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济光(1868年—1925年3月12日),字子诚(紫宸),出生于
云南省蒙自县境红河南岸逢春岭犒吾卡哈尼族土司(今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彝族(一说哈尼族)。民国初年军阀,陆军上将、曾任广西提督、
广东安抚使、都督兼署民政长、两广
巡阅使等,一度主持广东军政大局。1918年3月,龙济光遭到李烈钧讨伐,同年5月被驱逐出广东。1925年3月12日,龙济光在
北京病逝。
人物生平
龙济光,字子诚(紫宸)。云南蒙自人,彝族。龙家一向为当地世袭土司。年轻时喜爱武术,好习棒弄枪。后在蒙自、临安(今建水)、广南一带办团练,曾率部参与镇压滇南人民的反清斗争,被任为
广南县弄汪地区续备营补用同知。
有关龙济光的出生年份,有四个说法。一说1866年;一说1867年;一说1868年;一说1876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龙济光被调任广西边防济字营统领,率5000名滇军入桂,参与镇压百色地区人民的反清运动。不久,升任广西右江道。1907年12月,孙中山派同盟会会员
黄明堂等发动
镇南关起义,龙派出3000人协助桂军
陆荣廷部,将起义扑灭。1908年,当上广西提督。同年4月,黄明堂等又发动
云南河口起义。龙亲率南宁防营,协助云南总督
锡良部队镇压起义军。回到广西后,清政府将龙统率的巡防部队扩编为30营,并称“济军”。
宣统三年(1911)四月,广州爆发
黄花岗起义。清政府为镇压广东革命,将龙济光连同大部“济军”调入广东,并任命他为广东陆军第二十五镇统制。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广东十几个州县相继举行武装起义,广州绅商各界促两广总督
张鸣岐反正。龙济光不仅没有促张独立,反而率部四处捕杀革命党人,屠杀人民群众。为抗议龙的暴行,30日,广州全城举行罢市。龙被迫于11月8日与张鸣岐一道,宣布广东独立。张、龙分别被省城各团体代表会议推举为广东省临时正、副都督。张慑于革命党声势,当晚微服遁走。龙拒不就任,声称“我是忠于皇室的”,“一切均要听候皇上谕旨”。会议只好另推
胡汉民为广东都督,后又补推
陈炯明为副都督。
1912年3月,
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令龙率全部“济军”由
广州调驻
梧州,并给补充大量饷械。5月,广东军政府设立总经略处,龙当了副总经略。12月,袁任命龙为广东护军使副使,给龙逐步取代革命党人统治广东提供了有利条件。
1913年7月“
二次革命”爆发,广东革命党人纷纷宣布讨袁。袁世凯在免去胡汉民、陈炯明两都督之后,任命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并令其督饬各师旅镇压革命党人。龙得令后,即率“济军”由梧州出动进攻肇庆。肇庆统领李耀汉附袁迎龙,所部不战而降。8月3日,袁任龙为广东都督兼民政长,并授陆军上将。龙连日率部下三水,11日抵广州后,即指挥所部向据守观音山的讨袁军进攻。战至13日,讨袁军不支,撤离广州。18日,龙以“袒护逆党”、“煽惑国民”等罪名强加给广州《平民报》,并迫令其“永远停版”。还对1911年由香港迁广州出版的《中国日报》,下令查封停刊。之后,又下令悬赏通缉
朱执信、
邓铿、
廖仲恺等革命党人。11月,潜入香港的朱执信密遣党人卢作夫妇和周义等携运武器至广州,拟与在广州的党人
梁秉锋等会合举事,不料事泄被龙济光密探捕获,卢作夫妇和梁秉锋等惨遭杀害。
龙济光还派兵到
顺德的上淇、良教等农村大举“清乡”,沿途杀烧淫掠。广东各界人民团体电请
梁启超转奏
袁世凯制止“济军”的暴行,袁竟通令表彰龙“忠勇诚朴”,为他解除了“中央南顾之忧”。民国3年(1914)6月,袁授龙为振武上将军,督理广东军务。10月、12月分别授龙一等文虎章和一等嘉禾章。龙还效法袁世凯,建立“军法课”、“探访局”等特务机关,继续搜捕革命党人。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活动。龙济光力表赞成。1915年12月12日,袁申令接受帝位,次日在
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封位晋爵,龙济光被特封为一等公。25日,
蔡锷、
唐继尧在云南通电讨袁,发动
护国战争。29日,龙致电北京政府,表示愿出师荡平滇“乱”,请袁“诞登大位以慰人心”。旋即调兵遣将,于1916年1月至3月,先后镇压朱执信、陈炯明等在惠州、广州等地的反袁武装起义。龙济光加郡王衔。同年初,还按袁旨意,派其兄
龙觐光率4000余人经桂攻滇,被滇桂护国军击败。
护国战争的胜利,迫使袁世凯于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案,但声言继续做大总统。龙在滇桂护国军和广东民军的军事压力下,4月6日宣布广东独立。12日,龙在广州海珠岛水上警署召开各界代表参加的解决广东独立善后问题的会议,会议刚开不久,龙的警卫军统领颜启汉突然开枪,护国军代表
汤觉顿、
谭学夔等当场被击毙命。广东人民对海珠凶杀事件表示强烈不满,纷纷揭露龙玩弄假独立的阴谋。龙为推脱罪责,将事件起因歪曲为双方“言语冲突,开枪互击”,对此案如何了结却一字不提。
5月8日,正独立的滇、黔等省,为使袁世凯交出政权,在
肇庆成立
军务院,并给龙济光安了个抚军头衔。接着,军务院令龙派兵协同滇桂护国军北伐。龙表面应允,背地却指使
韶州(今
韶关)守将
朱福全阻挠假道粤北北上的护国军。因此,当北伐滇军进入韶州时,即遭朱部截击,爆发北江战争。激战两日,朱部溃败,龙急调兵驰援未果,退回广州。
6月6日,袁世凯死去,
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龙即致电表示恭贺。段给他安排广东督军兼署巡按使的职位。龙、段勾结,遭到广东人民的强烈反对,
孙中山立即发出讨龙号召。7月,滇桂护国军和广东民军发动进攻,龙部败退。7月6日,北京政府任命
陆荣廷为广东都督,
朱庆澜为省长,任龙济光为两广矿务,以保存实力。10月,龙率余部退守
琼州(今
海南岛)后,继续扩充部队,企图卷土重来。
1917年7月,孙中山等由上海南下广州,组织和领导
护法运动。段祺瑞为镇压南方革命,源源不断地调动北洋军进入湘、川。躲在琼州的龙济光,亦加紧组训部队,企图进攻广东大陆。11月8日,段任命龙为两广巡阅使。龙即通电两广督军取消自主,并宣称由他节制两粤水陆军警。不久,他亲率2万余人在
阳江一带登陆后,向广州方向推进。护法军政府讨龙军经3个多月作战,于1918年4月击败龙军,龙弃军逃往北京。
龙济光逃往
北京后,段祺瑞给他拨了大批枪械,让他编练振武新军。1920年7月,
直皖战争爆发,直、奉两系联合对抗皖系,段令龙部协同作战。开战不久,皖军一败涂地,龙军亦被奉军全部缴械。龙济光从此一蹶不振,1925年3月12日病死于北京。
人物经历
清末对南部边疆的维护
(一)龙济光在家乡办团练维护地方
龙济光胆大喜武,在清朝末年边境多事之秋有了用武之地。
中法战争爆发后法军占领越南,屡屡侵犯云南边陲。1889年龙济光奉命在家乡大办团练,捕治群盗,防范外来侵略,因功晋升知县,不久擢升候补道、广南县团总,同时得以在文山、蒙自、建水、金平、屏边及个旧等地招兵,势力迅速扩大。1900年纳更、稿吾两土司奉云南抚院谕示,修筑大坪炮台,炮楼上书写着“雄镇跤南”四字,边款为“纳更土司龙济光、稿吾土司龙裕光联合建造、四川清神县知县龙觐光书。”大坪炮台占地好几亩,主体建筑为炮楼,是由石头砌成的五面菱形,石板、石柱、石梁、石门,石头雕刻的挂旗旗杆。炮楼四周砌有一米高的石墙,墙外是一个池塘。枪眼设计巧妙,从里面可看见外面敌人,外面人看不见里面也伤不到里面人。大坪是来自越南犯兵的必经之路,三兄弟把炮台建在此处,震慑了法国侵略者。如今,炮台还屹立在那里,岿然不动。
(二)龙济光率军在广西剿匪
1902年春,
广西散勇土匪势力日张,“已聚有一二万人”[2]。两广总督
岑春煊奉诏镇压,命丁忧在家的龙觐光率领乡团前往广西协同征剿。龙觐光想到两兄弟都为土司官,各有一部分兵力,龙济光也办过团练且有一定军事知识,遂向岑春煊保荐。岑春煊和龙觐光是故交,对龙觐光的保荐极为赞赏,当即照准。龙济光即率五千土司兵投靠岑春煊,这支军队被岑春煊装备一新,依为股肱,龙济光任边防济字军统领。1903年3月起义军被镇压,不久,龙济光被任命为广西泗城知府,以道员补用。1904年6月广西柳州又爆发了陆亚发、褚大、欧四等人领导的反清起义。1905年2月龙济光捉住柳州地区游勇首领陆亚发,被授广西右江道。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请清廷对龙“赏加顶戴”,在奏折中称:“褚大、欧四等股匪于上年九月初在罗城县柳城交界之五村一带为济字各军痛加歼击。……于是柳州叛弈亦全数伏诛。”1907年龙济光署太平思顺兵备道。1907年12月镇压孙中山联合会党发动的镇南关起义。清廷认为龙济光在围剿中“办理迅速”,“阵斩匪首,夺获枪械甚多”,“故又特赏著头品顶戴副将街”。1908年2月龙济光署理广西提督,孙中山派黄明堂、王和顺到云南河口起义,义军占河口、克南溪,进逼曼耗、蒙自。云贵总督锡良调兵镇压,龙济光奉令回师四个营助战,借机扩充为30个巡防营,约一万六千人,称为“济军”。1909年2月实授广西提督。在广西任职期间,龙济光被光绪帝授予“捷勇巴图鲁”称号。
(三)龙济光奉调广东,促成广东和平独立
1911年4月27日
广东广州新军起义,炮轰两广总督署,张鸣岐逃走,即“三二九起义”。张鸣岐本与水师提督李准不和[8],此次受到惊吓后,奏请调龙济光率八营兵力援粤:“粤省匪乱渐清,省外土匪乘机蜂起,剿办尚未得手,兵力单薄,大局垂危。请饬广西提督龙济光抽调广西防勇八营,亲自统率,星夜赴援。”5月初龙济光率济军到广州后分布于观音山等地,成为张鸣岐的卫队。6月29日广东新军依照序列成为第二十五镇,龙济光任镇统,控制了广东新军,广东革命活动陷入低潮,社会相对稳定。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满汉相互残杀,民族冲突加剧,媒体传播着京陷帝崩的消息,广州商民请愿独立的呼声高涨。李准与胡汉民来往书信,表示支持革命,也得到龙济光支持:“惟直绳君知张鸣岐易制,先约龙统制子诚君秘密在舟谈判,龙君亦表同情。直绳乃用电话威胁张鸣岐,使从速反正。”11月9日广州和平独立,广州咨议局开会,通过了欢迎民党组织共和政府及临时机关,推张鸣岐为都督,龙济光为副督,但张鸣岐早已逃往沙面租界,龙济光也拒绝就职,会议又公举胡汉民为都督。11月10日胡汉民从香港回到广州,各界代表齐集咨议局开会,胡汉民正式就任粤省都督,“即日布告安民,通电海内外”。显然,龙济光不只是简单“同情”革命,事实是龙济光和岑春煊、李准立场一致,参加了辛亥革命。
帮助陈炯明遣散民军
胡汉民任广东都督后立即整顿军队,采取固新军、壮民军、压降军和防营、遣散八旗兵之策。济军实力较强,李准建议胡汉民给以保全。“龙子诚之济军约二千人尚驻西关,虽非纪律之师,较之民军胜万万倍,君当力任保全。自独立后,民军日多至十余万之众。粤人排外之心益盛。子诚屡欲求去,余亦派定有船送之回广西。济军多有家眷,至八百余房之多,行之不易。有由二广三铁路去者,中途亦为民军截回,以致滞留粤中。君如能保全其众,必能感激用命。”但济军是反正军队,龙济光曾拒绝任广东副都督一职,胡汉民认为其留在省城终为心病,便以剿匪为名,照会龙济光为钦廉等属安抚使,文云:“为照请事,粤东军政府成立,省城大局甫定,而高雷钦廉琼崖各属地居边境,远在海隅,土匪出没无常,地方颇形不靖,益以边防交涉胥关重要,夙仰执事声威久著,恩信交孚,所部各军素称劲旅,相应照请贵统制督办钦廉高雷琼崖各属,安抚绥靖事宜,兼理边防交涉事务,所有各属军队及安抚使所部悉归节制,如有应商之件,尚祈随时见示,至深盼祷,须至照会者右照会广州新旧军统制龙济光。”胡汉民将济军调至粤西,解除了军政府的心腹大患。
1911年12月21日,胡汉民随孙中山北上。陈炯明任代理都督,准备北伐,为维持秩序,电请已调往北海的龙济光所部济军返回广州。1912年2月2日,陈炯明致电孙中山、冯自由:“炯明经电请龙济光所部济军返省,以防新军出发后,无主力兵队镇压。昨已派‘广利’先往北海迎载,约初五、六日可抵省垣。”2月15日清帝退位,南北议和,北伐停止。陈炯明在龙济光的辅佐下,开始采取强硬措施对待各路民军,先是枪毙了石锦泉,解散了“石”字民军,接着将势力最为强大的王和顺领导的惠军包围消灭。之后,其他各支民军望风降从,纷纷被整编、遣散。4月6日,陈炯明颁布分别截留民军谕:“查各路民军现经议定,次第编遣,各统领均已赞成。当此军政统一之事,除编陆军外,其余所有民军及巡防营均应一律编为警卫军,以昭划一而便分防。”
陈炯明遣散民军得到了龙济光及其济军的有力帮助。这从几个方面可以说明问题:第一,陈炯明遣散民军是在把济军调回之后。第二,济军回防前,陈炯明一再陈述困难,请求辞职,龙济光回粤后,陈炯明的情绪较为稳定,开始了对民军有序的编遣。第三,陈炯明的循军不足以抗衡王和顺的惠军。第四,1912年4月,龙济光请求率军回云南,但被广东各界盛情挽留。十九日共和党联合数十社团代表,假座新粤共和社,会同前往黄沙修元精舍龙统制行辕,面谒龙统制,具道挽留诚意:“我粤秩序尚未大复,盗贼披猖,非统制之威望未克镇压。现我粤倚统制若长城,近闻告退,人心恐慌,如矢慈母。代表等特联合社团,面恳留粤,以慰我三千万同胞之望云。”龙济光回答:“鄙人久欲返里,且拟出游各国考察,以资阅历,因贵省人民之感情甚厚,故欲行又止。今日复荷蒙各贵社团代表前来,于心殊抱不安。此贵省各同胞厚待鄙人,而鄙人自难遽却,惟有暂缓此行云。”各代表听后鼓掌不绝。龙济光遂函复陈都督:“竞存大都督台鉴:前辱钧示,以大局未平,勿萌退志,相勖连日。又承此邦君子勤恳攀留,庸才虚誉,感极而惭。弟留粤年余,无可称道,保商卫旅职守犹亏,近者地方渐就粗安,库储方叹奇绌,意若遣散一兵,即为粤人轻一分担负,重以故乡父老及滇省都督函电交驰,催令回籍服务,违故不可迫,乃思归。既承挽留,公义至情,均难诿卸,谨当遵谕,暂缓行期,并将地方治安随时商承维护,以副雅意。除电覆袁大总统、黄留守外,肃此奉复,并布微忱。敬请勋安。”又电复香港各行云:“南北银业行公鉴:电悉近以滇省屡促回籍服务,军士久役思归,不得已而言去粤,辄复辱荷,挽留情谊交挚,自当展缓归期,以副众望。”这是龙济光来到广东后第二次请求离粤归里,但在各社团、各商行的恳求下还是留了下来,这也充分说明在陈炯明代理都督这一时期,龙济光在维护广东社会治安方面确实起了很大作用。第五,孙中山回粤后对龙济光进行了充分肯定。1912年4月25日,陈炯明和龙济光等一起宴请孙中山等回粤,宴会上,“先生复称颂龙济光之功绩,并请各人举觞为龙统制寿。”这表明龙济光及其“济军”在遣散民军、维护广东社会治安过程中,有力地帮助了陈炯明,而深得陈炯明、胡汉民的信任。
督粤期间维护社会稳定
(一)治理盗匪
第一,取销独立后治理盗匪。1913年8月中旬,龙济光到广州后即派镇抚副使龙觐光“节制内江外海各兵轮,统归督率调遣,以期整肃。”因“广州府属地广匪炽,缉捕巡防甚关重要”,龙济光将广肇罗绥靖处分为肇阳罗绥靖处和广州府属绥靖处,并函请龙觐光“兼任督办广州府属绥靖事宜,督饬各营县认真办理,以期盗戢民安。”龙觐光认为:“匪风之炽,非痛剿固不为攻,匪胆之张,非严惩尤不能慑刑。”同时提出严办清乡条款四则,得到民政长李开侁和都督龙济光同意,李开侁回复:“所拟暂行严办条款四则,洵属刑乱用重之旨,均皆切要可行,即请分令营县照办以靖地方,相应函复贵副使请烦查照施行。”龙济光训令各绥靖处通饬各营县遵照清乡暂行严办匪犯条款办理。
群盗如毛,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新昌埠各店铺被匪焚劫,匪徒聚众至三百余名,扬旗标炽,分路攻扑,伤毙警兵、事主及游击队多名,焚劫三十余家,“其悍鸷猖獗,实属骇人听闻。”阳春“匪千余扫劫全堡,掳男妇二百余口,牛数百头,焚屋数十,轰毙男妇七名。乞电肇军派兵痛剿。”形势严峻,单靠警卫军不足以震慑匪盗,龙川县电请将会盗斗案犯仍旧归军事审决,10月25日龙济光训令各厅县知事遵照办理:“查目下乱事初平,人心甫定,省外各属群盗如毛。现正会同广东镇抚使兼广州绥靖处督办严定章程,督饬各营县大举清乡,以收盗戢民安之效。所有会盗斗案犯,自应责成各该县仍归军事审决,以期直捷而遏乱萌。”广属毗连,华洋杂处,向为盗贼渊薮。为防匪徒奔窜,龙济光特派福军分赴驻扎认真清乡,由各统领派兵驻扎南海、番禺、新会、新宁、赤溪、东莞、新安、增城、龙门等地。国家颁布治盗条例后,龙济光政府开始深层次治理。
第二,依照国家制定的条例和法规实力进行。1914年6月,国家制定了《地方保卫团条例》,广东据此清乡剿匪。保卫团把保甲制度和清乡结合在一起,各村各户,奖罚分明。10月30日龙济光饬军政各机关遵照惩治打单匪徒准照强盗例办理。11月9日龙济光饬陆军各机关遵照部颁盗匪案件执行死刑人犯一览表分别填报。12月9日《广东公报》公布了国家制定的《惩治盗匪法》,19日又公布了《惩治盗匪法施行法》,该法是对《惩治盗匪法》的进一步解释,这使惩治盗匪法律化、常态化。依照治盗法,各道尹因地制宜,制定军警缉匪简则,高雷道尹拟定的军警缉匪简则“详慎周密”,1915年4月8日龙济光饬所拟缉匪简章尚属妥协,通饬所属查照办理。1915夏天,广东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灾,省政府积极组织赈灾,并继续依法惩治盗匪。
(二)镇压革命党人反袁活动
1914年、1915年,革命党人乘广东特大水灾之际积极组织反袁驱龙,龙济光忠实执行中央决定,残酷镇压革命活动。
1914年夏天水灾发生后,政府进行了积极救灾,但受灾面积大,涉及人数多,加之欧战爆发,华侨纷纷回国。1914年10月初,南洋华侨因失业而回广州者有三十万人,省政府派专员照料其事,有革命党人乘机回国进行反袁活动。从10月到12月,革命党人在广东境内多个地方抛掷炸弹,政府也加紧防范和镇压。10月底,革命党人在东堤两次抛掷炸弹,伤毙多个平民,引起居民恐慌。11月7日龙济光与李国筠巡按使通告军民人等毋为乱党摇惑。11月初,在东堤、正南街又有人抛掷炸弹。省城警察厅长、所在区区长各记大过一次,罚俸一个月,区员警察分别处罚。炸弹案迭次发生,人心惶惶。13日龙济光和李国筠示谕人民遵照稽查地方赏罚各条:“照得近日匪党团逞,省垣内外竟有炸弹三次发现,惨毙多命,灭绝人道,莫此为甚。若不严重稽察,不足以保地方公共之安宁”14日龙济光和李国筠示谕商民人等各安生业勿庸惊扰,并留心侦察以保公安,军警加意搜查,不久又在黄沙车站起获大批炸药。进入12月份,仍有不少“炸弹”消息。为防范革命党暗运炸弹入城,政府派员检查城门,规定检查办法。
1915年6月底7月初,三江暴涨,水灾比上年更严重,政府组织各界急赈。革命党人乘机派多人潜入城内进行反袁驱龙运动,方式是抛掷炸弹加之纵火。6月陈炯明与谭人凤等在新加坡,“与在美之黄克强、在东京之刘大同互通声气,以水利促成社名义向华侨筹款,准备讨袁。”7月12日、13日广州西关、河南一带被淹,13日十三行起火,广州最富庶之地,悉成灰烬,上万市民葬身水底、火海,严重影响了整个救援工作。对于此次火灾,传闻为纵火所致。14日香港电:“十三行大火延烧七八街,焚毁一千五百家。今火势仍炽,疑系纵火所致。”17日上午政府派三个人前去起火地点调查,“经再三咨询,确由十三行连发油烛店起火。”调查并未言及因午炊起火,但省政府早已上报中央。同天大总统申令,“据振武上将军龙济光、广东巡按使李国筠电称:三江水涨,省城适当其冲,迭经先后呈报。讵本月十三日下午四时,西关十三行商民避水楼居,午炊遗火,遂兆焚如。”起火既是因午炊,也就无关刑事或政治,这显然是地方政府为急赈而息事宁人之举。没有人承认自己纵火所为,只是炸弹袭击、放火扰乱行为有增无已。龙济光下令悬赏捉拿放火匪徒,军警救灾与侦查在继续,8月10日夜警察第十区内十六铺直街一食物店二楼起火,消防队闻讯纷纷赶到,两三个小时才扑灭,共烧毁六家。
1915年9月之后,革命党人较少有大进攻,龙济光镇压革命党人活动也暂告一段落。12月云南护国运动起,1916年4月6日龙济光在四面包围中被迫宣布独立,布告强调同心协力保卫安宁,此后,龙济光发布了数十则布告以安定人心,在号令不出广州的两个月多时间里,龙济光兼任民政长,一如既往维护广州秩序。8月龙济光深知自己离粤已成定局,但对于咄咄逼人的滇系和桂系并不看好,而是把希望寄托于粤人陈炯明。9月龙济光卸任都督,21日仍然以督军、两广矿业督办名义约束士兵不准扰民。
可以说,龙济光督粤三年,重在维护地方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其所作为带有明显的阶级性,镇压革命活动,被迫宣布独立,体现了其保守、反革命一面,但不可否认其作为地方官员忠于职守及在维护边疆稳定中所起的作用。
家庭关系
龙济光是稿吾第五代土司龙汝霖第三子。长兄
龙觐光;二哥
龙裕光。
龙觐光(1863~1917),字怡庭。元阳稿吾第五代土司龙汝霖庶长子。幼年喜读诗书,长于琴棋书画。因系庶出,不能承袭土司职位,父死后,辅佐二弟龙裕光治理稿吾有方,被族内推举代办纳便司事务。两弟成长后,密谋除兄夺权,他觉查而于清光绪七年(1881)交出印信,弃权赴省赶考,录取后赴京会试,捐官四川清神县,受川督岑春煊器重,摧升会理知州。随岑调两广总督署征讨广西游勇。光绪二十七年(1900)获假为嫡母奔丧,力劝两弟放弃土职,一同出外施展抱负。两弟为兄长宽容大义所感,欣然从命。他即修书禀告岑春煊,获准招募兵丁同赴广西投效,著战功,1913年,龙觐光以功升任广东惠州镇守使。“二次革命”失败后,云南发动护国运动,袁世凯将讨伐云南事托付龙氏,于1916年派龙觐光为云南查办使,率兵假道广西分路入滇,前锋为护国军赵钟奇、刘祖武、马为麟等击败;主力行至百色,即被广西宁武将军陆荣廷部包围缴械,迫使龙觐光宣布参加广西独立。后在女婿陆裕光(陆荣廷子)护送下赴北京,任总统府顾问,曾东渡日本考察,后病卒北京。
龙裕光(1865~1930),字世卿。元阳稿吾土司龙汝霖嫡长子,排行二,为第六代土司。在庶长兄龙觐光代办纳更司事后,心生嫉妒,与三弟龙济光密谋在扫墓返家途中,二人在后,龙济光突然举枪朝龙觐光发射膳火,龙觐光闻声问:“你在干什么?”龙济光无言答对。龙裕光忙说:“三弟在举枪打鸟。”弟兄心照不宣。归家后,龙觐光乘光绪辛已科考之机,交出印信,赴省乡试而赴京会试。在外为官,后保两弟投广西岑春煊效力,1913年,龙裕光升任广东琼崖镇守使,1916年随龙觐光出兵云南,在百色被缴械,退回琼崖,后到北京定居。在京病逝。