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平行岭谷(Ridge and Valley Province of Chuandong),位于
四川盆地东部(
川东),今
川渝交接处,中国东北-西南走向山脉组合最整齐地区,又称盆东平行岭谷,包括
四川盆地内的华蓥山及其以东地区,面积5.3万
平方公里。
地理特征
川东平行岭谷是中国地质研究的天然标本,一是30多条山脉皆作北东走向,并与河流依次平行排列,故地理上称为川东平行岭谷。自西向东主要有华蓥山、
铜锣山(
南山)、
明月山、铁锋山、
黄草山、
挖断山、
观面山、精华山、
方斗山等多条山脉;西南则为华蓥山南延的巴岳山、云雾山、
缙云山、
中梁山等支脉。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二是岭谷形态截然不同,川东平行岭谷地区地表褶皱紧密,地貌上多表现为
背斜成山,
向斜为谷。背斜山地长者逾300公里,短者不足20~30公里。山地陡而窄,宽5~8公里,高600~1000米。
我国最典型的褶皱山区就在
川东。典型褶皱地貌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谷相间,彼此平行,形成平行岭谷区地貌。这种标准褶皱地形向以欧洲
侏罗山区为典型,但是,侏罗山断裂很多,背斜并不标准,而每见断块山形。因此,川东平行岭谷区才是世界上典型的
褶皱山地。
这里
背斜山和
向斜谷平行分布,伸展300公里以上。河道也是
互相平行,山岭相当背斜顶部由
硬岩构成(如华蓥山1,433米,
高登山1,704米)。向斜相当弱岩部分,每成谷地,称为坝,每为县城所在。由于它位于
华南弧北翼,故山地作东北到西南走向,而和
四川盆地的遗传河谷流向不同,如
嘉陵江即由北南流,
下切在褶皱山区时,即形成了
横切山地的峡谷,在
重庆主城区西北,切过云雾山、缙云山和中梁山三条背斜山,成为“重庆
嘉陵江小三峡”(
观音峡、
温塘峡、
牛鼻峡)。同样,
长江在重庆主城区也切过中梁山、
铜锣山和
明月山,形成“
重庆市区长江小三峡”(猫儿峡、
铜锣峡、
明月峡)。这里已不是
红层地区,而是在红层下面的较老地层出现。峡谷形态即为
古生代石灰岩层所成,石灰岩区河谷地形以陡坡为特点,峡区还有洞岩地形的发育,表示嘉陵江本来是它上面的红层中发育的
古河道,今天是条遗传谷。
向斜谷里分布着平原和一些由
砂岩和页岩所形成的小丘。这是川东富饶的地方,有“
梁平坝子新宁田”之谚,即坝子以
梁平为最多(80多个),最大(梁平坝138
平方公里),田地以新宁为最好。川东褶皱区地层较老,这是由于山地由褶皱抬升起来,成为高出红层的山地,也把二叠纪煤系抬升出露成为煤田区,使山城
重庆具备了
工业城市的条件。谷地沿石灰岩溶蚀出来的叫做“槽”,未成槽形的也每呈现一串巨大的
溶蚀洼地。称为“凼”。凼与凼之间每有
地下河沟通。有的凼还由于在“槽”谷底部发生,把
槽谷变成一串凼地。槽谷中也有
岩溶湖形成,如出名的
广安华蓥山上的
天池即可利用为山下
灌溉用水,雨季湖面积达2平方公里,有小西湖之称。
县城多建立于坝中,彼此相距100~180里,故有“县过县,一百八”之语。可见岭谷平行的地形对人们活动的影响。
海拔
高600~1000米其中高登山达1704米,为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
地形
山岭两侧的硬
沙岩常形成
单面山,故区内山脉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
三岭二槽”的特征。背斜山岭顶部有可溶性石灰岩出露,经雨水溶蚀后多成狭长形槽谷,发育有溶洞、
暗河、天池湖;向斜谷地宽而缓,一般宽10~30公里,海拔300~500米,均为砂
泥岩所组成,地貌上为方山丘陵或单斜丘陵。沿河地区有大小不等的平原分布,如梁平、
垫江、开江等地,是主要的农产区。其中以梁平平原最大,有“川东第一大坝”之称。
水系
西北部为
渠江上源主要集
雨区,东南部则直接汇入长江,主要河流有
巴河、
州河、渠江、明月江、龙溪河等,河流水流充沛,
水力资源丰富。其中,龙溪河是我国第一个全流域
梯级开发河流,先今州河水电综合开发被喻为中国的田纳西!
气候
川东平行岭各地区
年均温17~19℃,10℃以上
活动积温5500~6100℃。
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 最高达1500毫米,是
中国西部地区降水最为充沛的地区,常年无霜期达330天以上。除8月
伏旱期外全年多阴雨,年年春雨绵绵是四川春雨最多的地区,初夏易发
洪涝,9月下旬开始的连绵秋雨就是著名的
华西秋雨!北部冬季有时候会下雪,但一般较少。
动植物
川东平行岭谷区是天然的动植物大观园,山上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有
松科、
杉科等120余种,在成片的亚热带
原生植被中,楠木、
马尾松、柏、杉、栎、
活化石桫椤、
银杏、
水杉等数百种树种,
竹资源也非常丰富,大竹的由来便是因为竹子多而大!出产许多地道川产药材如
川芎、黄白、
党参、茯苓等,有多种
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有
斑鸠、
竹鸡、
野鸡、
杜鹃、
啄木鸟、
豪猪、
狐狸、松鼠、
山羊、
野猪、
野兔等,还有世界上稀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
珍贵动物獐子。
形成原因
形成山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一种是由于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的东西向的水平挤压;另一种是由于在不同纬度上受
地球自转的
线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再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
一般来说,地壳中比较坚实刚硬的部分,在地壳发生运动的时候,往往发生断裂,在断裂的两侧相对上升或下降,有时也能突出地面成为高山。
在地壳中一些柔弱地带往往较易受
地壳运动剧烈而产生褶皱隆起,而造成绵亘的山脉,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
地壳运动造成了地面的凹凸不平后,再经过气候,流水以及冰川的侵蚀冲刷,才有了如今这样崇山峻岭的形象。
但是由于地壳运动并未停歇,一些
新生代形成的山脉还在不间断的上升。
矿产
主要有煤、铁、
石灰石、石膏、石英、天然气、
岩盐等多种。川东平行岭谷是四川和重庆重要的
能源基地,是煤和天然气主要产区之一,特别是天然气,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区内有川煤集团的达竹、华蓥山和重庆的天府三大煤矿企业
年产量都在千万吨以上,天然气则以
普光、天池等超级
气田藏量达数万亿立方之上。
居民和经济
明代
分巡道:四川上东道(驻重庆)、下东道(驻
达州)。
分守道:上下川东道(驻涪州) ——《明史》·卷五十一
主要居民为汉人。区域内最有特色的是有部分地区完整保留了
湖广填四川时湖广古文化,红白喜事都爱吹拉弹唱,敲锣打鼓。经济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地区
内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农作物和
经济林木多样。全区
粮食产量约占四川的21%,
苎麻和
柑橘产量分别占90%与50%,桐油产量则占四川的1/5以上,
榨菜产量冠于全省。但本区为四川主要伏旱危害区,其频率高达60%以上,极不利于农业发展。区域内有重庆、
达州、
万州、
涪陵等大中城市,但无重大
污染源,是我国理想的优质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区域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小县城,如
开江、
大竹、
梁平、
垫江、
邻水、开州、
丰都、
忠县、
云阳、
宣汉等。
交通
高速公路
普铁
高铁
轨道交通
航空
铁路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