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指
税收职能在一定
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发挥,对社会经济税收作用生活产生的各种影响或效果。是税收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常常受社会
客观条件以及税收具体制度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生产力
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
运行模式,以及人们对税收作用的主观认识,都会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造成税收的具体作用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差异。
基本信息
预期的税收作用,是借助于正确的
税收政策,优化的
税收制度以及严格执行税法等具体措施得以实现的。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筹集
财政资金的作用、调节经济的作用、反映与监督作用。
理解
税收分配的源泉是经济领域中创造的
物质财富。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增长,才会有充裕的税收。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在中国古代
儒家学派的论述中已有反映。19世纪时,
瑞士学者J.-C.-L. de
西斯蒙第曾提出:“赋税不能触及资本,不能触及纳税人的最低
生活费,不可驱使资本外流,
课税对象应为
纯收入而不应为总收入。”概括起来就是
税收经济原则。后来,德国学者A.H.G.瓦格纳在其四大
税收原则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国民经济原则。现代中外学者对税收经济原则的论述,大体可以归纳为适应经济、保护
税本和促进经济发展三项内容。
延伸
指税收必须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状况相适应,不能超越客观经济状况设置和改革税制。否则非但不能取得必要的财政收入,而且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例如在以
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就只能以
农业税为主,而不能以
流转税为主;在由农业经济向
工业经济过渡的国家,因其
资本积累不足,一般应以流转税为中心而不能以所得税为中心设置或改革税制;工业发达国家资本积累充足,可以考虑以所得税为中心设置税制。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已由
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
资金积累还很不充足,因此,只能选择流转税与所得税为双重主体的税制,而不能仅仅以一种所得税为主体来设置税制。随着一国经济情况的变化,
税收制度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地进行改革,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基本介绍
简介
税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对国家、社会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由于它同
税收职能存在密切的联系,故人们又经常把它和税收职能合并起来,统称为“税收职能作用”。
税收作用是对象化了的税收职能,是行使税收职能产生的效果,是税收职能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有条件的,具有因时因地而异的特点,可以随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
社会制度下,由于政治经济条件不同,税收的作用也就存在着广度和深度上的差别。在
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制度下,税收为实现
统治阶级的
国家职能发挥作用;在
社会主义制度下,税收为实现
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发挥作用。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差异,税收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例如中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税收作用主要是贯彻党的“公私区别对待,繁简不同”的原则,配合对农业、
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步骤、有条件、有区别地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保护和促进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为
国家积累大量的
财政资金,用于国家
重点建设。
在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税收的主要作用表现为:为
社会主义国家筹集大量财政资金,贯彻
国家经济政策,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协调社会主义
经济利益,调节
分配关系;在对外经济往来中,维护国家权益;参与
国民经济的管理,监督社会经济生活。税收作用有应当发挥的作用和际发挥的作用之分。在一定
社会经济条件下,税收能够发挥的作用和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发挥的作用,是有区别的。税收实际发挥的作用,除了客观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外,还取决于人们对
税收职能作用的主观认识、掌握和运用。认识正确,运用得当,才有可能建立、健全与客观政治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税收法制,从而使税收发挥较大的作用。反之,就只能发挥较少的作用甚至发生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税收的作用,将税收应当发挥的作用全部、充分地体现在税收法制中,使税收真正成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同税收职能相适应,税收作用可以从大的方面表述为:组织
财政收入的作用,调节经济的作用和监督管理的作用。具体表现又有各种不同的表述。
税收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税收是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产生的,这既是税收产生的原因,也体现着税收最初的职能作用。随着历史的变迁。政权的更替。经济的增长。时代的进步,税收不断地在发展,其职能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
由于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必然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因此不同时期的学者对税收职能作用的研究会得出不同的主张,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便能看到税收职能作用的
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轨迹。
亚当·斯密所处时代正是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作为新兴资本主义的代表,他认为税收的职能作用有两个: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二是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亚当·斯密的财税理论被当时的英国政府和其他一些国家政府所接受,促进了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的发展。
1.2瓦格纳时期
19世纪下半叶,
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转入垄断经济时期,资本日益集中,分配失衡,
贫富差距扩大,
阶级矛盾激烈。针对这些日益激化的
社会问题,许多资产阶级学者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缓和阶级矛盾,提出了
社会改良思想,其中包括税收改良政策,即通过政府课税矫正
社会财富悬殊。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就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关于赋税,第一是有纯财政的目的,第二则是应当树立
社会政策的目的。所谓
税收政策目的,就是以调节在自由交易下所产生的分配不平等为目的。赋税不但要干涉国民的所得及财产的分配,而且要积极干涉国民的生产和消费。”瓦格纳提出的税收经济调节作用是
税收职能作用的一个发展。
1.3凯恩斯时期
20世纪30年代,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陷入
经济危机,并处于长期
大萧条时期,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国家应该使用立法和
行政手段。财政税收手段干预经济。他主张通过
税收政策指导
消费倾向,“国家必须改变
税收体系,限定税率以及其他办法,指导消费倾向。”他认为,
个人消费占
个人收入的比例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递减的,
收入分配不均会降低消费倾向,因此,他主张用
累进所得税和
遗产税,实行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不均的幅度,同时,扩大消费,增加
有效需求,提高
就业水平。可以说,凯恩斯提高了
税收职能作用的地位。在理论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较普遍的重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4萨缪尔森时期
萨缪尔森继承和发扬了凯恩斯关于税收职能作用的财税理论,主张在
混合经济下,运用财政和
货币政策来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对付长期萧条。他认为,
税收收入是支持国家福利政策的
资金来源,“除了
转移支付规划以外,我们还必须把通过对不同收入阶级的赋税差别而实现的任何收入的再分配包括到现代
福利国家的活动之内”。而且,税收能起到消除
通货膨胀的作用,“
永久性的减少税收款项是对付大量失业的有力武器。”这些也体现了
税收理论中所谓的“
内在稳定器”作用和“
相机抉择”作用。在这一时期,税收稳定经济的作用在西方
发达国家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1.5斯蒂格利茨时期
20世界70年代后,西方经济在度过了所谓的“黄金发展时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陷于高通货膨胀。高
失业率交替或两者并存的“
滞胀”局面,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此背景下,为刺激
经济增长,现代西方学者提出应发挥税收弥补
市场机制失灵,
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不少学者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税收干预经济的积极作用,如调整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调节
国民收入与财富分配,增进
社会福利;刺激有效需求,调节
社会总供给及
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也正是现代西方
国家税收所具有的主要的职能作用。
从上述西方税收职能作用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税收在不同的时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税收的职能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对这些变化进行审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2.1税收的本质职能作用是组织财政收入。
因为税收是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产生的,因此,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本质职能作用。税收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它为国家行使公共职能提供物质保证。这一职能在任何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
2.2税收的各种职能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税收组织收入职能的充分发挥,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和空间;同时,
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又可以促进经济的更快增长,培植更多的
税源。反之,如果税收的
财政收入职能发挥不充分,不但政府难以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还会极大的影响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而经济的不景气,又反过来影响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的实现。因而,税收的各职能作用不能失之偏颇,而应相互协调促进。
从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到,税收职能作用都是伴随着政府职能而起作用的。从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
廉价政府强调
经济政策上的放任自由,到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强调经济干预政策,税收职能作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可见,税收职能作用与政府职能的扩展密切相关,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职能。因此,中国在发展
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以政府职能为依托来界定税收的职能作用。
在现代社会,税收是政府实施调节的基本手段,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发挥作用。税收通过对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调节,实现对经济利益。
收入分配。以及社会总供需平衡等多方面的调节。此外,税收的调节作用不仅体现在
经济手段上,还体现在行政和
法律手段上。税收的减免。扶持发展等政策性措施说明税收具有行政手段的作用;税收是通过
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强制性付诸实施的,说明税收又具有法律手段的作用。正因为税收可以根据不同的
经济形态和条件,通过不同的形式手段发挥其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因此,税收这一调节职能作用,一直被各个时期不同的国家所青睐。
2.5
税收职能作用应与时俱进,充分展现其时代的魅力。
从西方税收职能作用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时代的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都赋予了税收一定的职能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税收的职能作用得到不断发展。正因为税收的职能作用具有时代特征,所以只有使其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展现其时代的魅力。在中国现阶段,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客观上对税收职能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税收除了组织财政收入职能和调节职能两个基本的职能外,还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多种职能作用,如税收稳定经济的职能作用,
税收监督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能作用,税收促进
生态环境改善的职能作用;税收提高科技。
教育水平的职能作用;税收促进
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能作用等等。可以预见,税收在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
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国家财政极为困难,再加上投机商人引发了
物价波动的浪潮,为了克服财政困难,消灭
预算赤字,
平抑物价,政府
统一全国税政,广泛开辟
税源,充实和加强
税务机构,到1951年,终于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赢余把国家财政置于稳固可靠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为之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总之,这一时期的税收,在消灭预算赤字、平抑市场物价、恢复国民经济、争取整个财政
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因此,这个时期的税收,根据“公私区别对待,繁简不同”的原则,在配合“三大改造”,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半
社会主义经济,有步骤、有条件、有区别地利用、限制和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
批发商业中对私商征税,对国有商业不征税,帮助社会主义
国有经济迅速占领了商业
批发市场;对当时新成立的
手工业合作社给予不同程度的减税,并将所减税金转作合作社
公共积累,从而使
个体手工业迅速走上合作社道路;等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奠定后的1957年至1978年的22年间,由于受高度集中型
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加以受“左”的思想影响,税收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并且是不断遭受贬损的。但是,在中央领导和广大税务干部抵制下,税收在为国家集中大量
财政资金,保证
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中,仍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同时,在与
价格杠杆相互配合,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促进企业改善
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
经济效益,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逐步摆脱了旧的传统体制观念,提出建立适应
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经济体制和
运行机制,经济条件起了重大的变化,税收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税收作用日益扩大。特别是1992年l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要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经济形势的新的重大变化,税收可以起的作用更为扩大。
市场经济
一、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收入逐年大幅度上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税收不仅可以对
流转额征税,还可以对各种收益、资源、财产、行为征税;不仅可以对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征税,还可以对外资企业、私营企业、
个体工商户征税;等等。
税收保证财政收入来源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一种
财政收入形式不能比拟的。
(二)税收收入的
及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因此税收就把财政收入建立在及时、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成为国家满足
公共需要的主要财力保障。
二、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市场配置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可能出现
市场失灵(如无法提供部分
公共产品、
外部效应、
自然垄断等)。这时,就有必要通过税收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税收纠正外部效应,以税收配合
价格调节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和行业的生产,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三、调节需求总量的作用
税收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以促进
经济稳定,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运用税收对经济的内在稳定功能,
自动调节总需求。
累进所得税制可以在需求过热时,随着
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课税,以抑制过度的
总需求;反之,亦然。从而,起到自动调节
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二)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制定
相机抉择的
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引起
经济膨胀时,选择紧缩性的税收政策,包括提高税率、增加税种、取消某些
税收减免等,扩大征税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
可支配收入,压缩社会总需求,达到
经济稳定的目的;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增加某些税收减免等,减少征税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对改善
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促进
产业结构合理化。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鼓励薄弱部门的发展,限制畸形部门的发展,实现国家的
产业政策。
(二)促进
产品结构合理化。通过税收配合国家
价格政策,运用高低不同的税率,调节产品之间的利润差别,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
(三)促进
消费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对生活必须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采取区别对待的
税收政策,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此外,通过税收调节,还可以促进社会
经济组织结构、流通交换结构等的合理化,同学们可以自己对此做出总结归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决定的分配机制,不可避免地会拉大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客观上要求通过税收调节,缩小这种
收入差距。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公平收入分配。通过开征
个人所得税、
遗产税等,可以适当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缓解
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鼓励平等竞争。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由于价格、资源等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平等竞争,需要通过税收进行合理调节,以创造平等竞争的
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六、保护国家权益的作用
税收是对外开放进程中保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税收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一)根据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各国进行税收谈判,签定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和
国际经济技术交往。
(二)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
进口商品征收
进口关税,保护
国内市场和
幼稚产业,维护国家的
经济独立和经济利益。
(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某些出口产品征收
出口关税,以限制国内紧缺资源的外流,保证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
(四)为扩大出口,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鼓励国内产品走向
国际市场,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根据发展生产和
技术进步的需要,实行
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
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六)对外国人和
外国企业来源于中国的收入和所得征收
所得税,维护
国家主权和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强
税收监督,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
纳税义务,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有:
(一)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偷逃税款的现象,使国家财政收入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税收监督,严肃税收法令和
纳税纪律,才能保证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保证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税收监督,可以了解
税收政策的效应,有利于协调税收活动同整个
宏观经济的运行相吻合,更好地发挥
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同时,将搜集到的
税收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可以使税收更好地发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三)保证国家税法的正确贯彻执行。通过税收监督,可以揭露、制止和查处违反国家税法的行为,增强纳税人
依法纳税的
自觉性,从而保证国家税法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
(四)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通过税收监督,积极配合公安、司法、
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
犯罪行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
财经纪律,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