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海,清代
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字燕庭、燕亭、砚庭、吉甫,山东
诸城人,
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今山东省
高密市柴沟镇逄戈庄,别号三巴子。
人物简介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官
汀州太守。善鉴赏金石,著海东金石苑补遗,
光绪七年(一八八一)成书。《艺林年鉴、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清代金石学家。字燕庭。
山东诸城人。生于清
乾隆五十八年,卒于
咸丰二年。
刘氏曾在
陕西、
四川等地作官,获得
关中所出的周代铜器、
秦诏版、汉封泥、新莽十布、 唐善业泥等物;在
四川则收集到宋代的多种铜钱和保存于
巴蜀的历代碑刻拓本。其中有些为前人所未见。他所得的古器物和拓本之多,在清代后期是不多见的。他曾打算利用自己藏品中的5000余种
金石拓片来编集一部几百卷的
金石苑,但因卷帙太多,未能编成,只将其中一小部分编为未分卷的《金石苑》。该书著录了保存于四川的汉至唐、宋的碑刻等物,书中的碑刻、器物,多绘出缩小的图形,刻文按原来的款式、书体摹写。这种著录古代
石刻文字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他又用自己藏品中的4000多种钱币拓片,编集一部一百零一卷的《古泉苑》,但仅将拓本分类排出而止。他在世时刊行的著述还有《苍玉洞宋人题名》一卷,《清爱堂家藏钟鼎器款识法帖》一卷,《嘉荫论泉截句》一卷到清末民初,后人把他的《长安获古编》《海东金石苑》两稿刻印成书。其中《海东金石苑》专著录朝鲜古代的碑刻资料。今
北京图书馆还藏有他的一些稿本,其中有《
洛阳存古录》三十二卷、《古汇编》七十卷、《昭陵复古录》十卷、《鼓山题名》六卷。
字吉甫,号燕庭(又作燕亭、砚庭),别号三巴子。祖籍
山东诸城。室名
嘉荫簃、味经书屋、十七树
梅花山馆、
来凤堂等。
刘喜海乃清道、咸间著名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其所
补编《
古泉汇考》为当时古泉学集大成之巨著,嘉惠后世泉学研究;《三巴金石苑》为
巴蜀地区历代金石图文并蓄之第一部著录。刘氏手录多部古籍善本,今皆藏于国家图书馆。刘氏亦是
四川宋代
铁钱研究的拓荒人。清代古泉学,即自道、咸始。
刘喜海祖上乃世代名宦,其
叔祖即
乾隆朝名臣、著名学者、书法家
刘墉。刘喜海曾官
四川按察使,在成都曾镇压
白莲教起义。迁浙江布政使,终因“嗜古”而丢官。其在世时著作付梓不多,卒后陆续问世。
刘喜海高祖棨,字弢子,
康熙乙丑(1685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康熙帝为之御书室名“清爱堂”,棨子统勋(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纯,
雍正间进士,官至东阁
大学士,卒谥文正;统勋子墉(1720-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
乾隆辛未(1751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墉弟堪,早卒;堪子镮之(?-1821年),由墉抚教成人,字佩循,号信芳,乾隆己酉(
1789年)进士,官至
吏部尚书,富收藏,精鉴赏,卒谥
文恭。喜海乃镮之之子,娶金锡鬯之女,“(金锡鬯)女子子一,字甘肃
巩秦阶道刘君喜海”(《碑传集·金锡鬯传》)。
金氏生子四,曰虞采、宁采、南采、矞采,“第四子矞采,乃喜海君门人,(喜海)著《金石苑》百卷,咸资于君”。(同前)
藏书大家
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
金石学家。字燕庭,一作燕亭。山东诸城人(今山东省
高密市
柴沟镇逄戈庄)。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官至福建汀州太守、陕西延榆绥道。道光二十五年(1845)官至四川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署巡抚职。以治金石学最有名,鉴赏金石,过眼即辩。收藏甚富,所居无其他物品,唯有手辑
金石文字5000通。任官职20余年,不慕荣利,箧中金石、古书,以车辆装载,有“博古君子”之称。在浙江任职时,因以好古而为某中丞所嫉,遂被罢官。收藏古书较多,善本达1400余种,潘祖荫曾见其藏宋椠本唐人集书有十家,皆为
精本。喜好收藏各藏书家书目。嗜好
藏书印,有“菉竹堂”、“
澹生堂”、“红雨楼”、“汲古阁”、“
传是楼”、“千顷堂”、“裘杼楼”、“养素堂”等家,印其
手模,钤于其书目中。叶昌炽在《
藏书纪事诗》中称“卅载搜奇书满家,藏来宝刻遍天涯。斜阳古市无人迹,为读
残碑剔藓花”。
藏书楼有“嘉荫簃”、“味经书屋”、“清爱堂”等处,藏书极富一时。大力抄录罕见古籍,其抄本今可考者达125种;在
版心刻“东武刘氏味经书屋”、“燕庭抄校”、“嘉荫簃写书”、“东武刘氏嘉荫簃宋本抄校”等字样。刊刻宋元明古籍达170种近万卷,特别是对古籍书目、
方志的刊刻比较多,近60种,使众多私人藏书书目、佛经目录、官修目录等得以保存和传播,如明张萱《
内阁藏书目录》、清彭元瑞等编的《天禄琳琅书目》《懋勤殿书目》《御书楼书目》《国子监典籍厅存贮书目》、
王士祯《池林书目》、
冯溥《佳山堂书目》、周永年《借书园书目》等,均赖刘氏抄本以传。中年以后,和朝鲜金石学者往来频繁,道光十年(1830)开始编纂《朝鲜书目》,后来和《日本所刊书目》合订为《书目汇编》。去世后,子孙将其部分
善本书出售,余1 120余种,编为《刘燕庭书目》。藏书印有“东武刘氏味经书屋藏书印”、“刘印喜海”、“东武刘燕庭审定”、“文正曾孙文清从孙文恭冢子”、“曾经燕庭堪读”、“吉父”、“燕庭藏书”、“东武刘氏御赐清爱堂”、“嘉荫簃”、“东武刘氏嘉荫簃所藏”、“嘉荫簃藏书印”、“东武刘喜海燕庭氏审定金石文字之记”等30余枚。编纂《天一阁见存书目》12卷,著《海东金石苑补遗》《长安获古编》《古泉苑》《三巴耆古志》等。
人物生平
乾隆年间
行四。兄弟辈中有嘉海、如海等。
嘉庆年间
“余束发受书,即嗜古泉。 ”(《嘉荫簃论泉绝句》自注)是年,
金锡鬯识
翁树培于京师。
“
嘉庆庚午,曾(于)京师掘得千余(
永安五铢),其中四出者,亦罕有也。”(《
古泉汇考》喜海按)
在京师。“此钱(
延祐通宝)……嘉庆壬申夏日得于
京都市中张姓。”
“喜海于嘉庆甲戌春日曾拓得(序布三百)墨本。”“嘉庆甲戌夏日,长白伟采臣(亮)得一范文,与此范(建武十六年五铢钱范)悉合,甚宝贵,余曾留于案头月余,手拓墨本数纸,归之。”
嘉庆二十一年(
丙子,1816年)二十四岁。在京师。
顺天府乡试成举人。“嘉庆丙子夏日,喜海得此范(
货泉钱范)于
富阳董蔗林(诰)相国家。”“丙子秋日,晤
方履篯。”
“喜海藏有此布(
次布九百),嘉庆戊寅秋日毗陵方彦闻(履篯)所赠。”
“此泉(
永通泉货)余藏有二枚,皆得于嘉庆己卯春日。”“己卯夏日,朱虹舫以
宋当二泉六千余枚见饷。”(同前)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年)二十八岁。
是年,“嘉荫簃”抄成《
绛云楼书目》五卷(二册,抄本今藏于国家图书馆)。
道光年间
“道光初元,从叶东卿处借得大兴翁宜泉《
古泉汇考》
稿本八册,手自编孴
成书,后有所闻见辄书于简端,积有年所未曾收拾。”(《嘉荫簃随笔》,见1926年古泉学社编印《古泉杂志目》)“庚辰、辛巳间,得(
差布五百)
于都门。”(《古泉汇考》喜海按)是年,岳父金锡鬯至京师,“于刘吉甫案头见翁宜泉所著《古泉汇考》稿本”(《晴韵馆收藏古泉述记》自序)。
是年,父镮之卒。
道光二年(
壬午,1822年)三十岁。在京师、
诸城。
“道光壬午春二月,余奉讳旋里,过
益都(在山东中部──健按)。”(《古泉汇考》喜海按)“道光壬午二月三日,
陈南叔偶得古泉百数十枚于齐化门小市,……询系近畿新出土者。”
道光四年(甲申,1824年)三十二岁。
是年,“味经书屋”抄成《
乐静先生李公文集》三卷(宋李昭玘撰),《
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元
李志常撰)、《附录》一卷,《圭塘欸乃》一卷(元
许有壬等撰),《乾坤清气》十四卷(明
偶桓辑),皆为之作跋,抄本今皆藏于国家图书馆。
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三十三岁。在京师。
闻西域兵马司署门外大雨时有冲出
古币。是年,“味经书屋”
刘雯将《
钱录》十二卷(清张端木撰)抄成,喜海为之校注,抄本今藏国家图书馆。是年,获《华山庙碑》旧拓本。
二月朔日,请
黄钺(时年七十七岁)跋《华山庙碑》拓本。“道光丙戌夏日,
临海洪小筠以二枚(
乾亨重宝)见饷。”“道光丙戌秋九月望日,喜海得幼泉二十二枚
于燕市。”
是年,《刘文清公遗集》十七卷、《应制集》三卷梓成,
刘墉撰,封面镌“道光六年岁次丙戌,东武刘氏味经书屋开刊”,四册一函,今藏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是年,“味经书屋”抄成《阅清楼书目》不分卷,《借书园书目》五卷(清
周永年藏并撰),《
天禄琳琅书目》十卷、后编二十卷(清
彭元瑞等撰),《
千顷堂书目》不分卷(清
黄虞稷撰),《
遂初堂书目》一卷(宋
尤袤藏并撰),《绿竹堂书目》不分卷(明叶盛藏并撰),《曹氏楝亭书目》不分卷(清曹寅藏),《养素堂藏书目录》一卷、《续目》一卷(清黄叔琳藏),《传是楼宋元板书目》一卷(清徐乾学藏),《曝书亭书目》不分卷(清
朱彝尊藏),《三鱼堂书目》一卷(清陆陇其藏并撰),《也是园藏书目》十卷(清钱曾藏并撰),《万卷堂艺文目录》二卷,《聚乐堂艺文目录》十七卷,等等,或为之跋,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
“道光丁亥春正,余手拓(
周元通宝等)
五羊城旅舍。”“道光丁亥春日,临海洪容甫(瞻墉)出示
天感元宝一枚……”(同前)
是年,“味经书屋”抄成《
传是楼书目》四卷(清徐乾学藏),《徐氏家藏书目》七卷(明徐 藏并撰),《武英殿颁发通行书籍目录》一卷(“味经书屋”
刘雯抄本),《石刻目录》一卷(刘雯抄本),《御书楼书目》一卷(刘雯抄本),《懋勤殿书目》二卷,《国子监典籍厅存贮书目》一卷,《
七录》一卷(梁
阮孝绪撰),等等,或为之跋,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
是年,“味经书屋”抄成《传是楼书目》六卷(清徐乾学藏),为之跋,抄本今藏国家图书馆。
道光九年(己丑,1829年)三十七岁。
约在是年,“味经书屋”抄成《
穆参军集》三卷(宋穆修撰)及《遗事》一卷,《巴西邓先生文集》一卷(元
邓文原撰),《贞白先生陶隐居文集》一卷(梁陶弘景撰),《
韩集点勘》四卷(清
陈景云撰),《追惜游诗》三卷(唐
李绅撰),《游志续编》一卷(明
陶宗仪辑),《
众经目录》五卷,《众经目录》七卷(隋释法经等撰),《书画题跋记》十二卷(明郁逢庆辑),《吴郡黄氏所藏宋椠本书目》一卷(清
黄丕烈藏并撰),《静惕堂宋元人集目》一卷(清
曹溶藏),《
籀史》二卷(宋翟耆年撰),《吴中金石新编》八卷(明陈炜辑),《四库阙书》一卷(清徐松辑注),《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一卷,《内阁藏书录》八卷(明张萱撰),《违碍书目》一卷,《应禁书目》一卷,《慎贻堂书目》一卷(清
毕忠吉藏),《商邱宋氏西陂藏书目》一卷(清
宋荦藏),《
说学斋稿》不分卷,又二卷(明
危素撰),等等,或跋之,或校之,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
是年,辑成《书目类编》不分卷,由“味经书屋”刘如海抄成。
是年,“味经书屋”抄成《裘抒楼藏书目》四卷(清
汪森藏,
刘如海抄),《葆醇堂藏书目》不分卷(清
朱文藻藏并撰),《谦牧堂藏总书目》二卷(清揆叙藏),等等,或为之跋,抄本今皆藏于国家图书馆。
是年,“味经书屋”抄成《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十四卷、《伪经目录》一卷(唐释明佺等撰),《大清重刻龙藏汇记》一卷、《续藏目录》一卷,《竹崦庵传抄书目》不分卷(清
赵魏藏并撰),《书目汇编》二卷,《春晖堂书目》一卷(清陈奕禧藏),以上皆为刘如海抄本。“味经书屋”又抄成《河东先生集》十五卷、《
行状》一卷(宋张景撰),《王黄州小畜外集》二十卷(宋王禹称撰),《默庵安先生文集》五卷(元
安熙撰)及《附录》一卷,等等,或为之跋,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
是年以前,喜海曾任某县知县、“巩秦阶
兵备道”(驻甘肃
岷州,今
岷县),到离任时间待考。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四十岁。在京师、
苏州、杭州。
二月十一日,在京师,
张廷济(时年六十五岁)向刘喜海借观《泉苑菁华》。此后,
戴熙、
金锡鬯等亦曾借观。“道光壬辰春日,阎帖轩以一半两钱求售。”(《古泉汇考》喜海按)“壬辰夏,以一(中布)赠
桐乡金倩谷师。”
夏,赠幼泉数枚与
戴熙。“道光壬辰秋九月九日,得之(
小布一百)于燕市。”“逸庵所藏此布(
壮布七百),壬辰秋九月十五日为余所得,不知何时何人携售于都门
吴云海处。”(同前)“道光壬辰九月,始见此帖(《华山庙碑》拓本)于燕庭世丈斋中。……
何绍基。”(《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当时,
何氏在京师应试。)“道光壬辰,见(五男二女布
压胜钱)于都门,手拓数本,著录于编。”(《古泉汇考》喜海按)“燕庭将之官
汀州,借钱数十万,购辇而南,邀余(戴熙)同观(泉市“
汉兴”等钱)。”(戴熙《古泉丛话》)“小松此范归于余,道光壬辰冬日过
任城(今
山东济宁)时所得。”(《古泉汇考》喜海按)“壬辰仲冬望日,道出金阊。”“壬辰十一月,道出金阊,顾君湘舟(沅)以此钱(得一元宝)相赠。”十一月二十日,得观夏松如所藏
幺布二百。“壬辰冬月,路出武林,访六舟上人(
达受)于僧舍。”“道光壬辰冬日,曾手拓(
开泰元宝)其文于西泠寓斋。”“吴逸庵所藏此泉(
宝庆元宝),道光壬辰归喜海处。”是年,寄所藏
钞版各拓本并古泉各品与
瞿中溶。是年,“味经书屋”抄成《池北书目》一卷、《
碑目》一卷(清
王士禛藏),《佳山堂书目》一卷(清
冯溥藏),皆为刘如海抄本,喜海各为之跋,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
是年,戴熙登进士。
“道光癸巳仲冬朔日,金倩谷师以此泉(
靖康通宝)寄赠,……燕庭志于
临汀郡署十七树梅花山馆。”“临海洪小筠(瞻墉)藏有此泉(
隆平永宝),甚精美,癸巳冬日拓本见寄。”(同前)
阅金锡鬯《晴韵馆收藏古泉述记》稿本,题记云:“道光十四年岁次甲午七月七日,东武刘喜海谨读于金沙郡斋之十七树梅花山馆。”“甲午秋,(顾)湘舟以(大蜀通宝)墨本见寄,其泉文字色泽与
广政颇相似,蜀之有大蜀通宝,亦犹南唐之有
大唐通宝,而史失载耳。”(《古泉汇考》喜海按)“道光甲午嘉平,(顾)湘舟以(大夏真兴)墨本见寄。”
是年,“味经书屋”
自刻本《临汀苍玉洞宋人题名》(有图)一卷、《附录》一卷梓成(
苍玉洞在
汀州府东南)。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四十三岁。在汀州。
“道光乙未春日,胡秋堂以(
延祐三年)墨本寄来。”“此钱(
大宋通宝)真绝无仅有之品,与余所得翁宜泉旧藏之淳 幕有庆当二十文者,皆赏鉴家所艳羡,因作札致苌生(瞿中溶),丐一墨本,复函云,已于辛卯冬日为他人所得,异日向其索拓寄来,惜哉。燕庭志于金沙郡斋十七树梅花山馆,时道光乙未中秋日。”(同前)
是年,李佐贤登进士。
道光十六年(
丙申,1836年)四十四岁。在汀州、苏州。
“按宋泉太平无元宝;
淳化、
咸平、景德三种无
通宝,且无篆书;祥符无篆书;
天禧、
天圣、明道、
景祐四种无通宝;皇宋无元宝;
庆历止当二钱,重字或在右或在下两种,无元宝、通宝,无篆书,且无小
平钱;
熙宁、
绍圣、圣宋三种无通宝;
崇宁、
大观、政和、重和四种无元宝;宣和有元宝而甚罕见;
建炎无元宝;
绍兴小平亦甚少;隆兴无通宝,无小平钱;乾道无通宝,无小平钱;
淳熙、
绍熙无通宝;嘉泰、
开禧、
嘉定三种无元宝;大宋无通宝;
端平大者无元宝、小平钱,无通宝;嘉熙无元宝;
淳祐、皇宋无通宝;
开庆无元宝;
景定、
咸淳无通宝。
兹就余所藏及所见,撮其大略如此,录之以俟博雅好古者备参考焉。东武刘喜海燕庭氏志于临汀郡斋,时道光丙申四月二十有八日,雨窗。”(同前)“道光丙申九月,燕庭太守护送琉球贡使,
假馆三山胡氏园中。”(《泉苑菁华·古泉丛话合刻》
柯培元题记)“道光丙申十一月望日,伴送琉球贡使,道出金阊。”(《古泉汇考》喜海按)“燕庭守汀州时,曾伴送琉球使臣赴阙。”(
鲍康《观古阁泉说》)
“是岁,朝鲜、琉球、
暹罗、
越南来贡。”(《
清史稿》)
是年,寄刀布古泉各拓本百十纸与瞿中溶。“约于冬日过苏,(与瞿氏)把袂一谈。”(《古钱大辞典拾遗·瞿木夫》)
道光十七年(
丁酉,1837年)四十五岁。在苏州、杭州、汀州、
厦门。
“丁酉三月初七日,燕庭先生携此帖(《华山庙碑》拓本)过吴,出以相赏。楮墨之旧,胜于天一阁本远矣,询为稀世之珍。老□。”(《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丁酉春,余道出金阊(
吴县,今苏州),挑灯煮茗,相与(瞿中溶)论古者数日。”(《嘉荫簃论泉绝句》自注)“过吴门,晤苌生(瞿中溶)先生于都
亭桥程氏斋,以旧存拓本见贻,并云,伊所藏古泉,虽售于他氏,尚可为余购求,惜(喜海)远在岭南,音向乏便,当作书询之。”(《古泉汇考》喜海按)“出观所得
成亲王旧藏《华山庙碑》、黄小松《王稚子》二阙两册(与瞿中溶观)。”“喜海于道光丁酉三月十五日,路过武林。”“丁酉
季春,余奉使伴护琉球贡使旋闽,武林旧雨招饮湖上舟中,畅游竟日,(夏)松如即出此布(
幺布二百)见赠,
如获拱璧,十布余已得其七,止差序布第三品,唯
第布尤为难得耳。”“道光丁酉三月,喜海得此种(
端平重宝铁钱)于武林,友人陈松乔所赠。”“喜海于道光丁酉三月得此布(
幼布三百)于武林。”“丁酉春得(
布泉)于杭州。”“丁酉
春三月,
戴醇士以一枚(
汉兴钱)见示,与余所藏者正同。”“夏仲归临汀。”(同前)“道光十七年
小除夕,观(《华山庙碑》拓本)于燕庭观察厦门官斋。仁和华衮、
海盐陈畯、张开福并记。”(《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
道光十八年(
戊戌,1838年)四十六岁。在厦门、汀州、苏州。
正月丙子,岳父
金锡鬯卒,遗言将所藏古泉八百九十二品悉赠喜海,嘱其将《晴韵馆收藏古泉述记》
定本付梓。“戊戌花朝燕庭志于鹭江(厦门)道署涵山洞。”(《古泉汇考》
大宋通宝钱喜海按)春,跋《景君铭》拓本:“《
景君碑》是汉隶中□出□枝,虽不若《夏承》之奇崛,然足矫平实之弊。此是明季拓手,较时下高出倍蓰。仪国同年得此可宝也。道光戊戌春日,东武年愚弟刘喜海。”(《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
春,获“
开泰元宝”钱。“岁戊戌,权兴泉永,观察公馀清暇,检所藏古泉,按时分咏,得绝句二百首。逮返临汀,长夏消暑,复加排次。”(《嘉荫簃论泉绝句》
张开福跋)
是年,张开福题签本《嘉荫簃论泉
绝句》梓成,该书“仿
论诗绝句之例,于古泉典故,捃摭略备,误者辨之,近人说亦兼有采取,与戴(熙)醇士之《古泉丛话》皆论泉之创格也。”(
李佐贤《
古泉汇》)《绝句》卷下有自注云:“余癖金石,曾积五千通,录为《金石苑》。”十一月,寄
即墨刀二枚与瞿中溶。“戊戌冬日,余于吴门顾湘舟处见此泉(
保大元宝)。”(《古泉汇考》喜海按)“戊戌冬日,又得一品(
永通泉货)于金阊。”
是年,十七树梅花山馆临汀郡斋校刻本宋佚名《
宝刻类编》八卷梓成,今国家图书馆有藏。是年,《晴韵馆收藏古泉述记》开雕。
道光十九年(
己亥,1839年)四十七岁。在
洛阳、长安。
“道光己亥正月九日,余于
洛阳市上得五铢泉范五枚。”(同前)“己亥春二月,燕庭观察携是本(《华山庙碑》拓本)见示,即
宋氏本也,……时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九日,
宛平杨振麟。”(《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是年夏,母卒,“己亥夏,观察奉讳,道经长安。”(鲍康《刘氏〈古泉苑目录〉书后》)“余以己亥夏谒先生于长安,请观《泉苑菁华》,记小诗于卷尾。”(鲍康《刘氏〈古泉苑〉序》)酷暑,游长安
慈恩寺,于
雁塔下拾得唐
善业泥造像数躯,其全者有文字曰:“
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
色身。”有跋记此事,又作长诗记之(清
王培荀《
听雨楼随笔》五二六条引有该诗全文)。“己亥八月十四日,得此布(
差布五百)于长安市上。”(《古泉汇考》喜海按)“道光己亥八月二十八日,喜海得是布(
第布八百)于长安永和斋。”“道光己亥嘉平又得(
幼布三百)一品于长安
苏姓。”“喜海于己亥秋日得一鎏金
开元钱,甚精。”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四十八岁。在长安、杭州、京师。
“庚子春日,得序布三百于长安。
十布全备,记以志喜。”(同前)“庚子(鲍康)试礼闱,不第,旋秦,……适刘燕庭观察亦流滞
秦中,……是时,秦中出土古泉甚多。……未几,燕庭观察兵备延榆,青园(
刘师陆)丈出守保宁。二公时时道出长安,必淹留累月而后去,大力搜括,闻风兴起者又从而附之,泉值日以昂十倍。”(鲍康《观古阁泉选序》)
“观察举以相授(《古泉汇考》)八巨帙,……时酷暑逼人,余复为俗事所羁,读未卒,而观察
北行(赴延榆绥道)有期。”(鲍康《翁氏〈古泉汇考〉书后》)“道光庚子夏,于刘丈燕庭
嘉荫簃中获读所著《海东金石苑》八卷。”(鲍康《观古阁丛稿》)海东金石,即朝鲜(高丽)金石。“庚子夏日,得一涂金‘
永通万国 ’泉一枚
于青门旅舍。”(《古泉汇考》喜海按)“庚子夏,旋秦,(燕庭)观察仍羁留未归。”(鲍康《刘氏〈古泉苑目录〉书后》)
秋,在武林(今杭州),与
费丹旭参四明戍幕(见费丹旭绘《刘喜海小象》图卷费氏跋,此卷今藏
上海博物馆)。
冬,在京师,“今冬,燕庭观察归自秦中,出示所藏(《华山庙碑》拓本)天下第一本,狂喜不成寐,因得假观旬日,属饫
眼福,墨缘非浅矣。行将归赵,妄缀数字,以志获见是碑为幸耳。道光二十年冬十二月廿又八日,
灵石杨尚文识于京邸之澹静斋。”(《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
道光二十一年(
辛丑,1841年)四十九岁。在长安、榆林。
得“新莽货布范”,题记云:“右范关中友人苏兆年购寄,制椟藏之,并录
童二树(钰)铭。道光辛丑花朝(二月十五),燕庭志。”(《新莽货布范》罗更越序)“辛丑中秋前五日,燕庭世大兄观察嘱题(《华山庙碑》拓本)。益州
卓秉恬。”(《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卓秉恬,
华阳人,时卓氏典
陕西乡试。
是年,喜海兵备延榆绥道(钱实甫《
清代职官年表》)。
“辛丑秋,先生观察延榆,车骑复莅陕,相见即索是编(《
长安获古编》)”。“先生宦辙所经,若有宿缘,再至三至,询风问
俗之暇,辄偕二三同志,披荆剪楛,搜断碣,访遗宫, 然来往,见者不知真为大僚。”(鲍康《刘氏〈长安获古编〉序》)是编付梓及半,未果。在长安,得
鱼符、
秦诏版各三枚,购得唐人墓志廿余石。“秦中古帝王州铜器,时时出土,无款识者居其半,当日只以花纹色泽及完好者是真也。自燕庭宦秦,晓以文字多者为贵,虽残缺亦无伤。从此古器几无完肤,虽寸许铜造像,亦必于背上补镌年月。
有苏氏兆年兄弟,最善搜抉,重趼百舍,求之荒郊
古冢,所得尤多。又有张氏,精于镌刻,虽
尊彝腹中深处,亦能以长削随方就圆刻之。磨以沙石,埋置土中,复使锈蚀,经年取出,巨眼亦不易辨矣,时人呼为‘张二铭’。余谓燕庭曰:‘苏、张之害,流毒至今,丈实启之。’燕庭亦大笑。古泉复有薛刻一种乱真,见余所作《泉辨》,时人呼为‘薛重泉’。盖铸泉易识,刻泉难识,以
余之深知情伪,亦曾得一泉,与燕庭反复审视,不能下断语,况流传千百年后乎?他日谱家,必有矜为创获,谓吾辈当日并未见
及者,大抵皆薛刻也。”(鲍康《观古阁泉说》)
“壬寅冬日,晤燕庭四兄于武林(杭州),茶座未温,谈艺弥乐”,并为喜海画像(见《刘喜海小像》费丹旭题记)。
道光二十三年(
癸卯,1843年)五十一岁。在长安。
“道光癸卯春日,鲍子年
孝廉以此品(
建炎重宝)持赠于青门旅舍。”“道光癸卯秋日,余得钱于青门,大如‘永通万国’,……”(《古泉汇考》喜海按)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五十二岁。
“甲辰,苌生作古,此泉(大宋通宝)近归于毗陵吕尧仙太史。”(同前。瞿中溶卒年,与前说异,存此备考──健按。)
道光二十五年(
乙巳,
1845年)五十三岁。在榆林、长安、成都。
四月,由延榆绥道迁四川
按察使(
钱实甫《
清代职官年表》)。按察司署在华阳(今成都)。“道光乙巳秋日,过陕州,蒋观察(明光)之嗣君,出古泉数百品见示。”(《古泉汇考》喜海按)
道光二十六年(
丙午,
1846年)五十四岁。在成都。
“丙午春日,吴我鸥观察借《(古泉)汇考》付钞,因将余所缀之说都为一册,名曰《随笔》,余亦录此本以备增益改削也。燕庭志于西川臬廨
来凤堂。”(《嘉荫簃随笔》,见于1926年古泉学社编《古泉杂志目》内)“丙午春日,长安苏兆年以中泉三十一枚见寄,甚精好。燕庭志于锦江臬署之来凤堂。”(《古泉汇考》喜海按)“喜海
于丙午春日,得景德大铁钱三枚,即
张乖崖铸
于嘉、邛二州者也。”“(
端平元宝铁钱)十二种皆丙午春日得于西蜀。”
夏,刊刻《金石苑三巴汉石纪存》不分卷,封面镌“道光丙午夏日燕庭题于来凤堂”,今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善本六册二函,国家图书馆藏有此书善本两部,各十二册。“(宝
庆元宝三品)皆得于华阳,道光丙午夏日,志于西川臬署之来凤堂。”
秋,寄宋代铁钱
等至长安与鲍康。“道光丙午,余秉臬三巴,得宋时铁钱数千,详加遴选,奇异之品,更仆难终。如嘉定之洪宝、真宝、全宝、新宝、至宝、崇宝、永宝、
安宝、万宝、正宝、兴宝、珍宝;端平之惠伍东、定伍北;嘉泰、
庆元之幕文,皆从来选钱家所未闻未见,即《
永乐大典》中亦止载
圣宋重宝、
嘉定重宝二种。洵获古之快事,若使当日(翁)宜泉比部见之,必为我狂呼叫绝也。
冬至日,偶志于锦城臬署之来凤堂。燕庭。”“丙午,得
绍熙元宝三种于蜀中。”(同前)“
南宋铁钱,旧谱所载皆无几,青园(刘师陆)丈得
嘉定全宝,云‘从来未见’。自燕庭丈宦蜀,始一泄其奇。”(鲍康《观古阁丛稿》)
道光二十七年(
丁未,1847年)五十五岁。在成都、京师、杭州。
六月,迁浙江
布政使(钱实甫《
清代职官年表》)。“刘燕庭先生由蜀臬擢
两浙布政,吾东诸同乡约送至新都,往游桂湖,约五、六亩,
荷花犹有存者。”(
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升庵故宅》)
“道光丁未秋日,得钱
直百五铢一枚于锦城,洵绝无仅有之品也。”(《古泉汇考》喜海按)“丁未秋,余将赴浙,(吴)我鸥持(
大观通宝)以赠别。”“丁未十月入都,(吕)尧仙出示(瞿中溶旧藏之大宋通宝),因手拓数纸,追思故友,不禁惘然。”“道光丁未冬日,四儿矞采得此品(五男二女布压胜钱)于洛下。”“丙午、丁未,余在蜀中,又得
康定泉四、五枚,以一分赠鲍子年(康)。”(同前)
是年冬,抵浙。在浙,寄铁钱拓本全套至长安与鲍康。“蜀帼匪数百人为队,居山峒,劫人于途,勒赎逾期即淫杀,凶惨万状,官无如何也。刘燕庭先生陈臬川中,逾数月,匪之有案者数十处,已讯定
大辟,其余尚多,复廉得为首者若干人,确迹絷以待。谒制军宝巘山相国,先将有案诸人,请王命正法,复陈一
纸曰:‘此数十人,皆匪首,已访明确,不尽剪除,民不聊生,请一并正法。’相国云:‘人死王法,罪无可辞,既无控者,凭我等意见,致人于死,来生冤债我弗结也。’(燕庭)廉访云:‘此等事,中堂既不作主,本司尚能肩任。’出乘肩舆,舆夫请进止,曰:赴
城隍庙。并传皂隶,持大杖,往至庙所。有匪徒立毙杖下,合城欢呼如雷。市肆居民,人炷瓣香,各奉茜帛一疋,掷舆顶。掷既多,舆夫足下萦绕,牵曳不得行。又,人持火鞭迎舆然之,由庙至署,俨如火龙一尾云。”(
咸丰甲寅刊《正续蝶阶外史》,见《清人稗录》,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影印本。)是年十一月初八日,
张集馨到蜀,补授四川按察使,其所著《
道咸宦海见闻录》记云:“前此办理(帼)匪案,诛戮极多。”“前任刘燕庭廉访,凡各属解到帼匪,不问真伪,先责小板四百,然后讯供,其中供情不得,而罪名莫定,即于大堂
杖毙。后因大堂黑夜鬼啸,差役每被迷惑,因将犯人押至东门大街城隍庙,于神前揲筊,若阳筊则免死,若阴筊则立毙。官踞于上,犯詈于下,严刑惨酷,脑裂
骨折者不知凡几,乌乎惨矣!委员希奉臬台意,每问案无不刑求。川省刑法极重,各委员更以意为高下,真所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也。厥后委员如史璜等皆为鬼捉去,无不大叫一声而绝,想亦如《
左传》所云:‘吾得请于帝矣。’人命至重,草菅如是,天道
何能容乎?余每诫委员曰:‘汝等问官,总要为炉鸣漏尽、一灯荧然时地也。余固不敢以刘(喜海)为法,诸君子亦当以史令诸员为戒’”(参见该录道光二十七年、二十八年条)
道光二十八年(
戊申,1848年)五十六岁。在杭州。
“追思故友(瞿中溶),不禁惘然。戊申上元,燕庭志于浙江蕃署蓬峦轩。(《古泉汇考》喜海按)是年,在浙藩继续刊刻《三巴金石苑》(又名《三巴孴古志》、《三巴汉石纪存》)由来凤堂精刻,序云:“……不特碑目(指
王象之《
舆地碑记目》──健按)所未详,抑亦隶图(指
洪适《
隶续》──健按)所不载。……一篇跳出,新调蜀国之弦;万遍披吟,聊附巴人之唱。道光戊申长至日,嘉定
周其悫谨序。”该书“前有周其悫序。按蜀碑流传极鲜,自燕庭先生命工搜拓,始显于世”,“是志先图画,后释文,间加考跋。缩丰碑于尺幅,大小真行,各极其态,钩摹之精,镌刻之细,得未曾有。”(《
石庐金石书志》)今
四川省图书馆藏有戊申年刻之善本。在浙,“戊申初夏,诸城刘燕庭方伯言于庙市购汇集
宋本。”(指
百衲本《
史记》──健按。见
钱泰吉《校史记杂识》)“道光戊申五月六日,嘉定周其悫观(刘喜海藏《华山庙碑》拓本)于两浙藩廨。”(《北京图书馆藏善拓题跋辑录》)“戊申夏日得此品(铢铢)于浙杭。”(《古泉汇考》喜海按)“木翁(瞿中溶)所得‘乾封(泉宝)’各品,道光戊申尽归于余。”“道光戊申夏日,金兰坡以一枚(
天策府宝)见售,因购得之。”“道光戊申秋九月,鲍子年自青门邮寄(
至和元宝等)。”“余于戊申秋日得一枚(
招纳信宝),姑存之以备品而已。”“道光戊申得(大蜀通宝)一品于武林。”(同前)“戊申秋末,刘燕庭
方伯自浙见寄
孝建四铢一品。”(鲍康《观古阁丛稿·记孝建四铢泉》)十二月十五日,召休(钱实甫《
清代职官年表》)。“(燕庭)布政浙江时,
方思尽付
枣梨(指《长安获古编》──健按),因论事辄与
中丞不合,遽以好古密劾去,遂诸愿莫偿。……然缘嗜古罢官,尚不失雅人深致耳。”(鲍康《观古阁泉说》)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刘喜海》云:“百衲丝桐藏箧衍,一床金薤整签题。风流罪过登弹事(指被弹劾事──健按),空有莲台善业泥。”
是年,“嘉荫簃”抄成《
则堂集》六卷(宋
家铉翁撰),《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甲集》十卷,乙集十卷,丁集十卷,戊集十一卷,巳集八卷,庚集十卷,
辛集十卷,壬集八卷,癸集十卷(元洪景修辑);《钱币考》不分卷(清华玉淳撰);《百川书志》二十卷(明
高儒藏并撰),皆为之跋,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
道光二十九年(
己酉,
1849年)
五十七岁。在诸城。
“己酉夏日,抚观当年(嘉庆甲戌)所见建武钱范,如见故人”(见《古泉汇考》建武十六年五铢钱范按语)。
约在是年,“嘉荫簃”抄成《益都金石略》二卷(清傅洪撰);《嘉荫簃古泉随笔》八卷;《嘉荫簃杂著》一卷;《
述古堂书目》二卷(清钱曾藏并撰);《石墨联吟》一卷(张开福撰);《九华集》二十五卷(宋
员兴宗撰)、《附录》一卷;《
朝鲜志》二卷;《箕田考》一卷(朝鲜
韩百谦撰);《历代讳名考》一卷(清
刘锡信撰);《百石图跋》不分卷(清
贾铉辑);《岁时广记》四十卷、《
卷首》一卷、末一卷(宋陈元靓撰);《后村先生长短句》五卷(刘克庄撰);等等,或为之校跋,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
咸丰年间
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五十九岁。在诸城。
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六十岁。在京师。
“多廉访智友得一
铁五铢,甚精好,……咸丰壬子小春月二十四日,出以见示,拓墨本数纸。喜海志。”(《古泉汇考》喜海按)“壬子春,计偕来都,卜居法华寺,与先生相去咫尺,晨夕
侍坐,作竟日谈。”(鲍康《刘氏〈古泉苑〉序》)“壬子之秋,余为(燕庭)方伯编《金石苑》
目次,得十种,方伯谓余曰:‘余尚有六种,葺而未成,其体例、
标目已定矣。’”(胡琨《嘉荫簃搜古汇编目》序)“灵石何镜海得一当二钱
熙宁重宝,幕文卫字甚清晰,此钱壬子冬日自大名寄赠。”(《古泉汇考》喜海按)“咸丰二年壬子(由鲍康处)借来(
庆元通宝)拓数纸,归之。”(同前)“比咸丰壬子计偕入都,先生已猝归道山,余哭之于夕照寺。”(鲍康《重刻嘉荫簃论泉绝句序》)“念先生等身著作,而解官独早,复未享大年,致诸愿莫偿,谈者咸以为憾。”(鲍康《刘氏〈海东金石苑〉序》)
是年,陈介祺辑印集梓成,十二巨帙,所录官、
私印及封泥,“假之刘氏嘉荫簃者百纽。”(鲍康《为石查跋簠斋印集》,见《丛稿三编》上)
是年,潘祖荫登进士。
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六十一岁,卒于京师
鲍康有诗《癸丑暮春自滨州入都,闻燕庭世丈遽归道山,哲嗣载卿通判虞采传述遗命,以即墨刀贻余,怆然有作》:“果从生死见交情,病榻犹闻说贱名。最是不堪回首处,
紫藤花底拓泉声。”(《观古阁诗钞》)“考(燕庭)方伯之卒,在咸丰癸丑春日。”(王国维跋《金石苑》稿本,今藏国家图书馆,见《
文献》第九辑,1981年。健按:刘喜海卒年,鲍康说自相矛盾,今并录于此,其后说与
王国维考证相符,当以癸丑年卒为是。)
刘喜海卒后
1、“近代收藏家,无过百年者,如
仪征阮氏、大兴翁氏、
汉阳叶氏、
洪洞刘氏、诸城刘(喜海)氏,没仅数年,诸物已星散人间,不胜感慨系之。”(鲍康《观古阁泉说》)
2、咸丰五年
乙卯(1855年),
古滇赵钫校刻本《嘉荫簃论泉绝句》梓成,内有周其悫“道光著雍阉茂”(戊戌,1838年)序。
3、“先生等身著作,身后都散佚。《古泉苑》一百一卷,尤为巨观,陈寿卿(介祺)前辈得其原本,曾嘱余梓行,顾有图无说,仍未成之书。……
壬申(1872年)解组旋都下,见已刊之。”(
鲍康《刘氏〈长安获古编〉序》)
4、“
同治壬申(1872年),余自夔府解组旋京师,陈寿卿以《长安获古编》寄余,潘伯寅以《海东金石苑》赠余,方次第为先生梓行。”(同治癸酉十二月鲍康序《嘉荫簃论泉绝句》,是年,该书由鲍氏观古阁重镌梓行。)
5、“当年,余曾假观(《海东金石苑》),手录其目,原帙旋毁于火,……赖(潘)伯寅钞有各碑
跋语,出以授余,读之如见全豹,爰亟付手民,并假
胡石查(义赞)农部所藏先生论泉绝句原刻,一并授梓,公之同好。”(鲍康《刘氏〈海东金石苑〉序》)
6、“刘燕庭著《海东金石苑》八卷,……惜咸丰庚申(1860年)毁于火。潘伯寅录有诸碑跋。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年),余为刻之。”(鲍康《为董云舫跋高丽钟拓》)
7、莫友芝辑成《嘉荫簃金石目摘录》不分卷,稿本一册,今藏国家图书馆。
8、《嘉荫簃论泉绝句》鲍康跋:“……惟原作刊于道光中叶,尚偶沿洪志之误,比先生辑《古泉苑》时,则悉汰其说矣,间有一、二伪字,亦正之。甲戌(
1874年)夏五, 鲍康再识。”
9、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鲍康重刻道光十八年(1838年)嘉荫簃刻本《嘉荫簃论泉绝句》。又刻《海东金石苑》一卷(只录题跋而无原文),收入《观古阁丛刻》中,今国家图书馆有藏。
10、鲍康欲为刘喜海刻《长安获古编》、《嘉荫簃藏泉目》,梓入《观古阁丛稿》,已预作两序,然
二书至
光绪二年(1876年)尚未梓成。
11、
姚觐元为《三巴孴古志》编目,成《金石苑目》,
手抄本一册,今藏国家图书馆。
12、
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鲍康作《题嘉荫簃铁泉拓册》,见于《观古阁丛稿》。
13、光绪七年(1881年),《海东金石苑》前四卷、卷首一卷,张德容二铭草堂刻本梓成。
14、光绪七年(1881年),《海东金石苑补遗》梓成(《艺林年鉴》)。
15、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冬,薄游吴门,遇
南汇沈均初(树镛)家拓本三千余种,皆刘燕庭方伯故物,以
重值收之”,悉编入《艺风堂
金石文字目》。(见缪荃孙该目序)
16、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丹徒刘鄂补刻《长安获古编》梓成。
17、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章钰“算鹤量鲸室”手抄刘喜海校抄本明人
朱珪编《
名迹录》七卷。
18、
光绪中,《嘉荫簃藏器目》一卷收入《
灵鹣阁丛书》第五集;《海东金石存考》一卷、《待访目》一卷收入《木樨轩丛书》。
19、民国二年(1913年),章钰“算鹤量鲸室”传抄清
叶志诜编《刘燕庭所得金石》一册,今藏国家图书馆。
20、民国三年(1914年),
王国维编《国朝金文著录表》,收有《长安获古编》。
21、民国八年(1919年),《东武刘氏款识》(刘喜海撰,陈介祺书),上海
商务印书馆石印本出版。
22、民国九年(1920年),王国维为《金石苑》一百二十一卷稿本作长跋,稿本及
王氏跋今藏国家图书馆。
23、民国十年(
1921年),《金石苑》收入
鲍鼎编《国朝金文著录表补遗》内。《临汀苍玉洞宋人题名》一卷、《附录》一卷收入《百一庐金石丛书》内,
陈乃乾影印本。《海东金石苑存考》一卷收入《遯庵金石丛书》。
24、民国十一年(
1922年),《海东金石苑》八卷、《补遗》六卷、《附录》二卷,刘喜海辑,
刘承干补,收入《嘉业堂金石丛书》内。该丛书,
1964年上海古籍书店重印,1982年
文物出版社重印。
25、民国间,《长安获古编》一卷、附
编目一卷,刘喜海撰,胡琨编,收入陈准辑刻《湫漻斋丛书》内。
26、民国十八年(1929年),《新莽货布范》(刘喜海辑)在上海
神州国光社影印出版。
27、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海东金石存考》一卷、《待访目》一卷,收入《信古阁小丛书》内。
28、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泉苑菁华·古泉丛话合刻》(即《刘戴合刻》)出版,
丁福保序。是年,丁福保编成《古钱大辞典》,“将翁宜泉之《古泉汇考》、刘燕庭之《泉苑精华》、鲍子年之《观古阁泉拓》、日本平尾聚泉君之各种泉谱,尽量辑入。”(《古钱大辞典·畴隐居士自述》)
29、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艺文杂志》1卷2期刊出刘喜海编《四川访碑录》一小部分。
30、《嘉荫簃藏器目》一卷,收入《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印本。
31、《燕庭遗稿》一卷,清潘志诒编,收入
潘承弼辑《陟冈楼丛书》内,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间石印本。
32、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嘉荫簃集》二卷收入《
咫园丛书》内。
33、“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有《燕庭金石丛稿》,实乃
四川历代石刻文字目录,按地域分类,有“待访”目,乃刘喜海稿本,当是刘氏在成都时所辑。“史语所”去台后,在
台湾出版《石刻史料新编》丛书,该稿收入丛书第三辑第三十二册内,有编者按云:“本稿据嘉业堂藏刘氏手稿蓝格抄本,珍贵异常,本应置于四川省内,今特列入补遗篇内,。”前述《四川访碑录》,实即《燕庭金石丛稿》之“成都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