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钱是以青铜铸币为
主币的
中国封建社会货币与
商品经济的矛盾相对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但不同的时期,铁钱产生的原因,亦有其特殊性。如汉代产生铁钱的直接原因是私铸谋利;而宋代则表现为
铜铸币无法满足
商品市场对货币的
需求量;清朝则是因为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
滇铜北运受阻,政府发生
财政危机,筹措
军费困难。
简介
铁钱是
中国货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汉至民国初的两千余年中,中国铸行铁钱的时间断断续续大约有五、六百年左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铁钱的流通,较青铜及其他货币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
商品货币的关系,更能反映诸行用铁钱的封建政权对币制的变革给社会政治、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一般说来,铁钱是以青铜铸币为
主币的
中国封建社会货币与
商品经济的矛盾相对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但不同的时期,铁钱产生的原因,亦有其特殊性。如汉代产生铁钱的直接原因是私铸谋利;而宋代则表现为
铜铸币无法满足
商品市场对货币的
需求量;清朝则是因为太平天国革命爆发,
滇铜北运受阻,政府发生
财政危机,筹措
军费困难。
历史背景
在
世界货币文化史中,中国并非最早以铁为货币的国家,但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都没有像中国这样使用过这么长时间的铁钱,更没有像中国这样铸行过种类、币值等级异常繁多复杂的铁钱。可以说,中国铁钱不仅在东方货币文化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世界货币文化史中,亦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如果抛开中国铁钱,恐怕人类几乎就不存在铁钱货币文化了。因此,对中国铁钱的研究,既有丰富
中华民族货币文化的作用、又是对人类货币文化这门学科的开拓和发展。
铸行高峰
从汉代到
五代十国的发展,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自南宋
理宗朝后,铁钱开始走向衰落。元、明两朝基本未兴铁钱,到清代咸丰时期出现短暂的回光返照。铁钱流通虽不系主流,却从汉至清末铸行近两千年,在
中国货币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中国铁钱自西汉始铸,几乎各朝都沿袭续之。西汉早期的半两,公孙述铸的五铢,
王莽货币中的
大泉五十和
货泉,
南梁的五铢,唐时期的开元,五代十国的永隆、
永通泉货以及金代的
正隆等。纵观铁钱的发展里程,可以看出铁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层出现过三次铸行高峰,铁钱成为
本位币与铜钱并行流通,在经济贸易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推动
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下面对铁钱铸行的两次高峰简作略述:
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公元523年)
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历时十年,《隋书·食货志》曰:“至普通中,乃议尽罢铜钱”。
南梁政府铸行四种五铢(即
四出五铢、
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铁钱,主要是以禁止铜钱流通为前提。这是继
公孙述后一次大规模的铸行铁钱,并成为
本位币。对南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
货币制度的改革起了重要的作用,可称为
梁朝货币史上的
黄金时期。
五代
十国时期,国家分裂,政治动荡,经济凋敝,造成货币流通混乱不堪,虽有不少铸钱,但数量较少,民间多用
旧钱,而铁钱的使用占据优势。五代政府曾一度下令禁用铁、
铅钱,无济于事,民间
流通货币乃是铜钱并用。尤其在十国,不仅统治地区广大,人口众多,不少政府大量鼓铸铁钱,其数量之巨,造成
币值下跌,政府为挽救铁钱的流通,下令以一当十与铜钱并行流通。五代十国先后铸行“永隆、天德、
乾封泉宝、
永通泉货”等各制铁钱,除此之外,其它政权也
曾铸过微量铁钱,各朝政府的铁钱均是伴随铜钱并行流通,再次将铁钱的铸行推向高峰。
演变
中国铁钱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虽然具有自身内在的联系及规律,但其中制币形等,自始至终都受到铜钱发展演变史的影响,并以铜钱
币制的变化为其币制变化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铜钱与铁钱,仅仅是
币材的更替。因为除了币材、币值和
购买力不同外,二者本身的形制、币文、铸造等,总体上均无什么大的差别。铜半两产生后,铁半两始出现,五铢、开元钱制首先表现在铜钱上,然后才有铁钱。追随铜钱的铁钱,因之有补充或调解铜钱与商品矛盾的功能。而铁钱的特殊作用,只有在封建币制严重影响
商品贸易活动时,才能较清晰地呈现出来。
私铸铁钱早于官铸,官铸铁钱后又禁私铸及禁止使用私钱,看上去似乎是官、私之间围绕货币铸行权的斗争,但其中却隐藏着货币流通状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或改进币制的先兆。行商坐贾,每日与
商品货币打交道的逐“末”之流,较封建统治者先觉察到商品货币关系的变化,他们对
货币购买力低昂的敏感,利益的诱惑,使其中“不法”之徒往往铤而走险,率先破坏原有币制而对钱币的轻重、金属成分乃至币值进行改造或“创新”。早期铁钱,即其在铸币恶劣、流通状况恶化的条件下“创新”的产物。后来,至南朝梁朝,由于铜钱币制的破坏,政府索性以铁钱代之,使铁钱跨上了
法币的阶梯。唐以后,
封建社会发展至鼎盛时期,商品货币贸易的发达, 造成了严重的“铜荒”、“
钱荒”,加之铜钱外流及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长期持续存在,铁钱便因此而得以兴旺发展,敲开了中国铸行铁钱鼎盛时期之门。
没落
商品经济的发展,本应创造出优越于
铜铸币的货币,但中国却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达到空前繁荣的时候,大行铁钱,这说明当时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
不平衡,说明封建政治、军事对其币制政策的制定有强大的干预力量,说明
自然经济仍处于
国家经济的
主导地位,
小商品交换仍为
商品贸易的主要形式。尽管如此,笨重值低的铁钱仍阻碍着商品贸易的发展。于是,在信用、
契约关系日见发达的情形下,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早产了。
胡如雷先生在
《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
古代钱币的交替变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发展的经济特点造成的”,“我们只能根据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探讨纸币产生和泛滥的根源”。显然,纸币产生的根源既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又与宋代币制对铁钱在一定区域内的放任、强行使用有关。封建社会
小商品生产的不稳定造成了商业的不稳定,二者又共同导致了其币制的混乱与流通波动频率的难以估测,酿成了铁钱
流通时间的间断现象。
宋代几种铁钱
宋元通宝
宋代的第一种铸钱是“
宋元通宝”,铸于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钱式沿袭“
周元通宝”
成规,为小
平钱。钱文
顺读,是国号加
宝文的
国号钱。后宋太祖传位于弟,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于
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铸“
太平通宝”钱,钱式同“宋元通宝”。当时四川及福建出铁钱。福建所出铁钱,背郭清晰,
铸工颇精,大受欢迎,于是又推出一种直径4.2厘米的当十大钱,书法铸工均不错,背穿上有一个圆点,可能是一种纪念钱,现存世不多。这两种“太平通宝”都为五代风格,而铸工精整,深厚淳朴可比
开元钱。
皇宋通宝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其间改元九次,也发行了九次
年号钱。在这段时期里宋朝的钱监增多,管理上却不十分严格,各地钱监所出的钱,版式铜质差别颇大,铸工精细程度也相去甚远。天圣年间所出的“
天圣元宝”,
明道年间所出的“
明道元宝”,以及
景祐年间所出的“
景祐元宝”,钱文书法皆有篆、楷两种,其直径轮廓也完全相同,为“对钱”。这一阶段的铁钱,仍有当五、小平两种。
宝元年间,因为年号带有“宝”字,用为钱文不方便,便出了“
皇宋通宝”,有铜、铁两种,铜钱版式较多,一般篆、楷成对。此外有一种篆书体钱——
九叠篆“皇宋通宝”,或称之为“九叠皇宋”,应为一种赏赐钱,铸工精美,数量极少,为极罕见品。庆历年间,西夏王
李元昊叛乱进攻陕西等地,宋朝派兵讨伐,因而铸行“
庆历重宝”当十钱,以解军需之用,此钱直径2.9厘米,钱文楷书,有顺读、旋读两种;又有当十铁钱,直径3.2厘米。两国交战延续了三年,
北宋国力大损,钱币不断减重,同时又大量地发行纸币,因而造成
物价上涨,至
战争结束时改当十钱为
折三流通。至和年间,曾铸行“
至和通宝”和“
至和元宝”,小平铜钱,
光背无文,有篆、楷两体成对,大小两种。此外有“
至和重宝”
折二、
折三钱。
嘉祐元年出“
嘉祐元宝”及“
嘉祐通宝”,皆为小平钱,铜质。
建炎通宝
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1130年)铸“
建炎通宝”,有小平、
折二、折三等,钱文有篆、隶成对,四川铸有钱文为瘦金体的小平钱,篆、隶成对,极罕见;“
建炎重宝”当十钱,直径3.2厘米,钱文篆书,书法铸工均精良。绍兴年间出“
绍兴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楷书,另有一种
瘦金体折三钱,旋读,较罕见;“
绍兴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楷、篆成对,折二、折三数量较少。绍兴时期,铜材较少,价格昂贵,一度曾将小平钱收回改铸
折二钱,故现传世的绍兴元宝小平钱较少,篆、楷对钱更是难得,其
楷书体极罕见。
清代铁钱
铸行铁钱
由于政治的腐败,导致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
滇铜外运受阻,造成
铸钱用铜紧张。
咸丰二年,
宝泉局、
宝源局铸钱数比咸丰元年减少了33.1%,因此铸行铁钱已势在必行。
咸丰铁钱经历了筹铸、试铸、正式铸三个阶段,至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停铸。在5年多的时间里,清廷及各省先后铸行有铁制钱及当五、当十、
当五十、当百、
当五百、当千诸铁钱。
制钱、当十各局多有铸造;当五钱为宝泉、
宝源等九局铸,当五十,除宝晋、宝迪外多有铸造;当百,除宝晋、宝迪、宝黔、宝昌外多有铸造;当五百、当千,为宝源、河、陕、巩、伊、苏等局铸造。
历史写照
在清代前后统治的267年中,惟有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至1861年),在其先后存在的28个
铸钱局中,大约有一半的铸钱局铸行铁钱,这是咸丰朝廷内忧外患历史的真实写照。
收藏意义
“
咸丰通宝”小平铁钱,为清代收藏家、泉界声名卓著的钱币著录家戴熙所书,钱文类似“
瘦金体”,为收藏者深爱;其铁质易生锈,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是清代一段屈辱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今天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教材。
天工开物·铁钱
原文
铁质贱甚,从古无铸钱。起于唐
藩镇魏博(1)诸地,铜货不通,始冶为之,盖斯须之计也。皇家盛时,则冶银为豆(2),杂伯(3)衰时,则铸铁为钱,并志博物者感慨。选自《
天工开物·冶铸》
注释
(1)
魏博:唐末藩镇有
魏博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南部
大名县。按铁钱之铸,始于汉
公孙述,
南朝梁时亦铸,非起于唐也。
(2)冶银为豆:明代皇帝赏赐臣下的物品中有银豆。
(3)杂伯:伯即霸,杂伯指
割据政权。如
五代十国之
马殷即大量铸铁钱。
原文翻译
铁这种金属价值十分低贱,自古以来没有用铁来铸钱的。铁钱起源于作为唐朝藩镇之一的
魏博镇地区,由于当时
藩镇割据,金属铜无法贩运,才不得已而用铁来铸钱,那只是
一时间的权宜之计罢了。在唐代皇家兴盛之时,曾经用白银铸成豆子来玩耍取乐,而到了后来藩镇割据而国家衰落时,就连低贱的铁也只好拿去铸钱了!就一起记在这里以表示博物广识者的感慨吧。
作品简介
《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
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
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
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
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作者简介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
江西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
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
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
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
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教官)。期间,他将其长期积累的
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
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
涂绍煃资助刊行。稍后,他又出任
福建汀州(今福建省
长汀县)
推官、
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后作为
明遗民,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前后)去世。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