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现代主义文学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
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
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
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以及
现代主义并举。
主要内容
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对于
后现代主义的解读体系主要是建构在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基础上的。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继承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学实验;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决裂,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摒弃
现代主义文学的
内容和形式的企图,因为在后现代作家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
文学传统已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陈旧。
持不同社会、文化立场的学者曾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争论,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但现在的西方学术界已经普遍达成一个共识,即后现代主义虽然与现代主义有密切的联系,却也是与现代主义有明显区别的新的文化和
艺术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
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
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
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后现代文学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
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
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
合理性,
先锋小说更趋向于
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不仅如此,
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
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分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很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
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
主要特征
尽管如此,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概括:
(1)彻底的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社会体系不可改变。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
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在后现代文学中,写作消失了内容,而转向“写作”自身。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
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例如,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寻。
(4)后现代文学蓄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形式出现,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在文体上,惯用矛盾(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覆)、交替(在文本中,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
连贯性和
任意性、极度(有意识的过度使用某种
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段使对作品的阐释不得不中断)、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特点和边界)、话语膨胀(把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纳入主流)等手段,使得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困难重重。
分类
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弗?奥尼斯1934年编纂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一书。50年代美国“
黑山诗派”的主要理论家查尔斯?
奥尔生经常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使之影响日广。此时的后现代主义概念,仅仅表现为文学中隐含的对现代主义
文艺思潮的一种反拔,没有明确的内涵界定。60年代,美国批评界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一场影响深广的大讨论。70—80年代利奥塔德与
哈贝马斯之争,把这场源于
北美批评界的讨论争鸣,提高到哲学、美学和
文化批评高度,
哈桑极力对后现代主义内涵本质及外延特征等进行“
概括性”阐述。80年代中期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先后筹办三次国际研讨会,正式将其作为一个前沿理论
课题研究,使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鸣达到高潮。从此,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家喻户晓、广为运用的一个文化术语,在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领域被广泛使用。一方面它包含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发展,并走向极端倾向,具有荒诞、垮掉、彻底颓废之意;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先锋的”、“最新的”和现代化含义,成为
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人文语境和文化倾向。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
工业社会的产物。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及两次
世界大战的爆发:科技和理性的负面效应得以充分展现正是借助了自然科学的建立,西方
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把科技推向了极端。
资产阶级一方面依靠科技建立了庞大的
工业生产体系,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把科技和理性变成了获得私利和殖民掠夺的工具。从而使国内的危机和矛盾不断激化,也加深了各
资本主义国家瓜分
世界市场中的
不平衡状况,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两次大战中,被现代科技武器消灭的生命达到7000多万。不仅如此,科技和战争之间还陷入了一种恶性发展之中,把科技和理性、西方社会和西方人推向了更加片面化、极端化和畸形化的困境。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科技本是为人造福的,理性本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
社会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
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变成了部分人掠夺他人的御用工具;人道和人权也服从于工具理性,人从理性的主体和
人道主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为工具理性和机器的奴隶。这使得人们不得不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理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加剧,人们的
生存状态更加恶化: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管理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学化,
社会生产和管理变成了更为庞大、严密和无情的机器体系,人成了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件,人们的生活、消费、思想观念完全商业化了,并且为商业告、大众传媒所左右,人失去了主体性、选择性,成为“单面人”(马尔库塞语),由工人和学生举行的
游行示威时有发生,资本主义的
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不断激化。西方人在
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又不得不感叹“人也死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越演越烈,威胁着人们生存的自然家园。:随着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受
利益驱动大量开采自然,使很多
非再生资源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大工业又产生大量
有害物质和气体,排放到自然界,进一步恶化了
自然环境和人们的
生活环境。自然界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语)。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本身。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思。
理论来源
现代
西方哲学要么认为形而上学命题是假命题或没有意义得到命题,要么绕开形而上学问题大谈其他问题,要么认为形而上学问题是无法解开的问题。
二、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
哲学的混乱和争论皆源自对语言的误解,源自哲学家说了不可说的东西。因此,哲学就是澄清问题的活动,它的根本任务就是把能用命题和语言说明的与不可说的东西划分开来。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
语言转向”。
尼采要打倒一切偶像,摧毁西方几千年的哲学传统——即在
二元对立中思维的传统,进行
价值重估。尼采抬高意志,贬低理性,宣扬非理性主义。尼采把是否有利于“提高权力感”作为衡量真理和区分善恶的惟一标准。
四、海德格尔对
西方哲学的激烈批判及其关于“存在”、“语言”的学说
海德格尔要否定包括尼采和马克思在内的一切持有二元对立的
形而上学思维的哲学。他认为对“存在”应该“理解”,理解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理解;“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样,海德格尔就瓦解了传统哲学的观念与实在、
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大大启发了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论建构。
解释学反对传统哲学对本体、本质的追问,否认中心、整体性、认识性、客观性,强调主体对事务、对象的解释、理解,注重从主体出发而发生的主体与对象的
意义关系。否认传统哲学对
一元论、事物的
客观性和意义的
确定性的强调。主张多元、主观和不确定。
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科学、启蒙遗产及现代西方
工业文明的批判,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存的孤独性、虚无性及不确定性的强调,以及文本主义关于“一切事物都是文本”的观点等,也都从不同的方面,如批判现代性、解构主体性、颠覆客观性等,为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
写作特点
矛盾
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贝克特的小说《无法命名者》里的
结束语是个绝妙好例:“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美国作家勒那德·米凯尔在一篇短篇小说中讲过,“靠虚构或不靠虚构,人都没法生活。”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的宗教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在性别上往往是模棱两可的,例如布力吉德·勃罗菲的作品《在运输中》的一个叙述者记不清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在
约翰·巴思的小说《牧羊郎加尔斯》中的主人公及其
所爱者在口答“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时一律说:“又是,又不是。”
排列
后现代主义作家有时把几种可能性组合排列起来,以显示生活和故事的荒谬。例如贝克特的《华特》里有整整一页半如下的叙述:
“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
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
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贝克特的人物力图把数学的次序强加于经验上面,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哲学的次序。
不连贯性
上述的排列法打断了行文的连贯性。现代主义作品,如《荒原》是连贯的,只要我们能辨认出它的哲理基础;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怀疑任何一种连贯性。这方面的一个常见的情况是一篇小说以极简短的互不衔接的章节、片断来组成,并从编排形式上来强调各个片断的独立性。
随意性
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创作和阅读成了一种随随便便的行为,如约翰逊的活页小说,任读者去拼凑阅读的次序,从哪一页读起都可以。
比喻引伸
有些后现代主义作家有意识地把比喻引伸成独立的故事,再也不回到原来的上下文中去了。作者的意图是向读者提供形形色色的繁复材料,使他无从得到综合的认识,借以表示现代世界之不可解释。
虚实结合
洛奇并没有谈及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问题。他所列举的六种
写作方法上的特点在现代主义作品中也有表现,也许在程度上没有后现代主义那么严重。他的见解可以看作哈桑的补充。另外,英国
诺丁汉大学讲师阿兰·洛德曼在《后现代主义展望》(1981)一文中也认为后现代主义只是现代主义的余波(中译文见《
外国文艺》1981年第6期)。
理论特征
反语言中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坚决否认本来意义上的
形而上学,否认有世界的最终本原、本质存在,否认“基础”、“原则”等问题。认为“形而上学”的东西只是一种假设;传统哲学还假设人的认识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即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对象,表述或表达对象,人们也可以通过认识者对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去认识、了解世界和事物。后现代主义认为,这是一种“
元叙述”、一种“宏大的
叙事方式”,是必须打破的。
传统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去追寻事物的“
始基”即世界的终极基础,就是还原式寻找事物的终极本质。后现代主义认为“始基”、“终极本质”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在场”,就是“
逻各斯”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摧毁和解构这种思想和信念。
反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
相对性。认为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
普遍性、同一性和
整体性。
反对中心
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意味着有主从、本末、内外等
二元论存在;意味着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定非中心;也意味着人的认识总是要通过非中心而揭示中心。这实际上仍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和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理应受到批判和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
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
反对理性
现代性、科学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又一新的奴役和压抑,设置了新的“权威”、“本质”、“中心”。所以,应拒斥一切现代性的理论,解构和摧毁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
现代性使主体失去了
自主性,现代主义虽然确立了主体和
主体性,但随着
工业文明的发展,主体越来越失去了自主性,同时,还忍受着内外的压力而焦虑、苦闷、彷徨、忧郁、孤独、无助,随波逐流,无所适从;主体意味着主客二分,主体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主客二分的存在,也反观了现代性的缺陷;其实主体只是现代性的一个杜撰,根本不存在。世界没有人和物的关系,只有物和无的关系。
事物的本质不是客观的只是人解释的结果,事物不存在一个先天的本质、基础,等待人们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意义只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阅读和解释行为中。应坚持
实用主义的
真理观。知识为销售而生产,在后现代社会里,知识不以知识本身为最高目的,只是为销售而生产,因而,知识只是一种商品。
突出功绩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和悖离,它们都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相比之下,现代主义文学在摒弃
传统文学以“
反映论”为中心的创作原则之后,又试图建立起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规则和范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把反传统推向极端,不仅反对现实主义旧传统,也反对现代主义新规则。否定作品的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
目的性,主张无限制的
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规范、模式、中心等等对文学创作的制约。
甚至试图对小说、诗歌、戏剧等传统形式及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
艺术审美范围被无限扩大,
街头文化、
俗文学、地下文化、
广告语、消费常识、
生活指南等,经过精心包装,都登上了文学艺术神圣殿堂。文化被“技术化”、“工业化”之后,原来由
文学家、艺术家个人创造的文化精品,录音、录像、
激光盘的大量复制生产,文学艺术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成为人人可以任意享用的日常消费和商品。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在
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人的
文化意识,导致了广泛的“
反文化”、“反美学”、“
反艺术”倾向。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尽管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从作家们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中,从对他们作品的
审美观照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其整体上的一些艺术特征。
在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不再试图去表现对世界的认识,既不像现实主义那样冷静地观察批判
外部世界,也不像现代主义那样的去痛苦地感悟内心自我。它注重展示主体生存状况,认为世界是荒谬无序的,存在是不可认识的。对事物的本来因素,对社会,对客体,对人只作展示,不作评价,不强加预先设定的意义,其
审美价值与内涵让读者去思索归纳。不仅不相信外在物质或历史的世界,也不再相信人的智性或想象的
内在世界。从
认识论走向了
本体论,进而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后现代主义作家不再追求文学的
终极价值,把一切崇高的信念、理想都看作是短暂的话语的产物。把严肃性当作一种拙劣模仿、故作深沉而加以抛弃。面对混乱的
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异化,他们不再严肃认真地去思考社会、历史、人生、道德等问题,不再竭力去认识和阐述世界,不再承担文学艺术家崇高神圣的社会职责与
历史使命。后现代主义作品一方面表现出文学与哲学融为一体,具有精深的
哲理性。另一方面大量再现幻觉、暴力、颓废、死亡内容,展示人生的荒诞痛苦。那种附庸风雅,严肃庄重,精英意识荡然无存。作品充满了颓废主义、虚无主义、
无政府主义和悲观绝望情绪。
在人物塑造上,强调
自我表白的话语欲望,打破以人为中心讲述完整的故事。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人,人的性格情感,人生经历等被支离破碎的感觉代替。从人性异化发展到虚无,人成了社会的局外人。对人生命运、未来理想的追求变得幼稚可笑、毫无意义。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活着,尽可能强烈地感受到反叛和自由,没有
责任心,没有
罪恶感,没有同情,没有希冀,没有前途。主人公明确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他们随波逐流,嘲弄自己。人物不再思考“生存与毁灭”,价值与意义,从痛苦自下而上到自由选择,从与其为正义尊严自杀到不如苟且偷生,他们不再表现出对主体和个性失落的叹息、悲哀和留恋。从人性的异化衰落,进而变成了“虫”和“物”。
人物表现出
扭曲变形,常常以自我
戏拟形式出现,反讽和认同荒谬的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了自嘲、沉默、颓废、
反英雄特征。文学的主体已经消失,人不再有
主体意识可言。科学替代了理性,成为一种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绝对力量,规定和统治了人。人成了科学大
符号系统,即
社会秩序的奴隶和牺牲品,人时时处处置于“秩序”的控制下,任何一种越轨和反抗,都将导致个人毁灭性的悲剧。人物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人生成了一场
悲剧性的闹剧。人丧失了智性情感,不再高雅伟岸,温柔美丽,而变得猥琐渺小,华稽可笑。
在作品的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虚构性与荒诞性特征。以纯粹的虚构、特定的境遇取代了传统文学围绕人物关系、人物命运展开情节,也取代了主人公与他人及自身发生的种种冲突。把人物从缺乏意义而又无法忍受的现实中拉开,出现了一个充满噩梦与幻想的毫无意义而野蛮的世界,停滞和重复取代了动态和变化,作为虚构的“体验场”的情景,取代了现实生活与
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与本体,提倡“零度写作”,即内容消失,转向中立,把世界看成是不值一提的“碎片”,否定中心和结构的存在。主张
元小说创作,不断地显示作品为
虚构小说,写作转向了本体展示,对写作的欺骗性进行揭露。在展示虚构的同时,发掘“叙事的固有价值”。使文学成为了玩弄读者、玩弄现实、玩弄文学规则的游戏,以此表现对生活现实的反抗,从而保持最充分的自由度。另外,后现代主义作家认为,要表现世界的混乱性,人生的悲剧性,只要表现生活的荒诞性即可。在作品中表现为各种成分相互分解、颠倒,内容重复,人物怪异,情节发展扑朔迷离,荒诞不经,不受
因果关系制约,内容前后矛盾,残缺不全,没有一致的终极意义可以寻求。
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
精英文学与
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
亚文学倾向。“
纯文学”、“
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学、
通俗文学、
乡土文学等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它们之间已不再有明确绝对的分野。后现代主义文学更多地从科幻小说、西部小说、
通俗小说以及一些被看成亚文学的体裁作品中汲取养料,出现了诸如
元小说,超级小说、超小说、
寓言小说,
新新小说、“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
色情小说,西部小说,
流行文学等形形色色的文学样式。有的甚至以大众化的,诸如贺卡
祝词、
明信片、流行歌词、影视文学、广告等文化消费品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文学的多元化格局。
在
艺术手法上,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
艺术形式与
艺术技巧的创新,表现出随意性、不确定的特征。作家追求写作(文本)快乐的艺术态度。作品内容被形式所替代,即被文体的语词、句法、反讽性
修辞效果所替代。叙事中心、整体性、统一性被非中心、局部性、偶发性、非
连续性的叙事游戏所取代。写作态度、生存态度与
文本制作形式趋于同步,通过极度的嘲弄,想象性地把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而写作与阅读在其中获得瞬间的快感。文学观念首先是作为
创作主体自身快乐的一种游戏意识形式而出现的。在文本制作中,突出过程、行为、事件、
语象、
上下文、形式技巧等,
反对解释作品。
罗伯.格里耶说:“读者只须观察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事物、动作、言语和结局,毋须寻找超出或少于他原有生活和死亡中的意义。”强调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只是为受创作或阅读的愉悦,是一种表演操作和体验过程。后现代主义作品注重表达的是“叙述话语”本身。话语和
语言结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
艺术传达基础,表现出无选择性、无中心意义、无完整性,甚至是“
精神分裂式”的表述特征。作品中出现了冗长曲折的句子,语无伦次的语词、对话独白、重复、罗列。大量运用
蒙太奇手法拼贴画法和
意识流手法。
洛奇把后现代主义创作中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无选择性的表现方法,归纳为6条原则:即矛盾(文本中的各种因素互相冲突悖离)、变更(对同一文本中叙述的事,可以更换不同的可能性,变更内容、情节、断裂作品叙述前后丧失
必然性,没有因果关系)、随意(文本的随意组合,如可以任意拆装组合的“活页小说”等)、过度(有意识过度夸张性地运用某种
修辞手法)、短路(情节内容在发展进程中突然中断,让
读者参与对文本的阐释、解析与
再创作)。其作品总体上体现出反讽嘲弄,黑色幽默的美学效果。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