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是指对自己所学到的某方面知识加以总结,而得出的最终结果。
汉语词语
词目:学说
拼音:xúe shuō
基本解释
[Theory;Doctrine;Teaching] 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
理论详细解释
1.见解;说法。
鲁迅《花边文学·运命》:“然而他们(看相的)对于主顾,肯断定他穷到底的是很少的,即使有,大家的学说又不能相一致。”
2.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辩中,有点正确的解释。”
3.照着样子说;述说。
《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丫头学说:两个(
西门庆、
吴月娘)说了一夜话,说他爹怎的跑着上房的。”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爷﹞忙问:‘他升什么官了?’ 褚一官 道:‘这个官名儿,我学说不上来。’”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五:“但是要说他们完全没有听懂我所学说的那句话吧,好像也不见得。”
孙犁《白洋淀纪事·看护》:“什么病呀,你先和我学说学说,过几天,我们的医生就过来了。”
国家学说
关于国家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包括国家的起源、概念、本质、
职能;
国家的类型、形式、结构;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国家与革命的关系;治国安民的方略;以及国家发展规律等学说。国家学说是政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自国家出现后,便逐渐产生了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学说。古今中外各个时期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国家问题作过论述,随着人类对国家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家学说也逐步发展。但国家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国家理论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一些国家理论往往带有阶级偏见。因此,长期以来国家理论很混乱,直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诞生后,才从根本上澄清了国家理论问题上的混乱。
分权学说
基本理论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借以建立的理论指导。
起源
分权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古希腊和
罗马时代,其代表人物是
亚里士多德、
波里比阿、
西塞罗。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论述了政体的三要素,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可以说是分权学说的萌芽。继
亚里士多德之后谈论分权学说的是
波里比阿。他极力赞扬
罗马政体中的
执政官、
元老院、
保民官三者的权力相互配合与制衡的原则,并认为这是罗马兴盛的主要原因。
波里比阿发展了亚里士多的地分权学说。继
波里比阿之后阐述分权学说的是
西塞罗,他的分权理论主要表述在《
共和国》一书中。主张
共和政体应兼备君主、贵族、平民三种政体的优点,是三者的互相结合和相互纠正。从政体的形势与实现国家权力的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来说,
西塞罗完全继承了
波里比阿的主张。
发展
此后,分权学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尤其在
西欧中世纪几乎销声匿迹。直到现代,资产阶级作为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新兴阶级,才把分权理论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是
英国的
洛克和
法国的
孟德斯鸠。
洛克的分权理论主要表述在《政府论》一书中。他在该书下篇辟专章论述国家的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认为
1、立法权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是指如何运用国家的权力以保障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
2、执行权是执行法律的权力,是经常存在的负责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
3、对外权是指有关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的一切人士进行外交的权力。
与此相对应,他认为议会是掌握立法权的机关,政府是掌握执行权的机关。
洛克在他的分权理论中还论述立法权、执法权、对外权三者的地位和关系。认为,立法权高于一切,其它权力都是由它派生并受它支配的。但是,他并不认为立法权是毫无限制的,立法者不能以立法权废除公民的财产权,也不能把立法权转让给他人。
洛克的分权理论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带有妥协性,因为它承认国王的权力。
洛克的分权理论在国家权力的划分方面和很不科学。他对两权之间的关系也只谈到它们的权限分工,而没有涉及它们之间的制衡。因此,
洛克只是近代分权学说的开创者。近代分权学说的完成者是
孟德斯鸠。他的分权理论主要表述在《
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建立以权力置于权利的政治体制、
马忠、
郑观应、
陈炽等。他们通过接触西方文化,片面地介绍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并加以宣传和颂扬。在维新变法中
康有为和
梁启超更为系统地介绍了分权学说。在分权学说方面还有自己独特建树的人是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他把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发展为五权宪法,但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实施。至今,分权学说对中国的政治生活还有一定的影响。
锁钥学说
基本理论
是Dufour1844年在研究了双翅目
昆虫外生殖器构造之后提出的一种解释昆虫种间
机械隔离的学说,他认为昆虫的雌、雄两性外生殖器的相应构造如锁钥关系那样严格吻合,不同种间的锁钥关系明显不同。尽管150多年来有一些与该学说不太相符的研究结果,但生殖器的差异特别是雄性外生殖器的差异仍然是
昆虫分类学工作者判定物种的实用标准之一,连Mayret al.(1953)也认为“外生殖器是判定物种的最后诉庭”。
研究成果
从已研究的类群看,直翅目、半翅目(狭义)、蚤目及部分双翅目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支持
锁钥学说,如很多长蝽科 Lygaeidae昆虫的
阳茎端具有很长生殖孔丝,在交配时,这根丝可以穿过雌虫的阴道进入
受精囊(spermatheca)中;东亚飞蝗的
内阳茎在交配时亦可伸到雌虫受精囊的近端部。但对鳞翅目、同翅目蚜虫类及部分膜翅目的研究结果则不支持
锁钥学说,表现为近缘种间雄性外生殖器的相似及雌性外生殖器分化程度甚小等。但这些结果大多是对非交配中雌雄个体的研究,很可能多是对阳茎未充分膨胀的情况下观察的结果。如果能对交配中的种类进行
系统研究,定会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板块构造
提出理论
是1968年
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
麦肯齐、
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
大陆漂移说,它是
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基本概念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
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
莫霍面以下的上
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
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
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
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
硅铝层和
硅镁层之间,而是
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
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相关新闻报道
据physorg网站2007年11月21日报道,太阳系外发现的巨大
类地行星被命名为“
超级地球”。“超级地球”引发科学家们研究他们在哪些方面可能像地球的浓厚兴趣。最近,
哈佛大学科学家们指出,这些类地行星也适用于
地球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指构成地球固态外壳的巨大板块的运动学说。
板块运动常导致地震、火山和其它大
地质事件。从本质上来讲,板块决定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个适合
板块构造学说的行星。地球板块运动被认为是生命进化的必要条件。
然而,
哈佛行星科学家黛安娜.巴伦西亚和她的同事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预测,“超级地球”(其质量是地球的一倍至十倍大)同样也会通过
板块构造来提供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该论文的作者巴伦西亚告诉本网站称,“这些超级地球中的一些可能在他们的太阳系中也处于‘可居住区域’,这就是说他们离他们的母恒星的距离恰好合适,有
液态水存在,因此会有生命。尽管最终只有这些行星的热和
化学进化能够决定是否他们适合居住,但是这些热和化学特性却极其依赖于
板块构造学说。”
通过全面模拟这些具有大片陆地的超级
地球的内部结构,巴伦西亚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超级地球”的质量与其板块与板块应力值之间的存在的联系。这些应力值,部分是很慢的,慢慢地改变着地球的
地幔。应力值是板块变形和潜没(一个板块沉入另一个板块的下面)的背后驱动力。因为这些“超级地球”质量比地球大,所以这股驱动力也要比地球大得多。
研究小组发现随着行星质量的增大,切变力就会增加,板块厚度减小。这两种因素削弱了板块,使板块减少,这是
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关键部分。因此科学家们称,“超级地球”很容易满足板块变形和潜没所需要的条件。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板块构造学说特别适用于更大质量的超级地球。
巴伦西亚说,“我们的研究证明,‘超级地球’存在板块构造运动,即使这些行星上没有水存在。”
未来,我们可以使用美国宇航局的陆地行星探测者或
欧洲航天局的
达尔文项目来验证这些结论。欧洲航天局达尔文项目将由三个天文望远镜组成,旨在于搜寻类地行星。
六大板块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
地壳划分为
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
澳洲)和
南极板块。其中除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
小板块,如把
美洲大板块分为南、
北美洲两个板块,
菲律宾、
阿拉伯半岛、
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
大洋中脊或海岭、
深海沟、
转换断层和
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
大西洋和
印度洋中间有
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
太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
地壳的地带。
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
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的断层,
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板块驱力
按照
赫斯的
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
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
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
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曳作用形成
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生一次
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700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
岛弧或山脉,它们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
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
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
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
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2~3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5~6公里,主要由
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而大陆壳已发现有37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35公里,最厚可达70公里以上。除
沉积岩外,主要由
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6,000多公里的
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
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板块移动
随着
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据地质学家估计,
大板块每年可以移动1-6厘米距离。
这个速度虽然很小,但经过亿万年后,地球的海陆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两个板块逐渐分离时,在分离处即可出现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 就是在两块大板块发生分离时形成的。当两个大板块相互靠拢并发生碰撞时,就会在碰撞合拢的地方挤压出高大险峻的山脉。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的
喜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万年前由南面的
印度板块和北面的亚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有时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当两个坚硬的板块发生碰撞时,接触部分的
岩层还没来得及发生弯曲变形,其中有一个板块已经深深地插入另一个板块的底部。由于碰撞的力量很大,插入部位很深,以至把原来板块上的老
岩层一直带到高温
地幔中,最后被熔化了。而在板块向
地壳深处插入的部位,即形成了很深的海沟。西太平洋海底的一些大海沟就是这样形成的。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
幼年期(如
红海和
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与终了期(如
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时,地球上存在一块
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
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
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代的
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漂到
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
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
喜马拉雅山系,
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
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
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
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
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
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
澳大利亚大陆脱离
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地震几乎全部分布在板块的边界上,火山也特别多在边界附近,其它如张裂、
岩浆上升、热流增高、大规模的水平
错动等,也多发生在边界线上,地壳俯冲更是碰撞边界划分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板块边界是地壳的极不稳定地带
阴阳学说
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详细概述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 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行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
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