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
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
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
社会交往,它是个体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动物存在的重要方式。任何个体间的互动都是有意义的。互动可以发生在同物种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比如说小孩子和
家犬之间的互动,按常理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动不属于社会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对社会交往也是有益的,因而也算作是社会互动。
内涵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
2.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
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个体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5.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
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个体间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
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独特意义
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
分析单位之一,是
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是个体层次和
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体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
组织制度的转折点。
产生与实质
(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乔治.H.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
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
社会互动的起点,是在心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
自我互动”。“自我互动”即“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作为一种社会过程,“自我互动”反映的是从“主我”到“客我”的反思过程,这种反思过程是区分动物有无
社会性的重要标志。从总体上看,“自我”不仅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且是“主我”与“客我”在互动中不断展开的过程。
从根本上讲,没有群体互动,就不会有自我互动。对行动者个体来说,群体互动既是互动的前提,也是互动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情境。互动的实质在于: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语言在内的“符号”。因此“
符号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
互动要素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主要理论
在欧洲,德国的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他的研究也影响了美国
社会学家。
在美国,作为早期人类互动的研究者和代表人物,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某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类反应与其他动物反应不同,我们在作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而且人类拥有自我——一个我们与之交流的内在的“人”,就像我们与别人说话一样。米德把与我们自己交流的行动看做人类意识的最重要的特征。他强调人类互动是以为文化所定义的符号的意义为中介的。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然而随着
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其他动物同样具有意识,因此也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符号互动论
是指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互动中之重要性的一种
社会学理论,由米德创始。H.
布鲁默,米德的学生,总结了
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我们对之采取行动(2)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情境下,这一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许多活动是常规性的,并涉及我们
无意识中获得的且想当然的许多定义。我们的共享定义指导着
人类活动,甚至当这些定义与客观现实不一样时也是如此。
有时,
社会情境的定义并不很清楚,通过互动,一个个体可以领会期待和被期待。
有时,
习惯性行为发生变动,人们对某种情境的定义也有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在
实质性问题上为
社会价值观的未来重大转换奠定了基础。
批评者认为,该理论仅仅关注个体互动方式,造成一种个体拥有无限自由的错误印象,忽视了
社会结构、
社会历史、社会经济对我们的约束。
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
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1)芝加哥学派:
人文科学方法,人的行为无法预测、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
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进行个案研究、非结构访问。(2)衣阿华学派:
实证主义方法,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
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
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
角色扮演的过程,用问卷或
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
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这些理论对于其它动物同样适用。
本土方法论
(又称
常人方法学、民族方法论)是分析个体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一种
社会学方法。按照
本土方法论者的观点,所有日常社会互动都遵循着某些背景假定或“规则” ,这些假定或规则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违规试验已经表明了各种背景假定在互动中的重要性。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假装并不明白谈话背后没有明说的一些假定。
许多主流社会学家认为,对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宏观)问题——如
社会设置的特性以及社会中的权利运用等——而言,
本土方法论差很远。但本土方法论正是把揭示社会交往的各种规则作为其中心目标的。
角色理论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
角色规范进行交往,一方
角色失调,就可能中断或改变互动的方向。互动还有赖于个体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使个体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没有另一方来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拟剧论
艾文.戈夫曼关于互动的研究被称为
拟剧论,这种理论把个体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它宣称个体是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个体的表演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对于可能解释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过失非常警惕。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即向别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诱导他们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
行为既包括“前台”行为,又包括“后台”行为。前台行为针对的是他们并不熟悉的一般观众,后台行为则是针对亲密朋友的。在有些情况下,个体组成剧班以表现某种印象。当印象或形象遭遇别人挑战时,通常会导致尴尬,表演者的尴尬也伴随着观众的尴尬,观众通常“
有意忽视”表演中的过失,为表演者保全脸面。
批评者认为,(1)该理论过于静态地考察自我,有时,和不同的他人在一起的自我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在所有互动中尽可能制造出最好印象,(2)个体并不总在操纵社会,演戏,有时个体也努力诚实、真实地表白自己。对此戈夫曼也乐意承认印象管理只是
社会现实的一方面。
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体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
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一个个体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以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该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
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反应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对个体来说,参照群体一是规范-对内化
价值标准,形成
社会态度有重要影响(和某
群体认同-熟悉该
群体规范-强化或削弱与其他群体的认同),二是比较-群体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该理论研究个体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
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工具。
社会交换论
着眼于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代价和报酬。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交换行为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中。涉及内容非常丰富,介绍几个有关命题:
(1) 成功命题:一个个体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越愿意从事。
(2) 刺激命题:若某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个体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越可能采取此类似行动。
(3) 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个体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 剥夺-满足命题:某个体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同样的酬赏对他越没价值。
(5) 侵犯-赞同命题:A.当某个体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得到未估计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
侵犯行为,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B.当某个体的行为获得了预期的酬赏甚或大于预期的酬赏,或未获预期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变的更有价值。
酬赏: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价值依次增高。
该理论基础是
个体主义与
功利主义,认为每个体都尽量避免痛苦和增进快乐。忽略了行为社会的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
还原主义色彩。
个体互动理论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间的交往和互动并不都是按照
社会规范进行的。社会生活中有大量互动是在与陌生个体相遇时发生的;个体在同他人互动时常常带有情感等个人特点。由于个体间互动涉及态度、动机等影响互动的
心理特征,所以对个体间互动的
心理机制有大量的深入研究。
⑴个体间吸引。个体间吸引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推动因素,个体性格等
心理因素是影响个体间吸引的主要因素。
⑵
非语言沟通。65%的互动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的,对
行为语言的理解,是
跨文化个体间互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⑶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我们对于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及观念。我们获取事物的某一特征时,将其转化为刻板印象,并希望这个个体有特定行动。
⑷个体间空间。在交往过程中,个体会在自己周围建立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体外泡”空间,选择性开放。这种
空间距离有重要社会学意义,用以反映互动者之间的关系。
自我预言论
如果认为情境是真的,这些情境就会变成真实的。该定理表明,个体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更重要的是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反应,一旦赋予情境某种意义,其随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结果将受这一意义的影响。虽然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与符号互动论的解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如“托马斯命题”被夸大时,会导致
极端主义的悲剧。
互动的类型
互动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标准,如
按情感关系,友好互动/敌意互动/情感无涉互动
按互动广度,单一角色互动/多重角色互动
按互动单位,个体间互动/群体间互动
按互动途径,直接互动/间接互动
其他还有,正式互动/有组织互动/非正式互动/无组织互动
传统互动/习惯方式互动/现代、创新方式互动。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
初级群体的互动,现代社会的互动已日益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
从“过程”与“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互动方式,是互动论者取得的主要成果,也是他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他们力图从日常司空见惯的交往活动中,找出
规律性的东西,建立并完善一种
互动理论。
早期的互动论者,着眼于互动是一个过程。在他们看来,“社会互动”和“
社会过程”是一个意思。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R.E.帕克和E.W.
伯吉斯主张把“互动过程”分为 4个阶段:竞争、冲突、顺应、同化。它们也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两种
文化体系之间交流、冲突、认同和融合的过程,与上述互动过程是基本吻合的。帕克的“互动过程”论,带有明显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色彩,它基本上是属于西方社会学早期的理论。虽然在帕克之后,还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更详细更繁琐的互动方式的分类标准,但意义和影响甚微。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正在从过程理论向
结构理论转化。帕克和克鲁默是这一转化的倡导者。“过程理论”强调的是“自我”,是“主客互动”,而“结构理论”强调的则是“角色”,是“角色互动”。所谓“角色互动”,就是由复杂的
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角色之间和角色之内的互动。原来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概念,已被社会学意义上的“期望”概念所代替。
角色关系所带来的互动,是一种更
固定化、更社会化的互动。主体的地位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受到了更多、更大的限制,从而有可能导致丧失
主体性的“过分社会化”现象的出现。以角色互动为中心的结构性
互动研究,主要是在
人际关系,特别是在
非正式群体或
小群体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进展。 (庞树奇)
主要互动类型
二个体互动、三个体互动与多个体互动
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个体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即根据参与互动个体数为标准进行划分。
二个体互动:2个体参与互动,每一方仅需要面对一方,比较容易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体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也可能使两个体冲突更加强烈。
三个体互动:3个体参与互动,每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体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个体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多个体互动:多个体参与互动,会组成
社会网络。其中,
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
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个体间互动和群体间互动
根据互动主体的类型划分。
个体间互动:作为行动者的个体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互动发生在具体的个体间,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角色、目的和手段;双方都感到交往的结果;个体感情发挥较大作用。
群体间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互动虽然也是由群体实现,但是个体作为群体代表出现,
行为方式比较正式
熟悉情境、社交情境和工作情境互动
工作情境:双方有特定目标,明确分工,有一点行为限制,较少感情交流。如交易、谈判、会议、上课等。
社交环境:为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一些没实际意义的话题,轻松展示自己的个性,产生愉悦,有一些感情投入,起到重要的沟通了解的作用,促进关系发展。如宴会、舞会、郊游等。
熟悉情境: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没特定目的,行为较随便,按
社会习俗行事即可。如家庭、亲戚、邻居、下班后同事等。
以上划分不绝对,有较大的
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情境和行为方式也可以由互动者协商决定。如casual Friday时可以着
便装上班,如
Google的工作环境以支持大家的思维为主,制约为辅。
也有时,请客“办事”,公事、私事都在饭桌上解决,让人很难铁面无私、公事公办。针对这种我国特有的饭桌文化造成的情景混淆现象,可以提倡自我(亲友)的道德约束,加强法律制约,这是
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是中国人社会互动方式变革的一个方向。
根据互动中的个体间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
初级群体,满足个体关爱、温情、
安全感、
归属感等情感需要。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个体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工具关系:为达成某种目的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关系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不预想有
长期交往和情感关系。遵循公平法则,如买卖双方的
等价交换。
混合性关系:介于前两者之间,个体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的关系,有情感和工具的成分。遵循人情法则,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的方式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关系可以转化,中国人常说人情和面子,有时为达目的,有人常想把工具关系变混合性关系,在人情的压力之下,使对方不得不给个面子。
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
根据社会互动主体间的利益、权力关系及其性质。
交换:个体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
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合作: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满足共同利益或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
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广义上说,
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
成功的合作应具备:(1)目标一致,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
竞争对手、甚至对抗关系的个体有时也可以合作(2)对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若志趣相近、能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更有助于顺利合作(3)行为配合(4)讲信用。
个性特征和个体间技能也会影响
团队合作。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才的一种基本要求。
合作可以是(1)自发合作和互相援助,直接产生于某种情境下的实际需要和可能(2)传统合作,逐步稳定被制度化了的习惯(3)现代社会更多依赖指导合作,在第三方,即雇主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协调合作(4)也可以是契约合作,即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
竞争:是一种
合作性的冲突,它受一些“规则”约束,达到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互不相识的
竞争者也可以竞争,竞争规则防止竞争的间接
反对关系演变为冲突的直接反对关系。竞争在西方社会中尤为普遍,它就是美国式个体
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见下
社会变迁与互动】。在竞争中,人们的
工作积极性、企业的
经营管理水平、
产品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还缺乏完善的法规制度,我国还存在不少
恶性竞争现象,如
假冒伪劣产品、
销售回扣等。
传统观念中,合作与竞争是一对
反义词,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整合
合作竞争的新商业战略,有可能实现双赢。这种理念可以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冲突:是合作的对立面,指的是针对有价值的珍惜物品或价值观的斗争;这里,冲突与竞争的区别(1)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在冲突中打败对手被认为重要的(2)冲突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直接的反对关系(3)冲突双方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如都是争政权,要建立的新体制却可以不同(4)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往往突破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
齐美尔划分的冲突类型有:(1)群体间的战争(2)群体内的冲突(3)打官司(4)理念之间的对立,这往往是最残忍和最具破坏性的。如当今世界上许多最严重的冲突背后,都可以看到宗教观念的差异。其他划分类型(1)个体或群体间(2)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种族/民族/
阶级冲突(3)诉讼/辩论/口角/决斗/械斗/战争等
但冲突也可以有正面效果,它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双方内部紧密团结的力量;也可以强迫双方直面问题,加深了解;还可以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尽管社会能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消除冲突,但一个没有冲突的社会将是毫无生机、沉闷乏味的社会。
强制:是指某个体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别人的一种倾向。双方力量的
不平衡,尽管它最终依赖于使用
物质力量,如暴力或体罚的威胁(武器、军队、法庭、监狱),和
精神力量(处分、批判、
社会压力)的压力,但是它通常所采取的是一些更为微妙的约制手段,如爱国主义、爱情、信仰或恐惧等。尽管强制像冲突一样,也被看作一种负面的互动形式,但强制也有正面的
社会功能。比如运用于教育的规则中,常隐含着的惩罚以规范。
顺从和顺应:是与强制相反的互动形式,但意义上还是有区别,不像强制中一方被迫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在顺从中,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应比顺从的范围更广,除顺从外,它还指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
相互适应。
顺应的种类包括:和解(友好),妥协(暂时平息),容忍(克制)。大多数成员对于群体的要求是顺从的,没有顺从,任何群体、社会都将无法运行。
互动的维度
(1) 向度:情感是亲疏爱憎,地位是尊卑平等,利益是一致冲突?
(2) 深度:互动,相互依赖的程度。利益关联、情感投入、延续时间、规范复杂之深浅?是深度还是表层互动?
(3) 广度:范围领域大小。专业领域内往往互动比较单一,而如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大都是全面的互动。
(4) 频度:次数多寡。频度影响个体间关系深浅好坏。
互动的方式
非语言沟通
即通过符号而不是语言所进行的沟通,是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是
体态语言和个体空间。体态语言包括
面部表情、动态体语和静态体语。个体间距离是个体空间的一个方面。按照爱德华.T.霍尔的观点,美国人之间的交往有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44厘米以下)、
个人距离(44~120厘米)、
社会距离(120~360厘米)、
公众距离(360~760厘米)。
其他信息
还有诸如:
(1)暗示与模仿。是互相对应的互动方式,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社会方式。
(2)调适。指个体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3)同化。是调适的进一步发展。全部改变原来的思想方法和习惯,完全变成另一个文化单位或其成员。
互动理论视角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小群体面对面互动研究,要面对取向、评价、控制、决定、紧张、整合等问题。
(1)
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问题:如是社交还是工作还是熟悉情境(2) 评价、
评估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如是主动投入还是旁边
三个阶段不一定直线发展,可能重复;各阶段往往伴随情绪的因素,涉及到
工作任务领域和
社会情绪领域;多个体互动中,与谁、进行哪方面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该理论广泛应用在集体
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
(1) 竞争
(2) 冲突,可能出现
(3) 顺应,少数情况下,也会一方消灭另一方,大部分情况下,双方或一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来适应对方
(4) 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
并非所有互动都要经历这种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上或认知上不一致时才有可能性,例如不同文化的互动。
社会转型
社会变迁,尤其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
转型期不免引起不同
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冲突和顺应,引起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只有通过长期的有效的社会互动,才有可能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新旧交替。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改革过程中,城市个体间关系的格局来举例。
国有企业的职工 以前的单位像一个大家庭,单位中个体间主要是合作关系,
利益矛盾不突出。在工作中,提倡的是“
比学赶帮超”,有竞赛,但很少利益直接竞争;在情感上,领导如同家长,同事亲如
兄弟姐妹;在收入上,虽然很低,但吃大锅饭,大家差不多,所以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人情味很浓,有矛盾也是大家庭
内部矛盾。
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单位中实行了就业、分配、福利等方面的改革,“优化组合、竞争上岗”、“
劳动合同制”、“
企业兼并与破产”等措施的实施,使单位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竞争性明显增强,利益矛盾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复杂。而且员工与企业之间的
劳动纠纷也时有发生。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协调好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规则来保障良性的
人际互动,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
农村的互动
阎云翔在北方一个乡村的调查表明,49年以来,村民一直保持礼物交换的传统习惯。但是,送礼的目的、缘由和方式显著变化,从传统的仪式性馈赠向工具性馈赠。过去,村里有礼仪专家指导一门送礼的一些深奥精细的规矩,
物质性比较淡,象征性比较强,重视正确的方式和表达美好感情。
50年代,传统礼仪被当封建迷信加以批判,送礼的行为也变得粗糙很多,庆典时的演说和
祝词被取消了。80年代,礼仪专家重新活跃起来,但是礼物交换中的精致礼节没恢复,内容越发重
交换价值而非象征价值,村民为了获得保护和恩惠而给干部送礼越发普遍,礼物交换的工具性越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