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
政治学术语
国家认同 (National identity),是个政治概念。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文化认同的升华。
定义
基本概述
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只有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才能得以存在。因此国内外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也主要有两种范式:国际层面的国家认同和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是从国际层面对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变化进行分析的。他们认为国家认同是一种国际社会的政治构建,是一个民族国家合法性逐步得到认同的过程,即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力量对比此消彼涨的情况下确立适当的国家地位和自我身份,进而明确其利益,决定其对外政策和行为。
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研究认为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多种因素复合的共同体,而这些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也影响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对于国内层面国家认同的研究,多见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大多以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为个案,从历史、文化、族群出发,在理论上或者实证角度研究影响国家认同形成与变迁的因素。
发展历史
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一词最早出现在1953年列文森论梁启超的名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中。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对国家认同所做的经典定义是:国家认同是处于国家决策范围内的人们的态度取向。郑永年认为national identity这一概念,就是民族国家认同,即人们对建立在自己的民族基础上的国家的认同。台湾学者江宜华则认为国家认同问题试图分析的是一个人如何决定其国家归属、如何看待国家归属与私人生活秩序的关系。也有台湾学者将国家认同定义为“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
大陆学者郑富兴则将国家认同感定义为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佐斌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指出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郭艳提出,国家认同是一种主观意识和态度,表现为个人和国际两个层面。就个人而言,国家认同指的是个体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属于国家这样的政治共同体,心理上承认自己具有该国一员的身份资格。贺金瑞则将国家认同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 即国民认同。
国家认同的定义众说纷纭,而对国家认同的内容更是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宗教认同、历史认同,这些概念与国家认同相互交错,剪不断理还乱。
学术争论
许纪霖指出,对于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研究,有两种观点的争论:这一民族国家究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还是历史文化共同体?公民们对之认同的基础是政治法律制度,抑或公共的政治文化,还是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文化、语言或道德宗教?对于这一争论,许纪霖给出的答案是现代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是在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不仅要有基于民族本身的历史宗教语言文化认同,也要有对法律和政治制度政治认同
江宜桦认为民族国家的民族并不是严格意义下的单一族群,而是某种文化想象的投射,是“想象的共同体”。他在《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一书中还指出,国家认同是一个含有多重意义的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族群血缘关系”、“历史文化传统”与“政治社会经济体制”,即所谓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而由于民族国家的民族是一种建构出来的文化想象,因此文化认同成为民族国家确立其国家正当性的重要凭借。新加坡学者符懋濂在《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一文中指出,族群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基石,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胶合剂,而国家认同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是属于高层次的认同感。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三位一体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的是相辅相成关系。
中国现状
中国是一个主体民族为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如果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能统一,很容易破坏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
差异
民族认同是在民族聚居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而国家认同则由国家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进程逐步建构而成,因而,民族认同往往先于国家认同而出现。国家认同的出现需要民族国家能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上,不断生成各民族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要素,并使这些因素在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积淀中实现固化。然而,这一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各族人民在一定的理性力量(如国家意识)支撑下逐步弥合差异而形成共同的目标与追求,倘若理性力量不充分具备,人们还是会习惯性地把民族作为情感的归属对象和行为的依托对象,从而出现民族认同超越国家认同的现象,这也是民族价值观出现分化的重要原因。
从利益表达的层面来看
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民族作为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群体,通常也各有特殊的群体利益需求,而这些需求由于法律、政治、经济等的因素制约又可能难以得到实现,因此,一些未能实现特殊利益的民族群体,就会强化民族成员对其利益特殊性的认识,从而也强化了对其身份特殊性的认识,这些认识的出现是导致民族价值观分化的重要思想因素。同时,在利益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前提下,或者当某一民族的利益被威胁或是受减损的情形下,则就更容易导致民族观念和行动的分化和冲突。
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
中国各民族地区的不平衡发展是客观现实,民族地区之间在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上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各民族成员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容易出现分层与分化,甚至还会在内部和外部各种复杂势力的干扰下形成新的冲突,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就当前中国民族价值观的分化与冲突而言,从其内容、性质和程度来看,应该说都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各民族在国家的政治认同、民族利益的表达和民族精神生活的追求等方面,一致性和协调性远远大于矛盾性和对抗性,许多正在出现中的问题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当然这也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划把价值冲突控制在局部的、非本质的范围之内,在民族价值观协调与分化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努力在运动和变化中寻找新的平衡点,以实现民族价值观的整合,从而形成高度的国家认同。
统一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有一定区别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又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每个个体一定属于某个民族,同时也一定属于某个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应该共存于个体的观念和意识中,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而不是非此即彼。在一般情况下,国家认同作为一种共性和共同利益的理性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同胞情感,应该居于首位;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如民族内部有人故意制造出分裂要求,民族认同才会超越国家认同。
1、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个人是认同的主体,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必须通过个体的思想行为表现出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个人的道德素质密切相关,是公民道德的基本体现。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重要基础。对现代国家公民来说,任何一个人在拥有国家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的同时,也都对国家负有基本的法律与道德义务。其中,爱国是最基本的义务。应努力培养各族人民的公民意识,增强国家归属感和认同感,认识到作为国家公民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保护国家利益的根本义务,只有首先维护好国家的统一、国家的根本利益,才能维护好自身的利益,从而做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创新形式手段为关键,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新形势下,针对“三股势力”在世界不断蔓延的情况,必须创新形式手段,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比如,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加快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形成和巩固各民族人民之间融洽相处、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有效的历史教育,使各族人民深刻了解和认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悠久辉煌的历史,了解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融合、荣辱与共、共克危难的团结协作历史,强化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意识,将对本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协调统一起来;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尤其是不断创新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培育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使爱国主义融入每个公民的血液之中。
法国大讨论
2009年,法国国内针对“国家认同”进行了全民大讨论。这项讨论由现任法国移民与国家认同部部长埃里克・贝松提出,政府也成立了一个全民大讨论的网站,供法国民众参与讨论。
这项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当一个法国人意味着什么?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让民众重温法国的普世价值―――自由、平等与博爱,也让法国人重新为法国的深厚文化精粹,如雨果、加缪的著作而感到骄傲。
起源
萨科齐政府之所以推出这项讨论,起源于2008年的一场足球比赛。当时是法国队在巴黎主场对阵阿尔及利亚队。足球比赛开始之前,会播放两国国歌。当播放法国国歌的时候,一些法国籍的阿尔及利亚球员发出了嘘声。
当时在场的一位政客听了嘘声,认为法国的身份受到侮辱,拂袖而去。此后,政治家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开展了讨论。
涉及人群
增强国家认同感的政策主要涉及学生和移民两种人群。目的是培养法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并保证移民更好融入法国社会。
从移民角度,每个新成为法国公民的外国人都将参加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以庆祝他们获得法国国籍。政府将为移民开设课程,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法语和了解法国的价值观。所有申请成为法国移民的人员都应签署一项宣言,宣言上阐明了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政府在12个地区对拥有子女的移民展开了测试,这项测试将从今年9月份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测试的重点将是对法国价值观的认识,尤其是男女平等的权利……以及对法国语言的掌握程度,”菲永表示。
措施
每个学校都必须悬挂法国的红白蓝三色国旗;每个教室里都应有一本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 ;从小学到大学,给每个法国学生发一本“市民手册”,教导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法国公民。
成效
最近几个月来,萨科齐所在执政党的战略家,通过民意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这项大讨论的不受欢迎,他们推测,这项讨论可能会危及到执政党在三月份地方选举中的表现,为此,法国总理菲永在这时候及时“叫停”这项讨论,也是为了不至于影响民意,为三月份地方选举布局
遭批评
法国《解放报》编辑劳伦・约福林撰文写道,“这场全国大讨论,原本希望提出有意义的议题,最后却在嘶哑的喇叭声中,以全线撤退告终。”
法国《费加罗报》也表示,经过了四个月的“成功讨论”,政府终于给出了一个“肤浅的宣言”。
前社会党领袖弗朗索瓦・奥朗多也在博客里表示,这项讨论最大的功劳就是,“新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再安置了一批官员。这个无所事事的委员会将醒目地矗立着,随时提醒政府,他们那些无用的项目可能衍生的后果。”
何诺也认为,这项讨论就像是政府的一项“政绩工程”和“自我宣传”,以证明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工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8:50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