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bank credit)是指以
银行为中介,以
存款等方式筹集货币资金,以贷款方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简介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伴随着现代银行产生,在
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现代经济社会信用关系的主体。
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
间接信用。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马克思这样描述:“银行家把借贷
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至于
产业资本家和
商业资本家相对立,不是单个的货币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为整个商业界而借款,他们也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相对立。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
文件通知
2022年9月30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发布《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关于开展人员能力验证工作(第二批)的通知》,面向社会正式开展人员能力验证工作。其中包含
信用管理师能力验证。
适用对象
(1)企业经营者、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等相关人员;
(2)从事信用风险管理和征信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各类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担保、评级、商账追收从业人员;
(3)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行业社团中从事信用管理工作的人员;
(4)有志于从事信用管理领域的各类人员等。
验证流程
参加
信用管理师人员能力验证需向指定的单位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培养培训,经过培养培训学时达标者,可获得由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颁发的《学时证明》,凭借《学时证明》可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人员能力验证综合服务平台参加相应专业的人员能力验证。
证书颁发
主办单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正司级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层面从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研究的科研机构和智库型机构,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政策理论、学术研究、监管辅助、标准研究、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为主要职责。
特点介绍
1.银行信用是以
货币形态提供的。银行贷放出去的已不是在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
商品资本,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
货币资本,它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规模上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是
货币资本家和
职能资本家。由于提供信用的形式是货币,这就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使用方向上的局限性;
3.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
产业资本的动态往往不相一致。
4.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5.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扩大信用的范围和规模
优势
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贷给上游。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2. 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 能够创造信用。
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资金来源
银行信用体现主要体现于资金方面,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有:①
自有资金,西方
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一般由
股金、盈余积累构成,中国专业银行自有资金则是由国家
财政拨款和盈余积累所构成;②
存款,从存款期限和用途可分为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专项存款等,从存款主体可划分为
企业存款、政府存款和个人存款;③
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一种
信用货币,最初,一般
商业银行都可以发行,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其发行权由
中央银行垄断。商业银行虽失去发行权,但由于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可获得中央银行的
资金融通。此外,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增多,商业银行依靠
吸收存款,创造
支票存款,即可基本解决资金运用问题。在中国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下,人民币的发行即作为
中国人民银行自身的
信贷资金来源,在其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
人民币发行中大部分用于对专业银行的
再贷款。
资金运作
①贷款;②金银
外汇占款;③
财政透支与借款。其中,贷款占银行资金运用的绝大部分。在中国,1989年各项贷款占银行资金运用的89.3%。
地位
银行信用是
间接信用,是存贷款人的中介。但银行作为中介人与一般商业经纪人、
证券经纪人不同,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正因如此,银行在
资本主义经济中由简单的中介人逐步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在
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是主体,但
商业信用是整个
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
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
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放的不要任何
担保品的
信用贷款只占一定比重。从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来看,直接信用是基础,间接信用是后盾。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就不能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银行信用评级(Bank's Credit Rating)是对一家银行当前偿付其金融债务的总体金融能力的评价,它对于
存款人和投资者评估
风险报酬、优化
投资结构、回避投资风险,对
商业银行拓宽
筹资渠道、稳定资金来源、降低筹资费用,对监管当局提高监管效率,消弱金融市场上的
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运行的波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用评级
对银行进行
信用评级与对一般的
非金融企业评级是不同的,当对一家普通公司进行评级时,只要评价其财务实力,就可直接得出其信用级别。而在银行评级中,对财务实力的评价只是业绩评级(也称个体评级),而不是信用评级。由于银行较之一般非金融的评级对象拥有更多的外部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救援支持,所以,
银行信用评级需要把个体评级和由于外部支持使借款人免于违约的概率估价综合起来。由此可见,银行信用评级一般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估价银行独立的财务实力和外部营业环境 便确定其个体评级;然后,确定一个支持评级;最后,综合个体评级和支持评级这两个不同因素,经过专家会议讨论,得出银行的信用评级。
等级介绍
商业
银行信用评级是对银行内在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判断,反映了对银行陷入困境而需要第三方(如银行所有者、企业集团、官方机构等)扶持的可能性的意见。
商业银行财力级别定义为:
A等
AAA 级银行拥有极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一些主要的大机构,营运价值很高且十分稳定,具有非常好的财务状况以及非常稳定的
经营环境。
AA 级银行拥有很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一些重要的大机构,营运价值较高且比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及较稳定的经营环境。
A 级银行拥有较强的财务实力。通常情况下,它们具有一定的营运价值且相对稳定。这些银行或者在稳定的经营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财务状况,或者在不稳定的经营环境中显示出可以接受的财务状况。
B等
BBB 级银行的财务实力一般,它们常常受到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的限制:不稳固或正处于发展中的营运价值;较差的财务状况;或不稳定的经营环境。
BB 级银行财务实力很弱,周期性地需要或最终需要外界的帮助与支持。这类机构的营运价值不可靠,财务状况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严重不足,
经营环境极不稳定。
B这是银行财务实力最弱的一个级别。这类银行缺乏必要的营运价值,财务状况很差,经营环境极不稳定,经常需要外界的扶持。
注:评级符号A~AAA后可以加上调整符号“+”或“-”,分别表示比相应级别的质量稍高或稍低。
评级方法
银行信用评级过程虽然与其他
债券发行人的基本相同,但由于银行是特殊企业,是高风险企业,因此银行信用评级远比一般企业评级要复杂得多。常用的银行信用评级方法是以银行所在国的主权评级为上限,在比较该国银行的实力后,得出某家银行的信用评级。但也有例外,如某银行得到其他国家银行的出资或其他支持时,该银行的
信用评级可以高于银行所在国的主权评级。在对银行进行评级时,不另外进行主权评级,而是使用已有的主权评级结果,因此有关主权评级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评级过程
银行信用评级的过程与对其他发债人的信用评级过程基本相同。对一个发债人的完整的评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最初评级(一般由发债方确定时间)和评级审议及变更(通常由评级机构主动发起)。不同的评级机构其评级方法也略有不同,最大两家公司
穆迪和标准普尔的评级做法代表着最常见的评级方法。两家机构都是先由评级公司职员与申请评级公司的管理层和政府官员举行会谈。在这些会谈中,评级公司收集进行
信用评级所需的公共和独有信息,并了解公司的经营战略及当局的政策。分析员依据这些信息为评级委员会准备一份报告,由评级委员会来确定评级。
进入21世纪以来,穆迪和
标准普尔还分别提供评级观察和评级展望,做为信用评级的补充。评级观察和评级展望表明了评级机构对未来6-24个月中可能导致评级审议的因素的看法。这些审议一般表示为积极(情况有所改善),稳定或消极(表明基本情况恶化)。
第二阶段是评级审议及变更。在初步评级后,评级机构继续观察发债方的经济和财务状况。当评级公司的分析员认为发债人的经济状况有了重大改变,或由于事态发展要求不得不变更评级时才对外宣布开始对某个发债人的
信用评级进行审议。此后,评级机构通常接最初评级的程序对被审议的发债人进行审议,并根据审议结果决定是否调整发债人的信用等级。一般被审议发债人的信用等级多被调整。以
穆迪公司为例,其2/3的评级审议以评级变更告终。
信用缺失
在
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
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
银行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金融发展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银行界逐步从“存贷款”管理转移到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管理体系,并且开始引进国际一流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与技术。作为银行业面临的首要风险,信用风险引起了银行业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具体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信用风险管理不仅是技术、方法、规程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培育一种
信用文化,是使大家在同一种文化的背景下有统一的认知、统一的行为模式。信用文化背景的建立比信用风险规章制度的建立更难,但比规章制度更有效。我国的银行业在建章建制上不比国际同行差,缺少的是理解、支持并最终贯彻执行的信用环境、信用文化。可以说,分析
银行信用缺失的现状、原因,对建立银行信用体系十分有益。
缺失表现
1.银行服务的承诺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
商业银行纷纷做出诸如“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一流的质量”的承诺。但实际上,由于一些金融机构缺乏现代
金融服务意识和
信贷营销理念,某些基层网点人员服务意识较差,致使银行实际工作与服务承诺之间出现了较大落差。
2.规范和稳健经营意识比较淡薄。少数金融机构为了逃避审计、财税及人民银行的监管,人为伪造、变更会计凭证和账簿,人为调整会计报表,虚报或瞒报经营业绩。个别金融机构为表现政绩,提供的各类资产负债数据失实。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原本信息不对称的金融机构诚信缺损,并且蕴涵了极大的
道德风险。
3.少数银行基层网点结算纪律松弛,
汇票到期后,拖延付款或无理拒付,造成
银行承兑汇票的违约。
4.
信贷资金违规进入
股市。近年来,个别金融机构擅自放宽条件,违规对企业签发的无真实贸易背景的
商业汇票进行承兑
贴现致使部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缺失原因
诚信就是诚实加信用,诚信既是为人之本,也是商业行为之本,只有建立全社会的诚信基础,才能维系信用关系,现代经济才能存在和发展,诚信是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在我国当前经济转轨过程中,诚信问题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之一。诚信缺损包括制度、市场和道德的全方位缺损,在金融领域突出表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加剧了金融资产的运行风险,是构成金融领域
不良资产的重要成因。
(二)道德风险的原因分析
诚信是基本的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是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诚信理念。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进一步体现为一种经济伦理。经济伦涉及到微观的个人、企业组织和宏观层面的经济体制,其核心是
经济行为的目的性、合法性和道德规范三者的统一,兼顾效率与公平。
3、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的原因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手段落后,尤其是有关借款人诚信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在西方国家,较大的金融机构都建有一套较为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如古典式的专家信用分析法和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的信用风险模型法。我国银行在信用建设中,很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型和技术,逐步建立与深化适合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度量、评价系统,使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科学化。
缺失对策
(二)强化央行外部监管,增强服务功能;
(三)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加强社会对银行信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