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建县于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
龙川分治而立,县辖区有今五华、
兴宁全境以及龙川县东部和紫金县东北部。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数次析古
兴宁置
齐昌县(府),辖境多次变迁。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分设长乐县(今五华县)后,县境相对稳定。1958年冬,
平远县并入
兴宁,两年后复置平远县。1985年实行
市管县体制,兴宁隶属
梅州市。1994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
兴宁撤县设市,为县级市,由
梅州市代管。
兴宁概况
兴宁市位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东北部
兴宁盆地扼东江、
韩江上游,地跨东经115°30′至116°,北纬23°50′至24°37′。北部与江西省
寻邬县毗邻,东北部与梅州市
平远县、
梅县区相接,东部与梅州市
梅县区交界,南部与梅州市
丰顺县、
梅县区相连,西北部与
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梅州市
五华县接壤。全市总面积2104.85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兴城镇位于300多平方公里的
宁江盆地中部,是粤、
赣、
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在
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线上,
粤东北部主要商品集散地,
梅州市次中心城市,
兴宁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城区规划面积51.9平方公里,至2003年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兴城距梅州市区(
梅城)57公里,至
广州377公里,至
深圳347公里,至
汕头185公里,至
韶关407公里,至江西寻邬县128公里,至
福建龙岩282公里。全市年平均气温21℃,降水量1540毫米。全市人口中绝大部分为
客家人,当地民居、
民俗和
方言都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 古代属
龙川县地。
东晋置
兴宁县,以境内
宁江而得名。此后这里逐渐发展成
广东、江西、
福建交界处的地区性重贸中心,曾有“
小南京”之称。1994年
撤县设市,由地级
梅州市代管。 宋末元初,
文天祥曾在
兴宁组军抵抗元军。
明代才子
祝枝山55岁时授
广东兴宁县
知县,63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由于不满官场腐败之风,一年后他就借故辞官,回故里度残年。晋置县,因兴宁江而得名。一说
县内兴旺无内患而得名。
县志版本简介
广东兴宁,踞东韩二江上游。自韩江流域,转东江以赴粤会,必经行其地;自东江流域,转韩江上游,起陆经闽以赴杭州,亦必行其地。故自宋明,以至清嘉道之间,实扼内地交通要冲,商货殷闻,人文兴盛。县政措施,历称繁剧。而县志修撰之频仍,亦几与通都大邑相埒。虽宋以前,如《齐昌文献》一类志书,今已无存,然明清二代所修邑志,则仍多可称述者。
盖自朱明奄有区宇,成祖尝命廷臣,督修各地府州县志,兴宁即曾应命撰述。惟其书疑未付刻,历年既久,自多残佚。迄明成化十六年庚子(西年1480年),乐清侯爵知兴宁县事,始命贡士殷舆,类次续成,锓版以行,是为《兴宁县志》有刊本之始。其后至弘治九年(1496年),长乐余泰知县事,复为附益,惟编刻苟忽,不为时重。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长洲祝允明知县事,复为纂修,勒为四卷,题目《正德兴宁志》。今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尚存江阴缪荃孙旧藏本一部,温州市立图书馆亦藏该志原刊残本一册。而祝氏手稿本,旧存王世懋家,后归顾氏过云楼收藏,则尤为世人所贵重,盖由其书法亦直逼钟王也。其后至嘉靖七年戊子(1528年),有知县吴悌续修九卷本,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年),有知县崇仁方述续修本,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年),有知县庐陵黄国奎续修本,崇祯十年乙亥(1637年),有知县武进刘熙祚续修六卷本,今日本东京图书馆,藏有该志原刻足本,文辞渊雅,刻工亦隹。盖明代自永乐以至崇祯,《兴宁县志》尝八修焉。
满清入关,依明旧制,於修撰志乘,亦颇倡导。康熙十一年(1672年),特诏各府州县,分辑志书。而兴宁亦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江宁王纶部知县事,有意修志,於二十年壬戌(1681年),成书八卷,又卷首一卷,是为清修《兴宁县志》之始。今日本内阁文库藏有该志楷书原刊本,字体朴雅,信善本矣。越数年,又有知县奉天李清鋐附益本。其后至乾隆四年(1739年),有知县宣城施念曾续修十卷本,嘉庆十六年(1811年),有知县泰州伸振履续修十二卷本,咸丰六年(1856年),有知县桐城张鹤龄续修十二卷及卷首一卷本。而邑先达胡晓岑先生曦,亦於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撰《兴宁图志考》十二卷,义例严明,考据精审,为地方志中绝作。惟手刊仅卷一《沿革图说》,其余各卷,稿多散佚,辑刻惟艰。此则《兴宁县志》清代六次修撰情形也。
兹就明清二代兴宁所修各志,略予考释如次。
永乐《兴宁县志》卷数作者俱未详,原书久佚。
王琏序成化《兴宁县志》:“皇明奄有天下,太宗命廷臣督修天下地志。历年已远,不无残阙。成化庚子,侯公拜命知县事,首访志书,惜无刻本,传写讹谬,罔有依据”。是永乐间,兴宁县尝创纂县志,特未付剞刻,岁月稍更,传写多伪。疑自成化志成后,永乐志即不复存矣。
惟成祖初期所敕修《永乐大典》,当曾采载有关兴宁县事迹,如今日残存之永乐大典第七千二百三十五卷,堂字(堂名二十一)(翰林堂)下,引惠州府龙川县循阳志,载南宋苏升《重修翰林堂记》,谓:“予宰兴宁,有山日神光,岿然峭峙,腾焰烛天,敛英聚华,产尤植奇,群峡阜麓,分环拱堵。一日修蔓而前,十里余间,有故屋仅存,左右佥日:邑人罗孟郊读书室也。其泉混混于石窦,流于汇。即之,冷然可掬。而曰:罗公读书洗砚池也。昔隐于是,莫啼岁月。考其历翰林,陟谏垣,名与此山俱传。……”是其显例。虽其所载罗孟郊年代,颇与孟郊先世五代时之罗昌儒相混,然谓孟郊事迹与神光山有关,则无可疑者。惜自《永乐大典》散乱后,存帙无多,既不易於残卷中将兴宁明以前文献,为辑佚还原耳。
成化《兴宁县志》卷数未详,侯爵修,殷舆等纂。阮元修《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佚。
殷舆成化《兴宁县志》序:“成化庚子,清戎监察御史梅公江,按邑询志,以稽政治,验民俗。令求弗获,速命司训叶君正纂修,弗就而卒”。以知成化侯志,实梅江所倡修。又王琏成化侯志序谓:“庚子,侯公拜命知县事,暇日偕司训蒲田郑君,参之史传,考其事实,正讹补阙,增益未及。属诸贡士殷舆,类次成编。复得幕宾余君如魁,相侑锓梓”。是此志实叶正、殷舆及蒲田郑某所纂辑,以侯爵知县事,遂以修志之功归之。按侯爵知兴宁县事,以治绩著称。咸丰《兴宁县志》卷四《官师志名官传》:“侯爵,乐清监生。成化十六年任。勤慎廉明,民怀吏戢。修学宫,孜孜然以培养文风为念”。而据祝允明修正德《兴宁县志》卷三《人材科第传》,亦谓:“殷舆、字弘济,成化十六年举人,上石西州知州。好学文雅”。是成化侯志之所由为世所重,亦以秉笔者之颇得其人耳。
弘治《兴宁县志》卷数未详,余泰修。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佚。
祝允明正德《兴宁县志》序:“惠兴宁之志,……成化末,邑人知上石西州殷君舆始为之。……正德乙亥,余来知县事。问之士庶,独有殷书木刻本,存其家。即阅之,脱简甚多。又其中复重错糅益甚。极厌观览。盖弘治初,又为县令余泰附益之。而编刻苟忽”。按余泰为福建长乐举人,弘治九年,知兴宁县事,其时距成化庚子侯爵修志,仅十六年耳。意其於侯志不过附益补刻,非必曾将全书纂改也。又按泰任兴宁知事,时值诸生薛绪与王天与,被诬久系,泰为申释其冤,时人称其廉明。则泰又不仅以修为事者也。
正德《兴宁县志》四卷,祝允明修,刘天锡、张天赋等纂。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佚,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存江阴缪荃孙旧藏本,温州市立图书馆藏原刊卷一残本,苏州顾氏过云楼藏祝氏手稿本,一九六二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祝氏手稿影印本。
祝允明自序:“……正德乙亥,余来知县事’………思欲稍为缮葺未暇。会方伯吴公牒郡县,令修补地志。允明亦以是应命期且勉为之。丙子冬,承台省檄治通志,辞不获,将自县趋召。因以意授弟子员刘天锡、王希贤、李庠、张天赋,使以殷书为本。征扣见闻,补漏匡误,迄于今事,为编以归。余舟中稍为之芟除比联,以成书四卷,题日正德《兴宁县志》,以别于旧。立义述文,皆出余意,独惜永乐之书未见也。纂事如追亡搜匿,唯力不足;刊缪若理疾,恒病不得其情,矧乏日力,焉免遗恨。兹亦姑云尔尔。……是岁冬十二月二十九日,长洲祝允明序”。按祝志成於正德十一年丙子,盖为允明莅官第二年。允明字希哲,自号枝山,长洲人。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举於乡,久之不第,授兴宁知县。与邑人王天与、张天赋相友善。旷达不拘,案无留牍。暇辄属文赋诗,兴至挥毫作草书,人珍庋之,事迹见《
明史·文苑传》。所修撰邑志,卷一为郡县建置、沿革、分野、疆域至到、城隍、乡都、山川,卷二为官署、学校、庙蝉、宫室、坊陌、津梁、步寨、寺观、古迹,卷三为户口、风俗、人材、科第、物产、征赋,卷四为职官、文辞、杂记。虽采录未尽详备,然文章雅洁,要自可法。惟此志,粤中自明末,似已罕见,故崇祯十年魏浣初序刘熙祚修《兴宁县志》,即云:“吾吴之茂苑祝希哲,……曾加搜辑,……假掌故之手,……五卷之略,即不必尽无遗憾,而一种晋人风致,文采跌宕,定有可爱可传者。惜乎并供蚀,所存者寥寥两记而已”。阮氏修《广东通志》,其《艺文略》注录云“决(缺)”,则更无论矣。今祝氏手稿本印行,足补正诸目录学家注录之脱失。
抑祝氏所载亦有与明代制度有关而为极可重视之史实,如卷三《征赋屯田》条谓:“甘塘屯,在县北十里。洪武壬申,长乐守御千户所百户黄陵部军一百十二人屯种,人授官田二十亩。永乐甲申,奉红牌事例,续拨坝地官田,每名三十亩,通家人五十亩,共为田五十六顷,一人岁纳子粒一十二石,共一千三百四十四石。吉昌屯,在县南二十里,同前壬申岁,百户蒋守忠部军队百有十人,来屯种,亩数及后事例,皆同甘塘,通为田五十顷,人岁纳子粒一十二石,共一千三百二十石”。又注云:“殷志云:郡志旧有大陇田、甘塘、龙婆、鱼梁、吉昌五屯。岁久军亡,今并为甘塘吉昌二屯耳”。此为明初卫所制度施行下,兴宁驻屯设置,与演变情形。欲考明代各卫所实况者,不能不取资於此类记载也。
嘉靖《兴宁县吴志》九卷,吴悌修,戴玉佩、张天赋等纂。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佚。
咸丰《兴宁县志》卷十一《艺文》,载嘉靖吴志自序:“嘉靖戊子冬,予承乏兹邑。政余尝阅旧志,每有补辑之怀,越岁庚寅,督学次崖林公希元,遍牒郡邑,偕综祀典,吾宁幸事纂辑。於是敦延乡士戴玉佩,弟子员张天赋就馆,会同教谕侯位共校。首沿革,而复杂志,厘为九卷,遵檄令也”。此志想已久佚,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未注卷数,盖未见原书也。按吴悌,南靖举人,嘉靖七年知县事,九年庚寅修志,阮志《艺文略》云壬辰修,非也。张天赋为增城湛若水弟子,少负盛名,渊淳虚白似黄叔度,英秀朗察似杨德祖。凡三与修邑志,一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皆有法度可观。所自著有《叶冈诗集》,今有《兴宁先贤丛书》第二册影印明刊本,事迹见该影印本附传,及余所作跋文。嘉靖吴志之得完成,意得天赋之力为多也。戴佩玉为正德九年选贡,授贺县训导。
嘉靖《兴宁县方志》卷数未详,方述修,张天赋等纂。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佚。
咸丰《兴宁县志》卷十一《艺文》有兵备道雍澜方志序谓志成於嘉靖十九年庚子。考方述为崇仁举人,嘉靖十五年知县事,十七年戊戌修志,则其书实迁延二年始杀青也。此志之实际纂述者有教官张衢、黄辉,与弟子员张天赋等。首沿革,终外志,卷数不详,阮志《艺文略》注佚。按此志修撰,距嘉靖吴志,仅十年耳,疑其间实无甚损益也。
嘉靖《兴宁县黄志》卷数未详,黄国奎修,盛继等纂。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佚。
咸丰《兴宁县志》卷十一《艺文》,载张希举嘉靖黄志序,谓:“邑令黄子国奎,以旧志是非颇谬,且近世未详,礼延文学盛子继,开局纂修,补其未备。余览其三善焉:一日明天时,志分野、灾祥、气候之类是也。二日因地性,志沿革、封域、食货,学校之类是也。三日经人事,志历官、进士、遗佚、烈女之类是也。至于田赋、兵防、均役、驿传,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按黄国奎,江西庐陵人,嘉靖二十九年,知县事,三十三年升荆州知州。是黄志当修于黄氏莅任之次年也。此志今佚,阮志《艺文略》,未注卷数(编者按,此志四卷,今存)。
崇祯《兴宁县志》六卷,刘熙祚修,李大则、李永茂、陈衷等纂。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未见。日本东京图书馆藏原刻本。
明人修《兴宁县志》,现存者,以崇祯间刘熙祚所修者为最详备。此志,清嘉道间,粤中既甚罕见,故阮元修《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云“未见”。惟幸日本东京图书馆,汉籍门地理类,尚存原刻本一部,盖为明治八年由文部省所交附者。书首有魏浣初、刘熙祚、李大则三人序文,次为凡例,又次为目录。其编次为地纪卷之一,政纪卷之二,礼纪卷之三,献纪卷之四,文纪卷之五,杂纪卷之六。尤以献纪一卷为视其他县志为标目严正。且各卷叙事,亦每于首尾系以论释而标明作者名字,如云“刘熙祚曰”,“李大则日”,“李永茂日”等,而尤以题“李永茂日”者为多。故其志于纂修姓氏下亦明标:“兴宁县知县晋陵刘熙祚裁定,署教谕举人昭武李大则,训导浈阳许应甲订正,邑庠生李永茂论者,彭邦琼、陈衷、王所浈、刘奎昌分编,主簿李尝泰、典史朱继祖董刻”。而全书文体,亦颇觉统一,大抵志稿成后,曾经刘氏统为删定也。故魏浣初序文亦云:“惠之兴宁不至如武城之蕞尔,……未尝不可以邹鲁之治也。邑志备外史,古职方氏之遗意,固长吏所宜问焉。……而吾吴之晋陵刘君,来令兹土,……不以折腰为卑,不以炎陬为远。下车,即询父老因革之宜,凡城郭要害,仓廪积贮,干掫防御,学宫形胜,田畴水利,肯綮之所在,莫不次第举行,底绩乃已。越两期而邑大治。……乃因进多士,弦歌之暇,慨然斯役,……沿故续新,阙疑订信。未几以成帙告,且索余言弁简端矣。……余益以喜,实心为政者之果,可以知无不为,为无不效,效无不悦且服,而非敢以吴人之私吾桑梓,轻引希哲之名公,并君先后掩映,沾沾夸示于粤也。因乐观斯志之厥成,不独叹其纂述之周,笔削之善,于以嘉其政,而纪其实,俾异时传名宦者知所考,倘有取于余言焉。”
而刘熙祚序,则自谓于崇祯八年乙亥,始知兴宁县事,即有志修志,而政繁未遑。越三年丁丑,将欲报政,乃毅然为之,阅两弘望,遂脱稿以付剞劂。则刘志实成于崇祯十年,盖距正德祝志,已后八十余年矣。按熙祚字仲缉,武进人。天启甲子举人,崇祯八年谒选,得兴宁县令。丰采峻整,以文章饰吏治。先是,县学额在下县之列,熙祚请于提学魏浣初,升为中学,复修学宫,文风丕振。课最,征授浙江道御史,巡按湖南。张献忠陷衡州,遣贼追桂王及吉惠二王至永州,熙祚督水师御之,遣兵护三王入广西,而自入州死守。奸人开门迎贼,熙祚被执遇害,时崇祯十六年九月十七日也。事迹见《明史忠义传》,及计六奇《明季北略》。是熙祚行谊,不特颇影响于兴宁文风,且于明季士气之振奋,亦不无激导之功也。
康熙《兴宁县王志》八卷,卷首一卷,王纶部修,王铭彝、邹涛等纂。康熙二十年刊本。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未见,国立北平图书馆及日本内阁文库藏原刊本。
王纶部自序,谓:“纶部称家督宁邑者,五年于兹矣。窃不自揣固陋,故举而葺之,于是征集老成,采辑分编。其义则仿省志而加详,其文则因祝志、刘志而增饰。其体裁则以家君所修《程乡县志》为式。八志为纲,众条为目,条分缕晰,端若贯珠。于是观舆地沿革,而山川风土之形胜悉矣。观规制秩祀,而尊卑幽明之等列照矣。由官守而知吏治之得失,由版籍而知赋役之重轻,于人物而念钟毓之有自,于艺文而见著作之美备,后之人,一披阅而事类昭然,因时而施修救,成于是乎取之。时受校订分编之任者,则有山阴劳子清,梅州侯子畿,邑庠王子铭彝、易子以履、邹子涛、张子其骏,例得并书,以告厥成焉。”按纶部字玉掌,江宁县监生。初随父王仕云任于程乡,即今梅县。康熙十六年,题宰兴宁,捐俸于文昌庙后创教思堂,与多士讲文课艺,所识拔皆获隽。其后主修邑志,至康熙二十年辛酉,遂脱稿付梓。今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为初印珍本,纸墨干净,古色盎然。正文,半页九行,行二十二字,四周双阑楷书甚佳。里封面刻题“本县藏版”。卷七《艺文》,有王天与《和山麻石岩记》,曾荣科《盘石庵修成记》,皆为醇雅古文。并有大埔名翰林萧翱材所撰《则思桥记》,谓该桥为“邑人萧奋六所经始”。则知余故居村南之则思桥,与村西之文峰桥,皆为明代所遗也。又按邹涛字慕山,能古文,尝序何南风《讱堂余稿》,甚渊雅可喜。疑王志初稿,颇经慕山手也。
康熙《兴宁县李志》卷数未详,李清鋐修,佚。
乾隆《兴宁县志》施念曾自序,谓本朝有王志一编,李志一编。考咸丰《兴宁县志》卷四《官师志》,县令李清鋐,奉天人,二十二年任,修邑志。李清鋐后,则屈孟祥于二十八年任,是所谓李志,即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知县李清鋐所修者。惟此志诸书皆未注录。盖李氏知县事,距王志付刻,仅二年耳。疑其修志,或仅就王志略加附益而成,非曾更张旧志,置局修撰。惟施志既云有李志一编,则李氏当日,似曾锓版,故并为叙录如此。
乾隆《兴宁县志》十卷,施念曾修。乾隆四年刊本。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及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原刊本。
咸丰《兴宁县志》卷十一《艺文》,载乾隆《兴宁县志》施念曾自序,谓:“爱于戊午二月之吉,集诸绅士,开局编修,绅士请发凡起例。予惟前明有刘志一编,本朝有王志一编,李志一编,其中分类卷,各不相袭。今因时制宜,乃定疆舆、建置、赋役、学校、职官、选举、人物、风土、事物、艺文,为十卷,卷共八十则。命绅士按则,先录诸志所有者,以剪裁优劣而去取,以应删应增者,以事无阚漏,文无繁冗为准绳。四月孟夏,志局告竣。听讼稍暇,亲自厘正,芟繁润略,务从雅驯。并总书总目于十卷之首,分书分目于各卷之前,以分领之,作弁言十章于前。是役也,矢愿于甲寅抵任之初,乃今而始告成,未知视刘王诸旧志何如”。此于施志修撰内容,已能统括。按施念曾。字得仍,一字蘖齐,宣城人,侍读施闰章孙,拔贡生。雍正十二年知县事,乾隆元年丙辰,由巡抚扬永生荐,举博学鸿词,试而未用,二年回任。清采绝俗,慈惠利民。修学宫t葺城壕,建书院以祀韩苏。事迹见李富孙《鹤征后录》,及嘉庆《兴宁县志》。其所修志,成于乾隆四年。纲举目张,文质斐然。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未见”。殆嘉道间粤中已罕见也。
嘉庆《兴宁县志》十二卷,仲振履修,陈一峰等纂。嘉庆十六年刊本。阮氏《广东通志艺文略》注录存兴宁希山书藏藏残本。
咸丰《兴宁县志》卷十一《艺文》,载嘉庆《兴宁县志》仲振履自序,谓:“爰及簿书之暇,集僚友,召绅士,详加采访。于旧志之阙者补之,繁者删之,混合者分之而列之,讹误者改而正之。选及门士陈生一峰,傅生畹,黄生澄,分为编次,而予董其成,共得若干卷,急付诸梓,以存七十年之梗概”。按仲振履,字柘庵,泰州人,嘉庆十三年进士,十五年知县事,多所兴作,尤爱士,辟韩苏书院为墨池书院,捐俸倡设文峰书院修脯,一时文风称盛,事迹见咸丰《兴宁县志》。其所修志大体尚佳。
咸丰《兴宁县志》十二卷,卷首一卷,张鹤龄修,陈丙章等纂。咸丰六年刊本,民国十六年兴宁书店排印本,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及
香港崇正总会藏咸丰六年原刊本,兴宁希山书藏藏旧钞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民国十六年排印本。
张鹤龄自序,谓:“咸丰二年壬子,鹤龄奉檄调署兴宁县篆,未几而邻匪蠢动,星檄交驰,扰我边陲,践我疆圉,三年之内,迭起灭。鹤当军务倥偬之日,方朝夕不暇,故有志未逮。比来元凶授首,疆宇肃清。鹤追踪视事以前,其有待于增订者已多,及视事以后,连年扫除丑类,迅奏肤功,其有待于增订者更非昔比。因命曾孝廉士梅,陈生其藻,及炳章,以襄纂辑,而鹤总其成。将仲志原本讹者正之,漏者补之,而续辛未以后事于卷末”。此于修志目的及经过,已为统述。按张鹤龄字琴甫,桐城人。其志成于咸丰六年,分十二卷。首封域,次形胜、三规制、四官师、五赋役、六典礼、七学校、八选举、九人物、十风俗、十一艺文、十二外志,为现存《兴宁县志》之最通行者。其卷首所列修撰诸人,虽分编有黎绍高、罗明光等七人,校订者有曾士梅等五人,然实际多出陈炳章手。炳章字烁林,为道咸间兴宁朴士,于修志见解及态度,不无可述。胡晓岑先生曦尝代饶光辅作《陈烁林先生诔并序》,谓:“先是,甲寅乙卯之岁,邑土寇数廓清,当道知先生能,议开志局,以纂修请。先生闻而瞿然曰:县志虽百里书,然准此而郡而省而朝廷,即与国史相表里;且今之修志乘者比比矣,非阿私所好,即纪事多诬,是故秽吏缙绅家乘之讥,古今一辙,矧传闻不一辞,纪载不一手,书出,啧有烦言,某敢辞也。既当道请益力,先生恐重违其意,乃力谢开局,独自一室中,鳞次编比,星纂露钞,凡缺者补之,讹者正之,未志者续之。无糜费、无旷日,更六阅月,而告厥成。稿出,同事称善。惟是时寇难甫平,当道欲铺张一二,邀功上游之地,所有叙述战事处,稍稍增饰。先生辄乙所易,以原稿付手民,当道卒无以难也。其胆识卓绝,毅然自立者,又如此”。以此知咸丰《兴宁县志》之所由取贵于时矣。又此志道光十二年壬辰以前事,多之采扬兆彝《消炎录》,本志卷八《选举》贡选,尝提及之。
《兴宁图志考》十二卷,胡曦撰。光绪刊本仅卷一,兴宁希山书藏藏原刊卷一。
先达胡晓岑先生曦所撰《兴宁图志考》十二卷,今所见仅卷一《沿革图说》,及《沿革表》。光绪八年刻于广州。其余未刻各稿,多已散佚。余家希山书藏,旧藏胡先生杂稿,中有《图志考》卷一卷二目录。卷一目录,除沿革图说及表外,尚列《封建表》、《职官表》、《选举表》等三目。卷二《舆地略》,列疆里、都鄙、晷度、分野、气候、户口、风俗、物产、方音等九目,山川略列山水、水利、关隘、围寨等四目。另有零稿一纸,亦《图志考》拟目,山川略下有古迹、建置、艺文、金石、前事等五略。又另稿一纸,则为《图志考列传》拟目。据此,则胡先生《图志考》,实分图说、表、略、及列传等四门,盖大要亦如阮氏《广东通志》分类焉。兹即就已刊之卷一《历代沿革图说》及表论之,其考据之详明,排比之适当,文辞之醇雅,即方之洪亮吉《泾县志》等负名地志,亦无多让。盖胡先生自幼秀敏,龆龀即能为诗,自登同治十二年拔萃榜后,以屡困场屋,即一志改治朴学,发奋著书,所撰著各书,以关於乡邦文献者为多。参证既闲,发明自富,《兴宁图志考》卷一之特为精审,有由来也。
综上所述,可知明清二代,兴宁所修邑乘,今世仍可得见者,清志有康熙王志,乾隆施志,嘉庆仲志,咸丰张志,胡氏图志考卷一等五种,明志则有正德祝志,崇祯刘志等二种,总计七种(编者按:明志应补嘉靖黄志一种。此外,胡瞰撰《兴宁山志》及罗献修撰《兴宁乡土志》亦可列入。上两书均成书于清光绪末年。则今存于世者,总计应为9种)。虽篇幅未见特丰,而现存种目,则或视其他县邑旧志为不弱也。
入民国来,兴宁人士,佥以县志年久失修,屡议设局重撰。至民国六年,邑令王虢,乃聘邑清内阁中书罗公翔云为总纂,先君子希山公与胡公锡侯为分纂,厘订志例,积极撰修。会战乱频仍,局务中辍。民国十九年,值蕉岭丘辑甫瑞甲为县长,颇拟征集地方文献,余尝致书,倡议续修县志,谓县乘为一邑人文地文之总汇,不以时纂修,则一邑文物,无可表达,而民生状况,土地异宜,与夫得失之经,消长之统,胥无由检讨,先民之经历与功业,不克为今人所知,今人之知识与活动,不克为后人鉴戒。会丘氏未几去官,卒未果行。其后数年,邑人士复议修志,主其事者胥硕学宿彦,然时局骤更,新志卒无由完成。抚今思昔,尔可慨也。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写定
(录自罗香林辑校《明清兴宁县志》第六卷)
晋朝
兴宁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
龙川分治而立,县辖区有今
五华、兴宁全境以及龙川县东部和
紫金县东北部。
南朝
齐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数次析古
兴宁置
齐昌县(府),辖境多次变迁。
梁天监年间(约503年),撤销齐昌、雷乡两县,并入
兴宁县,县治由雷公墩徙至今
龙川县
佗城。
隋朝
开皇十一年(591年),裁撤龙川县建置,置
龙川郡,郡治设于
归善县(今惠州市东北)。
兴宁隶属
龙川郡。
唐朝
武德五年(622年),在原齐昌地复置齐昌县,县治仍设于洪塘坪。武德年间,
龙川郡改名循州。
贞观元年(627年),废齐昌县,置宁昌驿,隶属
兴宁。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复置雷乡县。
兴宁保留
东晋所划辖境,县治由
佗城迁回雷公墩。
五代时期
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废雷乡县,恢复
龙川县建置。循州府治移至
龙川。
兴宁隶属循州。同年,南汉王刘?于原齐昌县址置
齐昌府,兼辖
兴宁,府治设于洪塘坪。兴宁县治由雷公墩徙至今
龙川境丫
下圩附近。
北宋
开宝四年(971年),南汉王刘?降宋。废
齐昌府为宁昌驿,隶属
兴宁县。
天禧三年(1019年),
兴宁县治由丫下圩迁回雷公墩。
嘉钓年间(1056至1063年),在县城南7里
神光山兴建寿庆寺,后经历代重建,改名神光寺。
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划出
兴宁县
兴宁江(今
五华河)及右别溪(今琴江)流域地,设置长乐县(今五华),有户二千。以原齐昌县地为兴宁县,有户四千,治所设于洪塘坪。
兴宁、长乐同隶属于
循州。
宣和五年(1123年),邑人
罗孟郊中举,翌年登
进士一甲第三名(
探花)。
南宋
建炎四年(1130年),原宰相
李纲由贬谪地雷州回鄱阳访家,路经
兴宁,曾作《通衢夜坐有感》、《过黄牛岭》、《宿兴宁驿》等诗。
庆元二年(1196年),邑人王廷坚登进士榜。自后至
南宋末,本县登进士者还有
杨杞(1208年)、曾固(1214年)、
陈南一(1238年)三人。
嘉定年间(1208至1224年),在县治(洪塘坪)东百步建宣圣庙。
成淳四年(1268年),主学卢龙跃重修。元末毁于兵火。
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抵抗元军失利后,率勤王军撤至粤东,宿营
兴宁城西郊,号召勤王,重整军备。因怀念宋王朝,每晨五更具袍笏,北向朝拜。清成丰年间,邑人于其地建“朝天祠”以祀。
元朝
元初霍山东境地划归
龙川县。陈维贤为元代举人(中举时间失考)。元末,本县仅存1697户,仍隶属循州。
明朝
本县先后设立大龙田(今龙田)、坭陂、
长兴(今罗浮)、罗岗、龙归洞(今黄陂)、石马、大坪、莲塘(今永和)、径心、新陂、叶塘、水口等12个圩场。同期,设军屯5处:大龙田屯(今龙田圩西北)、甘塘屯(今叶塘区东部)、鱼梁屯(县南15公里处)、吉昌屯(今坭陂笃陂乡)、龙婆屯(县西)。各屯田5000亩左右。
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
周仕贵移县治于今
兴城镇地,筑土垣200丈,围公署、仓库于城墙内。同年,
县丞刘渊置兴宁驿,全县设县前、
茅塘、小洋、莲塘、
南木、
留田、径心等7铺。同年,裁撤循州,
兴宁改隶
惠州府。
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周仕贵和县丞刘渊秉承朝廷
神道设教意旨,建立社稷坛(在
西河桥西半里处)、
山川坛(在城南半里处)、
邑厉坛(在城北约1里处)。
洪武四年(1371年),县丞刘昭辅奉朝廷设科取士诏令,始创庙学,重建学宫于县治之东南。同年改
阴阳学(元、明时地方设立的天文学校)为医学(培养医药人才的学校,地址在今中山西路)。同年,设十三都巡检司于县北100里处(现
罗浮镇),委巡检1名,设弓兵20名,常年驻守。同年,于县南水口建河泊所,管理渔民,时有船只400余艘。同年,于城内东、
北街口建城隍庙。同年,于县公署右侧建岭东道行台,接待来往官员。
洪武八年(1375年),设巡检司于水口,委巡检1名,设弓兵20名,常年驻守。
洪武十四年(1381年),知县张助于城南始建养济院,收容穷苦无依的老弱病残百姓。
洪武十七年(1384年),儒学教渝、训导奉颁“科举条式”,令士子攻读四书、五经,以应科举考试。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远人周三率兵进
兴宁,与官军交战,持续3年。本县人民或死于战乱,或避难流亡,仅存20余户,编为2图附于长乐,由长乐知县习韶兼管。同年,
兴宁驿迁于长乐南门河边,改名长乐驿。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知县夏则中招携流亡,佃耕官田,并上疏朝廷,请准减轻官田租税,使农民得以安业,短时期内户口大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遵朝廷令编制册籍。全县设7里、70甲、160保,有722户、2626口(适龄赋役对象)。全县有田地山塘48655亩,应纳税粮:秋粮米1280石,
夏税米8.1石。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大龙田、
鱼梁、龙婆三屯军多逃亡,遂并入甘塘和
吉昌两屯,1392年分别由长乐守御黄陵领军112名、蒋守忠领军110名屯种,每名每年须纳米12石。
永乐十年(1412年),全县有1033户、418l口,田地山塘117034.4亩。
正统五年(1440年),知县朱孟德于县前大街始建布政司行署。
正统六年(1111年),撤销水口河泊所,?民归并下六都编户。知县朱孟德奏准授张伯龄为水口巡检,专事抚瑶,并准世袭。
正统十年(1445年),知县蔡德义等于文庙内始建尊经阁。
正统十三年(1448年),在县城南3里处建南岳宫。
景泰五年(1454年),舒韶任知县,在任9年。分别在和山、
茅塘、
梓皋、陈坑建预备仓4所,储粮备荒。
天顺五年(1461年)九月,邑人罗刘宁聚众千余,先破兴城,官署民居全遭焚毁;又续攻
长乐、
程乡(今梅州市
梅县区)。后受接察司副使陈廉招抚。
天顺八年(1464年),杨辉、曾玉聚众于县北宝龙、梅西石坑等地起事,为按察司佥事
毛吉率兵剿灭。
成化三年(1467年)冬,知县秦宏奏报朝廷核准重建县城,改土垣为砖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长626丈。雉堞903个。环城掘濠,深0.7丈,宽2丈。跨濠架桥,辟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公署、谷仓、学宫、城隍庙等的重建工程,费时较长,陆续完成。
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县侯爵主修县志(已佚),邑举人王琏作序,是为《兴宁县志》有刊本之始。
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
兴宁至程乡驿道。因东路山深林密,改由南路设铺,随地易名。共筑刁坊、官陂、大水坑、水口、小峰等5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儒学教谕奉旨,敦促应考士子除攻读
四书、
五经外,必须揣摩八股制艺之文(其时科举考试,开始用八股文)。
弘治十六年(1503年),流瑶首领彭锦、刘文玉、练成才聚众,各据大望山、大信、上下畲、宝龙等地,朝廷统调大兵进剿。
正德七年(1512年)秋,张番坛于县北大望山聚众数千人,先后攻陷
福建宁化、江西石城等地。朝廷命御史周南、参政方良率军围剿。
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
王天与登进士。明代本县有进士3人,另二人为林廷庸(1466年)、林骥(1469年)。
正德十年(1515年)冬,林满山在大望山率众造反,知县
祝允明(号枝山)命军剿捕。同年,重建城内老街关帝庙。
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县祝允明主修县志4卷,题为《正德兴宁县志》,为本县现存县志中最早的一部。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兴建和山岩寺。同年,叶塘乌池村绅吴法谦率众兴修水利,在乌池与大坪朱坑村交界处,筑石陂1座,并开挖经龙跃、龙塘至坪埂村的灌溉渠1条,全长10多公里,可灌溉农田1500多亩。至今仍发挥效益。嘉靖元年(1522年),全县有田地、山塘22.16万亩,比永乐十年(1412年)增加10.45万亩。
嘉靖二年(1523年),知县应鹏?倡建西门浮桥,用铁缆4根连结木船24艘,上铺木板。十七年,知县方述筹白银5000两,改浮桥为石挢。二十九年,桥被洪水冲毁,知县黄国奎募资复造浮桥。
嘉靖四年(1525年),修葺城墙,加建4个城门楼,并更名东门为
平远门,西门为阜成门,南门为迎薰门,北门为拱辰门。
嘉靖八年(1529年),于城北2里处建东岳宫。
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县施干于西门濠塘左边建维城社学。
嘉靖三十年(1551年),邑人王天叙重建神光寺。是年,知县黄国奎主修县志4卷,今存。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夏,大雨,数百间民房被冲毁。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知县陈其箴修建城墙,加建重门,东西两门更名为朝阳门和观澜门。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三十日晨,饶平陈村、郑吕养等流寇窜犯本县打禾坪、蛇塘等地,捉人勒赎。同日晚于黄岭背扎营,次日离去。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贼寇叶舟楼等劫掠各乡,占据民田,焚毁庐舍。滥杀村民,群情惶恐,寇去则趁隙耕作,寇来则闭垒而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瘟疫流行。
隆庆三年(1569年),邑人李松峰等遣反,总兵
俞大猷设计招抚。嗣后,苏继杞、杨子亮、黄恒等又聚众造反,破各厢围寨。后内部互相攻伐,黄恒杀败杨子亮,收编其部属,据守黄坑。次年黄经官府诱迫而受招抚。
万历二年(1574年),于城南1里处赤岗墩建隆兴塔。次年于县西2里建隆兴寺,寺后建七层宝塔。
万历四年(1576年),于水口建周塘驿,由水口巡检司兼摄,接待来往官员。
万历八年(1580年),知县孙梦龙奉令在全县清丈土地,清出大量瞒地,使税田从赢靖元年(1522年)的22.2万亩增至37.81万亩。
万历九年(1581年),水灾。县北大信地有巨石大10围,高5尺,遭水冲徙移一里。
万历十三年(1585年),邑人刘青山等聚众数百人在罗岗造反,后被官军捕杀。
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县石承芳设罗岗营,募乡兵300名,每月初一、十五日在营,余日归农。
万历十八年(1590年),知县王栋建富谷社学于城北。
万历三十年(1602年),知县史懋文明令禁服大茶叶等毒草,如有违者,咎其父兄子弟。是年,史懋文重建尊经阁,广置经籍藏于阁内。三十三年史偕博士王学渊、连瓒等人,专程到
江西临川谒见明文学家汤显祖。汤应史的请求,撰写了《惠州府兴宁县重建尊经阁碑记》,全文长达1250字。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县陈应荐修南济桥(浮桥)。该桥至20世纪80年代初方毁。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何南风中举。明代本县先后中举者有30人(其中武举5人)。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二、三月,谷贵,附城贫民白昼破仓夺粮。知县黄若云派兵围捕,击毙数人。夏四月,陡发洪水,龙归洞圩被冲,溺死127人,铺屋庐舍,一荡而尽。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设水口渡。是年十月,彗星见于东南,垦长数丈,有如关刀,乡人呼为“关刀星”。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县奉文增派
辽饷(军费),每亩以2厘7毫3丝6忽计,共派银1035.5两。同年又加征田赋,共银1627.4两。天启六年(1626年),每亩增至7厘3丝6忽,共银2760.2两。
崇祯四年(1631年)又增派辽饷,每亩9厘4毫3丝2忽,共银3569.8两。次年加派粤饷,每亩1厘3毫,共银492.03两。
崇祯二至五年(1629至1632年),灾荒严重,官府加租逼税,激起多次民变。起义首领陈文、王观松、陈万、钟凌秀、赖大总等,均在与官兵交战中牺牲。
崇祯八年(1635年),通查全县烟户,计有1.63万余户(按每户4.5口计,则明末全县约有73350人)。是年,知县
刘熙祚以本县人文日盛,申请经批准升
兴宁为
中县,
县学定额岁、科二试各入学30名(取得入学资格者通称秀才)。
崇祯十年(1637年),全县春大旱,夏大水。是年,知县
刘熙祚主修县志6卷,今存。
崇祯十四年(1641年),
刘熙祚在县东西南北边界加强关隘防守,加固城墙,加深城壕,并于
四城门外筑护城营房,养兵140名,按保、丁摊饷,以为给养,整顿保甲制度,严格编定户籍,每10户编为1甲。
清朝
顺治三年(明隆武二年,1646年),知县庄应诏修城池,重建西门楼。
顺治四年(明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本县民众万余破北厢诸围寨,集结于灌水塘,
连亘数里,围攻县城。知县庄应诏率兵固守,相持数月。直至三月十八日,
惠州府派总镇黄应杰率兵来援,城围得解。
顺治五年(明永历二年,1648年),
南明皇族滋阳王第三妹避难
兴宁,招本县秀才陈文升为仪宾。次年,夫妻二人到
端州(今
肇庆市)行在
谢恩。南明桂王朱由榔诰封滋阳王妹为
兴宁县主,授陈文升为亚中大夫。
顺治八年(1651年)五月三日,县民3000多人举事,袭破县城。知县石楚钦、教谕邓吉士、训导许仲翼、典史谭肇先被杀,库藏被破。四日,城南义尚围彭邦琼、李开阳等率各乡勇合力围击。五日早,举事队伍被击溃,首领刘世俊被擒,解
惠州府处死。五月中旬,镇守惠州的中军参将纪大雄率兵来兴驻守,年余后返惠。1651年始,清王朝统辖
兴宁,本县奉行顺治年号。
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廷于本县举行首次岁试,督学
钱朝鼎调集
龙川、长乐(今
五华县)、
永安(今
紫金县)、连平、和平、
平远、长宁(今
新丰县)、程乡(今梅州市
梅县区)、
镇平(今
蕉岭县)等县士子岁试于学富明伦堂。是年,重修鸡灵山灵化寺。
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朝廷颁定赋役全书,以明万历四十八年会计为例,全县土地山塘37.95万亩,税粮合计5234石,连男妇丁口共编派“
一条鞭”银8317两,加新增人丁税银,共计1.1万两。同年,兴建建德桥,后更名三圣桥。顺治年间,
福建上杭人傅耀祖,工于制擢扇,因打死粮差逃至
兴宁,隐居兴城后街,以制扇为业。其后裔迁居永和榄子围,扇业便在永和一带兴盛起来。
康熙十五年(1070年)正月十二日,
耿精忠部万余人,奉清朝廷命令,由
福建取遭
潮州,路经
兴宁,进攻
广州,迫平南王尚之信归顺。
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县王纶部调整明代原设驿铺,北路设罗岗铺、十三都铺,西路设
茅塘铺、中道亭铺,东路设枫槭铺、江坑铺、铁马铺、古楼铺、径心铺。每铺拨兵20名,负责文书传递。
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县王纶部主修县志8卷,今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李清滏以“玉璧长松”旌表耆寿5人:李学良105岁,罗有瑾103岁,张可奇103岁,陈成良101岁,石秉钺98岁。
康熙二十兰年(1684年),李清滏奉旨设
兴宁义学。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修葺城墙,疏通濠池,并修筑宽8尺的城脚马路。
嘉庆七年(1862年)八月,博罗、永安等地
天地会起义。十一月,本县石马温石二集结会众响应。谋泄,知县庄自仪率兵围捕,温等数人被捕,解省遭杀害。
嘉庆八年(1803),大雨雹,大风拔树掀屋。
嘉庆十年(1808年)春,陨石坠于西厢。夏,雷击学宫戟门。冬,地震。
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建北城门楼。知县
仲振履重修韩苏书院,并改名
墨池书院;重修罗探花祠,并以祠设
探花书院;又改水口司公馆为养正书院,翌年改名
文峰书院。是年,
仲振履主修县志,12卷,今存。
嘉庆十九年(1814年),于县城东南(今宁新横湖长陂岭)建文峰塔。是年,撤销西河沿(今河唇街)米行,徙米市于老街,禁止米、谷私贩出境。
嘉庆二十年(1815年),地震,年三次。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黄陂山洪暴发,水涨逾丈,冲崩山岗多处。1818年丁口数达262316。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大旱;秋冬大疫,死者万人。
道光五年(1825年)秋,彗星见于正南,长四五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九月,地震。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大水冲溃西北城墙1丈多,城内倒塌祠宇房店甚多,知县曾名芹呈准给资重建。咸丰元年(1851年)冬,瘟疫流行。是年,小洋堡(今宁新区洋里村)人曾享奎从江西
兴国学得制造土纸技术,兄弟5人在家开业,后发展至全村12家。所产土纸、纱纸,远销
汕头、
梅州、
佛山等地。
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受太平天国革命直接影响,长乐县役孔阿福、天地会首领李进春集结会众万余,陷长乐县城后,进攻兴城。知县张鹤龄调集永和、龙田、城南等团勇合击,会众溃散,毙、俘逾千人,遭杀害675人。
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雨雪,继夏冰雹,大者如卵。是年,知县张鹤龄改建城内宝成寺为吕祖庙。十月,修整城墙、城壕,城墙增高二三尺至六七尺。城壕加深一二尺至五六尺不等,用银二万余两。
咸丰六年(1856年),知县张鹤龄增修县志12卷,今存。是年,
竹丝湖堡鸭桥人陈晃楼,陈撷仁到江西
吉安学会高型织布机操作方法,并带回高型织布机,改革了本县织布技术。同年,坜陂堡群众集资兴建拦河石陂,灌溉农田978亩。
咸丰八年(1858年),法国传教士于宁新赤沙岭建天主教堂。
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军石镇吉部陷大埔、破嘉应州城后,于二月廿二日围攻
兴宁城,久攻不克,至三月五日,不支而退,取道龙田、罗岗、罗浮,奔江西,入湖南。官绅恐其折回,饬令焚烧城西附廓房铺。初六夜西风大作,城西11街延烧无余。咸丰年间,本县布商开始在
广州、佛山设号,经销
兴宁土布。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间,太平军余部康王汪海洋部由
福建武平败退入粤,占领镇平(今蕉岭),休整三月后向江西撤退;于八月路经本县黄陂、罗岗、罗浮等地,遭清军追击。汪部在罗岗白水寨山伏击追军,歼灭关邦部,并重创其他迫军。后入赣南,又遇清军阻击,败退连平,复从连平翻山回师和平,经
兴宁大坪、罗岗、黄陂等地,十二月八日攻陷
嘉应州(今
梅州)城。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合邑重建学宫大成殿。
光绪八年(1882年)二月,德籍教士
黎力基与华籍教徒张学兴、罗日寿在坪塘建立基督教崇真会,并兴建教堂。
光绪十年(1884年),紫金“紫霞洞”先天道派人来
兴宁传教.教徒李又勋于龙田双溪宝善楼创设先天道堂。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兴宁督学
何子渊创办
石马(宇)
雨南洞小学。
中华民国时期
1903年,
何子渊、萧惠长等人创办兴民学堂,聘革命义士丘逢甲担任校长,何子渊亲任学监。1906年,何子渊、萧惠长等人创办兴宁县立中学(
兴宁一中),开风气之先,是为兴宁新学之始。
1904年春,何子渊与丘逢甲、萧惠长、江柏坚、姚竹英等革命党人在石马“箭竹顶”茶竂草堂策划潮州
黄冈起义。1907年5月,第二次黄冈起义失败,萧惠长、江柏坚、姚竹英等人身份暴露,被迫走避箭竹顶茶场半年有余。1908年夏初,丘逢甲再次来到石马顺裕庐,与渊公商讨营救对策和下一步行动方案,遇险党人卒在何子渊、丘逢甲的疏通、担保之下得以脱险。
民国元年(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何子渊萧惠长张华谷等人组织民军光复
兴宁,成立议会政府,萧惠长被举为县知事,何子渊被举为代议长,年底议会正式选举时被公推为议长。后
广东省都督委派李文莱(梅州市
梅县区人)为县知事,兴宁仍属
嘉应州(今
梅州)。春,龙田人罗则桓集股兴办蓼塘罗族树木公司。影响所及,相继成立龙田学泗公树木公司和车坜长岗埂树木公司。春,创办《宁江新报》(由《别溪杂志》改名),同年9月停刊。是年,县设立经收课,征收赋税,翌年改名为征收局。同年,创办县立懿?女子小学,1920年改为县立女子小学校。
民国2年(1913年)夏,兴民学堂呈准改为兴民中学校,仍由陈少岳任校长,何子渊任学监。
民国3年(1914年)10月,萧惠长、
张花谷、何子渊等人响应
孙中山的讨袁号召,组织讨袁军。事泄,萧、张被迫出走南洋,何子渊则继续留守
兴宁与袁世凯爪牙
龙济光周旋。是年,刘俊盛在城镇北门开办振兴布厂,有木制布机12台,工人36人。
民国4年(1915年)本县改隶属
潮循道。是年,于西城外原较场兴建新丰街,历时3年而建成。街内商号多经营土布业。同年,刘象文、罗建沾等集资开办兴光电灯公司,在县城内水关口建发电厂,装机容量108千瓦,年发电量13万千瓦时。
民国5年(1916年)
刁坊区鼠疫流行,河塘村1天死亡8人。是年,本县北厢鹅湖乡人张振环在县城内开设立盛药房(张家园),生产济众水、肥猪菜等成药出售。
民国16年1927年9月3日,在中共
广东兴宁特支的组织领导下,兴宁县湖尾乡等地义勇军100多人在兴宁县城县立中学何子渊等校领导和进步学生的配合下,成功地举行了攻城起义,史称
兴宁起义。此次起义,促进了
兴宁各区乡武装斗争的发展,建立了工农红军队伍,为尔后建立
五兴龙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解放至今
1957年建成合水水库,合水
水库是一宗以防洪为主,保障灌溉、照顾排涝、结合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捍卫着
兴宁城区、国防军事机场、铁路、国道等重要基础设施及下游50多万人口、沿江两岸23.26万亩耕地。
1958年冬,
平远县并入
兴宁,两年后复置平远县。1985年实行
市管县体制,兴宁隶属
梅州市。
1994年6月8日,经
国务院批准,
兴宁撤县设市,为
县级市,由
梅州市代管。从此,
兴宁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拉开了农村经济向
城市经济迈进的序幕,为建成“经济繁荣、科教领先、社会安定、生活小康、中等发达”的
粤东商贸新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兴宁市辖28个镇:
兴城镇、
宁中镇、
宁新镇、宁塘镇、龙田镇、坜陂镇、
坭陂镇、
叶塘镇、
新陂镇、
刁坊镇、龙北镇、合水镇、
石马镇、
罗岗镇、
罗浮镇、
黄陂镇、
黄槐镇、岗背镇、坪洋镇、
大坪镇、叶南镇、永和镇、
径南镇、
径心镇、新圩镇、水口镇、下堡镇、宋声镇。总人口871507人,各镇人口:
兴城镇86332
宁新镇39996
宁中镇38753 宁塘镇 16623
新陂镇44889
刁坊镇35282 坜陂镇 15312永和镇33872
径南镇11614
径心镇13534
坭陂镇44514新圩镇28238水口镇28025下堡镇12495 宋声镇 6751
罗浮镇38622
罗岗镇52973
黄槐镇30814 黄驶镇 40429 岗背镇 22544 坪洋镇 10120 龙北镇 15577合水镇13304龙田镇35350
石马镇26227
大坪镇40348
叶塘镇40348 叶南镇 22931 福兴
虚拟镇24145 四望嶂矿务局虚拟镇 154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兴宁市辖28个镇(兴城、龙田、合水、岗背、龙北、黄陂、黄槐、宁塘、石马、径心、永和、宁新、沥陂、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叶塘、大坪、罗岗、罗浮、宁中、径南、下堡、宁声、叶南、坪洋),470个村委会、58个居委会。
2003年,兴宁市辖28个镇(宁中、径南、下堡、坪洋、宋声、叶塘、兴城、龙田、罗岗、罗浮、黄槐、黄陂、岗背、合水、石马、大坪、叶南、新陂、宁新、径心、坭陂、水口、刁坊、宁塘、坜陂、新墟、龙北、永和),共有27个居委会、470个村委会,10941个村民小组。面积2104平方公里,人口111.34万。
2004年,撤销宋声、下堡镇,并入水口镇;撤销坜陂镇、并入
坭陂镇;撤销
径心镇,并入
径南镇;撤销
岗背镇,并入
黄陂镇;撤销坪洋镇,并入大坪镇;撤销龙北镇,并入合水镇;撤销
叶南镇,并入
叶塘镇;撤销宁塘镇,并入
宁中镇;撤销
兴城镇、宁新镇,设立福兴、兴田、宁新3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兴宁市共有17个镇(
龙田、合水、
黄陂、
黄槐、
石马、永和、
坭陂、新圩、水口、
刁坊、
新陂、
叶塘、
大坪、罗岗、罗浮、
宁中、径南),兴宁市辖3个街道(
兴田、
福兴、宁新)。
2005年8月7号大兴煤矿发生特大事故,123人全部遇难
2009年1月合水水库加固扩建工程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