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
专门人才。
简介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
科学素质和
社会责任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的
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
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
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形式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
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
业余教育,脱产或
不脱产的培训班、
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
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
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
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
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
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
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能力、
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
创造能力的
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
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
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
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
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
不适应为适应,变
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为了说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我们给出如下面所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社会
|↑反
↓|馈
———培养目标←—反馈——培养结果←——
|↑|反|
↓|↓馈|
|↑
||
———————→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可以清晰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根据本
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
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反馈到社会,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反馈到学校自身,接受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人才培养结果还必须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
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基本要求
职业院校
(一)明确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办学层次和
办学定位,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
适应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
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
教学体系、教材体系、
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
工作质量。
(二)规范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为公共
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列为公共基础
必修课程,并将物理、化学、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
必修课或限定
选修课。
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
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统一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高等职业学校按规定统一使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政课、
专业课教材。结合实习实训强化
劳动教育,明确劳动
教育时间,弘扬
劳动精神、
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开设关于
国家安全教育、
节能减排、
绿色环保、金融知识、
社会责任、
人口资源、
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方面的
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
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学校还应当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
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2.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
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
职业能力和
职业精神的培养。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
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
(三)合理安排学时。三年制中职、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
教学活动。三年制中职总学时数不低于3000,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三年制高职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中、高职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当不少于10%。一般以16—18学时计为1个学分。鼓励将学生取得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已掌握的有关技术技能,按一定规则折算为
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四)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要积极推行
认知实习、
跟岗实习、
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推动职业院校建好用好各类
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统筹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广泛开展各类
社会实践活动。
(五)严格毕业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
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
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六)促进
书证融通。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 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
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参与
职业教育国家“
学分银行”试点,探索建立有关
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
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七)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退役军人、
下岗职工、农民工和
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
学习时间和多元
教学模式。实行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程序
(一)规划与设计。学校应当根据教育部要求,统筹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具体
工作方案。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二)调研与分析。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
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
人才需求,明确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专业人才培养
调研报告。(勇于突破原有思路,善于利用现代
新兴技术进行调研与分析。如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可运用英谷教育的鹰动力人力资源
大数据分析平台辅助进行分析)
(三)起草与审定。结合实际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合理构建
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程,明确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教学条件保障等要求。
学校组织由行业企业、教研机构、校内外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论证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后,提交校级党
组织会议审定。
(四)发布与更新。审定通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程序发布执行,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学校网站等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全
社会监督。学校应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根据经济
社会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及时优化调整。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校企共建课程平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文化立校战略与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
西安文理学院大学
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关于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探索-中国地质教育-2009(4)
附图上传图片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