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慈,女,汉族。1946年2月生于昆明。籍贯广西
博白。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际地理联合会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指导委员(IGU Commission on Dynamics of Economic Space,The members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其它兼职工作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
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
地域研究与开发》副主编,
厦门创新型城市顾问等。
人物经历
王缉慈,在
北京大学主要讲授“
工业地理学”、“技术与
区域发展”课程,主要从事
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多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1985年、1990年、1995年曾三次在
加拿大进修和从事专题研究。
代表性著作有《现代工业地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主要有“The changingindustrial geography of the Chinese special economic zones”,Economic Geography,1986,62 ⑷: 307-320,“An analysis of ne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e making?”,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8,30⑷: 681-701等。2003年创办并开始主持“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论坛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担任第20专题组(区域科技组)副组长,负责完成了“产业集群和高新区研究”的子课题。2011年中央人才协调小组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赴桂)成员。
获得荣誉
王缉慈教授1992年开始担任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Commission on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s)常务委员(Full Member)(1992-1996,1997-2000,2001-2004),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IGU Commission on Dynamics of Economic Spaces)指导委员(Steering Member)(2008-2012),1994年在北京成功组织了东亚工业空间变化国际讨论会(中、日、韩),2000年在东莞成功组织了有十九个国家学者参加的学术年会。鉴于对该委员会的贡献,2005年她获得
顾问小组(Mentor panel)成员的荣誉。
学术著作
1.王缉慈等,2010:《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
科学出版社2.童昕,王缉慈等译,2009:《创新经济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3.王缉慈等,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4.黄润华译,王缉慈译审,2005,《
重新发现地理学》,
学苑出版社5.王缉慈译审, 1998:《世界高技术园区》(Castells and
Peter Hall:Technopoles of the World),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国家科委火炬办公室组织翻译出版
6.王缉慈参著,1998,
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中国智
密区研究所.《中关村十年之路》,
改革出版社,1998年5月
7.魏心镇、王缉慈,1993:《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北京大学出版社
8.王缉慈编著,1994:《现代工业地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9.王缉慈、班武奇,1990:《山河风情(东北卷)》,台湾锦绣出版公司
发表论文
2.Wang Jici,2002,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Chapter 8),In C.M.Webber,M.Wang,Y Zhu(eds):China’s Transition to a Global Economy,Palgrave Macmillan’s global academic publishing
3.Wang Jici,2002,The Trajectory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Chapter 10),In C.M.Webber,M.Wang,Y Zhu(eds):China’s Transition to a Global Economy,Palgrave Macmillan’s global academic publishing
4.Wang Jici,Chen Yilong,1998,Searching for More Innovative Capabilities:The Case of Zhong’guancun,China,Development and Society,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Vol.27,No.1,pp121-144
5.Wang,J.and Tong,X,2003,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Alternative Pathways to Global Local Perspective”.Innovation Systems and Innova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a Perspective of China.Edited by Gu,S and Alcorta,L,Routledge in Association with UNU Press
6.Wang,J.C.1999,“In Search of Innovativeness:The Case of Zhong’guancun”,In Malecki E.and Oina P.(Ed)Making Connections: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Change,Ashgate:Vermont,Chapter 8,pp205-230
7.Wang,J.Zhu,HS,and Tong,X,2003,Industrial Districts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ase of Datang Sock and Stocking Industry in Zhejiang,China.Proximity,Distance and Diversity:Issues on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Edited by Oina,P.New York,Ashgate,pp.47-67
8.Tong,X.and Wang,J,2002,Global-local Networking of PC manufacturing in Dongguan,China.Knowledge,Industry and Environment:Institutions and Innovation in Territorial Perspective.Edited by Hayter,M and Heron R.Ashgate Vermont,
pp 67-86.
9.Tong,X.and Wang,J,2004,The Shadow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Transnational Flows of E-waste and its Localization in China,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y(Special Issue)
10.Wang J,Zhu H,and Tong X,2005,Industrial Districts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ase of Datang Sock and Stocking Industry in Zhejiang,China,in Arnoud Lagendijk and Päivi Oinas(eds),Proximity,Distance and Diversity:Issues on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Aldershot:Ashgate.pp.47-67
11.Wang,Jici (2006): China’s consumer manufactur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Wenzhou footwear cluster,China,Innovation:Management,Policy & Practice,2006,Vol.8,No.1-2,pp160-170
12.Wang,Jici (2007):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the low road vs.the high road in cluster development,Chapter 7 in Allen Scott and Golifoli(ed.):Development on the Ground:Clusters,networks and Regions in Emerging Economies,London:Routeledge,145-164
13.Wang J.and Tong X,2005,Sustaining Urban Growth through Innovative Capacity:Beijing and Shanghai in Comparison,issued as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545
14.Wang J.New Phenomena and Challenges of Clusters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of Globalisation,In Ganne B and Lecler Y,(ed.)
Industrial clusters,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new policy initiatives,World Scientific,pp 195-212,2009.
15.王缉慈,J.ブラドバリ / 金田昌司(翻译),1987,中国における经济特区と
工业配置の变动,《工业の空间构造-中国·韩国·日本の比较 - 》,村田喜代治编,中央大学出版部,东京,pp.50-88
16.王缉慈,
王缉宪,1999p,北京にぉけるニュテク集积地域の分析-形成中のニーュテク产业地域-《中国の高新技术产业地域企业-北京中关村を中心に》,德山大学研究丛书18,冈田
印刷株式会社,1999年3月,107-130
17.董黎明,王缉慈,1983a,赣州的
城市性质和
职能分析,《
经济地理》第3期,300-305页
18.王缉慈,1983b,试述
中国石油化纤工业的布局和
选址问题,《经济地理》第4期,195-199页
19.王缉慈,1985,中国的
纯碱工业,《地理知识》,1985第10期
20.王缉慈,1987,
增长极理论的来龙去脉,《
发展研究》(国务院农研中心)第11-12期
21.王缉慈,1988,工业地理学的
全球观与经济观,《地理科学》第4期
22.王缉慈,1989a,
增长极概念、理论和战略探究,《
经济科学》第3期
23.王缉慈,1989b,关于赣州筹建出口加工小区问题的思考,《
效益与管理》总第170期
24.王缉慈,1989c,小导国与内缘国的地缘特征,《
人文地理》1989年第2期,31-33页
25.王缉慈,1991d,关于中国
高技术产业的概念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中国工业经济》总44期,42-46页
26.王缉慈,1991b,加拿大
区域经济初析,《
加拿大与加拿大人》,
阮西湖、王丽芝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7.王缉慈,1992a,别树一帜的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管理世界》总40期
28.王缉慈,1992b,高技术世界中的加拿大,《加拿大与加拿大人(二)》,阮西湖、王丽芝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29.王缉慈,王民,1992c,加拿大的工业园区,《加拿大与加拿大人(二)》,阮西湖、王丽芝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
30.王缉慈,1992d,加拿大增强国家
竞争优势的新战略,北京大学《加拿大掠影》1992年第1期
31.王缉慈,1992f,加拿大的高技术产业及其区位特征,北京大学《加拿大掠影》1992年第1期
32.王缉慈,1992g,论加拿大
造纸业面临的挑战和中国的机遇,北京大学《加拿大掠影》1992年第2期。
33.王缉慈,1993a,关于企业地理学研究价值的探讨,《
经济地理》12卷4期
34.王缉慈,1993b,高技术
产业布局中的交通运输问题,《地理科学》13卷4期
35.王缉慈、宋向辉、李光宇,1995,
企业衍生:北京新技术集聚体的重要特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第6期
36.王缉慈,1992,别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管理世界》总40期,1992
37.王缉慈,1994a,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1993年学术年会概况,《地理科学》14卷2期,1994
38.王缉慈,1994b,中国新工业区的形成(本人英文论文的译文),《地理译报》13卷4期,1994
39.王缉慈,1994c,第4届东亚工业变化国际学术
讨论会纪要,《地理译报》13卷4期[1],1994
40.王缉慈,1994d,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机制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13卷2期,1994
41.王缉慈,1994e,加拿大小企业的发展及其
政策环境,《加拿大与加拿大人(三)》,阮西湖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
42.王缉慈,1995,企业衍生:北京新技术集聚体的重要特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5年第6期
43.王缉慈,1996a,关于北京新技术企业集聚与
扩散问题的调查和讨论,《
地理学报》51卷6期,1996
44.王缉慈,1996b,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1995年汉城会议,《地理学报》51卷2期,1996
45.王缉慈,1996a,地理教学更新观点杂谈,《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Z1
46.王缉慈,1996b,北京高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调查,《
科学中国人》,1996年第1期
47.王缉慈,1996c,发展高技术产业与地方
创新环境,《科学中国人》,1996年第11期
48.王缉慈,1996d,从企业角度研究区域的一个分析构架,《
地域研究与开发》15卷6期,1996
49.王缉慈,1996e,“对加拿大区域差异问题的新观察”,《加拿大掠影》,
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编,
民族出版社,1996年6月,第95-111页
50.王缉慈,1996f,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
区域创新环境,《
科技日报》1996年10月31日第1版
51.王缉慈,1996g,区域创新环境及其
网络理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6年10月24日后连载
52.王缉慈,1996h,从“钮扣集团”谈起-培育中国的竞争优势
产业区和
地方创新系统,《
中国国情国力》,1996年第11期
53.孙颖,王缉慈,1996,
硅谷和128公路的对比看高技术产业
创新力的保持,《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第9期,第60-64页
54.王缉慈,1997a,“关于中关村新技术区域发展问题的深层思考”,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计委,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 1997年经济蓝皮书》,景体华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55.王缉慈,1997b,“访问加拿大舍尔顿科技园的重要启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7年第2期
56.王缉慈,1997c,“区域创新环境及其网络理论”《
科学中国人》1997年第1期
57.王缉慈,1997d,“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
社区文化”《
文汇报》1997年8月25日
58.王缉慈,1997e,“海外学习体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北京大学外事处,1997年第1期
59.王缉慈,1997f,“图书馆、书、人”《国际合作与交流》,北京大学外事处,1997年第2期
60.王缉慈,1998g,“关于北京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思考”,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计委,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 1998年经济蓝皮书》,景体华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1.王缉慈,1997a,“关于
企业规模科学性的思考”,《
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7期
62.王缉慈,1997b,“
网络环境-产业组织的崭新形式:兼评企业上规模的认识误区”,《
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3期
63.王缉慈,1997c,“企业规模与产业组织的内在科学性─-谈“规模”、“集团”风中的新误区”,《
科技导报》,1997年第7期
64.王缉慈,1997d,“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1997年学术年会简介”,《
地理学报》,1997年第4期
65.王缉慈,1998a,“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3期
66.王缉慈,1998b,关于中国区域研究中的若干新概念的讨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67.王缉慈,1998c,对策出自对创新的再认识,《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8年第11期
68.王缉慈,1999a,创新就是创造新产品,并实现
市场价值《
北京科技报》,1999年12月24日
69.王缉慈,1999b,创新就是创造新产品,并实现市场价值《
科技日报》,1999年3月11日,第3版
70.王缉慈,1999c,中关村高新技术区域发展的危机和对策,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计委,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 1999年经济蓝皮书》,景体华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71.王缉慈,1999d,构建中关村的区域创新网络,《
北京日报》,1999年6月28日
72.王缉慈,1999e,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
必要条件——《世界高技术园区》评价,《
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第41-42页
73.王缉慈,1999f,区域创新环境,《
中国科技月报》1999年第1期(首页)
74.王缉慈,1999g,政府在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北京科技报》,1999年8月31日
75.王缉慈,1999,创业与创新——女企业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76.王缉慈,1999h,
知识创新和区域发展的文化力,《城市经济论坛》,1999年第3期,第17-20页
77.盖文启、王缉慈,1999a,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78.盖文启、王缉慈,1999b,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区的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2期
79.盖文启、王缉慈,1999c,论区域创新网络对中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9期
80.王缉慈,1999d,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
经济地理》,1999年第1期,第11-15页
81.王缉慈、王可,1999,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
根植性-兼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
地理研究》,1999年第4期,第357-361页
82.盖文启、王缉慈,1999,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2期,第38-42页
83.盖文启、王缉慈,1999,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84.盖文启、王缉慈,1999,区域创新网络和中国高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5期
85.童昕,王缉慈,1999,硅谷-新竹-东莞:
信息产业的
全球生产网络透析,《
科技导报》,1999年第9期
86.王缉慈,2000a,从意大利产业区模式看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前景,《
浙江经济》,2000年第7期,第10-12页
87.王缉慈,2000b,从意大利产业区模式看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前景,《浙江经济报》,2000年6月16日
88.王缉慈,2000c,关于中关村
发展模式的深层思考,《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89.童昕、王缉慈,2000,论
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地创新网络,《中国软科学》,第9期,第80-84页;
90.童昕,王缉慈,李天宏,2000,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
工业革命,《科技导报》,2000年第4期,第6-9页
91.王缉慈,2001a,创新概念随想,《
中国科技成果》
92.王缉慈,2001b,关于在外向型区域发展本地企业集群的一点思考——
墨西哥和中国
台湾外向型加工区域的对比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3期
93.王缉慈,2001c,集群战略的
公共政策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中外科技信息》第4期,第3-6页
94.王缉慈,童昕,2001d,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群-地方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28-36页
95.童昕,王缉慈,2001,政府在高科技制造业发展中的角色转化——以中国PC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形成发展为例,《中外科技信息》第4期,第17-20页
96.王缉慈,童昕,2001b,简论
中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经济地理》第5期,第550-553页
97.童昕,李天宏,王缉慈,2001,特色产业区规划要引入
生态工业思想,《
浙江经济》,2001年第12期,第32-33页;
98.童昕,王缉慈,2001,“
全球商品链中的地方产业群”,《
地域研究与开发》第6期
99.童昕,王缉慈,2001,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
地理学报》,56⑹:722-729
100.
魏守华,王缉慈,2001,论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以浙江
嵊州市为例,《
生产力研究》第6期,第88-90页
101.朱华晟,王缉慈,2001,
外商投资对东莞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其战略思考,《
人文地理》第4期,49-52
102.朱华晟,王缉慈,2001,论产业群内的地方联系——以东莞电子产业群为例,《经济地理》2001年第4期
103.朱华晟,王缉慈,2001,大唐袜业产业区分析――中国“意大利式产业区”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实例,《
中外科技信息》第4期,第25-29页
104.朱华晟,王缉慈,2001,论柔性生产与
产业集聚,《
世界地理研究》第4期,39-47页
105.王缉慈,2002a,“用全球观点看
东莞制造业”,《
中国经济信息》2002年第16期
106.王缉慈,2002b,关于用产业群战略发展中国
造船业的政策建议,《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第3期,42-46页
107.王缉慈,2002c,创新性的
低技术产业群-家具业群,《
中国经营报》2002年2月5日第4版
108.王缉慈,2002d,高新区不能雾里看花,《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3月26日
109.王缉慈,2002e,创新及其相关概念的跟踪观察——返璞归真、认识进化和前沿发现,《
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2期,30-34页
110.王缉慈,2002f,地方产业群战略,《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47-54页
111.王缉慈,2002g,补“集群”理论的课,《时装观察》,2002年7月号,33-34页
112.童昕,王缉慈,2002,“全球化-本地化:透视中国三大IT产业群的形成与演化”,《
经济地理》2002,第6期
113.童昕,王缉慈,2002,“论全球商品链中的地方产业群——以东莞的‘商圈’现象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114.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2002,“产业集群:新型区域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经纬》第2期,第18~21页
115.童昕、王缉慈,2002,全球化与本地化:透视中国
个人计算机相关产业群的空间演变,经济地理,2002年第6期,697-705页
116.魏守华、
邵东涛、王缉慈,2002,“
地方企业集群战略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开发研究》第31~33页
117.王缉慈,2003a,“东莞和
苏州PC产业群的
比较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6-10页
118.王缉慈,2003b,关于
中国服装业的地方集群战略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2期
119.王缉慈,2003c,中国制造业
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6期
120.王缉慈,2003d,意大利的产业特点,今日浙江,2003Z1
121.王缉慈,
罗家德,2003,“东莞和苏州PC产业群的比较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6-10页
122.王缉慈,2004a,中国的地方产业集群及其对
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4期,第1-4页
123.王缉慈,2004b,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
地理学报》,第59卷
增刊124.王缉慈,2004c,关于发展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经济地理》,2004年第2期,433-436页
125.王缉慈,2004d,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
经济经纬》,2004年第2期,第53-57页
126.王缉慈,2004e,“
产业空洞化可能瞬间发生——论自由布局型产业的全球化转移”,《
成功营销》2004年第5期,第73-74页
127.王缉慈,2004f,产业集群:
城市发展的名片,《
中国质量与品牌》8月号(总第7期),第38-41页
128.王缉慈,2004g,从
集群创新到
创新集群-谈谈中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地方产业集群网发表
129.王缉慈,2004h,产业集群:城市发展的名片,《中国质量与品牌》,2004年第8期
130.王缉慈,2004i,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经济经纬》,2004年第2期,53-57
131.王缉慈,2004j,关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经济地理》,第24卷第4期,433-436
132.王缉慈,2004k,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
地理学报》,第59卷增刊,47-52
133.王缉慈,2004l,中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中国质量与品牌》,第期,44-48
134.王缉慈,2004m,温州鞋业集群向何处去,《中国质量与品牌》,第期,48-54
135.王缉慈,2004n,提升中国鞋业竞争力的集群战略,《
中国质量与品牌》,第期,48-52
136.张辉,王缉慈,2004,全球
价值链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194⑸,第38-46页
137.谭文柱,王缉慈,陈倩倩,2004,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经济经纬》,2004年第2期
138.王缉慈,陈倩倩,2004,全球鞋业转移背景下中国鞋业集群升级,《温州论坛》,第6期
139.
蔡运龙等,2004,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地理学报》第59卷第6期,2004,803-810
140.蔡运龙等,2004,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
发展战略,《
地理学报》第59卷第6期,2004
141.王缉慈,2005a,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
中国软科学》,2005⑿
142.王缉慈,2005b,怎么找中关村的产业集群?《中关村》,2005⑹
143.王缉慈,2005c,解读产业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第一辑,1-5页,2005年3月
144.王缉慈,2005e,
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思考,上海国际城市创意产业论坛上
发言稿,2005年12月01日,
145.王缉慈、谭文柱,2005,论地方
产业联系与区域发展——兼评“延长产业链”的认识误区,《
产业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
146.陈倩倩,王缉慈,2005,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
音乐产业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⑸5-8页
147.陈倩倩,王缉慈,2005,提升中国制鞋业竞争力的地方集群战略思考.《
世界地理研究》,2005⑴
148.童昕,王缉慈,2005,北京与上海创新性产业比较研究.《
城市规划》,2005⑷.
149.王缉慈,2006a,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⑵
150.王缉慈,谭文柱,林涛,
梅丽霞,2006,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2期,1-6页
151.王缉慈,2006b,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谈谈中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
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第65-68页
152.王缉慈,2006c,关于中国发展产业集群中的若干问题.《
理论参考》,2006 ⑼:27-30
153.王缉慈,2006d,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参考》,2006⑼:9-11
154.王缉慈,2006e,创新集群: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
中国高新区》,2006⑽
155.王缉慈,2006f,关注
文化创意产业.《前线》,2006⑷
156.王缉慈,2006g,创新集群——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中国高新区》,2006年第10期,
卷首语157.王缉慈,2006h,体验知识海洋、知识山峰和
知识网络,《
北大讲座》
编委会《北大讲座》第七讲,第306-31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8.谭文柱,陈倩倩,王缉慈,2006,全球鞋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制鞋业的地方集群升级——以温州鞋业集群为例.《
经济地理》,2006⑴
159.谭文柱,王缉慈,陈倩倩,2006,全球鞋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地方集群的升级-以温州鞋业集群为例,经济地理,2006年第1期
160.祁苑玲; 王缉慈; 任宝,2006,关于
老工业基地淄博市
工业区位变化的
地理学思考,地理科学,2006年第1期,7-12页
161.童昕、卢洋、林涛、王缉慈,2006,塑造郊区城市的创意
生活空间——
昌平高科技走廊发展规划,《
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6期,46-47页
162.谭文柱、王缉慈,2006,论外部知识联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3期,第6-9页
163.王缉慈,2007a,
中国制造——产业集群仅仅是压低成本的地方吗?《
华夏地理》,2007年第6期,102-111页
164.王缉慈,林涛,2007b.中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⑹:839-846.
165.王缉慈,2007c,创意
文化产品的孵化场所——集群对比园区,《深圳文化研究》(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办)2007⑵:29-33
166.王缉慈,2007d,关于
济宁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鲁南经济带与济宁发展高层论坛文集》74-78页
167.王缉慈,2007e,创意文化产品的孵化场所——集群对比园区,深圳市发改委《经济动态》
168.王缉慈,200f,创建
一流大学不如创建
一流专业,《科学时报》2007-02-15
169.王缉慈,李鹏飞,陈平,2007,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问题,《
地域研究与开发》26⑸:1-15
170.任宝、李鹏飞、王缉慈,2007,
产品品牌数量对产业集群影响的
实证研究——以中国
服装产业集群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6⑶:6-10
171.
刘志高,王缉慈,2008,共同演化及其空间隐喻,中国地质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
172.王缉慈,张晔,2008,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困境摆脱与升级前景,改革,05期
173.张纯,王敬甯,陈平,王缉慈,吕斌,2008,地方
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
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
南锣鼓巷为例,地理研究,02期
174.王缉慈,梅丽霞,谢坤泽,2008,企业
互补性资产与深圳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基于深圳的经验和教训,经济地理,01期
175.李鹏飞,王缉慈,林涛,2008,同行业不同
发展阶段产业集群内
技术扩散对比研究——以山东
临朐和广东
大沥铝型材产业集群为例,中国软科学,05期
176.李鹏飞,王缉慈,2008,服务外包的
空间格局:理论框架与
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11期
177.王缉慈,2009,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期
178.王缉慈,王敬甯,姜冀轩,2009,深圳
数字电视产业的地理集聚——研究高新技术创新集群的一个尝试,地理
科学进展,05期
179.王缉慈,刘譞,2009,
经济危机背景下对中国专业化产业区的反思——重温意大利式产业区的价值,地域
研究与开发,03期
180.王缉慈,马铭波,刘譞,2009,重新认识意大利式产业区竞争力——对深圳金饰产业区等中国专业化产业区的启示,中国软科学,08期
181.梅丽霞,王缉慈,2009,权力集中化、生产片断化与全球价值链下本土产业的升级,人文地理,04期
182.朱华晟,王缉慈,李鹏飞,李伟,2009,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
企业迁移及区域影响——以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为例,地理科学进展,03期
183.王缉慈,陈平,马铭波,2010,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1期
184.王缉慈,2010,略论广东省的专业镇问题,
广东科技,19期
185.
潘峰华,王缉慈,2010,从“被动嵌入”到供应链园区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模式? 中国软科学,03期
186.潘峰华,王缉慈,20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
手机制造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其
影响因素,经济地理,04期
187.王缉慈,2011,让低端产业集群“飞”,北大商业评论,4月
188.王缉慈,2011,超越集群——-关于中国产业集聚问题的看法,
上海城市规划,96期
出版图书
科研活动
1980-1987 城市规划和
城镇体系规划(
芜湖、
赣州、
漳州)
1987-1988
国土规划(山东
惠民地区、
潍坊、
淄博)
199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和研究(淄博、中关村、深圳等)
研究课题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PC产业的
柔性生产综合体及其创新
网络机制研究”(2001.1-2003.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新产业区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1998.12-2000.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
乡镇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1999.1-2001.6)
5.参与魏心镇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
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布局”(1989-1992)
6.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区域科技组“产业集群和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2003-2004)
7.国家科技部
软科学课题:“
产业群与区域经济发展”(2001.10-2002.10)
8.参与国家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产业分析与预警处“国际
产业分工对中国的影响”课题(2005)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发展基金会课题:“中国北京、上海、深圳三地IT产业群对比研究”,(2001.1-12)
10.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关于中国沿海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2003.4-2004.4)
11.
北京市
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北京市
产业集聚区与知识集聚区的
互动研究”(2004.11-2005.11)
12.浙江
温州市科技局课题:“温州产业集群升级研究”(2005.6-2006.5)
13.广东
东莞市科技局课题:“
全球价值链下东莞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研究” (2004.10-2005.10)
14.
广东省
佛山市经贸局课题:“佛山市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2005.6-2005.12)
15.宁波市经委课题:“加快提升宁波市工业
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对策研究”(2002.5-2002.11)
16.浙江
长兴县发改局课题:“长兴县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发展战略规划(2006.8-10)
17.参与
北京市科委课题:“中关村
区域创新能力研究”(1996-1997)
18.世界银行项目:“东亚城市的创新性产业
比较研究——北京、上海分课题”(2002)
19. 日本德山大学课题“产业构造高度化的
地域经济”(1994-1997)
学术会议
1985.5-1986.5 在加拿大
麦吉尔大学地理系研究访问(
世界银行贷款)
1986.7 在日本
东京中央大学参加第一届
东亚工业变化国际会议
1990.10-1991.4 在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和
滑铁卢大学地理系研究(中加互换学者奖研金)
1993.7 在日本东京参加
国际地理联合会(
IGU)工业
空间组织委员会年会
1995.7 在韩国
汉城参加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
学术年会1996.1-1996.9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大学地理系研究(中加互换学者奖研金)
1997.2 在日本
筑波、东京、关西科学城等地调查访问(中日合作课题)
1997.8 在
瑞典哥德堡参加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学术年会
1998.8 在西班牙
塞维利亚参加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学术年会
1998.10-1999.1 在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地理与环境学系合作研究
1999.6 在
以色列海法市参加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学术年会
2001.1 在法国
巴黎参加
OECD企业集群全球大会
2001.7 在
意大利都灵参加IGU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学术年会
2001.9-10 在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访问研究
2002.8 在南非
约翰内斯堡参加IGU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学术年会
2003.6 在德国
波恩大学地理系参加
欧亚老工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讨会
2004.2 在泰国
曼谷参加
世界银行东亚创新性城市研究项目中期会议
2005.1 在
丹麦奥尔堡参加五国(巴、俄、印、中、
南非)
国家创新体系会议
2006.12 在瑞士
日内瓦参加
国际劳工组织学术会议
2007.1 在蒙古
乌兰巴托参加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国家创新体系研讨会
2007.10 应邀访问英国
伦敦玛丽
王后学院地理系
2009.4.在
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