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
亚非语系闪语族中闪语支语言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拉丁字母转写:Legha Al-arabia;英语:Arabic language),属于亚非语系闪语族中闪语支,使用阿拉伯字母,从右至左书写,主要通行于西亚北非
基本信息
语言介绍
阿拉伯语(لغة عربية)主要通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为下列22个国家和地区官方语言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科摩罗吉布提索马里摩洛哥。以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超过二亿六千万人。
阿拉伯语源自一种古老语言闪米特语,公元5世纪前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语文学语言。7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这种语言很快成为东起印度河,西到直布罗陀,南到北非,北至里海这一广大地区各民族的通用语;在欧洲中古世纪,它是保存希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
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沿海,阿语有若干方言,这些方言统称为南阿拉伯语,南阿拉伯语与北阿拉伯语差异大。另外西北非的摩洛哥方言和西亚的阿拉伯语差异也大。标准语通用于阿拉伯各国的文学、教育、书刊、广播、会议、公文、函件以及各种国际交往场合。方言多用于各国民间的日常口语,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8大方言,其中以埃及方言影响最大。
自7世纪上半叶随着阿拉伯人在半岛以外的扩张和外族语言的侵入,阿拉伯语方言逐渐形成了与文学语言的巨大差异。阿拉伯语方言已发展为叙利亚、伊拉克、内志希贾兹也门、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8大支,以埃及方言影响最大。
总使用人数:2.06亿(根据民族语,1998年对所有方言的母语使用者统计);2.86亿(CIA World Factbook 2004年统计所有阿拉伯国家人口),剔除其他国家的阿拉伯少数用者和双语使用者
排名:5(母语),排名稍前于葡萄牙语和孟加拉语
语系: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中闪米特语支—South Central Semitic—阿拉伯语
语言地位:联合国工作语言
使用阿拉伯语的国际组织
阿拉伯语管理机构
埃及:Academy of the Arabic Language - مجمع لغة عربية
阿拉伯语语言代码
ISO 639-2: ara
ISO/DIS 639-3: ara — 阿拉伯语 (一般)
历史发展
阿拉伯语源自古语言闪米特语,公元5世纪前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语文学语言。公元6世纪开始便有古阿拉伯语的文献,7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伴随战争和文化入侵,阿拉伯人消灭了很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语言并取代了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和北非从前使用的语言。许多语言学家认为阿语是闪含语系中最接近闪米特祖语的。
这种语言很快成为东起印度河,西到直布罗陀,南到北非,北至里海这一广大地区各民族的通用语;在欧洲中古世纪,它是保存希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阿拉伯帝国衰亡后,阿拉伯语的使用地区大大收缩,但它对亚、非、欧许多地区产生过巨大的文化影响。如波斯语、土耳其语、普什图语印度尼西亚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等36种语言都因为对阿拉伯战争的失利而被阿拉伯语消灭或者改变,比如借词,并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其中波斯语、普什图语以及中国的维吾尔语等仍然使用。阿拉伯语有元音8个,辅音28个,以多顶音和喉音为其特色。因为在世界诸语言中独具dad(达德)这个顶音而有达德语之称。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生活用语,在中世纪的数百年期间,阿语曾是整个文明世界学术文化所使用的语言之一。在9-12世纪用阿语写成的著作,包括哲学、医学、历史、宗教、天文、地理各方学科,比较其它语言占有很大比例。西欧的语言中仍有许多阿语词汇,足以说明阿语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世界语言中,除拉丁字母外,阿拉伯字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套字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有:波斯语、库尔德语、普什图语、旁遮普语、一部分突厥语柏柏尔语马来语以及中国境内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等。阿拉伯半岛是阿语的发祥地,阿拉伯人走到哪里就把阿语带到哪里。
语音
[dʒ] 在埃及的方言中是舌根塞音 [g]。在北非的许多地区和黎巴嫩,这个音位读作[ʒ] 。[l] 在神的名字中(/ʔallaːh/)读作[l̴](软颚化或咽化的l)。
条目:国际音标
语法
大家熟悉的阿拉伯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最初是口头文学,后经许多民间艺人、文人学士几百年的收集、提炼加工而成。整个故事的形式就是用阿拉伯口语表达的:山德鲁兹的聪明、辛巴达的勇敢、阿拉丁的智慧,加上阿拉伯人的性格豪放及肢体语言相结合,使阿拉伯语富有很强的表达感染力,至今阿拉伯语还有“夜聊”(سهرة)的这一专用词。
学习阿拉伯语的人都知道,有一本大型阿语词典就被称为《阿拉伯人之舌》。阿语没有元音字母,元音是通过给辅音字母标符号称为“动符”的方法体现。顾名思义,阿语是一种充满活力,富有动感的语言。学习时抓住这一特点,不断进行大量口腔运动。
阿拉伯语的构词法有独特的规则,每一词汇大都有其内部词根和派生关系上的曲折变化,通常一个词根可派生出若干含有不同时态的动词和不同含义的名词。构词时先由几个辅音搭成词根框架,然后填进不同的元音,或附加词缀,便形成表示各种不同概念的派生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阿拉伯语的书写体系可以不表示元音,而由读者自己去填入正确的元音。因在世界语种中独具dad(达德)这一顶音而有“达德语”(Lisan Dadiy)之称。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类:词法主要研究词的构成、分类、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句法主要研究句子结构、类型、特点及句子中各种成分的语法格位。阿拉伯语分名词、动词、虚词三大类。可作主语、宾语的词都列入名词范畴。名词有性、数、格、式(即确指或泛指)的区别,其在语句中的地位由词尾的各种变化来显示。动词有人称、性、数、时态及语态等各种变化。实词在句中的地位都由格的形式来显示;语序有较大的灵活性,但修饰语只能紧跟在被修饰语之后。
事实上,阿拉伯儿童的启蒙教学中就有类似我国句读的填元音练习。例如表示“书写”这一概念的词根,其基本音素是k—t—b3个辅音,填进不同的元音或附加词缀后,构成Kataba(即他写了)、Yaktubu(即他正在写)、Uktub(即你写!命令式)、LamYaktub(即他未写)、La Yaktubu(即他不写)等各种派生动词,又可构成Katib(即书写者、作家、文书)、Maktub(即被书写的、书信、文章)、Kitab(即书、经、作品)、Maktab(即书房、办公室、书桌)等各种派生名词。由以上派生动词和名词又可继续演变出意义相同而人称和性、数各异的诸多词汇。阿拉伯语中的借词主要来自波斯语突厥语古希腊语印地语拉丁语以及希伯来语等语言,近现代的外来语主要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词汇。
文字
阿拉伯文是一种音位文字,4世纪由闪米特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而来,自右而左横写。共有28个辅音字母,除其中有3个可兼起元音作用外,无专作元音用的字母,可在字母上方、下方加符号表示,但这些符号通常是省略,只在初级启蒙书中出现。阿语28个字母发音部位,很有动感,声音响亮。语音的特点是 :(1)喉音、顶音和咝音多。(2)有长元音短元音的区别。(3)有叠音。(4)冠词的不同读法。特别是六个喉音字母ا ح خ ع غ ,另外有带“哨”音和“嘶”音的字母,如:س ص 等,另有“大舌颤音”或称“弹舌音”的齿龈颤音ر ,发音时由于舌头在口腔多次快速弹动,将音发出,形成欢快悦耳的节奏。这个发音至今仍是阿拉伯妇女表达心中喜悦的一种特有方式。其它字母也各有特色,发音都具有鲜明的表达特征。
阿拉伯语的重要文献,7世纪以前的如《悬诗》,7世纪伊斯兰教诞生后,有《古兰经》。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向外扩张,阿拉伯语逐步在亚、非、欧三大洲的广大穆斯林地区得到普及。自8世纪至当代,用阿拉伯语编纂成册的书籍相继问世,浩瀚宏丰,广为流传。9~13世纪,阿拉伯语还曾是保存希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用阿拉伯语写成的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光学等方面的著作传入西欧后,其中不少成为高等学校的教科书,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
书法
大致说来,阿拉伯语的字母有上浮、下浮、中线的独特结构,可塑性很强,在将这套字母运用于书法艺术中,所具有的魅力更是独树一帜,其艺术效果是别的文字难以到达的。阿拉伯书法艺术是阿拉伯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其艺术感染力使人得到美的精神享受,苍劲有力、龙腾虎跃、气势磅礴、跌宕起伏、豪放粗犷,或行细香丽、行云流水,在造型上不受字母本身的约束,时而成圆,时而成方。我们从阿拉伯各国出版的画册,报纸,等宣传品可见一斑。
阿拉伯字母书写分为草体楷体,自右而左书写。除极少数语言不可拼写以外,无论哪种语言都可以拼写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在此基础上产生书法艺术,使人的身心、情操得以提高和享受,阿拉伯书法也是如此。阿拉伯书法属硬笔书法,但在中国,阿文书法家和爱好者所采用的工具则呈多样化,有用竹片、木片、布条、棉花等材料,故所产生的效果令人称奇。
问候语
阿拉伯语广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广播于1957年11月3日开播。主要对象地区是西亚、北非,覆盖22个阿拉伯国家。同时,非洲、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能收听到该台阿拉伯语广播。
阿拉伯语广播主要通过短波播出,播出时间为北京时间0:00-2:00、2:30-3:30、4:00-6:00、13:00-15:00。阿拉伯国家因所处地理位置跨度大,当地时间分别比北京时间晚5-8小时。此外,该台阿拉伯语广播还通过卫星在南非落地,播出时间为北京时间0:00-1:00、5:00-6:00和15:00-16:00。
阿拉伯语无线广播节目主要包括新闻和专题两大类。新闻类节目包括国内、国际重要新闻、时事评论、国内地方新闻等;专题类节目包括《中国经贸》、《科教与卫生》、《友谊桥》、《中国穆斯林》、《听众信箱》、《社会生活》、《听众园地》、《中国文化》、《在中国旅行》、《流行中国》、《音乐沙龙》、《中国乐器》、《现代创作》、《学汉语》等。
2002年5月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不仅让听众能够浏览、收听CRI阿拉伯语无线广播的全部内容,而且更加注重新闻时效和服务性功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广播在阿拉伯国家拥有一批忠实听众,每年收到听众来信1万余封,在很多阿拉伯国家如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摩洛哥、约旦都建有听众俱乐部,有些俱乐部已有40余年历史。
参考资料
阿拉伯语.词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4 09:53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