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蒺藜科蒺藜属植物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是蒺藜科蒺藜属草本植物。茎的基部分枝,平卧地上,全株密生丝状柔毛;叶对生,偶数羽状复叶,下面长满白色伏毛;花单生叶腋,两性;果实为分裂果,由4~5个不开裂、带刺的心皮组成。花期5~8月,果期6~9月。名始出《毛诗传》,蒺藜的刺触伤人,疾而且利,故名蒺藜。
植物学史
名始出《毛诗传》,蒺藜的刺触伤人,疾而且利,故名蒺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枝长20-6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长1.5-5厘米;小叶对生,3-8对,矩圆形或斜短圆形,长5-10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科,被柔毛,全缘;花腋生,花梗短于叶,花黄色;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子房5棱,柱头5裂,每室3-4胚珠;花期5-8月;果有分果瓣5,硬,长4-6毫米,无毛或被毛,中部边缘有锐刺2枚,下部常有小锐刺2枚,其余部位常有小瘤体;果期6-9月。
产地生境
本属约15种,中国有2种。生长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点附近。全球温带都有。生长于田野、路旁及河边草丛。各地均产。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蒺藜喜欢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怕涝,以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生长适温15~25℃。
育植技术
选地整地
蒺藜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质地肥沃的砂壤土。
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8~9月种子成熟时选,个大、充实、饱满的绿白色的果实,晒干备用。播前将种子摊于石碾上碾,使果瓣分开,簸去果刺和壳渣,留下纯净种子播种。也可将种子在碾米机上碾两遍,筛选出种子。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畦面浇透,撒上种子,覆盖严。点播时可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40厘米挖穴,每穴丢种子4~5粒,覆土后浇水,667m2播量1~2kg。也可把种子催芽,置于用保水剂为基质配制的流体悬浮胶状液中,用流体播种机播下,更有利发芽。蒺藜最佳种植密度度为60厘米垄作下大约10厘米株距,最佳采收期8月下旬,产量可达到1400~2000kg·hm-2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小花金黄色,果实带有锐刺,较为奇特,有一定观赏性,园林中较少应用。
科普价值
可用于植物园做科普教育素材。
药用价值
蒺藜有着降压、抗心肌缺血,延缓衰老,增强性功能等诸多功效。《本草纲目》曾有记载“古方补肾治风,皆用刺蒺藜,后世补肾多用沙苑蒺藜,或以熬膏和药,恐其功亦不甚相远也”。
性味
辛、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
炮制
炒蒺藜:取净蒺藜,炒至微黄色,碾去刺即可。
盐蒺藜:取去刺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用小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功能主治
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附方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蒺藜多糖;生物碱哈尔满、哈尔碱、哈尔醇、对羟基苯乙酮基一3甲氧基一4羟基取代桂皮酰胺;黄酮;氨基 酸;甾体皂甙等。
鉴别方法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黄绿色。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散在,有时纤维束与石细胞群相连结。石细胞长椭圆形或类圆形,成群。种皮细胞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30μm,壁网状增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8~20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克,加70%乙醇20毫升浸泡3小时,滤过,取滤液5毫升,蒸去乙醇,放冷,残渣溶于少量醋酐中,加入浓硫酸数滴,呈红紫色。
植物文化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楚辞》中把蒺藜称为“恶木”,用以比喻小人。蒺藜果实的形象,也是传说中的江湖暗器“蒺藜子”的来源。
参考资料
蒺藜.植物智.
蒺藜.中国医药网.
蒺藜.中国医药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1 08:44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产地生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