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是指
日本国的经济状况,在
泡沫经济后成长率一蹶不振,21世纪初期有回温现象,但是
失业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多数成长率还是来自大企业的资方获利。
经济数据
日本是世界第三
经济大国,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约531.4万亿日元,增长率为1.7%。截至2018年11月底,
外汇储备达12583亿美元。汇率:1美元≈113日元(2018年11月)。完全
失业率:2.5%(2018年11月)。
2021年11月,日本工业产值
环比增长7.2%,预估4.8%,
同比增长5.4%,预估增长2.9%;预计12月份工业产值环比增长1.6%;预计2022年1月份工业产值环比增长5%。
2022年
2022年5月18日,日本
内阁府发布2022年一季度(1~3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季节
调整值)初值显示,剔除
物价变动因素后的
实际GDP比上季度下滑0.2%,换算成年率为减少1.0%。这是继2021年第三季度后,时隔一个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
2022年8月15日,日本内阁府发表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5%,
按年率计算增幅为2.2%。
2023年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5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9%,反映物价上涨的GDP名义增长率为5.7%。2023年日本GDP初步统计数据为591.482万亿日元,约合42106亿美元,低于
德国的44561亿美元。
2024年
2024年7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在报道中称,日本“罕见地”修正了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由此前公布的年化环比数下降1.8%调整至下降2.9%。
2024年8月15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后,2024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8%,按年率计算增幅为3.1%。这是两个季度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历史沿革
开放后
门户开放以后,政府推行富国强兵和
殖产兴业政策。以
轻工业为中心推动工业化与
近代化,在股市筹措资金以发展经济。主要的出口货是丝线,火柴,
电灯泡等轻工业产品。在这段时期,
重工业较
不发达,外贸持续
赤字。财阀也逐渐兴起。不过由于多次对外战争,日本的外债增加,
明治维新以来的
经济体制面临崩溃。
两次世界大战
因为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军需激增,日本的经济从中获益很多。重工业在经济地位提高(
大战景气)。同时,日本和美国同样转换为
债权国。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军需骤冷使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经济陷入低潮。1923年的
关东大震灾等也导致
银行信用不佳,1927年发生了昭和
金融恐慌。1930年,由于解除黄金出口禁令与世界恐慌等一连串影响,日本经济恶化。
在全世界的经济不景气中取得了跃进的
苏联5年计划,日本也受此影响。一些官僚主张加强国家在经济中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日本经济完全成为国家统制经济,
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崩溃。同时,终身就业与
月薪制在这时出现,为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定下基础。
复兴与成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产业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不过在
朝鲜战争中,在军需的提振下日本重工业复苏。以1955年开始的神武景气做为起点后续的
岩户景气、
伊弉诺景气接续展开,在制造业为龙头下日本经济快速成长。日本的
经济规模,于1968年超过
西德的GDP成为世界第2位。
低成长时代
1973年,全球爆发
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陷入混乱,1974年
经济增长率锐减,战后以来的经济高成长宣告终结。主要出口产品由钢铁转为汽车。1970年代后,日本长期维持巨额
贸易出超,而美国在贸易上长期赤字。此后,根据1985年签订的
广场协议,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导致经济不景气。1980年代后,因为
金融环境宽松,景气持续强劲,导致
股票价格和地价大幅攀升。即泡沫经济。
长期低迷
1990年代,
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地价)急剧下跌,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后,在外国需求上升的拉动下,情况有所改善。
货币刺激政策
日本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萎缩,这是自去年以来的首次经济萎缩,使得全球第三大
经济体陷入衰退,导致日本央行宣布将继续强有力的货币刺激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经济学家表示,国内
经济刺激不太可能使日本走出衰退,因为日本经济的复苏更多依赖于全球的经济增长。日本经济最大的
驱动力应该是全球需求,尤其是美国、中国和欧洲。没有外部需求的提升,日本政府和央行的举措都不足以防止衰退。
日本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显示,日本经济极度依赖出口和外部需求。所以,日本不得不等待海外经济的复苏来提振自身经济。周一公布的
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的GDP
环比收缩了0.9%,转换为年下降率是3.5%。日本经济收缩符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
中日钓鱼岛争端加剧导致的预期。
经济学家预计,
经济复苏以前,日本经济在第四季度将会进一步下滑,成为
技术性衰退。
瑞银财富管理公司的
投资策略负责人乔治表示,对于日本经济复苏最好是全球
经济发展。
乔治称,全球有大量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刺激,这对日本来说是最好的贸易消息,只要欧洲的情况不是太差。
日本央行在10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实施
宽松货币政策,扩大了1385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但是收效甚微,市场中日元仍在上涨,
出口压力巨大。
日元兑美元的上涨已经超过了3%。强势的日元使得日本出口产品更加昂贵,因此缺乏竞争力。
在第三季度,日本出口
同比下降5%,这是自2011年第二季度的6%以来的最大
跌幅。
日本央行对经济的刺激政策收效甚微,期望货币刺激政策来立即提振经济增长的期望是不现实的。
全球经济的回暖,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加上日本最近的财政刺激方案和逐渐转好的消费市场才能帮助日本走出衰退。
经济复苏
日本央行行长
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周四(2013年7月4日)表示,日本经济正在复苏轨道上,有迹象显示通胀预期正在上升,他强调日本央行
积极货币刺激举措正在发挥作用。
黑田东彦在央行地区分行经理季度会议上表示:“日本经济正在加速成长”。
黑田东彦说,央行4月推出货币宽松举措后,“经济正在稳步迈向复苏”。
黑田东彦表示,在稳健
内需和海外
经济成长的帮助下,日本经济有可能恢复温和复苏;日本金融体系整体保持稳定。
黑田称,日本
CPI年
增长率可能逐步转为正值;日本央行将维持超宽松政策,直到稳步实现2%的
通胀率目标。
日本央行释出大规模货币刺激举措,誓言将持债量翻番并加大
风险资产购买,两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自此日本央行一直保持
货币政策稳定。
了解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称,日本央行下周利率审视会议料按兵不动,可能会继续上调对经济的看法,因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日元疲软及政府促通胀政策对出口和民间消费有拉动作用。
主要产业
就业人数构成
农业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为了弥补此一缺点日本使用系统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
精密农业成果也就是单位土地产量世界第一,达到
粮食自给率50%只用了56,000km2(1400万英亩)农地。
农业在日本是高补助与保护产业,鼓励小规模耕作,而不是美国的大规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护产业,订定了超高490%关税阻挡外国米1988年之前还限制
进口配额7.2%总
消耗量以下。新规则公布后关税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麦、黄豆之类还是向外国购买,日本也是欧盟最大的粮食出口对象。
渔业
日本是
世界第二大渔业国于1989年还曾创下1190万吨渔获,从1973年能源危机后,
深海鱼在日本不受欢迎.
浅海鱼占50%总量养殖鱼则占33%以上,最受欢迎的有
沙丁鱼,
金枪鱼,螃蟹,
牡蛎,秋刀鱼,
鲔鱼和日本
鰤鱼.日本依然有世界最大渔船船队和全球15%的
渔获量占有率。
但是也有论战说日本渔业太大规模而耗尽渔获量.远洋捕鲸业也被动物保育人士抗议.日本渔业显见的未来有缩减的风险存在。
矿业
因为日本属于
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
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因此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但到了战后,对矿业危害的
环境对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对策造成
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了行业衰退。仍在出产的有:成本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
石灰石,以及纯度高,有
国际竞争力的金、银、石油、天然气等。
工业
日本
矿业资源缺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往海外市场。故日本的工业区大都集中在
太平洋沿岸。
服务业
日本服务业产值极为重要占了全国3/4的经济产值.银行,保险,房产仲介,零售(百货),客运,通讯都算是服务业。像是
三菱UFJ,Mizuho,
NTT,TEPCO,Nomura,三菱地产,新东京海上产物,
JR铁路,
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将来
日本邮政改革后将在2014成为全国最大保险公司.日本有326家企业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占16.3%(2006).在可见的未来服务业将是日本最大规模产业也是工作机会提供者。
制造业
日本工业集中于几个工业区的方式发展,例如
关东地方和
东海地方,
东京和
福冈之间还有一个狭长型的
工业地带拥有
亚洲最悠久的工业史.许多产业在日本是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
影印机,高级食品.但是也有一些产业日本并不重视或是没有发展条件例如卫星,火箭,大型飞机,因为这些需要大量矿产基础也具有军事敏感性,所以
JAXA也许会采用和别国合作方式完成载人登月行动,因为这些行业的配套行业例如电脑补助生产(CAD/CAM),软件数据库,日本都已经具备。
总体而言“
日本制造”的高品质深植人心,但是这些消费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现象,因为日本生产成本太高无法竞争,而日本亦不打算发展高价的大型航太业,制造业前景令人担忧也是大量失业的成因。
动漫产业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占有不小的份额。2011年动画产值达2000亿日元
ACG相关产业达1万亿日元。
2012年日本国内
GDP为5.96万亿美元 折合596万亿日元。
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0.2%, GDP占有量略低于中国。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
东京国际动漫节,并对
秋叶原动漫销售聚集区、吉普力动漫园区、迪斯尼儿童乐园和迪斯尼海上公园等东京、
大阪两地的动漫园区开展了考察活动,切身感受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体会颇多。
产业链衔接良好
漫画出版―
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
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
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
新动漫产品开发―良性再循环,极具
品牌价值的可以开发具备混合
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以上模式是日本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以漫画为基础发展产业的模式。
之所以说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完整,是指上述产业链衔接良好,形成了效益递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日本动漫具备了4个产业特点:一是规模形成。动画播出、漫画销售、衍生品销售、
动漫广告在日本随处可见,已影响到日本整个
社会生活。
二是复制效果明显。动漫出版物和衍生品是最典型的复制产品,具备产业化基本特征。三是
商业模式确立。日本动漫各环节都具备了
投入产出良性模式,形成有
现金流支撑的产业链模式。四是持续经营。20%至30%作品的成功率,保证了创作热情和成功产品的深度开发,动漫产业形成了
持续发展势头。
几乎所有当代日本人都受到漫画影响,如同中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连环画对中国人的影响一样,只是日本的漫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影响持续扩展。日本现首相喜爱动漫,日该企业
高管人员办公桌上常有
漫画书,电车、地铁、街头阅读漫画书的人随处可见。
在迪斯尼和环球影视城,经随机询问,日本
东京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年不少于两次到
迪斯尼乐园游玩,回头客在八成以上。更重要的是,许多年轻人对动漫形象的崇拜、模仿会影响一生,部分动漫作品的出品人对此十分重视,像
宫崎骏等人对动漫形象的维护十分尽心。
漫画正成为一种语言工具,许多
产品说明书、提示内容、
企业标识、
广告制作都使用动漫语言,虚拟文化正成为一种潮流。
日本动漫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形成了良性互动态势,许多青少年对绘制漫画有浓厚兴趣。一位22岁的漫画作者对笔者说,他出钱参加展会是要展示自己的电脑绘图技术,希望有投资人或合伙人出现。日本的漫画出版遵循低成本原则,
新闻纸胶版印刷,每册定价在400日元(约25元
人民币)以下,书在150页左右。定价不会对消费者构成消费障碍。方便普通消费的做法,有利于市场打下扎实基础,因为有广泛消费的市场才会导致供销两旺的局面。
此外,漫画出版和付费
有线电视的结合,衍生品的及时推出,又相互促进形成综合消费,市场形成良性发展基础。
合作机制清晰
日本动漫产业链条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
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
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
动漫衍生品生产和
销售渠道等都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合作机制,力争把自己范围的工作做得最好。
漫画动画工作室与企业资助合作也形成很好的模式,比如铁臂阿童木和电器公司的捆绑模式被广泛推广,企业既资助了漫画、动画工作室,同时借助漫画动画的广泛传播带动资助
企业品牌广为认知,企业品牌也增加了文化
附加值。
日本动漫产品创作比较踊跃,创作者清楚产品推出和市场认可的风险关系,20%至30%的作品会被
社会认可,5%的作品可以成为比较成功的作品,1%的作品会成为持久发展的品牌。形象可爱、成为偶像、贴近人性、深入人心是动漫形象设计追求的目标。
培养受众用心
日本动漫作品大致分为面向青少年和面向成年人两类。面向青少年的内容分类很多,科幻、侦探、童话、校园、励志、规劝、搞笑、幽默、探险、女生等主题构成主要内容;成年人的作品主要是搞笑、幽默、调侃、惊险、家庭等内容,色情类有扩大蔓延趋势,路边的书店都可以买到,但有18岁以下禁读的标识。
与日本动漫策划人员座谈时,他们始终强调抓住青少年的心理,反映他们的生活并引导他们的生活和
时尚潮流,还强调要跟踪他们并服务一生。他们的观点听起来有些理想,但确实有道理。日本的动漫销售很普及,除了随处可见的动漫书店、衍生品专卖店之外,商场和超市都有漫画书、CD动漫游戏光盘、玩具、衍生品销售,电视台几乎都有动画时段或动画频道。在书店和
电视预告中,可明显看到对动漫书、电视剧的预告和预订启示。还有一些类似歌迷会的俱乐部做法,都可见动漫企业对受众培育的良苦用心。
其他产业
资讯产业
媒体(娱乐)产业
超细微技术产业・纳米产业
医药产业
能源矿藏
原油和
铁矿石的生产极少。
地下资源相当匮乏(但是各种矿产在日本都有发现,有“能源博物馆之称”)。不过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玻璃和一些建筑材料的原料如圭石等储藏丰富,被大量开采。过去大量生产金、银、铜和煤炭。
在战国时期曾是世界上的主要黄金产地。仍有大量煤炭矿藏,但质量较低,没有开采。仍有一些金、银的
富矿,但因开采成本高而开采甚少。
日本海沿岸出产极少量的石油与天然气。在
房总半岛有天然气的开采。在日本近海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石油、
可燃冰矿藏。但是因为成本考量而没有开采计划,仍处调查阶段。
木材资源同样丰沛。在近海拥有众多渔场,捕鱼量世界第一,但是因为滥捕沙丁鱼等原因,
渔业资源面临急剧减少的危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多,且水土保持良好,因此日本拥有大量高质量的软水,生产出的饮料品质很高。
产业
因为该
国内市场大
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使得
加工贸易兴盛,所以制造业也比较强。特别是
工业技术在世界上属于高水平,在众多领域之中,是其他
发达国家和开发中国家的典范,同时也是个威胁。尤其是汽车、电子学、造船以及钢铁等产业在
世界大战之后有很大的成长,拥有多数世界企业。
技术贸易对于技术的依存性,从进口过量到输出过量有
长期性的变化倾向。工业用机器人等
自动化设备的
附加价值很高,到处都能看到独自的
技术开发成果。例如日本对于工业用机器人的
生产量约占世界的七成,以及世界上所使用的工业用机器人约有六成都是在日本运作。日本的工业界几乎都是机械化,而且可以说是效率非常高的产业。此外,家庭用机器人这个概念也是由日本所提出来的。
贸易
主要的贸易伙伴有美国、
东亚、
东南亚、
沙特阿拉伯等。与中国大陆和亚洲地区的
贸易额大幅成长。长期维持出超。主要的进口物品以原材料为主,包括石油、铁矿石、半成品和食品等。出口汽车、电子产品、家电、机械和工业用机器人等。
金融
江户时代时,
德川幕府推行
金融政策。另外,批发行等等开始经营借贷业。
进入平成时代后,
泡沫经济的崩坏和主管国家财经的大藏省内发生的诸多
不良事件,90年代末期,股价和
房地产价格暴跌、企业大量倒闭给日本金融机构带来大量的
有毒资产,
资本充足率低下,导致
北海道拓殖银行、
日本长期信用银行、
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日本大型
上市银行以及许多
中小金融机构相继倒闭,
金融体系面临危机。
政府制订出金融机构削减
不良资产的
时间表,先后筹措了120万亿日元向金融机构注资,并降低利率与实施超宽松金融政策,经过多年艰难调整,金融机构终恢复了活力,有毒资产大幅下降,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高。2005年上半年,理索纳金融控股就赚了1743亿日元的税后
纯利,
大型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资产已降到3%以下,
景气又见复苏。
然而,2008年的美国
次贷金融海啸全面爆发,日本四大银行2007至2008年次贷相关亏损预计达47亿美元,约合其
预期利润的近30%。金融业的荣景是建立在美国泡沫之上的相关
金融产品,日本大部分金融机构习惯将投资金投入的高利率
高风险的次贷
相关产品。2009年初,野村控股利润下跌71%、
三菱UFJ金融集团下跌68%,诸多金融机构资产遭次贷爆发事件揭露后,都跌回到日本本土泡沫经济前的水平。
问题展望
产业空洞化
1980年代以后,由于
日元升值引发
人力成本提高,许多工厂迁移到海外,导致
产业空洞化现象。,一些企业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据点,以防止技术外流和保持竞争力。不少人提倡将企业迁回日本。
金融效率低下
泡沫经济期间由于融资过剩而后续实际
抵押品(房产和土地)价值遽减。银行因此负担巨大
不良债权。
创业困难
比起
欧美在日本创业较难.要探究原因,许多人会举出因为在日本只能向金融机关借钱.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要向金融机关借钱相当难.即使借到,利率也很高.万一创业失败就必需背负大量负债.针对这问题,日本政府于2004年修改法令,建立起一元也可以创业及种种经营支援的体制.但是效果还是
未知数.
贫富差距
资本主义常见问题日本社会也发生;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社会主流,转变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
中产阶级逐渐消失)。
大前研一所著
M型社会一书探讨日本此种怪现象,可能来自于
全球化和
产业升级结构,越中下层的人越遭到冲击,而富人阶级却没有遭到冲击甚至因而获利,导致阶级拉大,衍生出价值观崩坏和职场伦理瓦解等
文化现象。
过密与过疏
由于工业,特别是
出口贸易的高速成长。人口逐渐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特别是
首都圈。产生了人口过疏的现象,而城市则出现人口过密。为此,日本建设了全国高速路网,在地方兴建医院和学校等
公共设施。持续的大规模公共建设扭转了地方的衰退局面。
公共债务庞大
日本公债自2006年达八百三十二兆
日圆(约七兆
美元),约为GDP170%,北海道
夕张市亦成为日本首个地方都市因过度扩张支出而宣布破产的政府机关。
劳动环境
日本引以为傲的沿革性职场伦理和
终身雇用制,随着泡沫经济和M型现象而崩溃,类似打零工的“派遣人力”也应运而生,虽然日本有亚洲相对完善的劳工退休计划,但是
劳动环境持续恶化是不争的事实。
面临艰难抉择
日本新任领导上任后,面临着解决
通货紧缩以及刺激经济需求的全新尝试。因此“
安倍经济学”是否可以拯救日本经济,并且使该国
财政管理以及
社会保障体系重新恢复信心呢?日本经济及财政面临艰难抉择。
负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2024年3月19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解除负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设定在0%至0.1%区间。这是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来,时隔17年首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