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中国国家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境采用的国家标准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时间,并称其为“北京时间”。最初,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经120度经线上的地方平太阳时,即,北京时间=格林尼治平太阳时(GMT)+8小时;1979年,我国建立原子时系统,北京时间开始采用协调世界时系统(UTC),目前,北京时间=协调世界时UTC(NTSC)+8小时。
定义
北京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境采用的国家标准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时间,并称其为“北京时间”。目前,北京时间=协调世界时UTC(NTSC)+8小时。
历史发展
近代,在中国历经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年之中,中国的时间标准从视时到平太阳时,从地方时到标准时,从海岸时、五时区区时一直到今天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时期,官方采用的标准时制一直是首都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4°的地方时)。
清朝的编历授时工作由钦天监负责,这一时期内使用的是晷影、漏刻测时报时,测出的时间是视太阳时(即真太阳时,是一种依据太阳位置确定时间的计时方式,每日长短会因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直至民国二年(即1913年),在预编次年的历书时,才改用平太阳时(依据钟表确定时间的计时方式,每日长短固定),《中国近代天文事迹》中记载,“用东西各国通行之法数推算,且以平太阳时为标准”,也就是说,官方历书于1914年才使用北京地方平太阳时代替视太阳时。当然,对于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由于没有能用于计时的钟表,依旧只能靠太阳位置确定大致时间。
虽然官方历书采用的时制一直是北京的地方时,但其实早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国海关就提出采用东经120°标准时作为沿海各关通用之时,称作海岸时(实际上就是东八区的标准时)。当时除沿海地区外,内地如京奉、京汉、津浦等线路以及长江一带也采用这一时制。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全国基本采用五时区区时,即中原时区、陇蜀时区、回藏时区、昆仑时区、长白时区五个时区。民国七年(1918年),中央观象台提出划分全国为五个时区,但事实上初期除沿海地区外,其他地区标准时制度的实行依旧比较混乱。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9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在重庆召开标准时间会议,才确认我国标准时区基本沿袭前中央观象台划定,对原划分稍加改动后,规定各区名称、标准及范围如下:
以上标准自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1日起实施,但同时决定“在抗战期间,全国一律暂用一种时刻,即以陇蜀时区之时刻为标准。”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才恢复使用划分五时区的标准时。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天文研究所又根据部分天文学会会员的意见对中国标准时区进行部分调整,内政部会商中央研究院、国防部测量局、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和交通部制订了“全国各地标准时间推行办法”,呈行政院核准后于1948年3月通令各地政府施行。但一年后(即1949年),国民政府便败退台湾。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开始逐步确立自己的标准时间。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初步确立了以陇蜀时区时间为参照的华西标准时间,并建立了以延安为参照标准的地方时测度体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时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多广播电台在各个解放区传播的标准时间。
另外,自从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强令在东北使用日本本土采用的东经135°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日伪华北政权也曾试探使用东经135°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中原标准时间”改称为“北京时间”,并逐步在全国统一使用。
大概从1950年至1953年期间,在全国范围(除新疆、西藏两地区外)各地方政府实际上都已先后使用东经120°标准时。但是事实上,直到1953年12月再版的1954年《天文年历》中,才首次出现对“新标准时”的说明:“我国旧分中原、陇蜀、新藏、昆仑、长白五个时区;解放以后,全国除新疆、西藏外都暂用东经120°标准时,即东八标准时区的时间。我国新标准时区的划分,还要等待研究后,才能正式公布实行。”也是在这一版《天文年历》中,“北京标准时”这一名称才被第一次使用。也就是说,至少从理论上看,1949年至1952年年底之间,中国仍然实行以五时区为标准的旧制,甚至连时区名称都没变化。
关于西藏与新疆两地的标准时间的演变则众说纷纭,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郭庆生先生于《中国标准时制考》一文中推测:“西藏自治区1960年以前一直用东经90°标准时或新藏时或通俗称拉萨时间;1960年以后使用东经120°标准时或北京时间。而新疆自治区1969年前一直用东经90°标准时或新藏时或通俗称乌鲁木齐时间;1969年到1986年这十几年反反复复比较混乱,但从1986年2月起,则应明确地说是使用东经90°标准时,或东六区区时,或通俗称乌鲁木齐时间。”
授时台选址
授时台台址
“北京时间”目前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产生、保持和发播,其负责长短波授时信号发播任务的授时部位于陕西省蒲城县。
中国现代无线电授时最早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负责,而后由成立的上海天文台租用邮电部的一个短波无线电台发播。然而上海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发播信号无法覆盖全国范围,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1955年的全国科技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计划在内陆筹建一个能覆盖全国、精度达到毫秒量级的授时台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初步将台址选在了甘肃兰州市,但是由于和当时的苏联专家意见相左,建台计划暂时搁置。直至196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重提建设授时台计划,科学院再次派专家赴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勘址,并将台址预选在陕西咸阳市武功县杨陵镇。1966年授时台台址最终确定在陕西蒲城县,并以“326工程”为代号开工建设短波授时台。历经多年艰辛,1970年短波授时台开始试播,并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1980年通过技术鉴定后,次年7月正式承担我国短波授时任务。同时,为了提高授时发播精度、建立完整独立的授时服务体系,1973年陕西天文台开始建设长波授时台,1986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87年正式承担我国长波授时任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陕西天文台在蒲城建设发播台的同时,也在临潼建设台部机关、办事机构、时频基准、研究室等。1980年,除发播台外,其他部分迁驻临潼新址,是为陕西天文台本部,而蒲城部分则定名为陕西天文台二部。2001年,陕西天文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蒲城二部改称授时部。
定址原因
授时台地址定在陕西是有多方面考虑的,与地质条件、传播范围以及安全等都有关系。
首先,陕西关中地带地质构造稳定,授时台建在这里,不易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无论在何时,标准时间对于国家的多行业和部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证其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从这里发出标准时间信号,可以更好地覆盖全国。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都极大,想要让标准时间信号覆盖全国并不容易。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位于陕西省蒲城县,长短波授时台的位置距离中国大地原点(位于陕西泾阳县永乐镇)仅100公里,从这里发出标准时间信号,可以更好地覆盖全国。短波授时台以四种频率(2.5兆赫、5兆赫、10兆赫、15兆赫)交替发播,覆盖半径超过3000千米,长波授时台发播频率100千赫,地波作用半径1000-2000千米,天地波结合作用半径3000千米,长短波授时台的位置可以使发播信号覆盖全国陆地和近海海域。
最后,授时台台址的选择对于战备也有一定的考虑。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时间的准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保障,因此授时台建在内陆比起沿海会更加安全。
计算方式
国家授时中心时间的确定和保持是由一组高精度铯原子钟(国际计量局(BIPM)将铯-133原子振荡跃迁9192631770次所持续的时间定为1秒)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共视比对、卫星双向法(TWSTFT)比对等手段与国际原子时间标准相联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对国际原子时的保持做出贡献,30天稳定度为3E-16。
另外,据国际计量局(BIPM)官方数据统计,2024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我国时间基准UTC(NTSC)性能继续位居世界前列,国家授时中心为国际原子时贡献权为17.59%,居世界第二。
授时方式
如今的授时手段是多样化的,比如长短波授时系统、低频时码授时、互联网授时、卫星单向授时、卫星双向时间传递、光纤传递等,授时方法不同,授时精度也有所不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授时方法。
短波授时
短波波段为波长在100m~10m,即频率在3MHz~30MHz的无线电波段。国家授时中心的短波电台用2.5MHz、5MHz、10MHz、15MHz频率全天连续发播我国短波无线电时号,呼号为BPM。短波授时信号覆盖半径超过3000公里,用不同频率交替发播,几乎可以覆盖全国疆域。定时精度为毫秒量级。理论上,拥有短波无线电接收机的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可以收到至少一个频率的BPM时号,但是因电离层扰动或其他原因,其信号有时会受到干扰。BPM短波授时台于1970年建成,1997年完成了技术改造。
长波授时
长波波段为千米波段,即频率在30KHz~300KHz的波段。国家授时中心的长波电台呼号为BPL,发射频率为100KHz。信号可以覆盖我国内陆及近海海域,定时精度为微秒量级。用户拥有专用长波定时接收机,便可在规定时间内接收BPL定时信号。
BPL长波授时台于1986年建成并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该项成果于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代化技术改造后新的长波授时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全天24小时连续服务,并提供时码信息、差分卫星信息等更加丰富的时间和导航信息。
低频时码授时
国家授时中心采用68.5KHz频段的连续波时码授时体制的技术,2002年建成BPC低频时码授时台,并试验发播。低频时码授时的特点是利用微电子技术,让用户设备可以做得非常简单且价廉,具有十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其终端产品之一的“电波钟”被钟表业界称为钟表产业“革命性”的变革,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推动低频时码授时技术发展,考虑到覆盖环渤海和长三角主要经济区的目标。2007年6月,国家授时中心在河南商丘建设“国家授时中心低频时码连续发播台”。地波稳定覆盖半径1000公里,天波覆盖半径3000公里,授时精度±0.1毫秒。
卫星授时
我国目前的卫星授时由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承担。该系统时间与国家授时中心的协调世界时UTC(NTSC)保持一致。用户拥有专用卫星信号接收设备,便可通过北斗系统实现卫星定时,定时精度优于微秒量级。
另外,国家授时中心每天定时接收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信号,测定并在其出版的《时间频率公报》上刊布GPS时间相对于协调世界时的改正值。用户接收GPS时间,利用此改正值,可实现其时钟与我国标准时间的对比,精度可优于微秒量级。
电视授时
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独立于现有卫星导航系统,在保证广播电视信号正常播出的同时,提供了一种自主的高精度授时服务手段,规避了以往过于依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所带来的风险,可为各行业提供授时服务。该系统对于扩充现有授时服务体系,发展新的高精度授时手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提高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丰富和完善国家授时体系的弹性能力建立与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授时
利用互联网传送标准时间称为网络授时。网络授时精度一般为几十毫秒~几百毫秒。
电话授时
利用电话网络传送标准时间称为电话授时。目前,国家授时中心通过电话公用网络提供时间服务的方式包括:通过专用电话时码接收机方式;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的方式(ACTS);电话语音报时服务。
可以拨打国家授时中心语音报时服务服务专线:029-83895117。采用音频脉冲——“嘟”声作为秒信号提示音,使用户极为方便进行校时,报时误差小于1秒。
适用地区
“北京时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境。
标准时的意义
标准时间的建立,对于国家国防试验、空间技术、测绘、地震、交通、通信、气象、地质、金融等诸多行业和部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中国的标准时间的发播任务,其授时系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程和社会公益设施。国家授时中心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承担中国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任务以来,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国家安全、互联网金融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的授时服务,基本满足了国家的需求。
地方时时差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同时也是东经120°的地方时,如果要知道国内某地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则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计算:
地方时是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义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异为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故可以利用公式:
比如北京的经度约为东经116.4°,则经度约差为-3.6°,故北京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约为-14.4分钟,即北京时间12点整时,北京地方时约为11点46分;再比如上海的经度约为东经121.5°,则经度约差为1.5°,故上海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约为6分钟,即北京时间12点整时,上海地方时约为12点06分;哪个省会城市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最接近呢?那就是杭州,它的经度为120.03°,相当于与北京时间只相差7秒,其他地方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的计算方式也可以此类推。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5:43
目录
概述
定义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