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熟地、 当归、
川芎、 肉桂、 菟丝子、
川椒(炒) 、
补骨脂(炒) 、白
蒺藜、 葫芦巴(炒) 、杜仲(炒)、 白芷、 石菖蒲各4.5克,
磁石(烧,醋淬七次,研,
水飞)3.75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葱汤或
温酒送下。
【组成】生
干地黄(切,焙) 、黄耆(锉)各45克, 防风(去叉) 、远志(去心) 、
栝楼子、 茯神(去木) 、黄芩(去黑心)、
鹿茸(酥炙,去毛)各30克,人参37.5克, 石韦(去毛)、 当归(切,焙)各15克,
赤芍药、 甘草(炙) 、蒲黄 、
戎盐(研)各22.5克,
车前子、 滑石各60克。
【用法】上十七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时以温酒或淡
盐汤送下。
【组成】熟干地黄(焙)半两,山茱萸半两,
萆薢半两,当归(洗,焙)半两,
续断半两,
芎穷半两,黄耆(锉细)半两,五味子半两,狗脊(去毛)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
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牛膝(去苗,酒浸,焙)半两,木瓜半两。
【主治】
肾气亏损,不能生肝,肝乏生气,遂多虚冷,肝肾脉俱弱者。
【组成】生
地黄(研取汁,留滓)2斤,生姜(研取汁,留滓)2斤,蒲黄4两,当归4两。
【主治】
产后腹痛,眼见黑花,或发狂如见鬼状,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胸胀满,水谷不化,
口干烦渴,
寒热往来,口内生疮,
咽喉肿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
产后中风,
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或崩中如豚肝,
脐腹(疒丂)痛,烦躁悸惚,
四肢肿满,及受胎不稳,
唇口指甲青黑。
【用法】上于银器内,用慢火取
地黄汁炒生姜滓,以
生姜汁炒地黄滓,各令干,四味同干,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食前用
当归酒化下。
【组成】生干地黄2两,
地骨皮1两1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1分,柴胡(去苗)1两1分,枳壳(去瓤,
麸炒)1两1分,赤芍药1两1分,
黄连(去须)1两1分,
羚羊角(屑)1两1分,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1分,百合1两1分,桔梗(炒)1两1分,
郁李仁(汤浸,去皮,炒)1两,玄参1两,
槟榔(锉)1两,茯神(去木)1两。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至30丸,煎
茯苓汤送下。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
丹皮、茯苓六味
中药组方而成。熟地黄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牡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山药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小便,清
湿热。本方科学组合,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
肾阴亏损引起的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由
六味地黄丸加
知母、黄柏组成。知母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治疗
外感热病,
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治疗湿热泻痢,
黄疸,
带下,
热淋,
脚气,痿辟,骨蒸
劳热,盗汗,
遗精,
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治疗
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临床验证表明本方具有
滋阴清热的功用。其独特作用是治疗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
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
腹痛、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阳萎、滑精或
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从更严格的意义来讲,桂附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
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用
温补肾阳药物,达到阴阳双治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方中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治疗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
便干尿黄症状的
糖尿病、
慢性肾炎、
高血压、
心脏病患者。亦不宜和外感药、
赤石脂或其制剂同时服用。孕妇也应忌服。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
枸杞子和
菊花而成,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
眩晕、
耳鸣、
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 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白芍而成,具有填精养血之功, 对
头晕、
崩漏等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