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
中药
干地黄,中药名。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的块根,主要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贮藏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生地黄炭散热防复燃
入药部位
块根。
性味
甘、苦,微寒。
归经
心、肝、肾经。
功效
滋阴清热,凉血补血。
主治
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相关配伍
1、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用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细生地八钱。水八杯,煎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温病条辨》增液汤)
2、治冲任气虚,经血虚损,月水不断,绵绵不止:生干地黄(焙)二两,黄芩(去黑心)、当归(切,焙)、柏叶各一分半,艾叶半分。上五味粗捣筛,入蒲黄一钱匕,空心食前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可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润后捣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胸膈有痰者慎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10-11月采挖鲜地黄后随即用无烟火烘炕,注意控制火力,要先大后小,炕时每日要翻动1-2次,当块根变软、外皮变硬、里面变黑即可取出,堆放1-2天,使其回潮后,再炕至干即成。
二、炮制方法
1、干地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残茎,洗净,大小分开,闷润,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2、炒地黄:取干地黄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取出放凉。
3、生地黄炭:取干地黄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发泡鼓起,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再炒至水气逸尽,置适宜容器内,密盖,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生地黄炭用于凉血、止血。
形态特征
地黄,又名:芐、地髓、芑、牛奶子、婆婆奶、狗奶子。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开;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主要为栽培,亦野生于海拔50-1100米的山坡及路边荒地等处。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药材鉴别
一、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长6-12cm,真径3-6cm,有的细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韧,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粘性。气微,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
二、饮片性状
干地黄为不规则类圆形厚片,断面特征参见“药材性状”。炒地黄形如干地黄,质微焦。生地黄炭形如干地黄片,表面焦黑色,体轻质松鼓胀,外皮焦脆,心部呈棕黑色并具有蜂窝状裂隙,有焦苦味。
药理作用
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 抑瘤作用
3、 抗炎作用
4、 降血糖作用
5、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强心作用,降压作用
6、 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对放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
7、 抗真菌作用
现代制剂
1、琼玉膏。
2、滋潜利片。
3、导赤散。
4、固本丸。
5、养阴清肺膏。
6、降糖散。
现代应用
1、治疗席汉综合征。
2、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3、治疗脊柱肥大症。
相关论述
《日华子》:“日干者平,火干者温,功用同前。生者水浸验,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沉有力佳,半沉者次,浮者劣。煎忌铁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21:30
目录
概述
贮藏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