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术语。
萨维尔·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和
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细分全球有六个主要板块:
此外还有至少二十个小板块,如
阿拉伯板块、科克斯板块及
菲律宾海板块等。在板块边界的地震和火山爆发发生异常频繁,将震央—点出即可明显看出板块的边界何在。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
大陆漂移学说和
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
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1915年
魏格纳在《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然而他们提出的证据未能使地学界相信大陆漂移的真实性。60年代初H.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并得到古地磁学、
地球年代学以及
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一系列新证据的支持。三种不同的现象:熔岩序列中磁极性转向的年代;深
海岩心中剩余磁化转向的深度,以及平行
于海洋中脊的线状
磁异常的宽度,都以同样的比率变化着,都是由于扩张海底的地壳从洋中脊迁移而造成的。地学界普遍接受了
活动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
板块运动学说。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洋大陆与亚欧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
喜马拉雅山脉和
西藏高原。在
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
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
褶皱山脉。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迄今被视为不解之谜的地球活动大多得到了解释。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通过这些观测,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详尽确定,弄清了以往
地质时期板块运动的过程,更由于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就连每年一厘米的板块运动,也能够连续数年进行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