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川大校本部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为川大校本部,占地3000多亩,主要为四川大学大三、大四及硕、博士研究生同学学习的地方,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上,分设东西南北四个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川大简介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布局在中国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现任校长李言荣。
四川大学地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
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0余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1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3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截至2014年年底,川大有专任教师504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49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杰出教授”6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3人,“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23人(25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
川大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2500余人。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5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3篇。
截止2014年,川大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4项。2014年,学校科研经费达18.1亿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第7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6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包括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50余家。学校与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多个地市和50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近百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2009年-2014年,学校接受了全国数千家企业委托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1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卫生部直属附属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止2014年,川大已学校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1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9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的4所大学合作共建了4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中英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日立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西部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新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631万册,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5.4万余套(8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4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5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等,主办有49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
校区概况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是原四川大学与原成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总占地3000余亩,主要为四川大学大三、大四及硕、博士研究生同学学习的地方,是四川大学的校本部。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上,分设东西南北四个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作为最早的川大所在地,望江校区历经百年风雨,巴山灵秀,咸聚于此,蜀地彦才,聚汇于斯,校园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大三学子搬到望江校区之后,大家都有一种“所谓大学当如是”的感觉。
办公地址
党委办公室 望江校区行政楼325室、江安校区综合楼905室(暑假值班在望江西外专楼102室)
组织部 望江校区行政楼210室、江安校区综合楼708室
宣传部 望江校区东三教二楼四川大学教育电视台内、江安校区综合楼805室
统战部 望江校区行政楼140室
纪委、监察处 望江校区西老行政楼一楼饮食服务中心、工学图书馆401、江安校区综合楼1107室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301室
保卫部(处) 望江校区西老行政楼一楼(未变)
校团委 望江校区档案馆103室
机关党委 望江校区档案馆五楼阅览室
校长办公室 望江校区行政楼305室、江安校区综合楼412室
人事处 望江校区西学生活动中心231室
教务处 望江校区西五教附楼232室、文华活动中心二楼209室、江安校区综合楼106室
科技处 望江校区行政楼339室
社科处 望江校区校史展览馆内(东荷花池旁)
招生就业处 望江校区西学生活动中心215室
实验室和设备管理处 望江校区工程训练中心(CAD)三楼
国有资产管理处 望江校区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116室
后勤管理处 望江校区西老行政楼201室、江安校区综合楼十一楼
财务处 望江校区西逸夫科技楼二楼
审计处 望江校区行政楼232室
对外联络办 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二楼
发展研究中心 望江校区经管楼九楼
西部开发研究院、中美大学所 望江校区行政楼137室、
望江校区经管楼五楼
旅游信息
地址:(望江校区)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邮编:610065;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邮编:610064。
地铁8号线望江校区
预约进校:无需预约,刷身份证入校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四川大学.
学校简介.四川大学.2014-12-31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1 12:27
目录
概述
川大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