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是指比较
心理学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之间的行为进行
比较分析,探索和阐明动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行为的进化历程。也是现代
习性学和
比较心理学的迫切任务。通常对亲缘相近的物种
作比较,有时也对种系较远的物种作比较。如比较蜜蜂与人的
社会行为等。按照
进化论的观点,
有机体的结构分为同源与可类比两类。
历史与作用
比较研究的最初运用可追溯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
雅典政制》。该书对158个城邦政制宪法进行了比较。19世纪以后,比较研究逐渐成为
教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大致如下。
萌芽阶段 古希腊
色诺芬(Xeuophon,公元前430—前355)关于希腊与
波斯教育的介绍。
古罗马西赛罗(Cicero,公元前143—前106)在《论演说家》一书中记叙了希腊与罗马的
文化教育状况。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其珍贵的《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了东方教育的情况。
突尼斯的伊本·卡尔(Ibn Khaldum,1332—1406)非常欣赏东方
伊斯兰文化和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比较的要素表示关注,对比较的方法提出了某些见解。1647年,
瑞典的约翰·洛克森纽斯(Johan Loccenius)已开始对一些国家的教育历史进行比较。此后100余年中,英国的威廉·
佩带(Willan Petty,1623—1687),法国的狄德罗(D.Diderot,1713—1784)、孔多塞(Condorcet,1743—1794)也对教育的
比较研究方法的形成作出一定的贡献。
总而言之,19世纪以前,少数杰出人物在教育领域内运用比较研究法,虽然是可贵的,但又是不自觉的。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活动不能被看做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比较研究。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比较研究的“萌芽阶段”。
形成阶段
19世纪,研究者通过
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进行了简单的类比,以借鉴他人的长处改善自身的教育。典型的人物有法国的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1775—1848),美国的
霍拉斯·曼(Horace Mann,1796—1859),英国的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这个时期,
比较研究法虽有发展,但仍以描述为主,是一种带有功利目的的教育借鉴活动,还不能解释
教育现象的种种内在原因,
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未成为对研究者们起主导作用的方法。
发展阶段
20世纪
前叶,由于一些国家显露出在人才培养上的
不足之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不少国家开始研究影响
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例如,康德尔(Isaac Kandel,1881—1969)认为比较研究应从历史的纵向着手,并结合整个国家的其他背景。汉斯(Nicholas Hans,1888—1969),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马林森(Vernon Mallinson)等坚持认为对各国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应着重
分析研究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
成熟阶段
60年代后,比较研究运用
社会科学的,难自然科学的手段,用定性
定量资料深入分析
教育结构,确定各种因素在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寻求更精密、更精确的方法。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是乔治·贝雷迪(George Bereday,1920—)。他在对
历史法、
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吸收、批判的基础上创建了四阶段
比较研究法,从而使
比较法进一步具体化、科学化。这四阶段分别是描述、解释、并列、比较(详见下文)。
比较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发展大约经历了萌芽阶段、
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作用
作为一种
思维方法,比较研究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无论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或是在理论研究中,比较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基该方法。在教育
科学研究过程中,比较研究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通规律。
我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常借助于与其他事物比较来实现。因为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鉴别,才有认识。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的
客观规律。就普及
义务教育而言,由于
二战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发展异常迅速,
知识经济年代已经来临,因而义务教育的年限必须加长。英国为11年,美国是8—12年,法国10年,日本9年。
发展中国家也加快实施义务教育的步伐,例如,印度为5年,
委内瑞拉为9年。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推行
普及义务教育,并不是什么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生产力与科技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比较研究法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借助他人,有时我们很难认清自己。在教育研究中,我们通过跨国比较、
跨文化比较、跨学科比较、跨地区比较,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问题,发现哪一些是本国、本地的特殊问题,因而能更好地认清本国的教育状况,有效地推动教育的发展。
比较研究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现。
唐代医学家
孙思邈在行医中发现:富人常得
脚气病,穷人常得
夜盲症。他比较了富人与穷人的饮食: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
白饭;穷人吃素食
粗粮。从而推断脚气病可能是因为缺少米康之类东西引起的。再如“差生”的成因问题,
上海市实验小学通过对“优生”与“差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差生”的成因是缺少
教育机会引起的。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多因素。为使
决策科学、合理就必须对各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将某一问题与其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分析优劣得失、长处弱点,从而使政策的制定符合
教育规律与教育实际。例如,中国要对高校的
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就必须对各国的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比较,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再如中小学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也应建立在广泛的比较研究基础上。中国当前制定的三级课程政策就是在比较了中外
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作出的。
比较研究有四大作用: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教育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有助于获得新的发现;有助于教育政策的制定。
概念及种类
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什么叫比较研究法呢?《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说: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
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中国
吴文侃、杨汉青主编的《
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
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
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很显然,这个定义仅适用于“比较教育”这个学科领域,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另外限定。我们认为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对此,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
⒈同一和差异是在各种事物之间普通存在的一种客观联系,这种同一与差异是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
⒉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比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比较哪一些对象以及比较对象的哪些方面都是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而决定的。
⒊比较的对象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是同一国内的不同地区,甚至是两个学校或班级,也可以是
教育实践……。总之,比较的对象涵盖教育的所有领域。
⒋比较的过程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即要发现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或表面上似乎有明显差别的事物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⒌比较不可能十全十美。比较研究总是有选择地对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或一个方面进行考察,而暂时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
比较研究法分成如下几类。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但只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因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对事物的多种属性加以考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尤其是将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一起比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如
教育实验中的
实验组与
对照组的比较、同
一时间各国教育制度的比较等都属于横比。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既要进行纵比,也要进行横比,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
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任何事物都是
质与量的统一,所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质,也要把握事物的量。这里所指的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
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长处,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毕竟是一个不同于工人制造产品的活动,很多东西并非能够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比较研究大约可分作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比较研究法的运用
贝雷迪把比较研究分成四个阶段
比较研究法的运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仍然有一个基本的操作步骤或者说是实施程序。下面着重介绍美国贝雷迪的四阶段操作程序和中国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比较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Compartive Method in Education”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64)把比较研究法的实施分成四个阶段:描述、解释、并列、比较。
描述
比较研究从详细描述比较的对象国的教育开始,就是说对各国的教育制度和现状尽可能周密、完整、客观地描述出来。为此,必须收集相关的资料文献。为了从文献中得到更加确切的知识,有必要对研究之对象国进行实地考察。
解释
第二步是解释。在完成对所要比较研究的各国教育加以详尽而客观的描述之后,就要对所了解的教育情况进行解释,即说明这些教育现状所具有的意义,以便不仅了解事物是怎样的(How),而且了解事物为什么那样(why)。也就是说,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
人文学、历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把所描述的教育现状与社会的一般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说明这些教育现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意义,这就是解释阶段的目的。
并列
比较研究的第三步是并列。从严格意义上讲,比较研究从并列阶段才开始。
在这个阶段,首先把前一阶段里已描述并解释过的教育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并按可以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然后确定比较的格局,并且设立比较的标准;最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设。
比较
比较研究的最后步骤就是比较阶段,在比较阶段里,要对并列阶段提出的假设按照“同时比较”来证明正确与否,然后作出一定的结论。
贝雷迪把比较研究分成四个阶段:描述、解释、并列、比较。
中国比较研究法步骤
就中国的教育研究实践来看,运用
比较研究法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确定比较的问题
比较研究首先要明确比较什么,这是比较的前提。这一环节包括以下细节:⑴选定比较的主题。如“教师性别对小学生个性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民办学校之模式的比较研究”等。⑵确定比较的内容。也就是确定比较的项目。如“优等生与差生
学习机会的比较”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被老师提问的机会”、“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家长提供的机会”、“
同伴交往的机会”、“参加各种竞赛的机会”等方面加以比较。⑶确定比较的范围。要明确是班内的比较、校内比较或是跨校学区甚至是跨国比较。
制定比较的标准
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比较。比较的标准可据实际情况制定,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即具有可操作性。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教育经费之比较”这个主题,在确定比较的
标准时以总经费作标难显然不妥当。但以人均教育投入,经费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经费占公共
经费支出的比重为比较标准,那就不难分析出各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了。
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
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鉴别,保证资料的权威性和
客观性。然后,对各种资料按比较的指标进行归类、并列。最后,对这些归类好的资料作出解释,即赋予资料以现实意义,为下一步的比较分析奠定基础。
比较分析
这是比较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个阶段要对收集到的材料逐项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之所以产生差异的原因,而且要尽可能地进行评价。比较时应以
客观事实为基础,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
结论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对所得的结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论证。
以上就是比较研究的一般步骤,这些步骤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确定比较的问题是运用
比较研究法的前提;制定比较的标准是运用比较
研究法的依据;材料的分类与解释是运用研究法的基础;比较分析是运用比较研究法的重心;得出结论是运用比较研究法的目的。比较研究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而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并得出符合客现实际的结论。
比较研究的步骤
比较研究的步骤一般可分为五步:确定比较的问题;确定比较的标准;收集和整理资料;比较分析;结论。
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条件与规则
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教育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
同一性
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
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
双(多)边性
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
可能发生。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
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其些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例如,英国的Public school与美国的Public school就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
贵族学校,而后者则是
贫民学校,不具备可比性。
运用
比较研究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同一性,双(多)边性、可比性。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了。但具体运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
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最好是
第一手资料。而且要具有
代表性,能反映普通的情况。最后要求资料具有
典型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采样的科学化,资料归类合并的程序化,资料收集人员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深厚的
基础理论素质。
在解释资料时根据当时当地的
客观实际,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全面的分析,并保证解释的客观性而不带有个人的偏见。
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
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甚多,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密切联系的,所以应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在比较时,任意选择个别条件,片面地进行比较,或者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地进行比较,都是不正确的。
比较事物的本质
事物不仅有现象的异同,更有本质的异同。比较研究不能仅抓住表象而忽视本质,否则就难以准确地认识事物。“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识别一支笔和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
橡树和
槐树,或寺院与教室,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就是说我们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要进行本质的比较就要通过大量的、典型的材料分析其
内在关系,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社会风俗等角度进行探讨。
运用
比较研究法的规则: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比较事物的本质。
藏、汉儿童数学思维发展差异性比较案例
为了帮助我们对比较研究方法有更具体的理解,下面以《藏、汉儿童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差异性的比较研究》为案例加以说明。
确定比较的问题
教育受儿童
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中国是一个
多民族国家,在中国的
少数民族中,
藏族人口最多,居住面广,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国际国内有很大影响。藏族教育是中国
少数民族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难点,而对藏族儿童和藏区其他民族儿童
思维发展的持点与规律的研究是解决藏族教育这一难题的关键。所以该案例选择藏、汉儿童进行比较研究。但是为什么要选择数学
思维能力作为比较的问题呢?这是因为数学是人的“思维体操”,以其特有内容、形式和方法概括显示出人的思维水平
选好了比较的主题,接下来要确定比较的范围。该案例选择了9—15岁七个
年龄组的藏、汉在校儿童。其中藏族儿童选自
甘肃省
甘南藏族较集中的
碌曲县和
夏河县的民族中小学,汉族
被试选自碌曲县、夏河县的普通中小学。各年龄组藏、汉被试各20名,男女均各半,按数学成绩上、中、下三个等级
分层随机取样(上30%,中40%,下30%),并尽可能使年龄组与年级相对应。
确定比较标准
比较的指标有三个:数学思维能力;
文化背景;个性特征。数学思维能力分为比较能力;分类能力;
概括能力;
运算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等五个标准。文化背景分为父母亲的职业;文化水平;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对于女学习的指导程度;对子女学业的期待程度;对数学的态度;家庭
学习环境;学校
教育环境;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水平等标准。个性特征分为
数学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标准。
收集和整理资料
资料的收集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一是应用国际通用的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R.SPM),另外编写
数学思维能力测验题目测试被试。各组测试题按照试题范围的大小、
抽象程度的高低赋以不同的权重。二是问卷和访谈、
文献分析(查阅
学生档案、作业等)、实地观察收集相关资料。
拥有了大量资料以后,把它们加以整理。剔除那些无效的样本,然后根据不同的标推进行分类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最后汇总,必要时要制成表或图。
比较分析
根据以上资料该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藏、汉儿童思维能力
发展趋势和水平的差异性;不同年龄组藏、汉儿童达到数学思维各级水平的
百分比的比较;藏、汉儿童文化背景与学习动力的比较;藏、汉
儿童数学思维能力与文化背景和数学学习
动力因素的
列联相关比较。
通过以上比较发现藏、汉儿童助数学思维能力有明显区别,原因何在?这需要进一步分析。本案例从
教育水平的差异;语言的影响;个体意识
倾向性的差异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论
根据以上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藏、汉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存在
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儿童的家庭、学校环境以及语言等文化背景因素和某些个性特征有关,而与
民族性无关。
总结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其发展大约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教育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有助于获得新的发现;有助于教育政策的制定。
比较研究法一般分三个步骤
—、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
比较研究的内涵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比较研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以说明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差异及其原因的研究类型。
比较研究的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⒈社会学的创始人A.孔德曾极力提倡运用比较法研究
人类社会,认为这种方法是实证科学的基础工具。
⒉É.迪尔凯姆在关于自杀的研究中,把不同社会和同一社会的不同群体的自杀率加以比较,表明这些比率是同
社会凝聚力的程度和
道德规范稳定性的程度成反比的。
⒊M.韦伯对古代犹太、中国、印度和现代欧洲的宗教及
社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
⒋F.W.兹纳尼茨基与W.I.托马斯于1918~1920年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被认为是比较研究的范例。
⒌中国
社会学家费孝通用
文化人类学方法对民族地区和
农村社区进行过比较研究,并取得引人瞩目的成果。
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
比较研究可从时间、空间、进程、内容、形式、内部结构、
外部联系等不同角度进行。
例如,从时间上可进行纵向比较(即比较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中的状况、特征等)和横向比较(即比较同一时期中不同对象的状况、特征等)。通过对有关事物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社会学领域内,比较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
社会体系、制度文化、群体、组织、
社会心理、
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比较研究的意义
社会学的比较研究能帮助人们认识各种
社会现象的异同,把握其实质与
规律性。其缺点是难以准确界定比较分析的单位和拟定客观有效的标准,选择样本的客观性和
随机性往往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