量差异,也可表现为构成差异。
对「最」字句、「无比(如)」句而言,比较项一般不少于三个。其中一个为明确的比较项,该比较项必须在句子中出现;而另两个或多个比较项大多属于模糊性的比较项,没有特定的范围,并不需要在句中出现。
「A比B都W」句只有两个比较项。比较项A明确具体,是句义表达的主体;比较项B则是概括性的,它可以包括与A同类的事物,也可以包括与A相同性质的事物。
从内部构成看,上古极比句的比较项一股只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从中古开始,谓词性成分甚至小句充任极比句比较项的现象渐次萌生并得到发展。
从古至今,极比句的运用不够普遍,比较词也较为有限,常见的只有「无比」、「无如」、「比」、「最」和「最为(是)」等。这些比较词产生有先有后,用途有同有异,历时有长有短。
「最」和「最为(是)」作为应用最为持久和广泛的比较词,一般出现于充当句子谓语的谓词性成分前,出现于体词性成分之前的情形相对较少。清据时期往后,「最」出现了带小句的情况。
「无比」是一个阶段性的比较词,大致流行于上中古时期,近代以后逐渐趋于消亡。「无比」在唐五代只能位于谓词性成分(限于形容词性成分)之后。宋代开始,「无比」可以出现于谓词性成分之前,但仍基本限于形容词性成分。元据时期,「无比」位于体词性成分之前的现象开始出现。
「无如」的发展与「无比」差不多,但一般只位于体词性成分之前,并且这种状况几乎维持不变。
「比」作为比较词历史悠久,但用于表极比的「A比B都W」句中较为晚近,并且一般须与副词「都」同现。与「最」一样,「比」也是沿用至今的一个比较词。
「最」字句的比较点可以出现,也可不出现。比较点可以位于「最」字前,还可以位于「最」之后。位于「最」之后的成分在充当句子谓语的同时,也承担了比较点的职能。有些句子即使比较点不出现,我们也可以根据「最」后的副词性成分推知出来。当然,严格说来,这类句子属于无明确比较点的用例。
「无比」句的比较点的有无也可根据表意需要而定,其总体特点与「最」字句基本一致。「无如」句的比较点的位置相对单一,只出现于「无如」前。从所见用例看,「A比B都W」句的比较点可以是比较项A或B本身,也可以通过充当句子谓语的谓词性成分来加以体现。
总之,根据表意的需要,极比句的比较点可以出现,也可不出现。而比较点的出现与否都会对极比句的语用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比较点的句子表示的是相对具体的比较,无比较点的句子表示的是相对宽泛的比较。可见,平比句、差比句和极比句在这一点上并无差别。
与平比句和差比句不同,极比句体现比较结果的方式相对单一。「最」宇句、「无比(如)」句的比较结果直接通过比较词来体现,句子后不再需要出现表数量的后续成分。「A比B都W」句的比较结果则必须通过「比」、「都」与比较点W的结合方能体现。
总之,极比句显示比较结果的途径堪称直接,比较词本身往往就可体现出明晰的比较结果。
极比句的语用功能
极比句有狭义极比和广义极比之分,这一点与平比句和差比句基本一致。不过,极比句的语用功能比较单一,它们只具备比较的功能,不具备
比拟或
比喻的功能。
比较是
认识主体对被
认识客体的一种认识和评价,而
认识主体在
思维方式和
意识形态等方面是有差异的,这就势必导致不同的
认识主体会采用不同的比较标准,进而使整个比较行为带有主观色彩。因此,极比句所体现出的主观性倾向往往要比平比句和差比句更为显明。
受个人情感因素的主导,极比句的比较项往往表现出过度的概括性,这样就容易使比较结果丧失其应有的客观性。可以说,极比句是更多用来表达一种主观看法或个人倾向的句子,内中传递出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情绪和愿望,其比较结果并不见得符合实际。
极比句的发展特征
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极比句的历时发展主要表现为「最」字句和「无比(如)」句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表现为彼此的历时替换,而更多表现为多方的共时竞争。
由于极比句不具备平比句和差比句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只有「最」字句、「无比(如)」句和「A比B都W」等几种有限的句式,它们特点鲜明,功能互补,分别适合于不同的交际需求,大致呈现出一种共存关系。从实际的应用情况看,「最」字句无疑具有压倒性优势,是极比句中的主流句式,其强势一直延续至今。
比较项
比较项的构成成分
就总体而言,充当比较项的成分还是丰富多样的,既可以是
体词性成分,也可是
谓词性成分,但在各种
句式中的表现不一。平比句和极比句的比较项一直都以体词性成分为主,比较项是谓词性成分的情况不仅晚出,并且用例极为稀少。而充当差比句比较项的成分较为多样,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和主谓短语都在其列。下面不妨以「比」字句为例进行说明。
其一,以
名词或
名词性短语为比较项的「比」字句。例如:
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西游记》第五回)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的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红楼梦》第六回)
宝钗忙笑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你信口儿混说。他的那嘴有什么实据?」(《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西游记》第二回)
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一支小蜡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那厮忍疼挣命,往前一撺,比使风更快,撺回旧路,下了山有二十余里,却才倒在尘埃,动荡不得,鸣呼丧矣。(《西游记》第六十七回)
这一带地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娘管着,得了这地方,比得了永远基业还利害,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遭踏,又怕误了我的差使。(《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其四,以
主谓短语(小句)为比较项的「比」字句。例如:
邢姑娘是妈妈知道的,如今在这里也很苦,娶了去虽说我家穷,究竞比他傍人门户好多着呢。(《红楼梦》第一O九回)
宝玉因思内中迎春之乳母也现有此罪,不若来约同迎春讨情,比自己独去单为柳家说情又更妥当,故此前来。(《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比较项的语义类型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指出,比较项之间「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不同对象之间之所以能相互比较,关键在于它们之间具有可供比较的同一内容。否则,比较无从谈起。
能够成为比较项的对象是极其广泛的,既可以是人或事物,也可以是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从语义上看,比较项的类型可谓种类繁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八戒道:「弯倒腰叫我儿起来,那后面就掬起猴尾巴子。我比你吊得高,所以看得明也。」(《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他比我先拿进一日。他是个樵子,说有母亲年老,甚是思想,倒是个尽孝的。一发连他都救了罢。(《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其三,比较项为领事。例如:
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西游记》第六回)
我听见老太太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只不信。(《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其四,比较项表时间。例如:
这西门庆仔细端详那妇人,比初见时越发标致。(《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因知贾琏不在家中,又因这两日凤姐儿声色怠惰了些,不以往日一样,因顺路也来望候。(《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其五,比较项表方式。例如:
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明·
归有光《
先妣事略》)
他如今正是急了,冻死饿死也是个死,现在有这个理他抓着,纵然死了,死的倒比冻死饿死还值些。(《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任意的两个比较项都可以进行比较,它们必须受到
语义范畴和
语义特征的制约。只有属于同一语义范畴、具备共同语义特征的两个比较项才可以互相比较。可见,具有相同的语义范畴和语义特征是比较项得以进行比较的前提条件。
比较项对比较功能的影响
平比句的比较功能主要由比较词来体现,「相同」、「一同」、「相似」、「一般」、「一样」、「不比」和「不似」本身就可以体现出比较结果。因此,平比句的比较项对句子的比较功能并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句、「一般」句和「一样」句还可表示
比拟或
比喻的功能,此类句子涉及的比较项在语义范畴和语义特征上并不强求一致。例如:
半腰里又伸出一个头来,张开口如血盆相似,把八戒一口咬着鬃,半拖半扯,捉下碧波潭水内而去。(《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三个小妖移过灯来,拿柳棍又打行者脑盖,就象敲梆子一般,剔剔托,托托剔,紧几下,慢几下。(《西游记》第九十回)
那个软烟罗……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红楼梦》第四十回)
对
差比句而言,比较项对比较功能的影响往往因句式而异。「比」字句、「胜如(强似)」句和「不及」句的比较项对比较功能的表达并无明显影响。在「不(争、怎)如」句和「不(未)若」句中,比较项若为体词性成分,句子依然表示比较功能;比较项若为谓词性成分,句子则体现出较强的选择功能,比较功能则不再突出。
极比句的比较项有明确和模糊之分。当句子的比较项具体明确时,比较行为较为客观,比较功能就比较突出;当句子的比较项隐含不明时,全句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愿,比较功能相对淡化。例如:
叙起年庚,除李纨年纪最长,他十二个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分而已。(《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红楼梦》第四回)
比较点
比较点是比较双方关注的内容,是比较项共同具备的某一属性或方面。比较点一般只出现一次,句法上常常依附于比较前项或比较后项。在实际语境中,比较点有时可与比较项重合。
比较点的出现与否完全取决于内容表达的需要,难免会对句子的比较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比较点出现时,句子属于狭义的比较;比较点不出现时,句子则属于广义的比较。有些句子的比较点虽然不在句式中出现,但人们可以根据句子的比较结果加以推断。
比较句式对比较点的影响
比较大多是就事物的性质、状态等展开比较。
一般说来,比较点总体上由体词性成分充当。虽然比较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对比较点的这一规定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在特定条件下,比较点也可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谓词性成分充当比较点的情况,在各比较句中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
平比句中的「不同」句和「一样」句出现过谓词性成分充当比较点的现象。当比较点是谓词性成分时,「不同」句的比较点往往与比较项重合,而「一样」句的比较点同时还在句中充当
谓语。不过,这种用法始终少见,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发展脉络。例如:
视与看见不同,听与闻不同。如非礼之色,若过目便过了,只自家不可有要视之之心。(《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不比」句和「不似」句的比较点有时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与「一样」句类似,这两类句子的比较点也出现在句子的谓语位置上。例如:
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唐·
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师云:「我不似汝巧恶。」僧云:「和尚地是惯得此便。」师云:「先撩者贱。」(《祖堂集》卷十二)
「比」字句、「胜如(强似)」句的比较点一开始就呈现出多样特征,不但体词性成分可以充当比较点,谓词性成分也已经可以充当比较点。例如: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唐·刘禹锡《答柳子厚》)
其一觜大者,攫搏性贪痴。有力强如鹘,有爪利如锥。(唐·元稹《大觜乌》)
对「不(争、怎)如」句、「不(未)若」句和「不及」句而言,当比较点由谓词性成分充当时,句子的选择功能得到强化,而比较功能趋于弱化。例如:
若从君而走惑,则不如违君以避难。(《国语·鲁语下》)
且夫偕出偕入难,聚居异情恶,不若走梁。(《国语·晋语二》)
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背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三国志·吴书·虞翻陆绩张溫传》)
极比句中,「最」字句的比较点始终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该比较点同时在句子中作谓语。例如:
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谷梁传·文公十一年》)
比较点的构成成分
充当比较项的成分同样丰富多样,既可以是
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
谓词性成分,并且种种表现不一。
安子青囊艺最精,山东行散有声名。(《水浒全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麝月笑道:「好姐姐,我铺床,你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你的身量比我高些。」(《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其二,比较点为代词。例如: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水浒传》第十回)
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比较点的语义类型
人们的表达需要不同,比较的着眼点就不一样。表达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点在
语义上的丰富性,这种语义的丰富性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雅以穷尽,只能就其中的常见类型进行说明。
其一,比较点表示动作行为。例如:
这场在山头好赌斗,比前番更是不同。(《西游记》第十七回)
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红楼梦》第二十回)
其二,比较点表示外观体貌。例如:
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且说贾政见甄宝玉相貌果与宝玉一样,试探他的文才,竞应对如流,甚是心敬,故叫宝玉等三人出来警励他们。(《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五回)
其三,比较点表示年龄。例如:
故夫比我年大三岁,我今年四十五岁。(《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咱们俩个人一样的年纪,况又是同窗,以后不必论叔侄,只论弟兄朋友就是了。(《红楼梦》第九回)
其四,比较点表示心理状态。例如:
只恐他心不似兄长之心;可再叫林冲,杨志领兵,孙立,黄信为副将,带领五千人马,随即下山。(《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这个人果然同我的心一样的。但是你我都是男人,不比那女孩儿们清洁,怎么他拿我当作女孩儿看待起来?(《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五回)
比较点对比较功能的影响
比较点对句子比较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比较范围上。有比较点的句子比较范围明确而具体,可以明晰地体现比较内容,属于狭义的比较;无比较点的句子则相反,句子本身没有具体的比较内容,比较范围宽泛,属于广义的比较。
不过,有些句子虽无明确的比较点,却可以通过比较结果加以准断。例如:
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红楼梦》第四回)
人家可比我漂亮,我看你还不答应!(《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借助比较结果,可以知道上述两个句子的实际比较点分别是年龄和容貌。此类句子的比较点之所以能不出现,是因为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提供了足够的信息,足以让人领会到说话人的比较意图。
能够在句中提供此类信息的多是比较结果中的形容词性成分,如「漂亮、好看、贵、便宜、大、小、高、矮」等等。这类词往往蕴含特定的属性,如「漂亮、好看」指相貌,「贵、便宜」指价钱,「大、小」指年龄或体积,「高、矮」指身高等等,其语义特征已为人们所熟知,即使比较点不出现,人们也心知肚明。
可见,比较点的隐现并不是随意的,它往往受到语义和
语境等因素的制
约。正如
袁毓林所述:「就语言成分的省略而言,汉语遵循着语义守恒的定律:一个成分缺省了,这个成分所表达的意义一定被其他成分(往往是
谓语动词、
形容词)所蕴含,并能被另一个成分(往往是主体名词)所激活。」正是因为句中的比较项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句中隐含的比较点方得以激活。
比较结果
比较句式对比较结果的影响
只要进行比较,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在体现比较结果方面,各比较句同样各具特点。
平比句的比较结果主要由比较词来体现,「相同」、「一同」、「不同」、「相似」、「一般」、「一样」、「不比」和「不似」本身就直接体现了比较结果。而「一般」句和「一样」句的比较结果还可以由后续成分进一步加以
明了。
差比句的比较词同样也能直接体现出比较结果,诸如「胜如(强似)」、「不(争、怎)如」、「不(未)若」和「不及」等。在差比句中,比较词本身不能直接体现比较结果的只有「比」字句,它的比较结果一般需要借助句子的谓语来加以体现。
极比句中,除了「A比B都W」句外,其他句式的比较词本身也都可以直接体现出比较结果。
比较结果的构成成分
鉴于只有「比」字句的比较结果由非比较词充任,此处就着重讨论「比」字句比较结果的构成情况。
其一,比较结果为形容词性成分。例如: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西游记》第四十一回)
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你还不知,只打谅我知道穷了便着急的要死,我心里是想着祖宗莫大的功勋,无一日不指望你们比祖宗还强,能够守住也就罢了。(《红楼梦》第一O七回)
不想你竞也巴结到个二品大员,赶上爷爷了,比我强。(《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显然,只有能够显示差别的形容词才能体现比较结果。这就要求形容词性成分表达的
语义本身是一个
可变量,能够体现程度上的差别。从语义上看,能够充当比较结果的形容词基本属于具有级差的性质形容词,它们都可接受相对程度副词的限制或修饰,而绝对程度副词如「太、非常、极其」等一般被排除在外。
另外,此类比较结果后还可出现一定的补充成分(多由
数量短语充当),用来显示比较项的差异,使比较结果进一步细化。例如:
也变做个小妖儿,……一般衣服,只是比他略长了三五寸,口里也那般念着,赶上前叫道:「走路的,等我一等。」(《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我虽没有经过,我想起我家向日比这里还强十倍,也是摆了几年虚架子,没有出这样事已经塌下来了,不消一二年就完了。(《红楼梦》第一O七回)
我通共比你才大上十几岁呀,我怎么说的出口来呢?(《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其二,比较结果为动词性成分。例如:
菩萨道:「正要他坐哩。」行者道:「他的身躯小巧,比你还坐得稳当。」(《西游记》第四十二回)
行者就知有意,却便将计就计道:「是,也好,你比悟净还有些力。」(《西游记》第四十九回)
于是主仆二人方推门进去,只见园中月色比着外面更觉明朗,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红楼梦》第一O一回)
他们比我还怯官。(《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可以进入「比」字句的动词有一般动词(如前两例中的动词),此时句子不是对动词进行比较,而是就动词的补充成分或
宾语成分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也由它们来体现。当然,更多的动词则是
心理动词(如后两例中的动词),它们表示人的一种主观认识,往往具有程度之别,可以受「还、更」等副词的修饰。
「比」字句的比较结果后通常还可带上一些起补充说明作用的
数量短语。例如:
不料神僧下降,恰恰又遇笼儿都不见了。他就说神僧十世修真,元阳未泄,得其心,比小儿心更加万倍。(《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腰里的带子是我新近缝的,比去年撙进一寸多去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在显示比较结果方面,「A比B都W」
极比句与「比」字
差比句的
句法结构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前者的B必须具有同类范畴的概括性,而且还要借助与「都」的结合才能体现出极比功能。例如:
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红楼梦》第六回)
平比句和极比句的比较结果往往通过比较词来加以体现,一般不需要表数量的补充成分。差比句虽可以带上表数量的补充成分,但用例罕见。例如:
道夫曰:「以意揣之,窃恐
伊尹胜似
夷惠得些。」(《朱子语类》卷五十七)
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比较结果的语义类型
比较结果的语义类型在「比」字句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在「比」字句中,比较结果可由「比」和充当句子谓语的谓词性成分共同呈现。下面就从谓词性成分入手,对「比」字句比较结果的语义类型进行讨论。
其一,比较结果为动作行为。例如:
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鸩还能高唳。(《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宝钗……想到后来终身,更比贾母王夫人哭得更痛。(《红楼梦》第一O六回)
其二,比较结果为性质状态。例如:
九老道:「大圣当年若存正,不闹天宫,比我们还自在里。如今好了,闻你归真向西拜佛,如何得暇至此?」(《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王夫人道:「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你们该劝他们。连主子们的姑娘不教导尚且不堪,何况他们!」(《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比较结果对比较功能的影响
任何句子,只要进行比较,就一定会产生比较结果。没有比较结果,句子的比较功能就无法实现。除了「比」字句,所有比较句的比较结果都由比较词来体现,因此,比较结果对比较功能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比较词对比较功能的影响。
无论哪种句式,比较词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对比较功能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字句中,虽然「比」本身不能直接体现比较结果,但能起到连接比较项的作用。没有它,比较句就不能成立,比较功能自然也无从谈起。
如前所述,「比」字句的比较结果是由「比」和充当谓语的谓词性成分来加以体现的,所以「比」和充当谓语的谓词性成分在「比」字句中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