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运动产生的褶皱系统控制了本类山地的地貌形态、组合及其空间展布的山地,如褶皱的舒缓与紧密、褶皱轴排列形式和轴的“之”形变化等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在地貌上。凡正向构造(背斜、穹隆、岩体等) 与高地一致,负向构造(向斜、构造盆地等) 与低地一致,称为顺地质构造地貌; 反之,称逆地质构造地貌 或称地形倒置(这一名词也指低地抬升成为高地)。
组成构造形态的抗蚀岩石构成地面保护壳时,顺构造地貌易于反映出来;向斜中抗蚀岩石厚度占优势,则逆地形能较好地保存下来。在顺、逆构造地形转化中,逆构造地形形成较晚。一般在褶皱山地中,顺、逆构造地形多次转化并不同程度地发育,在不同时代的褶皱山地中互为主次。褶皱山地主要发育在新生代和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的新生代褶皱带,如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该类山地从其榴皱以来未被完全夷平过,夷平面一般发育在山地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