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公元前4354—公元前4239年在位),是
东夷部族与华夏部族的祖先和首领,是东方祖神,也是东方
天帝青帝。亦作
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为春皇。汉朝后有时与
楚帛书创世神伏羲氏合并。
生平经历
太昊出生于泗水雷泽,立都
汶上、宛丘(今河南
淮阳区),陈地在今河南淮阳,淮阳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后,其后裔属地渐次东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
须句、
颛臾,
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因此
华夏的祖先和首领太昊、
少昊等被纳入到华夏的古帝序列中。
“皞亦作昊”(《十三经论》)。之后战国初期的《
山海经》的世系记载,上起太昊,下至商周,包括了上古史大部分帝王和首领:
炎帝、
黄帝、少昊等;“随着
考古学、
古文字学和
民俗学研究的深入,这些世系将成为
信史的组成部分。”(王立:谈《山海经》的人神差异)。
而《
汉书·律历志》将太昊、少昊列入中国古史最完备的按
五德相生顺序编排的帝王系统,为后来的各朝各代封建高层所认可,并遵奉不违。
《
汉书》“太昊帝
宓羲氏,宓者伏”,此后各种典籍、文献中又有:包牺、庖牺、
伏戏、宓戏、
牺皇、雄皇氏等等同音、同义、近义及
通假字。应该说太昊确有其人,先为华夏
部落联盟酋长,后与西来东进的伏羲氏东西合璧,融为一体,并称
太昊伏羲氏,为
华夏文化的共祖。
太昊是纯血缘伏羲氏族人,他的祖辈是三任帝嬟移,母辈是四任帝
师嬟。太昊生于师嬟二十二年(
戊子,公元前7593年),是纯血缘伏羲氏族的一位绝顶聪明的男子。
当时的
社会制度是以女人为尊,男人从属于女人。因此,各部落大酋长多数都是女人。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的男人才能有资格被选为
部落首领。太昊就是其中一个。
公元前4354年,四任帝师嬟病死于宫中。师嬟去世后,族人推荐他即帝位,以癸丑年(公元前4354年)为太昊元年。
太昊是
伏羲女娲政权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史书上曾留有许多记录,但由于天灾人祸的损毁,保留下来的很少,我们也只能从史书的引文和考古中获得少量的信息。
太昊在位执政115年,卒于前4239年。遗体葬在
宛丘太昊陵(今河南
周口市
淮阳区城北),尊号青帝、帝太昊。
太昊执政时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
太行山以东和
山东半岛的山地,《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
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里清楚地说明,当时伏羲女娲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而在
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及西部高原,同时还活动着其它部族的中华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氏族联盟政权。
太昊初都于汶上(今山东
济宁市西北),晚年时迁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北)。
政绩影响
农田改革
进行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当时气候多雨,洪水不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
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冲击着下游洼地,形成大面积的平原。当时人们称这种河水冲击形成的平原为“息土”、“
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时期发明的“畎田”就是在这些平原上开沟挖渠,即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
洪涝,是
农业文明的大发展。
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后被周边氏族称之为畎夷。
大风雨表
对大风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风雨表为木质,称木主,极易损毁。太昊改用石主为碑,以象
髀骨,树立测试风雨的山碑天齐石主。又称石晷。
发明蓑衣
发明草
编织物——蓑衣。当时的气候晴天少阴雨多,夏季里更是经常阴雨连绵,麻类织成的衣物不利于田间劳作和渔猎。这时候,民间发明了用草和
树皮编成的防雨工具,称作蓑衣,以适应当时的
恶劣天气。后来,人们便把这项发明归功于太昊了。
织网捕鱼
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
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
家畜的由来。
变革婚习
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
血缘婚改为
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始造书契
发明乐器
发明
陶埙、
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任命官吏
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
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创制历法
十二地支
传说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
勾芒发明的,古时的十二地支读音和写法与现在完全不同,古时的写法和读音是:⑴□读“孳zi”,即现在的子;⑵□读“孬nao”,即现在的丑;⑶□读“坳ao”,即现在的寅;⑷□读“娇jiao”,即现在的卯;⑸□读“臣chen”,即现在的辰;⑹□读“广guang”,即现在的巳;⑺□读“五wu”,即现在的午;⑻□读“围wei”,即现在的未;⑼□读“长cang”,即现在的申;⑽□读“酋qiu”,即现在的酉;⑾□读“渠qu”,即现在的戌;⑿□读“矿kuang”,即现在的亥。【因上古符号文字无法输入,写法暂时空缺】(据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太昊时期在文化上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
十二地支。
创立八卦
建立了测天观海(潮)场所,为其创立八卦历法提供了日出日落、潮汐涨退、气候季节变化等数据。
太昊,汉朝后有时与
伏羲混淆。其发明的
伏羲八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八卦是
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
信息库”。早在十七世纪,德国
大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中国学院”,研究八卦,并根据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
六十四卦”,发明了二进位记数和当时欧洲先进的计算机。八卦中包含的“二进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及电子学中。1984年,一位
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
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叹为“至为可惊”。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还正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八卦台,北临黄河,南依连山,东据虎牢,西望
洛川。此处原是河洛交汇处,自古以来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早在一万多年前,便有中华的祖先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
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从而成了
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发祥地,成了
河洛文化的核心。如今这里仍然是一个村落,叫洛口村。清代
嘉庆年间重建洛口村寨门时,寨门横额镌刻“古洛汭”三个大字。两边刻有石楹联,上联是“涂光休气兆北阈”;下联是“赤文
绿字焕
东周”。概括了古洛汭昔日辉煌的岁月。
现今古
成纪有规模的伏羲庙有三处,即位于
天水市区的
伏羲庙,
卦台山伏羲庙,
秦安泰山庙的伏羲庙。尤以
天水市的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据记载,它建于元至正七年(1342),占地10270平方米,庙院内原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卦方位栽植的,现存三十七株,四季长青,生机盎然。而今古成纪人民把相传伏羲诞辰的农历正月十六日和成道升天的农历五月十三日作为伏羲庙祭祀的重大节日。
太昊陵墓
太昊在位执政115年,卒于前4239年。遗体葬在宛丘
太昊陵,尊号青帝、帝太昊。太昊陵,即“
三皇之首”
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
河南省
淮阳县城北1.5公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是
中华民族“
人文始祖”之陵庙,故称“天下第一陵”。太昊陵以其独树一帜的
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叹为观止。
清人雷方晓在一首诗里写道;“宛上
龙蟠面
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
年逾八旬的
台胞方雅初先生无限感慨地赋诗:“朝思暮想妻子女,梦里同游太昊陵。”
社会评价
在中国古代
传说时代的帝王世系中,
太昊伏羲氏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显赫。然而,自古及今,关于太昊的名号、时代、地望、族系等问题争讼不已;太昊是人还是神?太昊和
伏羲是一人还是两人?这些问题一直湮漫不清。但是如果沿波溯源,理清太昊伏羲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确立的历史过程,上述这些问题便会自然得到解决。
典籍记载
太昊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写法,除“
伏羲”( 《庄子·人间世》 )之外,还有“伏戏”(《庄子·大宗师》 )、“伏牺”( 《法言·问题》)、“包牺”(《易·系辞下》 )、“宓犠”( 《汉书·古今人表》 )、“炮牺”( 《汉书·律历志下》 )“庖牺”( 《水经注·渭水》 )、“虑羲”(
《管子·封禅》)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相对于黄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太昊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战国中期以前的典籍中, 《论语》 、《墨子》 、 《左传》 、 《国语》 、
《孟子》等对伏羲未置一词。既便是记载
神话人物、古帝王甚多的《
山海经》中,仍未有太昊伏羲一席之地。
最早记载太昊的是出于战国中晚期的
《庄子》 ,然庄子此公好古,“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所言太昊,亦虚亦实,亦神亦人,大都是托名设譬,借以形象说理,未可当作信史。《庄子》中关于太昊的记载有5处,2处出于“内篇”,3处出于“
外篇”。在“内篇”与“外篇”中,太昊在古帝中的排位有所不同。属于“内篇”的《庄子·人间世》:“是万物所化也,禹、舜应物之所纽也,太昊、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庄子在这里将伏羲列在禹、舜之后。《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
地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
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
颛顼得之,以处玄宫。”这里是说“道”体无形、功用无限,狶韦氏运用“道”来整顿天地,伏羲氏运用“道”来调和气。此段人神相杂,星月并现,十分混乱,《庄子》的许多注家疑为后人添加。其为后人添加则未必,但起码说明太昊伏羲在这里尚未从神话脱形为人祖。
《庄子》“外篇”学术界历来认为是战国末或
秦汉时期庄子后学所增益,不出于庄子之手,时代晚出。《庄子·胠箧》:“子独不知
至德之世乎?昔者
容成氏、
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
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
赫胥氏、
尊卢氏、祝融氏、太昊氏、
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太昊伏羲位列轩辕
黄帝之后,神农之前。《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
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庄子·田子方》:“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窃,伏戏、黄帝不得友。”在这两段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颇近于后世所列。
《庄子》一书之中,太昊号有三种写法,或记为“伏羲”、或记为“伏犠”、“伏戏”,前后不统一;身份混乱,或人或神;在古帝王中序列不定,或在
禹、
舜、黄帝之后,或在其前,地位渐次升高。这说明在庄子时期,太昊尚在
传说时期、创造过程中,是一个不确定的、尚未定型的人物。
《庄子》之后的典籍,如《管子》 、 《荀子》 、 《商君书
》诸书所记伏羲,或为由《庄子》移入,或为秦汉所掺。《易·
系辞》托名
孔子所作,其实大部分为
秦汉间人所撰。《系辞下》记载太昊功业最著:“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
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
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
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段话影响甚大,但叙述太昊功业如此全面系统,当出于秦汉年间,不会早于《庄子》。
《史记》从黄帝记起,不为太昊作传,所记太昊有两处,均系引前人所言。《太史公自序》 :“余闻之先人曰:‘太昊至纯厚,作《易》八卦’。”
《封禅书》中借
管仲言:“昔
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
司马迁治史严谨,由于当时对太昊传说语多谶误,难以辨识,虽不否认,但记之存疑。
东汉
班固《
汉书》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太昊,至此,太昊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汉书·律历志》引
刘歆《世经》言:“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详见下析)《汉书·古今人表》中首叙太昊,次列炎、黄,以太昊为历史源头,认为太昊氏“继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黄诸帝继太昊而王。《
白虎通义》言:“三皇者何谓也,伏羲、
女娲、神农是也。”把太昊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
晋代
皇甫谧所著
《帝王世纪》 ,是一部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三皇首列太昊,言太昊功业:“继天而王”、“作八卦”、“造
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皇甫谧说:“
女娲氏……承庖牺制度。……及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
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
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
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他一方面把太昊当作一个古帝,另一方面将
《庄子》中提到的一些名称统统纳入太昊名下,“皆袭庖牺之号”,其实是把太昊当成一个时代,这样,太昊的赫赫功业,就未必是一人所创。(注:由于
象形文字出现在
铜石并用时代,造字者乃
黄帝轩辕氏的助手
仓颉,故伏羲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造书契”的说法立据不足。)
其后
唐高祖《修六代史诏》和
唐太宗《
修晋书诏》均以太昊为
中华文化的肇始者,所谓“太昊以降,因秦斯及,两汉继绪,
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笔备焉”。至唐开元年间,
司马贞为《
史记》补写《
三皇本纪》,综述、补充前世有关伏羲的
文献材料,成一篇较为完备的
史传。至此,伏羲在历史古代典籍中历史化的过程全部完成。
统上所述,在传世文献典籍中,关于太昊的记载是在战国中晚期以后从
《庄子》开始出现并逐渐载入正史的。春秋以前典籍未见太昊伏羲。战国以至
秦汉,时代越往后,关于太昊的记载越详细,太昊功业越卓勋,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这说明,在传世的古代典籍中,太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神到帝,对太昊的记载从凌乱到系统的衍化过程。
原始神话
追溯太昊传说的源头,有两条路径,除了上述从古代传世文献中找寻其踪影外,还有一条路径,即
神话学、民俗学的方法。
近人对于太昊最权威的考论是前辈学者
闻一多所著《太昊伏羲考》 ,闻一多此文前半部分从传世文献中搜集了大量
龙蛇记载,加上当时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砖石,证明太昊伏羲为
龙图腾;后半部采集了近50则西南
少数民族关于太昊伏羲
女娲在洪水过后兄妹
婚配再造人类的故事和民俗资料,并加以语音训诂,证明太昊伏羲是南方苗蛮各族的
祖先神。此文在以后半个多世纪中被广泛征引,已为不易之论。
但近来亦有疑议者,
林声认为太昊伏羲的传说不是由古苗蛮民族的遗裔传入的,南方少数民族中洪水后兄妹相婚的传说起于东汉
应劭《
风俗通义》所记载的
盘古;伏羲与
女娲也本不相干,两者合谱归宗成为“一家人”是在唐开*****之后[2]。
常金仓认为闻一多是从抗战时“中华各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政治目的出发立论,以政治代学术,以西方图腾说和人类学理论附会民间传说,伏羲女娲创世立据不足。二人均对伏羲是南方民族的
创世神和祖先神的身份提出疑问。
《论衡·谈天》 :“说易者曰:‘气未分,浑沌为一。”
《说文》中释“一”时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
太初,有
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混沌。这个混沌之物即气,气未分的状态即太极。
《太一生水》之所谓的“太一”,《
老子》之所谓的“道”,
《周易》所谓的“太极”,均为宇宙初始时混沌无形的气。《淮南子·天文》:“宇宙生气。”《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万物,谓之太一。”汉高诱注:“太一,神总万物者。”这个总万物的“神”,应该就是伏羲。
考索于文字训诂可知,太昊即为“气”,其字本义是“司气”。《
说文解字》释“伏”为:“伏,司也,从人从犬。臣铉等曰:司今作伺。”
段注:“司者,臣事于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专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为俯伏。”“羲”,《说文解字》释为:“羲,气也。从兮,义声”。“羲”的义项可从“兮”字求索,《说文解字》释:“兮,语所稽也。从八,象气越亏也。”又释“亏”为:“亏,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兮”字的本义是气息缓慢延长、越来越弱(故常作为
语气词,用于
语末表达语气)。因而“羲”的字义本源就是“气”,“羲”字读音也像吹气之声,所以
段玉裁从
音训上注“羲”为“谓气之吹嘘也。”至于伏羲又写为“伏戏”、“伏犠”等,皆为“羲”字的演化。
“太一”、“太极”形为“混沌”,宇宙起源于混沌。同样,伏羲也源于“混沌”,其原型也是太始之初的混沌之气。
在上文所述《楚帛书甲篇》所记载的
创世神话中,太昊伏羲即是生于混沌之中。而且《淮南子·精神》所描述的宇宙创生过程与《楚帛书甲篇》颇为相似:“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
鸿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世界开始于一团混沌之气,后阴阳剖分,化生万物。对照《楚帛书甲篇》,这里的“二神”当指伏羲、女娲。伏羲、女娲为阴阳二神。从哲学角度上说,是阴阳两仪;从神话角度上说,是太昊伏羲、女娲二神。在
汉墓壁画、画像砖石中,太昊伏羲手捧太阳或
日规,代表阳;女娲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阴。太昊伏羲、女娲结婚生育四子,才育有万物,这是阴阳化育万物的开始。
在原始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创世之前的这个混沌体被形象地表述为葫芦。从混沌到世界的创生过程,被形象化地叙述为葫芦从中央剖开。亦即所谓天地剖判,阴阳分离。《诗经·緜》便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的记载,这是古文献所见把人之由来,追溯到
葫芦瓜的最早一例。而后在
民间神话中,葫芦剖判的母题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芦作为容器成为人类再生的象征,并进而将葫芦人格化为是盘古、伏羲。
盘古神话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三国吴人
徐整的
《三五历记》,此书已佚,《
太平御览》卷二引有其中一则文字:“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位创世大神。而对于盘古与伏羲的关系,前辈学者多有定论:盘古就是伏羲,二者皆由葫芦(混沌)而出。1941年
常任侠在《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文中说:“伏羲一名,古无定书,或作伏戏、庖牺、宓羲、虑牺,同声俱可相假。伏羲与盘瓠为
双声。伏羲、庖牺、盘古、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他并结合《
述异记》有“吴楚间说,
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之说而论断:盘古氏夫妻当即是兄妹自相婚配而繁衍人类之伏羲氏夫妻。伏羲女娲在
汉画像石中是人首
蛇身交尾,与盘古龙首蛇身雷同,进一步证明盘古即伏羲氏。[6]闻―多在《
伏羲考》第五部分“伏羲与葫芦”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论证指出,盘瓠、伏羲乃
一声之转,“明系出于
同源”,太昊伏羲与盘古都是葫芦所生,或者说太昊伏羲、盘古均为葫芦的拟人化。太昊伏羲由此而成为人类的始祖。
从音训上说,“混沌”与“葫芦”是
对音关系,“混沌”犹言“糊涂”,“糊涂”在俗言俚语中转为“葫芦”。
《红楼梦》第四回回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其意即为“糊涂僧”判断“糊涂案”。而闻一多考论“葫芦”即是“盘古(瓠)”,“盘瓠”、“伏羲”同声之转,故“盘古”又是“伏羲”。这样,“混沌——葫芦——盘瓠——盘古——伏羲”转化演变的路径则十分清楚。
由上可知,太昊伏羲的原型本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观念。随着文明的演进,人们对历史思考和探究越来越深入,这种思考和探究具体说就是对文明事实的一种根源性的说明。对世界起源的探究开始只是一种构想,它首先以神话的形式存在。
神话思维是人类
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经的初期阶段,它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而消失在哲学和历史之中。先是追询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接着想象一个创世之神,再把这个创世之神想象为自己的祖先。伏羲形象的产生即是这样一个将神话传说哲学化、观念化,又将这一传说和观念历史化的过程。
太昊伏羲并称
太昊伏羲并称及其在古史帝王系统中地位的确立
既已说伏羲是上古创世神,历史上未必确有其人,那么他又是如何进入历史,被列入上古帝王世系,并被推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呢。这就要从伏羲与太昊的并称和太昊的身份论起。
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太昊与伏羲并无任何瓜葛。
荀子当生于战国之末,他在《正论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两名共见一书,自非一人。
太昊,古籍中或记为“太皞”,是上古华夏部族的祖先和首领。
东夷部族世居之地在今
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皞之虚也。”陈地在今河南淮阳,淮阳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后,其后裔属地渐次东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各支才逐渐被鲁、齐、越等国吞并。《后汉书·东夷列传》:“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
在可靠的史籍中,最早将太昊与伏羲并称为一体的,乃是西汉末年
刘歆的《世经》。刘歆与其父
刘向俱为西汉学者,
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世经》存录于《汉书·律历志下》。在《世经》中,刘歆从西汉末年的政治需要出发,突破传统的以黄帝为历代帝王之首的体系,以伏羲与太昊并称,炎帝与神农并称,列于黄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
上古帝王世系的建立,始于战国。战国时阴阳家邹衍按照
五行说以
五帝配五方,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序来解说王朝更替,此之谓“
五德终始说”。《史记·历书》:“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自此以后,人们都以这种学说作为王朝建立的合法依据。按照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应同》和《史记·封禅书》都如此推演王朝更替:黄帝得土德,
夏禹得木德,
商汤得
金德,
周文王得
火德,秦得水德。但是这个推演顺序到了汉代出现了问题:一是从邹衍所构建的古史帝王世系看,所叙述的只有黄帝、夏
禹、商汤和
周朝四代。而其后直到西汉,人们的古史观念已发生了很大改变,认为在黄帝之上还有伏羲氏、神农氏和炎帝等古圣帝王,三代以前“三皇”、“五帝”依次代立,《吕氏春秋·应同》和《史记·封禅书》只叙述黄帝以来的四代,未能全部涵盖,因而需向上推演,
重新排序。二是
邹衍是按照土、木、金、火、水
五行相克相胜之序来解说王朝更替、排列帝王世系的,五行相克相胜,则在政权更替上倾向于革命。而刘歆所处的西汉末年,
刘汉皇室政权危机,外戚王莽势力强大,因而有“
异姓受命”和
同姓“更受命”的争议,
禅让说一时兴盛。刘歆与王莽关系至密,任王莽“国师”,是禅让说的主要支持者。为了给王莽代汉提供合法依据,刘歆提出以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终始说。从《世经》可知,刘歆排列的帝王世系如下:太昊伏羲氏为木德,炎帝神农氏为火德,黄帝轩辕氏为土德,
少昊金天氏为金德,
颛顼高阳氏为水德;
帝喾高辛氏为木德,帝
尧陶唐氏为火德,帝
舜有虞氏为土德,伯禹
夏后氏为金德,
成汤为水德;
周武王为木德,汉朝为火德。刘歆在排定这个世系次序时,是先否定汉兴之初依五行相胜说所定汉为土德的说法,确定汉为火德,那么代之者应为土德,王莽自称为虞舜苗裔,帝舜土德,故王莽宜为土德,这样王莽代汉而立成为必然。
那么刘歆为什么要将伏羲与太昊并称呢?
刘歆根据当时人们的古史观念,将古帝的代序从黄帝向上推,认为最古的帝王应是伏羲。同时按照他的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理论,帝王应从木德始。于是他从两个方面找到依据,一是《左传·昭公十七年》载“
郯子来朝”,昭子问
少皞氏鸟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
龙师而龙名。我高祖
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刘歆据此而推:“言郯子据少昊受黄帝,黄帝受炎帝,炎帝受
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黄帝,上及太昊。”以太昊为古帝之首。二是从
《易传》中找到依据,《
易传》曰:“帝出乎震”,震为东方之卦,五行属木。按五行相生之序,首为木,且太昊为东方之帝,“东方曰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易·系辞下》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所以刘歆接着说:“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伏羲就是太昊。“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太昊伏羲氏继天而立,神农、黄帝皆继太昊伏羲而立。
东汉班固的《汉书·郊祀志赞》和
荀悦的《汉纪·高祖纪》对刘歆创立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终始说的过程均有记述,荀悦言:“及至刘向父子,乃推五行之运,以子承母,始自伏羲;以迄
于汉,宜为火德。其序之也,以为《易》称‘帝出乎震’,故太昊始乎震,为木德,号曰伏羲氏。”
刘歆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将伏羲与太昊相附而并称,推之于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后
班固引之于《
汉书》,后世史籍相继采从此说。但是,刘歆此说并非是完全无据的妄说,今天来看,对刘歆的说法应有如下认识:首先,它是当时人们
历史意识的表现,随着人们历史意识的丰富,司马迁从黄帝开始排定帝王世系已不足以反映当时人们所认识的上古帝王,因而需要再向上推溯,重新安排上古帝王世系。其次,如上所述,伏羲传说本始于南方楚地,而太昊是东方夷族的先祖,随着战国、
秦汉时民族血脉和文化大交流融汇,伏羲与太昊的传说合流成为可能,司马迁仅以华夏先祖黄帝为全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已不能完全反映当时民族和合、文化融汇的实际情况,而以太昊伏羲为百王之祖,表现了当时民族统一、文化主脉已经形成。其三,刘歆排定的古帝王世系宣扬了“圣王同祖”的思想,将先王古帝同纳于伏羲一系,有利于民族凝聚,文化一统。
余论
在讨论了伏羲在传世文献的记载、
神话传说中的遗存及其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确立过程后,太昊伏羲传说经历了一个从
神话到历史的演化过程。
太昊伏羲是中国人们意识中的产物,是先民对
宇宙起源的追索和构想的产物,最初的形态存在于原始的
创世神话之中,而历史上未必确有其人。随着人们
思维形式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丰富,原始神话经历了一个观念化、哲学化和历史化的过程。关于太昊伏羲的传说和想象也进入了原始哲学和历史之中,于是人们将创世神话中的伏羲抽象为宇宙的本原和起始的概念,将作为创世神祗的太昊伏羲想象为人类的祖先和帝王,伏羲因此而进入历史领域,成为了历史上的最早的帝王。
至于太昊伏羲最后成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确立在古史帝王世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由于刘歆一方面根据人们历史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其政治需要,以其新五德终始说将伏羲附援于太昊,重新排定古史帝王世系的结果。认清了伏羲这个从无到有,从神到人,从神话、观念到历史的演化过程的实质和真相之后,我们就会看到,关于伏羲氏的名号、时代、地望、族系等争讼不已问题,其实都不一定是问题。
对于上古传说时代伏羲、
炎帝、黄帝、尧、舜、太昊、少昊、
蚩尤等帝王,古史记载存在着许多混乱。上世纪二十年代“古史辨”学派提出许多疑问和考辨,随着现代考古发现,对于上古史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近年来,
古代文明的探源和对古帝世系的研究又成为热点,但由于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缺陷,许多问题仍聚讼不止。
例如太昊伏羲的地望(或文化),则有西部
仰韶文化说、西部
马家窑文化说、东部
大汶口文化说、中原说、中原
裴李岗文化说、
长江流域说。
炎帝(神农氏)的地望有黄河上游说、中原说、
黄河下游说,有长城以北
红山文化说,有长江中游湖南、
湖北说等。
从对伏羲的讨论可知,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及其世系,有些在历史文献中地位确立的过程较晚,是人们观念中的产物,或者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附会的结果。
《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一文中谈到,周代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提到黄帝。《
尚书》从尧写起,整个一部《尚书》没有出现“黄帝”字样,
甲骨文中也未见“黄帝”。黄帝的名号源于“五方”观念。从甲骨文看,殷人已有了五方的观念,
卜辞中就有东南西北四土受年的记载。“四土”加上“中商”就是“五方”。五方观念大约在西周初年开始演化为“五方色”的观念,以“五色”显示“五方”。《逸周书·作洛》载:“周公……乃建大社于国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衅以黄土。”周人起于黄土高原的陕地,以黄色为贵。沿袭殷人五方观念,周人也将天下划分为五方,并以五方色称五方之帝。王权所在地
洛阳为中土,中土为黄,则国称“中国”,帝称“黄帝”。《淮南子·天文》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
黄帝在周代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理念有关,是
周族加强对四方各族统治的需要,也就是说,黄帝只不过是一种政治理念的形态化。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的本身也是历史性的。历史事实是一回事,对历史的记忆是一回事,对于历史的表述又是一回事。史前时期,文明初开,历史记载全凭口耳相传,由于历史意识本身的历史性,先民们探究和传诵历史时,难免会因为历史意识的局限和出于人为的目的而附会历史,因而可能有虚构和想象的成份。对此,
顾颉刚先生提出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观点,也就是说,古人对上古帝王及其世系的创造过程,是做加法,逐渐敷衍产生的。
在位年表
公元前4354年——公元前4239年(纪年:羲皇元年——羲皇115年)
影视形象
重耳传奇
李宗翰饰太昊(出场集数第1集第14集第22集第42集第43集第44集第46集第6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