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人类生态系统中,一切被
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能量、
信息、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视为生物和人类的生态资源。
简介
生态环境资源可以分解为2个方面:一是什么是“生态环境”;二是什么是“资源”。
生态环境是指由
生物群落及
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
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
生活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与
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
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
包含关系。
资源则是指一切对人类有用的事和物。
从上述2方面的定义看,生态环境资源似乎可以理解为是
自然资源的组成之一。
开放利用
生态环境这个概念原本是针对某种生物为中心而言的
生态因子(对生物有影响的
自然地理要素)的总和。把
生态环境当作资源,主要是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保护(而并不侧重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里所涉及的“资源”概念,区别于一般意义(直接的
经济价值)上的自然资源概念。
措施:1、逐步缩小
地区经济差距。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素质人力
供给量过剩,而地区
欠发达的地方则供给量不足,这样就无法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也不利于
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所以,国家近年来提出了
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目的也是为了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只有优化了
地区经济结构,才能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
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整个
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地区经济发展好了,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和协作,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均衡流动。加快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
必要条件。也是优化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地区间的
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2、改善育人环境,着重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人力进行
教育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太快,因此,我国旧的
教育体制必须进行变革。首先就是要拓宽培训渠道。在进一步强化党校和行政学院
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求拓展、国内挖潜力、国外建基地”的思路,拓宽培训渠道。“所谓纵向抓延伸,就是党校和行政学院在系统内,上对中央(上级)党校和国家(下级)行政学院,下对基层党校,按照计划安排,分层次、
分类别抓好各级各类别干部的培训;所谓横向求拓展,就是面向国内名牌高校,充分利用
国民教育领域丰厚的
教学资源、对在职干部进行教育和
专业培训;所谓国内挖潜力,就是把干部送到沿海发述地区
实地考察学习,送到香港和
澳门特别行政区集中教育培训,还可以送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挂职学习锻炼等;所谓国外建基地,就是有选择地在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
新加坡及
西欧国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培养适应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
高层次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又最缺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培养重点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同时,要加大培训的投入,保证人才
培训经费,是改善育人环境的物质基础。此外,国家在高层次人才的流向上要进行宏观指引,避免
人才流动的盲目
聚集效应,从而最终导致人才的浪费。
3、优化
人力资源战略和
政策环境,引进适用人才。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推进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搞好人才
资源开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战略,在加强各级
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深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将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实施
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
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 在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和
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党非常重视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使之上升为政策法规,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干部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范围涵盖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
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人才政策的开放度不断扩大,与
国际惯例接轨开始成为人才工作决策者的主动选择,人才政策的发展层次从部门和地区的政策体系向
国家政策体系升华,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中国的人才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进人才是当今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其有效手段就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这些年来,各地在优化引人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有关引人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进一步优化引人环境,办法应该更多一些,落实应该到位一些。比如,建立
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实现
人才柔性流动,或变户籍管理为
身份证管理,变人员引进为智力引进等等,制定一系列的人力
自由流动政策,创造一流的人力
软环境,规范政府管理,为外来人才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在引进人才方面,还要注意它的
适用性,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及发展现状,有选择地引进人才,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被动跟进。
4、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环境,防止
人才流失。在社会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人力资本主要以无形的知识形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增加的
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也大都转化成人头脑中的知识或能力。随着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剧,当事主体的资本、财富流失的风险也大幅度增加。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因特网为载体的新
科技革命,使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人才流动与交流越来越方便,愈演愈烈的
人才争夺战也使人才流失的风险大幅度上升。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缺乏安全保密意识,将使国家、企业等
利益主体遭受
重大损失。在这一背景下,人才流失已经危及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国防等各方面的安全。人才安全及其
风险防范,已成为各个
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世界性课题。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保护自身利益和长远安全出发,纷纷制定了人才
发展战略及人才安全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安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当事主体不仅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人才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在人力开发的各个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但是,同国外人力资源安全机制相比,中国人力资源安全机制还处在初步建构的过程中。 在人才流失风险加大的环境下,要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需要制定政策法规,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规范重要人才流动。需要建立国家重要人才的信息档案,实施
动态管理5、创造良好的
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选拔优秀人才。我国劳动力
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市场机制在
人力资源配置中的
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具体表现在:以政府所属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人力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单位自主用人、人才
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机制基本建立;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建设和规范管理受到重视,法制化管理初见成效;劳动力市场的
社会化服务功能和公共人事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是我国还需进一步规范人力市场,扶持民营劳动力市场
中介机构。使
人才市场中介的投资与
经营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
经营模式出现企业化和产业化的
发展趋势。而且很多中介机构,已经打通了中外合作渠道,可以促进我国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如今,我国人力市场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要加强人力市场的功能扩展。 在服务内容和
服务方式的上要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方式。交流配置、
综合服务、
人事代理、信息疏导、
社会保险、咨询指导、
远程交流等服务功能都要逐步建立起来,特别是要加快在信息网络化基础上的无形人力市场的发展步伐。同时,要加强全国
区域性劳动力市场的接轨。以
经济区划为重心,打破
行政区划的跨省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断促进专业性人力市场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市场的发展,不断提高
沿海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概念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
生态文明,是根据我国国情、顺应
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是对
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是国家治国理念的新发展。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我国
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生态文明的提出,涉及到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
价值观念的变革,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
人类社会继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指引我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何谓生态文明?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
物质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建设人类
社会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
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这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新阶段。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从狭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
政治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重点在于协调
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协调发展。在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的现代文明体系中,生态文明更具有基础性和
普遍性。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全球日趋严重的
环境问题密切相关。人类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与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在
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靠天吃饭,改造客观自然的能力非常弱,对
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影响微乎其微。而在
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业
文明时代,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改造
客观世界的高投入、
高能耗、
高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地球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物种灭绝、
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一系列全球性
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及其资源、环境能力已经难以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于是,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被纳入了人类文明体系。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就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
生态平衡;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基于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使能源和其它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
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这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
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
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主要特征
如今,人类迈开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步伐,开始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期。在我国,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认识和分析生态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对于在过渡期内顺利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目标,使人类文明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更好更快发展;对于逐步纠正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政策制度,促进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策不断出台,并有效地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生态文明具有自然性。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也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
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
生活水平。区别在于,生态文明突出自然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强调人的自律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
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人类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人类应该认真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的活动与发展。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归根到底须检讨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节制人类自身的欲望。要认识到,人类既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界的奴隶,而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
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
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生态的稳定与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
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统一、
代内公平与
代际公平统一、
社会公平与
生态公平统一的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肆意挥霍资源、践踏环境,必须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与地球。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就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着想的意愿。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
繁衍生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同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生态文明应该成为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人民享受幸福的
基本条件。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追求生态文明,才能使
人口环境与社会
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一代一代
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
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坚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生态文明,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蕴有万物,万物各有自己的运演规律,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地球生态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的
有机物、
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种成分、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成分和过程的变化。一般说来,生态问题是全球性的,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例如,保护
大气层、保护海洋、保护
生物多样性、稳定气候、防止毁灭性战争和环境污染等,必须依靠全球协作。另外,生态文明对现有其它文明具有整合与重塑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与生态文明密不可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强调尊重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强调人与自然公平,物种间的公平,承认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样性是自然
生态系统内在丰富性的外在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承认并尊重、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要始终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和眼光关怀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切忌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自然界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自然界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循环系统。开放性意味着此事物与众多彼事物的联系性,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开放性、循环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客观的存在方式,这就要求人们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努力认识和把握能量的进出、交换和循环规律。人在从自然界中摄取能量时,一定要考虑其承受力,保证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顺利进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
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需要逐步形成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
经济发展模式。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规律重构
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
经济发展方式,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够在一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
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6.生态文明的伦理性与文化性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催生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更进步、更高级的文化伦理形态。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实现伦理价值观的转变,以生态文明的
伦理观代替工业文明的伦理观。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种类一样,都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
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承认自然界的权利,对生命和自然界给予道德关注,承认对自然负有
道德义务。只有当人类把道德义务扩展到整个自然共同体中的时候,人类的道德才是完整的。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培育和发展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围绕发展
先进文化,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大力推进生态
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文化氛围,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的
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基本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理念,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
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
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
价值取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等。讲究生态文明,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
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首要工作。要逐步形成尊重自然、
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
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重物轻
人的发展理念,向以
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人人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有限的理念,树立人与天地一体的理念,像爱惜保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惜保护自然。
应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价值取向,生态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扩展到
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成为广泛的
社会共识。
2.生态经济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社会经济与
自然生态平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经济发展将致力于消除
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目前,我国已经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
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提出了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
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平衡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前提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传统的工业文明固然使一些地方因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但毫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如果不能按生态文明的要求及时予以矫正,经济社会发展就不能持久。这就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需要把经济发展的动力真正转变到主要依靠
科技进步、提高
劳动者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来。
要防止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的现象。必须彻底摒弃靠牺牲生态环境来实现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等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停滞经济发展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说,生态环境保护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
环境承载力,充分考虑到给后人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充分考虑到老百姓接受的程度。我们的目标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统一在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3.生态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的功能是通过制度的安排和国家
公共权力的运用来维系
社会秩序,通过公平分配
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权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政治文明,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
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由公共权力限制损害生态
环境行为的发生,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作为工作
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必然会对国家的民主和人权、
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产生影响。环境保护的实质是维护人的环境权益。就
民主建设而言,必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政府要进一步公开各类信息,畅通
人民群众监督、投诉、管理生态事务的渠道,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
知情权、
参与权和
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4.生态科技文明
生态科技文明是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反思之后的科技生态化转向。它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和谐演化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应该认识到,科技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手段和重要工具。
科学研究和
技术应用要能够促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
良性循环,能为优化生态系统提供智力支撑。科学技术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服从自然本身的属性,接受自然科学所认识规律的限制。
对于生态文明来说,科学技术是一柄“
双刃剑”。一方面,20世纪以来传统工业化对自然资源高强度、掠夺性的开发使用,所造成的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与
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有关;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方面,也不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预防科技应用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着力突破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
科学问题和
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
适用技术,不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
技术支撑。
要系统深刻地认识
自然规律,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认识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的趋势,认识社会
复杂系统的演化和调控规律,以便及时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推动向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要树立综合的科技
评价体系,避免用单一的
经济指标来评价科技的优劣,应该从生态、人文、美学等各方面建立起合理的科技
价值体系,引导科学技术健康、
持续发展。
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
法律制度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
标尺。建设生态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制度安排和
政策法规。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
法制体系。为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通过
国家立法的方式,提高人们对环境所承担的责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
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法律和
制度体系,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当务之急是强化政策导向,形成激励和
约束机制,改革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总容量,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相应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赋予不同的
经济政策,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
社会公众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6.生态行为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人们应该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和
行为方式中,体现在各种活动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深刻的社会变革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发动与贯彻,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和推动。就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而言,自下而上的
公众参与方面稍显滞后和不足,往往导致一些法律难以
有效执行,制度难以有效贯彻,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也由于生态意识淡薄,广泛存在与生态文明不相适应的不良
行为习惯。
目前,生态文明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形成,并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所有
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的行动,在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的生活方式应自觉以实用节俭为原则,以
适度消费为特征,应该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作为
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们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善待环境、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减排的良好习惯,主动抑制直至消除浮华铺张、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惯。
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文明生态人人共享。要广泛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以生态
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形成文明、节俭、科学、和谐的
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